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圍鄉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9月30日) |
壯圍鄉 Zhuangwei Township 舊稱:民壯圍 | ||
---|---|---|
鄉 | ||
| ||
坐标:24°46′N 121°48′E / 24.77°N 121.8°E | ||
國家 | ![]() | |
省 | 臺灣省(已虛級化) | |
上級區劃 | 宜蘭縣 | |
下級區劃 | 14村221鄰 |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壯圍鄉公所 (立法機關:壯圍鄉民代表會) | |
• 鄉長 | 沈清山(壯圍鄉鄉長列表) | |
面积 | ||
• 总计 | 38.4769 平方公里(14.8560 平方英里) | |
海拔 | 2 公尺(7 英尺) | |
人口(2022年5月)(9,338戶) | ||
• 總計 | 24,361人 | |
• 排名 | 9 | |
• 密度 | 633人/平方公里(1,640人/平方英里) |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8) | |
郵遞區號 | 263 |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02060 | |
毗鄰 | 頭城鎮、礁溪鄉、宜蘭市、五結鄉 | |
網站 | http://www.jw.gov.tw/Default.aspx |
壯圍鄉(臺灣話:Tsòng-uî-hiong)位於蘭陽平原東部,東臨太平洋,又居蘭陽溪下游及出海處,地勢平坦,且土壤屬沙質土壤,排水良好加上日照充足。
蘭陽溪將宜蘭平原劃分為二,蘭陽溪以北俗稱「溪北」,以南為「溪南」,壯圍鄉便是位於溪北,臨近宜蘭市區。
早期居民產業以農、漁業為主,出海捕魚、牽罟是舊時沿海地區賴以為生的活動(於民國105年,壯圍廍後社區規劃讓民眾體驗牽罟)。現當地產業以農業為主,特產瓜果類及青蔥,而稻米的產量更名列臺灣三大米倉之一,是一個充滿鄉村氣息的濱海地區,同時位於蘭陽平原的海岸中心,是欣賞「龜山朝日」的最佳地點。
歷史[编辑]
壯圍鄉舊名「民壯圍」、「民壯圍堡」,嘉慶七年(1802年)時,由吳沙率眾進入開墾蘭陽平原,後為酬謝有功青壯鄉民,故稱之。1920年,台灣總督府在此設立「壯圍庄」,劃歸台北州宜蘭郡管轄。戰後,改街庄為鄉鎮改稱「臺北縣壯圍鄉」,1950年宜蘭縣設立,改稱「宜蘭縣壯圍鄉」,沿用至今。
「壯圍」原為清嘉慶七年,吳化(吳沙之姪)部屬九旗首之陳孟理(或說陳明燈)見此地土壤肥沃,率眾劃界管墾,因無天險可守,只有青壯年圍屯聚居,而稱為「民壯圍堡」(所屬民莊十七所),此即「壯圍」名稱由來,亦為壯圍鄉自治之始。嘉慶十五年,宜蘭縣收歸版圖,設置「噶瑪蘭廳」,光緒六年,改為「宜蘭縣」。甲午戰後,日本領台,改為「宜蘭支廳」,大正九年,日人施行街庄役場制度,改為「壯圍庄役場」。二戰後,初隸台北縣,稱為「台北縣壯圍鄉」,民國三十九年宜蘭縣設立,改稱「宜蘭縣壯圍鄉」迄今。
人口[编辑]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81 | 24,548 | — |
1986 | 24,396 | −0.6% |
1991 | 24,404 | +0.0% |
1996 | 26,049 | +6.7% |
2001 | 27,136 | +4.2% |
2006 | 25,457 | −6.2% |
2011 | 24,674 | −3.1% |
2016 | 24,236 | −1.8% |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政治[编辑]
歷任首長[编辑]
屆次 | 姓名 | 黨籍 | 任職期間 | 備註 |
---|---|---|---|---|
官派 | 陳添益 | |||
官派 | 吳池 | |||
官派 | 李朝養 | |||
1 | 張郭春 | 1952年1月10日-1954年1月9日 | ||
2 | 張郭春 | 1954年1月10日-1957年1月9日 | ||
3 | 陳茂盛 | 1957年1月10日-1960年1月9日 | ||
4 | 陳茂盛 | 1960年1月10日-1964年3月1日 | ||
5 | 吳鳳鳴 | 1964年3月1日-1968年3月1日 | ||
6 | 吳鳳鳴 | 1968年3月1日-1973年4月1日 | ||
7 | 曾來福 | 1973年4月1日-1977年12月30日 | ||
8 | 曾來福 | 1977年12月30日-1982年3月1日 | ||
9 | 林茂榮 | 1982年3月1日-1986年3月1日 | ||
10 | 林茂榮 | 1986年3月1日-1990年3月1日 | ||
11 | 張樟琳 | ![]() |
1990年3月1日-1994年3月1日 | |
12 | 張樟琳 | ![]() |
1994年3月1日-1998年3月1日 | |
13 | 邱耀祖 | ![]() |
