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古藏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2日 (六) 01:39 (补救6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古藏語
吐鲁番发现的唐代藏文残文
区域西藏
年代7世紀至10世紀,之後成為近古藏語
語系
文字藏文字
語言代碼
ISO 639-3otb
语言学家列表otb

中古藏語[1](英語:Old TibetanClassical Tibetan[2]Old Bodish),語言學上對藏語的一種歷史分類,為7世紀中至11世紀初的藏語,這段時期寫成的藏文文獻部份記錄下這個語言。它是近古藏語的前身,為現代藏語的起源。816年,赤德松贊統治期間,藏文這種書寫文字在西藏被發明出來,因此得以保留下藏語的古老發音。在藏文被發明出來之後,中古藏語的發音、單字、動詞變化與文法,參考了印度梵文的範例,被加以標準化,成為近古藏語的前身。

音韻學

音韻學的角度,中古藏語有許多特徵,在成為近古藏語時消失了。例如,在母音-i- 與-e-之前的子音 m-,被改成 my-的發音。在近古藏語中,中古藏文的 sts- 被簡化成 s-。

参考资料

  1. ^ 益西. 藏语历史的分期与各期语音特征. 《西藏研究》. 1993年, 01期 (中文(中国大陆)). 
  2. ^ Roy Andrew Miller. Studies in the Grammatical Tradition in Tibet. : 第103页 (英语). 

參考文獻

外部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