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縣道190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yandi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9日 (五) 02:53 (共線只到中山路口)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華民國縣道/市道190號
縣民大道
道路信息
道路總長5.326公里(3.309英里)
启用时间1961年-1999年
2018年-至今
  • 起點
  • 終點
起點宜蘭縣宜蘭市進士
終點宜蘭縣壯圍鄉古結
公路系統
中華民國縣道
中華民國市道

縣道190號(進士-古結)為中華民國台灣)的一條縣道,西起宜蘭縣宜蘭市進士之宜17線,東至宜蘭縣壯圍鄉古結之台7線,全長共計5.326公里(公路總局資料),全線路名為嵐峰路(一段)、縣民大道。2018年1月12日納編[1]

歷史

台灣縣道體系的形成可追溯到1961年所進行的第一次公路普查,而縣道190號則在此時期開始採編。當時縣道190號的路線西起屏東縣屏東市的縣道185號(今台27線[2]),東至屏東縣三地鄉(今三地門鄉)的縣道187號,全長共計18.370公里[3]

1971年,縣道190號終點延伸至屏東縣霧台鄉,原里程增加10.659公里至29.029公里[4]。1973年,縣道190號終點自屏東縣霧台鄉伊拉社接續延伸,原里程增加10.368公里至39.370公里[5]。1974年,縣道190號因改線而延長,原里程增加1.157公里[6]

1976年進行第二次公路普查時,縣道190號全線改編為台22線(今台24線),原宜1線(宜蘭縣頭城鎮二城至頭城之間路段)改編為縣道190號,名稱變更為「二城-頭城」,全長共計3.870公里[7]。1983年進行第三次公路普查時,縣道190號之總長度變更為3.742公里[8]

1999年2月24日台灣省政府公告,縣道190號全線改編為台2庚線,縣道全線正式解編[9]

2018年1月12日交通部公告,宜蘭縣宜蘭市進士至壯圍鄉古結之間路段(即嵐峰路一段、縣民大道一、二段)納編為縣道190號,路線名稱為「進士-古結」,起點至中山路口路段與宜14線鄉道共線,全長共計5.326公里[1]。本路線原欲編訂為台9丁線,並曾於其交叉路口之方向指示牌上標示,後續取消。

行經行政區域

全線均位於宜蘭縣境內。

鄉鎮
市區
地點 里程
(km)
[a]
交會道路 備註
宜蘭市進士0.000宜17線公路起點
壯三2.600 台9線
壯圍鄉 國道五號3.600 縣道191號國道五號橋下道路
古結5.326 台7線公路終點

交流道

註釋

  1. ^ 部分里程係估計里程,可能與官方數據有所出入。

參考資料

  1. ^ 1.0 1.1 公告調整宜蘭縣轄內縣道190線等共計7條公路路線. 中華民國交通部. 2018-01-12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1). 
  2. ^ 公告「臺灣地區省道公路調整後路線表」 (PDF). 政府公報資訊網. 臺灣省政府: p.3. 1994-10-12 [2018-01-31]. 
  3. ^ 公告臺灣省縣鄉道及專用公路路線里程表 (PDF). 政府公報資訊網. 臺灣省政府. 1966-08-24 [2018-01-31]. 
  4. ^ 臺灣省交通處公告臺灣省60年度公路系統路線異動表. 政府公報資訊網. 臺灣省政府. 1973-01-19 [2018-01-31]. 
  5. ^ 公告62年度臺灣省公路系統路線異動暨公路增減等事項. 政府公報資訊網. 臺灣省政府. 1975-07-27 [2018-01-31]. 
  6. ^ 公告63年度臺灣省公路及道路里程表、公路里程增減一覽表及公路系統異動表. 政府公報資訊網. 臺灣省政府. 1975-05-21 [2018-01-31]. 
  7. ^ 公告「臺灣地區省道及重要縣道公路路線系統表」 (PDF). 政府公報資訊網. 臺灣省政府. 1977-10-18 [2018-01-31]. 
  8. ^ 檢送「臺灣地區省縣道及重要鄉道公路路線系統表」. 臺灣省政府公報網際網路查詢系統. 臺灣省政府: p.12. 1986-11-17 [2018-01-31]. 
  9. ^ 公告縣道一九O線道路編訂為省道臺二庚線. 政府公報資訊網. 臺灣省政府. 1999-03-11 [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