1998年3月1日-2002年3月1日 | |
14 | 邱耀祖 | ![]() |
2002年3月1日-2006年3月1日 | |
15 | 游濸木 | ![]() |
2006年3月1日-2010年3月1日 | |
16 | 簡文魁 | ![]() |
2010年3月1日-2014年12月25日 | |
17 | 簡文魁 | ![]() |
2014年12月25日-2018年12月25日 | |
18 | 沈清山 | ![]() |
2018年12月25日~ | 現任 |
鄉政組織[编辑]
壯圍鄉公所是壯圍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壯圍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宜蘭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壯圍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3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3個附屬機關[1]。
壯圍鄉民代表會是壯圍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壯圍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壯圍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2]。
行政區與各村村長[编辑]
- 大福村 村長:陳榮華
- 古亭村 村長:鄭文展
- 古結村 村長:吳建利
- 吉祥村 村長:陳長壬
- 東港村 村長:周永和
- 美城村 村長:林登益
- 復興村 村長:陳秀英
- 新社村 村長:周汶靚
- 新南村 村長:葉慶文
- 永鎮村 村長:石錦昌
- 功勞村 村長:林金虎
- 忠孝村 村長:莊朝明
- 美福村 村長:陳天來
- 過嶺村 村長:李春田
宗教祭祀[编辑]
壯圍八大庄廟宇[编辑]
早期壯圍鄉八大庄分別是永鎮村、忠孝村、過嶺村、新社村、後埤村、廍後村、美城村、古亭村,而早期壯圍八大庄廟宇分別為壯圍永鎮廟(主神開漳聖王)、過嶺保安宮(主神中壇元帥)、壯六鎮安廟(主神開漳聖王)、社頭鎮安廟(主神開漳聖王)、後埤振安廟(主神開漳聖王)、美城福德廟(主神福德正神)、古亭永惠廟(主神開漳聖王)、番社同安廟(主神玄天上帝),並以壯圍永鎮廟(開漳聖王)為公廟,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壯圍永鎮廟邀請八大庄頭大廟主神前往一同參與過火。
廟宇[编辑]
- 番社同安廟:主祀玄天上帝
- 東港鎮安宮:主祀開漳二王
- 壯圍慈德宮:主祀玄天上帝
- 美福鎮安廟:主祀古公三王
- 壯六鎮安廟:主祀開漳聖王
- 新社鎮安廟:主祀開漳聖王
- 壯圍永鎮廟:主祀開漳聖王
- 公館永安宮:主祀中壇元帥
- 功勞永安廟:主祀大眾爺
- 古亭永惠廟:主祀開漳聖王
- 新南鎮安宮:主祀玄天上帝
- 壯圍慈德宮:主祀玄天上帝
- 美福協天廟:主祀關聖帝君
- 美福港邊協天廟:主祀關聖帝君
- 順和協天廟:主祀關聖帝君
- 美城南安宮:主祀南發元帥
- 過嶺保安宮:主祀中壇元帥
- 古結保安廟:主祀廣澤尊王
- 後埤振安宮:主祀開漳聖王
- 五間紫雲寺:主祀齊天大聖
- 美城福德廟:主祀福德正神
- 過嶺集安宮:主祀太上老君
- 大福補天宮:主祀女媧娘娘
- 永鎮福德廟:主祀福德正神
- 東港慶安寺:主祀廣澤尊王
- 壯五鎮安廟:主祀古公三王
- 壯六玄威廟:主祀玄天上帝
- 順和延平廟:主祀延平郡王
- 東安聖祖廟:主祀聖祖
- 東港大眾爺廟:主祀大眾爺
- 東港金斗公廟:主祀金斗公
- 新社發蓮宮:主祀開漳聖王
- 美城萬善廟:主祀有應爺公
- 過嶺福德廟:主祀福德正神
- 新社福德廟:主祀福德正神
- 東港漁師廟:主祀漁師爺(張志和 (唐朝))
教育[编辑]
高級中等學校[编辑]
國民中學[编辑]
國民小學[编辑]
- 宜蘭縣壯圍鄉壯圍國民小學
- 宜蘭縣壯圍鄉大福國民小學
- 宜蘭縣壯圍鄉古亭國民小學(為壯圍鄉內最大的小學)
- 宜蘭縣壯圍鄉公館國民小學 (民國106年100周年校慶)
- 宜蘭縣壯圍鄉過嶺國民小學
- 宜蘭縣壯圍鄉新南國民小學
公立托兒所、幼稚園[编辑]
- 壯圍鄉立幼兒園
- 古亭國小附設幼兒園
- 新南國小附設幼兒園
交通[编辑]
公路[编辑]
公車資訊[编辑]
旅遊[编辑]
- 加留沙埔海岸
- 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
- 永鎮海濱公園
- 北濱(東港至竹安)自行車專用道
- 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
- 東港榕樹公園
- 壯圍新南村休閒農業區
- 旺山休閒農場-主題南瓜園
- 後埤社區
農產品[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壯圍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