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

坐标31°44′N 118°05′E / 31.733°N 118.083°E / 31.733; 118.08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5日 (五) 21:30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含山县
含山县政府
含山县政府
含山县(浅橘色)在马鞍山市的地理位置
含山县(浅橘色)在马鞍山市的地理位置
坐标:31°24'00"~31°54'13"N, 117°53'36"~118°12'35"E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安徽省马鞍山市
建制时间1965年7月28日
政府駐地环峰镇
下级行政区
8
政府
 • 县长钱俊
 • 县委书记夏迎锋
面积
 • 总计1,047 平方公里(404 平方英里)
 • 建成区12 平方公里(5 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481 公尺(1,578 英尺)
最低海拔5 公尺(16 英尺)
人口(2019)
 • 總計39.9万人
 • 密度381人/平方公里(990人/平方英里)
 • 户籍、常住人口446,107人(户籍人口)
39.9万人(常住人口)
語言
 • 母语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238100
電話區號555
ISO 3166码2N
車輛號牌皖E
气候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
年均温15.6℃ ℃
年降水1035.7mm毫米
年日照2216小時
行政区划代码340522
舊稱龍亢縣
国内生产总值(2019)¥195.32亿
人均¥49448
毗邻合肥市巢湖市马鞍山市和县芜湖市鸠江区无为市滁州市全椒县
最長河流裕溪河
最大湖泊长山水库
網站含山县人民政府网

含山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偏东,是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02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4.6万;邮政编码238100;县政府驻环峰镇

历史沿革

秦时为历阳县地,属九江郡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分历阳县西部地区设置含山县;以县境内的含山命名,《清一统志》说“在含山县西30里,崔嵬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因以命名”。

1965年7月28日属巢湖专区;2011年8月22日由巢湖市划归马鞍山市

地理环境

含山县长途汽车站

位置

含山地处长江下游北岸,东经117°53′—118°13′,北纬31°24′—31°53′。东与马鞍山市和县接壤,西与巢湖市相连,南与芜湖市无为县以裕溪河相隔,北接滁州市全椒县。全县辖8个镇,96个村、21个社区。总面积1032.8平方公里,耕地34.2万亩,山地38.4万亩;向东距离华东第二大都市南京市(浦口区)约70km,向西距离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肥东县)约80km。

气候

县境地处北中低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特征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量适中,但夏多冬少,分配不均,夏雨集中,梅雨显著;日照多,无霜期长,光热水等气候资源颇为丰富。四季划分县境民间以农历1、2、3月为春季,4、5、6为夏季,7、8、9为秋季,10、11、12为冬季。以气候统计分析,按阳历12、1、2月份为冬季,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亦以1、4、7、10月份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县境大致3月下旬入春,5月下旬入夏,9月下旬入秋,11月下旬入冬。春秋两季各占两个月,春季略少;冬夏两季各占4个月,冬季略长于夏季。

地貌

丘陵、山地: 县境地形大体是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为长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中部和西北丘陵起伏,山丘错杂,山势大部分坡缓谷宽;山脉走向以南西北东向为主,山顶海拔高程一般在300米左右,最高峰是苍山主峰,海拔高程481米。主要山峰自北向南有:青龙山、大茅芦尖、马山、方山、黑山、苍山、大犁头尖、六宕山、太湖山、林头山等。县低山高丘面积381.7平方公里,低丘山地371.3平方公里,分别占县总面积的36.96%和35.95%。 平原、圩区: 县境平原圩区属长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为冲积平原。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支流裕溪河水系和滁河水系两岸。牛屯河、得胜河两岸也有小片冲积平原。平原地层主要由淤泥质亚粘土和泥炭层组成。圩区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7.09%。圩区内沟渠密布,土地肥沃,是县内的主要产粮区。

行政区划

下辖8个镇:[1]

环峰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林头镇、​清溪镇、​仙踪镇、​昭关镇和安徽含山工业园区。

交通

人口

201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9.9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全县户籍人口446107人,比上年末增加559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58885人,乡村户籍人口287222人,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5.6%,比上年末提升2.7个百分点。[2]

2010年全县常住人口为37643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9705人,下降5.1%,年平均下降0.50%。全县流出到县外半年以上人数为66843人。

全县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44446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减少434人,下降0.1%。

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91498人,占50.87%;女性人口为184938人,占49.1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14下降为103.55。

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0624人,占16.10%;15-64岁人口为272950人,占72.51%;65岁及以上人口为42862人,占11.3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9个百分点。

城乡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5776人,占33.4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50660人,占66.5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9487人,乡村人口减少78121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58个百分点。

家庭户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15310户,家庭户人口为36899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8人减少0.28人。

经济

201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5.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6.95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96.51亿元,增长7.5%。按常住人口计算,2019年全县人均GDP为4944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171 美元),比上年增加5337元。 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11:2:39.4:49.4。三产服务业自2007年以来再次成长为全县最大产业,经济发展由工业为主导转为以服务业为主导。

名胜古迹

含山旅游景点众多,主要有太湖山、华阳洞两个国家AAA级景区。褒禅山风景区,包括因楚国名将伍子胥智过昭关的历史故事而闻名遐迩的古昭关、因北宋宰相王安石传世名篇《游褒禅山记》而胜名远扬的褒禅山华阳洞、商周时期的仙踪大城墩遗址、江淮之间现存唯一一座大三孔明代石桥——仙踪江淮桥以及与半汤温泉一脉水系的昭关温泉等。太湖山风景区,包括别号“江北小九华”的太湖山,群峰连绵、佳木葱茏、清雅幽深的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华东第一的太湖山养鹿场,98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凌家滩古文化遗址等。

  • 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环峰镇境内,高481米,古称华山,开发始于唐贞观年间,慧褒禅师结庐于此。华阳洞位于褒禅山腰,王安石于至和元年,率弟、友游览此洞,写出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
  • 昭关古泉:泉水甘冽醇美,共有大小泉眼7处,除主泉井(当地人称大井)外,还有金鸡泉、马蹄泉,水质都很好。
  • 古昭关:在含山县城北7.5公里处,自古以来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伍子胥出昭关”的典故。

参考文献

  1. ^ 2023年含山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2. ^ 2019年含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含山县统计局. 2020-06-03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