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政大世界民族誌學習作業/廓爾喀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廓尔喀人
गोर्खा
gao rakkha
分佈地區
語言
尼泊尔语
宗教信仰
印度教佛教

民族分佈、人口及語言[编辑]

民族分佈[编辑]

廓爾喀部族世居於首都加德滿都西北(尼泊爾中部,在博克拉與加德滿都之間)。

人口[编辑]

廓爾喀是由卡斯人的一部分(塔庫里切特里巴洪)和一些被卡斯人同化的林布族拉伊族古隆族馬嘉族所形成的族群,是尼泊爾的一個重要部族。

語言[编辑]

尼泊爾語

地理環境[编辑]

廓爾喀人居住在約位於尼泊爾中部的山區,海拔約1500公尺,距離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約80公里,相對位置上加德滿都在廓爾喀的東南方,當地屬季風氣候區。

歷史沿革[编辑]

德拉比亞·沙阿

廓爾喀本是尼泊爾中西部甘達基專區的一個小村,一個剎帝利種姓中的切特利亞種姓征服廓爾喀地區。後來印度的另一個剎庫裡亞種姓征服了廓爾喀,他們在這裡建立了廓爾喀王國,征服全國。由於入侵者來自廓爾喀地區,人們便將尼泊爾改稱為廓爾喀,把沙阿王朝名為廓爾喀王朝,稱尼泊爾人為廓爾喀人。笫一代君王是德拉比亞·沙阿。

近代[编辑]

廓爾喀人曾於乾隆年間兩度攻入西藏(因與西藏鹽稅銀錢糾紛與白教活佛[[夏瑪巴] ]唆使),意圖搶掠遍布各地的喇嘛廟中的財富。第一次被滿清駐藏軍隊將領巴忠與噶倫丹津班珠爾議和後撤回(每年300個銀元寶,重32兩)。然而第二年,廓爾喀以更大規模入侵札什倫布寺,幾乎沒有遭遇當地藏兵或者滿清駐軍的抵抗,得以大肆搶掠。爾後,乾隆命清朝大將福康安參贊大臣海蘭察率領清兵支援當地藏兵,將之驅返喜馬拉雅山南麓,甚至還反攻至廓爾喀首都-陽布外二十公里的熱鎖橋,迫使廓爾喀向清朝五年朝貢一次。此一關係穩定後,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的1908年廓爾喀徹底為英國所控制-英國禁止廓爾喀向清朝朝貢,廓爾喀因此被稱為清朝最後一個藩屬國廓爾喀之役乾隆帝十全武功之一。

現代[编辑]

演習中的英軍廓爾喀部隊

近代廓爾喀人英勇善戰的形象,主要來自英軍的廓爾喀部隊。這支部隊在十九世紀初,是受聘於東印度公司傭兵,而後成為被英國徵召加入駐的英軍,之後逐漸演變為英軍的一支常備部隊。他們在二次大戰及福克蘭群島戰爭等二十世紀的戰役中都有表現。至今,英軍仍留有一個總數約3,700人的廓爾喀傭兵旅,獲選加入此部隊的廓爾喀戰士將分別至英國、新加坡汶萊,以及1997前的駐港英軍香港人稱之為「啹喀兵」。英國王儲哈利王子參軍期間也曾接受廓爾喀部隊的訓練。印度和新加坡也有廓爾喀軍;他們曾參與中印戰爭印巴戰爭

廓爾喀戰士引以為傲的特有武器為廓爾喀彎刀。此種彎刀鋒利異常,是廓爾喀戰士的殺敵利器。他們因為有山岳民族的尚武習慣,因此最擅長山地戰游擊隊形式的戰鬥。在911事件後的阿富汗戰爭中,英國曾派出廓爾喀部隊加入地面作戰。

社會、家庭與婚姻[编辑]

