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Kai3952:修订间差异
→PTT推文: 新章节 |
|||
第262行: | 第262行: | ||
那個要找發文的人刪,推文的人不能更改。--[[User:Reke|Reke]]([[User talk:Reke|留言]]) 2020年12月9日 (三) 13:36 (UTC) |
那個要找發文的人刪,推文的人不能更改。--[[User:Reke|Reke]]([[User talk:Reke|留言]]) 2020年12月9日 (三) 13:36 (UTC) |
||
: 我這段時間的確發起了比較重的攻擊,的確是想看看能不能讓你理解你不能再這樣處理 commons 的事務。而且正如我之前說了,我就是出來扮黑臉的,但你不信,說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所以才會覺得為什麼沒人理會你。如果不是本來更多的反彈都透過其他管道傳進去,我不會有什麼勢力背景去搞這些。 |
|||
: 至於溝通,溝通大門真的不是我關上的。你已經不知道幾次認為其他人的不滿必須自己反應,不屬於我的工作範圍,我無權說話,那還真無從溝通起。假如你有意願好好理解我的角色,同時真的想來溝通改善你的維護工作執行方式,那麼我會去做善意的回應。--[[User:Reke|Reke]]([[User talk:Reke|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10:12 (UTC) |
2020年12月10日 (四) 10:12的版本
- 有鑑於此事發生,沒有與他說話也出事。自今日起,提醒自己謹言慎行。--Kai(留言) 2018年5月18日 (五) 17:14 (UTC)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 閱讀新手应该注意的七种常见错误、理解維基百科的立場與常見注意事項。
- 有任何编辑上的问题?请试试IRC即时讨论。
- 不知道有甚麼可写?条目请求、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缺少的传统百科全书条目和首页的缺失条目中列出了许多维基百科目前还没有的条目,欢迎您来撰寫!
- 希望您能享受共同编写百科的樂趣,成为一名充實的维基百科人。
-- 治愈留言 2012年11月27日 (二) 16:36 (UTC)
“你知道吗?”已经更新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条目人止關經推荐後,獲選於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關注的条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6篇条目獲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
6 |
Re:
您又没用讨论页申诉……--广雅 范★ 2014年6月30日 (一) 19:11 (UTC)
- 请查看您的封禁记录。管理员大多已获悉此事。--广雅 范★ 2014年7月1日 (二) 14:27 (UTC)
- 基本上不会有人质疑吧……另外也不可能把邮件全文都贴出来啊--广雅 范★ 2014年7月1日 (二) 14:42 (UTC)
- 不方便。那您想帖至哪里?--广雅 范★ 2014年7月1日 (二) 15:11 (UTC)
- 我没说不能公开。只是觉得麻烦。--广雅 范★ 2014年7月1日 (二) 15:20 (UTC)
- 不方便。那您想帖至哪里?--广雅 范★ 2014年7月1日 (二) 15:11 (UTC)
- 基本上不会有人质疑吧……另外也不可能把邮件全文都贴出来啊--广雅 范★ 2014年7月1日 (二) 14:42 (UTC)
回复通告
Bluedeck 2014年7月2日 (三) 02:09 (UTC)
回復:Re: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7月9日
慚愧,在下也得感謝您認真的態度。之所以說細緻,是因為維基條目質量大都參差不齊,(倒沒有抱怨的意思,畢竟參與者太少),而您的作品無論是行文抑或參考,都達到了相當嫻熟完善的程度,難能可貴。編輯歷史倒是注意到了,但無論之前發生過什麼,您有心在社群繼續貢獻,只這一點足矣。您日後也可以在用戶子頁編篡,待完善再移入條目。至於生活中的困難,只能祝您早日擺脫困境,不妨用寫條目的細緻來面對人生,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其實在下又何嘗沒有困境呢)。也希望今後能與您多交流。編安。--Kou Dou 2014年7月12日 (六) 17:23 (UTC)
- 在下所言「沒有抱怨」是指「條目質量大都參差不齊」這一句。無論如何您做了自己想做的就好,每個人呆在這個網站上的原因都不盡相同嘛。鄙人最初是學習,後來變成翻譯和收集知識回饋給更多人,再到今天希望能夠通過更多方式令它變得更好。加油。--Kou Dou 2014年7月13日 (日) 16:56 (UTC)
- 哈哈,有心了。訊息已詳閱,多謝您抽空補充,不必介懷。祝生活愉快~--Kou Dou 2014年7月19日 (六) 08:48 (UTC)
詢問:玉山國家公園
您好,看見您在玉山國家公園條目的區劃段落新增了梅蘭、梅山和南安等三處遊憩區。請問這是已定案的區劃嗎?因為在2012年的第三次通盤檢討計畫書只載明觀高、塔塔加和天池等三處遊憩區,所以來此向您詢問,謝謝。-- LLTT(留言) 2014年7月14日 (一) 01:26 (UTC)
