跳转到内容

立陶宛王國 (1918年)

坐标54°41′N 25°19′E / 54.683°N 25.317°E / 54.683; 25.31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ndyAndyAndyAlber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9日 (六) 06:15 (使用HotCat-Category:後俄羅斯帝國國家; +Category:俄罗斯帝国继承国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立陶宛王国
Lietuvos Karalystė
1918年—1918年
立陶宛国旗
立陶宛的位置
地位德意志帝國附屬國
首都維爾紐斯
常用语言立陶宛語
政府君主制
國王 
立法机构立陶宛議會
历史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2月16日
1918年3月3日
• 被德國承認
1918年3月23日
• 選出君主
1918年7月11日
• 君主制被擱置
1918年11月2日
1918年11月9日
ISO 3166码LT
前身
继承
德意志帝国
俄羅斯共和國
立陶宛

立陶宛王國是一個在1918年短暫存在的君主立宪國家。該國在德意志帝國的佔領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尾聲建立,仅存在数月。立陶宛议会於1918年2月16日宣佈國家獨立,但由於德軍仍在境內,議會無法組成政府、警隊及其他國家機關。德國反而提出多項建議把立陶宛——尤其是普魯士的土地收歸德意志帝國之下,立陶宛人民對此十分抗拒,希望透過成立君主立憲制度以保持獨立。6月4日,立陶宛人投票通過將立陶宛王位給予德國貴族烏拉赫公爵威廉二世,威廉公爵取名明道加斯二世,但他本人沒有機會去立陶宛,因為是次投票激發爭議,令議會分化,獨立的目的亦未能達到。當德國節節敗退並被德國革命吞噬,立陶宛於同年11月2日擱置了邀請威廉公爵的決定,並終止其統治。

參看

內文註腳


參考文獻

立陶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