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长孙皇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愛子棋枰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9日 (五) 06:23 →‎電視劇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
唐朝皇后
长孙
位號秦王妃 →太子妃→皇后
小字觀音婢
出生仁寿元年二月初六日(601年3月15日)
长安
婚年隋煬帝大業九年 613年
逝世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636年7月28日)(35歲)
長安太極宮立政殿
谥号文德皇后(唐太宗初諡)
文德順聖皇后(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諡)
坟墓唐昭陵
親屬
父親长孙晟
母親高氏
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夫之父高祖太武皇帝李淵
夫之母太穆皇后窦夫人
兄弟长孙无忌(兄)、長孫無逸(弟)
異母兄弟長孫行布(大哥)、长孙安业(三哥)
李承乾李泰、唐高宗李治
長樂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達新城公主
養女豫章公主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郡洛阳县河南省洛阳市东)人,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朝第一個在位皇后,去世后谥号为“文德皇后”。

早年

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为北齐宗室后裔,是清河王高岳之孙女,乐安王高劢之女。[1]长孙皇后的伯父长孙炽在北周担任通道馆学士,曾听说过神武公窦毅的女儿窦氏年幼时期劝说周武帝宇文邕抚慰突厥皇后,长孙炽记下了此事,长孙炽经常对长孙晟说:“这是个聪颖明智的人,必定有奇特的儿子,不能不设法结为婚姻。”。于是长孙晟与窦氏結為姻親。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长孙無忌兄妹与高氏被异母兄长长孙安业赶出家门,得舅父高士廉收容。大业九年(613年),在高士廉安排下,时年十三的长孙氏嫁给唐国公李淵次子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被立为秦王,长孙氏则为秦王妃。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她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

皇后生涯

公元626年7月发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为帝,年號:貞觀。其后长孙氏被立为皇后。

长孙皇后喜爱看书籍图传,即便是梳妆打扮时也手不释卷[2]。善借古喻今,经常与唐太宗一起共执书卷,谈古论今,从容以对,发表独特见解,对唐太宗与朝政大有裨益,与唐太宗感情极好。

唐太宗常与长孙皇后讨论国家大事,起初她以自己是一介女流为由不肯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後在唐太宗的一再请求和命令下终肯为他出谋划策。[3][4]长孙皇后多次让其兄长、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的长孙无忌向唐太宗辞官,同时也多次劝唐太宗不要重用她哥哥,准其辞官。她语重心长地告誡长孙无忌,前朝外戚掌权多危害社稷,切不可重蹈覆辙。在妹妹的告誡下,长孙无忌多次向太宗请辞,为此唐太宗向皇后解释说他用长孙无忌并非因其为皇亲国戚,而是因为他的才能。然而在长孙皇后的一再请求下,唐太宗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求,在长孙皇后在世时她哥哥始终没有执掌大权[5]

唐太宗对长孙皇后一向爱重。登基之后,对长孙家族常常恩遇逾制。因为长孙皇后的原因,多次对长孙安业长孙顺德长孙敞的违法行为法外开恩。

长孙皇后深以盈满为诫,说服胞兄让位,在唐太宗恩准下,长孙无忌得以闲职高薪退避宰执之位。 长孙皇后还利用自身对丈夫的影响力来护慰朝廷贤良,匡正丈夫的过失。长孙皇后一方面欣赏“庇护”着魏徵那些敢于直言的忠臣,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提醒着唐太宗要行仁政。 她以女性特有的力量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辅佐皇帝丈夫,使得初唐出现了有利的政治局面。 君明后贤臣直,文治武功,春风和睦,亲切包容。大唐初期迎来了它令后世魂萦梦绕的理想境界“贞观之治”。

依据现存史料[6],在唐太宗所有后妃中,长孙皇后所生子女人数是最多的,生下三子四女,共七人。唐太宗的第一个儿子(即太子承乾)和最后一个女儿(即新城公主)都是她所生。 在她死后,李世民多次建庙度人入道为长孙皇后祈福,不再立皇后,甚至此亲自抚养她所生的晋王李治晉陽公主李明達二人,故晋阳公主是目前为止唯一能考证的由皇帝亲养的公主。

