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坐标22°59′39″N 120°12′59″E / 22.994036°N 120.216347°E / 22.994036; 120.21634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200.58.79留言2021年2月14日 (日) 13:3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在台南市的位置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地址701 臺南市東區民族路一段1號
经纬度22°59′39″N 120°12′59″E / 22.994036°N 120.216347°E / 22.994036; 120.216347
邮政编码701
其它名称National Tainan First Senior High School
昵称TNFSH、台南一中、竹園岡
类型國立學校、普通型高中
创办日期1922年
学区 臺灣臺南市東區
学校编号06-237-1206
教育部學校代碼210305
校長廖財固
主任秘書:林皇德
教務主任:蔡明輝
學務主任:陳文賢
總務主任:林高義
輔導主任:林揚淵
圖書館主任:高英耀
進修部主任:李茂宗
年级高一至高三
学生人数2,101人(2020年)
校园面积84,809平方公尺
校訓誠慧健毅美
電話號碼+886-6-237-1206
传真號碼06-234-8972
学校网址http://www.tnfsh.tn.edu.tw
地图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簡稱臺南一中南一中,為中華民國的一所國立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位於台灣臺南市東區,緊鄰國立成功大學臺鐵臺南車站

簡介

為一所主要招收男學生的普通高中(僅科學班招收女學生),校舍建於地勢較高之沙崙上,清領時期舊稱西竹圍、日治改屬竹園町,故亦有「竹園岡」之別稱。日治時期日人施行市區改正計畫,開闢勝利路將校園分為本部教學區和二部體技區;現中間以地下道連結,並與國立成功大學相鄰。校地北界為臺南臺地二分水的德慶溪古河道。該校自2018年起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醫學大學(攻頂大學聯盟)締結高中策略聯盟關係[1]

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年),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於四月一日頒「新臺灣教育令」,在初等教育方面分二系統:常用日語者(即日本學童)入「小學校」,不常用日語者(即臺灣學童)入「公學校」。在中等教育方面,實行「內臺共學制」,一方面促進內臺融合,一方面可節省費用,並繼續於島內各地設立[2]

簡史

1950年代的臺南一中

臺灣總督府於1922年發佈《台灣教育令》第2次修正,配合「日臺共學」,成立「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3],有別於以「一中」、「一女中」為名的中學招收日人或權貴為主要目的,第二中學校提供臺灣本地人就學。原為五年制中學;1943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縮短修業年限,改為四年制中學。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在臺教育,並將校名改為「臺灣省立臺南第一中學」,為「三三制」完全中學。1947年,該校學生為了抗議校刊上吳乃光教授所發表的文章「論台灣人當前的教育及語文教授」中部分文句「輕視本省人與學生青年」,在1月16日發動罷課,經勸告後在1月17日復校上課。[4]

1949年,接辦省立臺南補習學校,並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南第一中學附設補習學校」。1959年,於臺南縣新化鎮設立「臺灣省立臺南第一中學新化分部」,專收高中學生,1966年8月獨立設校(今國立新化高級中學)。臺灣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後的1970年,改校名為「臺灣省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2000年精省後,因改隸教育而更名為「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校舍建築

市定古蹟

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舍本館暨講堂
紅樓、小禮堂
講堂,為全臺少見的仿羅馬式建築
建成时间日本昭和三年與六年(1928年、1931年)
類型登錄等級: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日治建築
  • 市定古蹟「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舍本館暨講堂」:專提供日本人就讀的「竹園小學校」校舍,及州立二中時期興建的禮堂已被指定為臺南市定古蹟,1923年竹園小學校遷移,原有校舍全部移交給第二中學校並進行校舍之更新,1928年,學校本館落成,即今之西棟行政教學大樓。1931年,講堂落成,即今之小禮堂。
  • 除市定古蹟外,校內尚有臺灣府城城垣的殘蹟。