廓爾喀人卡斯人的其中一部份,尼泊爾全國有高達八成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所以在廓爾喀人的生活和社會中,有很大一部份仍受到種姓制度的影響,種姓人口可分五類: 1. 佩戴聖線的人:卡斯人的山地婆羅門(巴洪)、剎帝利(切特里)、南方的婆羅門與拉奇普特人、尼瓦爾人中的婆羅門與印度教徒什雷斯塔種姓。 2. 不可奴役的喝烈酒者:尼瓦爾人,古隆人林布族馬嘉人拉伊族。 3. 可奴役的喝烈酒者:塔芒族、切彭族、夏爾巴人塔魯族。 4. 不潔但仍可接觸:尼瓦爾人的職業種姓(首陀羅)、穆斯林、外國人。 5. 不可接觸者:卡斯人不潔職業種姓、南方不潔職業種姓、尼瓦爾人不潔職業種姓。 廓爾喀人雖然深受印度教的種種教義影響,但其在婚姻的觀念上,卻因為受到佛教的影響並不向印度本土對種姓制度的觀念上看得那麼重,種姓制度的森嚴程度也較不如印度嚴謹。 印度不同的是大多數人仍然同時信仰印、佛兩教,促使兩者在有很大程度上的融合、交流 [1]

產業與生活[编辑]

早期的廓爾喀人以游牧或是農業為生,但隨者時代的變遷,今日的廓爾喀人大多仰賴兩大產業維生,一是近年來興起的觀光產業,他們有自身獨特的廓爾喀彎刀和許多能夠利用的觀光資源,不過隨著觀光需求的日益增加,當地的環境惡化問題也越發嚴重,二是僱傭兵產業,在人均GDP僅有250美金尼泊爾僱傭兵的年薪卻能夠擁有上萬元美金的年薪。 隨著時代變遷,從事畜牧或農業者越發傾向於往觀光業發展,想以此改善過去的生活條件。 [2]

信仰與節日[编辑]

廓爾喀人傳統節慶眾多,而達善節是境內最盛大及為期最久的節慶,大致在西曆九月至十月開始,節慶長達十五天,慶祝杜爾迦女神戰勝惡魔,象徵邪不勝正,達善節也是家人們團聚的日子,遠在外地的親人們會在這段時間內回家齊聚,並拜訪父母兩邊的親戚,致上最深的祝福。而達善節期間有一個特色為匯率上升與物價高漲,許多店家閉門休息,在假期約一星期前廓爾人會趕緊添購好新衣服飾品或食品、小點心,並且當地有包少量的錢給晚輩的文化。[3]

藝術與文學[编辑]

廓爾喀民族是加德滿都山谷的原住民,他們在山谷的活動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而廓爾客人人以其宗教文化藝術而聞名世界,由廓爾克人建造的七處古蹟被列為世界保護遺產。七處古蹟全部位於加德滿都山谷十五公里的範圍內,其世界遺產密集度如此之高,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舞蹈[编辑]

而廓爾喀人的舞蹈也為其一大特色,在廓爾客人表演傳統舞蹈時,廓爾客女子多身穿短袖、短裙。並且在舞蹈動作上多運用上半身的力量帶動下盤,也多用手臂帶動全身的方式進行舞蹈。至於廓爾克男子則是舞蹈時則多以裸上身搭配穿著廓爾客傳統短褲。而廓爾客人的舞蹈風格多半融合武術的動作,將其柔和化後做呈現。而火炬在廓爾客人的舞蹈中也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4]

音樂[编辑]

廓爾喀人的音樂風格具有高度結合宗教文化的特色,在樂器取材方面,代表性的樂器有廓爾客傳統四弦琴和羊皮雙面鼓,其中羊皮雙面鼓如今廣泛的運用在流行音樂界的鼓點範例中。

現況[编辑]

軍事[编辑]

如今的廓爾喀人有部分加入世界各國的傭兵軍團中,成為國際間知名的廓爾客戰士。其中,有超過2000名廓爾喀人是由英國陸軍的招募廓爾喀人隊伍中的新加坡警察部隊。在汶萊的廓爾喀保護區,大約有2000名廓爾喀人擔任類似的角色,除了英國陸軍外,印度軍也招募了廓爾喀人(44個營中大約10萬人加上25個阿薩姆步槍營),這是印度獨立簽署的三方協議的一部分。在印度陸軍服役的廓爾喀軍團名單中進一步記錄了這一點。

音樂[编辑]

現代廓爾喀人的音樂文化,不只融合了宗教文化,更在西方文化帶來的衝擊下,當地的音樂文化融入了大量的重金屬搖滾元素。

參考資料[编辑]

[5] [6]

  1. ^ [1]
  2. ^ [2]
  3. ^ Nepal will Rise Again
  4. ^ 台灣碩博士論文網
  5. ^ [3]
  6.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