因病去世

贞观八年(634年),长孙皇后陪同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期间,身染重疾。皇太子请求大赦并度人入道,为妻子健康忧虑的唐太宗立即应允,但遭到长孙皇后的坚决反对,无奈唐太宗只好请普光寺法师昙藏入宫为妻子祈福,或是天子诚意所致,长孙皇后病情旋及康复。 九年(635年)皇太子李承乾纳妃苏氏,然而喜悦之后却连接着悲伤,此后接踵而来的生身母亲赵国太夫人的薨逝以及太上皇李渊的驾崩,给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这对夫妻又一次沉重打击。双重丧期的哀痛,诱发了长孙皇后早年罹患并时常发作的气疾(疑似為現代醫學稱氣喘病又叫哮喘病),次年,病势加重,药石皆不见效。 早年,太宗驾幸太原,长孙皇后生病,他曾亲自到石壁寺礼谒禅师,并解众宝名珍,为妻子供养启愿。 于是太宗决定再次求助于佛家。十年四月,李世民下诏修复天下名胜古寺392座为皇后祈福,著名的善寂寺,修定寺便在此列。虽然太宗期待佛家的福祉能够又一次给妻子带来好运,但是,幸运没有再次眷顾。 貞觀十年(636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時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於昭陵。太宗悲伤不已,遵从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她与太宗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走过了二十三载。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长孙皇后曾著书《女则》共十篇,已佚。今存诗一首﹕“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质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她死后与唐太宗合葬于昭陵

长孙皇后在位期间,积极履行皇后职务,曾两次行先蚕礼[來源請求]

子女

  1. 皇太子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武德二年——贞观十九年】)得年26歲
  2. 魏王李泰(620年——652年【武德三年——永徽三年】)得年32歲
  3. 高宗李治(初為晉王,628年7月19日——683年12月27日【贞观二年六月十三日——弘道元年十二月四日】)享年55歲

  1. 長樂公主,李丽质(621年——643年8月10日【武德四年——贞观十七年八月十日】)
  2. 城陽公主(约630年——671年【贞观四年——咸亨二年】)[7]
  3. 晉陽公主,李明達(633年——644年【贞观七年——贞观十八年】)
  4. 新城公主(634年——663年【贞观八年——龙朔三年】)
  5. 豫章公主(约621年——约642年【约武德四年——约贞观十六年】,为长孙后所养,本非长孙后亲生)

名字

正史中没有记录长孙皇后的名字,后蜀何光远所著《鉴诫录》称长孙皇后“观音婢”,并难产而亡[8]。并无其他史书记载长孙皇后死于难产。

当代影视剧中,编剧使用“长孙无垢”一名。在200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柏杨编著的《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一书中,称其为“长孙无垢”[9],同时此书的台北版中无“长孙无垢”之名。“长孙无垢”的出处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添加,还是柏杨添加,皆不得而知。

電視劇

年份 劇名 演員 剧中姓名
1993 唐太宗李世民 童愛玲 長孫無垢
2004 秦王李世民 陳秀麗 長孫瓏兒
2006 貞觀之治 苗圃 長孫氏
2007 貞觀長歌 韓再芬 長孫氏
2014 武媚娘传奇 張定涵 長孫氏
2018 唐磚 袁詠儀 觀音婢
2020 天下長安 舒暢 長孫竭羅
待播 大唐儿女行 苗圃 長孫皇后

动画

隋唐英雄传》(2003年)

注釋

  1. ^ 舊唐書‧后妃上》:太宗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長安人,隋右驍衛將軍晟之女也。晟妻,隋揚州刺史高敬德女,生后。
  2. ^ 《新唐書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太宗文德長孫皇后》 皇后喜圖傳,視古善惡以自鑒,矜尚禮法
  3. ^ 《舊唐書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太宗 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太宗彌加禮待,常與后論及賞罰之事,對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婦人,豈敢豫聞政事?」太宗固與之言,竟不之答。
  4. ^ 《资治通鉴》: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裨益弘多。
  5. ^ 《舊唐書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太宗 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 》后固言不可,每乘間奏曰:「妾既託身紫宮,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之呂、霍可為切骨之誡,特願聖朝勿以妾兄為宰執。」太宗不聽,竟用無忌為左武候大將軍、吏部尚書、右僕射。後又密遣無忌苦求遜職,太宗不獲已而許焉,改授開府儀同三司,后意乃懌。
  6. ^ 唐太宗有二十一女,除长孙皇后和韋妃所生之女外,十六女生母不详。
  7. ^ 正史没有记载城阳公主生母,但有唐人笔记称城陽公主为“高宗同母妹”。高宗年间,她病倒时,高宗曾经亲自侍奉汤药,故而她也应当是长孙皇后所生。城阳公主的二儿媳就是太平公主
  8. ^ 《鉴诫录·卷二》梁武帝为寺家奴,岂禳囚死。长孙后号观音婢,难忏产亡。
  9. ^ 柏杨. 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 山西: 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 272. ISBN 978-7-203-059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2). 
前任:
隋朝皇后蕭皇后
唐朝皇后
626年—636年
繼任:
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