其他建築

本部有綜合教育大樓、人文教育大樓(藝文沙龍)、科學教育大樓、藝術教育大樓、高三教室的紅樓、高二教室至善樓、高一教室(與進修部共用)明德樓、新民樓、禮堂(群英堂)、小禮堂、合作社(現在為全家便利商店進駐)。二部有體育館、游泳池、學生宿舍、操場、籃球場及排球場、網球場等。體育館於2010年7月動土進行拆除後重建,並於2012年完工,耗資新臺幣2億餘元。

  • 綜合教育大樓:
    • 地下一樓:高一、高二專用K書中心。
    • 一樓、二樓:教務處所在地、各科教師辦公室。
    • 三樓至五樓:各科視聽教室、電腦教室等。
  • 人文教育大樓:
    • 地下一樓:藝文沙龍(高三專用K書中心)。
    • 一樓:期刊室、數位學習中心、公民與社會科視聽教室。
    • 二樓:圖書館書庫(開架式)、閱覽室。
    • 三樓:校友中心。
    • 四樓:校史館所在地。
  • 科學教育大樓:生物、物理、化學、地科實驗室所在、地下一樓及五樓各有兩間設備完善之視聽教室,五樓設有星象儀,頂樓設有天文臺。
  • 藝術教育大樓:音樂、美術、工藝、烹飪教室、國際會議廳。
  • 紅樓:行政單位辦公室、學生教室。
  • 至善樓:學生教室。
  • 明德樓:學生教室。
  • 新民樓:輔導室與附設進修學校
  • 學生宿舍:地下k書中心以及三層學生宿舍,其中宿k為宿舍生專用,四樓為聖火台及晒衣場

行政組織

學校主要一級單位有校長室、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圖書館、輔導室等。

歷任校長

勝利路門
二部(操場)
任 次  姓 名    任     期
第一任 蘇惠鏗 1945/12/14~1956/07/30
第二任 鄧芝如 1956/08/01~1964/12/27
第三任 金樹榮 1965/02/01~1969/01/31
第四任 李 昇 1969/02/01~1983/07/31
第五任 史振鼎 1983/08/01~1990/02/10
第六任 黃炎祥 1990/08/01~1998/07/30
第七任 蔡 勇 1998/08/01~2001/02/20
第八任 張逸群 2001/02/21~2009/07/31
第九任 黃運生 2009/08/01~2012/07/31
第十任 張添唐 2012/08/01~2019/07/31
第十一任 廖財固 2019/08/01~


日治時期
任 次 姓 名   任     期
第一任 高 橋 隆 1922/05/01~1927/03/31
第二任 小形留吉 1927/04/01~1933/03/31
第三任 矢野速吉 1933/04/01~1937/03/31
第四任 後藤義光 1937/04/01~1942/03/31
第五任 今井盛太郎 1942/04/01~1943/01/31
第六任 芝原仙雄 1943/02/01~1945/12/13

校友

交通

大台南公車

編號[5] 客運業者 路線 停靠站
6 府城客運 仁德轉運站-新興國宅/龍崗國小 台南一中站
70左 興南客運 永華市政中心(府前路)-永華市政中心(府前路)
70右 永華市政中心(府前路)-永華市政中心(府前路)
77 四方客運 安平原住民文化會館-南紡購物中心 香格里拉飯店站
(步行5分)

公共自行車

  • 站點:成大會館站(24位置,步行6分)
  • 站點:臺南火車站後站(24位置,步行6分)

參考文獻

  1.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高醫&中山首創跨校跨高中策略聯盟,深耕高等教育銜接與弱勢輔導措施.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中文(臺灣)). 
  2. ^ 台南一中. 創校背景. [2019-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3. ^ 同時期創立的還有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1922,今成功高中)、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1922,今新竹高中)、新竹州立新竹高等女學校(1924,今新竹女中)、臺中州立台中第二中學校(今台中二中)以及高雄州立高雄第二中學校(今高雄中學
  4. ^ 台南一中罷課. 民報. 1947-01-19. 
  5. ^ 大台南公車 路線查詢. [2016-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8).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