- 謝謝您的回覆,因我不知之前各區區劃,只知查閱三通的內容。也許可請您日後有空的話,再於該段落作些編輯,以免又有其他人向您提出類似問題,謝謝。 --LLTT(留言) 2014年7月15日 (二) 01:20 (UTC)
但我剛看到這個。--Carrotkit討論頁新設計 ~ 維基和平約章 2015年1月17日 (六) 12:57 (UTC)
re:對於母乳餵養DYK投票一事
Kai3952您好,謝謝您的回覆。
其實我就是母乳餵養條目的擴充者,而您的投票理由和我的想法的差異,只是在擴充前的篇幅是以哪一個版本為準,而不論是依哪一個版本為準,這次的擴充都符合大幅度擴充,所以不影響投票結果。因此我不打算找人驗票。
提出說明的原因,只是為了避免大家對規則的誤解,若造成您的不便,不好意思
祝編安 --Wolfch (留言) 2015年8月11日 (二) 14:29 (UTC)
- 謝謝您的回覆,我現在了解您的意思了,謝謝--Wolfch (留言) 2015年8月12日 (三) 00:16 (UTC)
re
当然可以。您可以直接发送电邮。Bluedeck 2015年11月28日 (六) 14:40 (UTC)
真是抱歉,我看电邮看串行了,我已将留言移动到对应的IP用户讨论页面去。Bluedeck 2015年12月26日 (六) 10:38 (UTC)
Re:
不瞞閣下...,在下確實一直都是依照格式寫的,如稍早所編的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的格式,其實是參考自在下另一作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辦公大樓;不過,還是很高興閣下的熱心分享。祝編安。-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3月26日 (日) 09:34 (UTC)
- 以上僅是很平淡的反饋、分享,在下認為閣下應是誤解話語了。-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3月26日 (日) 14:22 (UTC)
- 在下認為閣下只是對個別語句過於在意罷了,如同在下最初所說:還是很高興閣下的熱心分享。祝編安。-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3月26日 (日) 15:11 (UTC)
Re: 請求電郵
您好:請問是哪個條目或哪件事?--Kolyma(留言) 2017年5月9日 (二) 23:50 (UTC)
- 抱歉,我不便提供私人連絡方式。若有需要,請直接說明。--Kolyma(留言) 2017年5月10日 (三) 15:17 (UTC)
- 抱歉,我無意進行私人連絡。--Kolyma(留言) 2017年5月10日 (三) 16:19 (UTC)
關於「往屏東方向看去中央隧道東口」
您好,其實您剛說的這樣也對:「中央隧道正處於屏東與台東兩縣之交界,我猜想『往屏東方向』是想指屏東縣,但這麼寫而少掉一個『縣』字,意思還真得差很多,因為也有可能是指屏東車站,畢竟圖片是沿著軌道方向拍攝,說不定是想表達南迴線通往屏東車站的方向。」這樣的推理是可以的。
那您認為圖片說明或名稱應該怎麼改會比較好呢?改「屏東縣」or「屏東車站」? TimChen(留言) 2017年7月15日 (六) 03:50 (UTC)
- 您認為我應該和他溝通。但是,如果有辦法溝通的話,他就不會使用傀儡破壞了,他連任何警告都不管。
而且,如果放任他去破壞的話,不知將有多少條目受害,影響讀者更深。TimChen(留言) 2017年7月15日 (六) 05:44 (UTC)- 我什麼時候說你是主使者,操縱傀儡了?不要對號入座!TimChen(留言) 2017年7月15日 (六) 06:34 (UTC)
- 而且「跟他溝通」和「放任他去破壞」根本就是兩回事,才不是什麼「跟他溝通就是放任他去破壞」,不要曲解意思好嗎? TimChen(留言) 2017年7月15日 (六) 06:39 (UTC)
- 你說你想知道最當初在編輯中央隧道條目時我與他(111.252)的溝通,那我就告訴你:我根本就沒跟他溝通,只有在編輯摘要寫還原理由告訴他,他好像也沒有在看,所以這件事我是當破壞在處理,光是善後就忙翻了,才沒時間跟他溝通。TimChen(留言) 2017年7月15日 (六) 06:50 (UTC)
頁面差異連結
你好,我在你的留言看到閣下的留言與歷史連結,推薦一個簡便的方法給閣下,如下。special:diff/45726856。方便的語法在此推薦。--Zest 2017年8月17日 (四) 21:33 (UTC)
Re
忙到了深夜,好不容易完成工作準備休息了,不過看到閣下向在下洽詢關於勇於提問的問題,還是打起精神、精簡地向閣下回應。
先說重點:勇於提問很好,但閣下太激動了。閣下勇於諮詢持相反意見者態度的行為固然可取,然而就在下看來,閣下在犬風船閣下首次回應後,語氣愈發強烈(然而這位閣下並沒有因此很快地有較為激烈的反應),這可能直接地導致了衝突激化,間接導致了最後犬風船閣下決定透過反對票表達自己的意向;在下也曾有多次DYKC失敗經驗,很清楚閣下激動的理由,然而這並不有利於討論進行,把情緒帶進討論裡是大忌(恕在下直言,在下也十分不解閣下為何要如此激動地質詢在下)。
其次,閣下誤解了勇於提問指引的建議。勇於提問指引建議:「請先不要自行解讀方針與指引、甚至進一步與對方爭執,而是在假定對方的行為是善意的的前提下,向更富經驗、熟悉方針與指引的使用者諮詢。」即是建議閣下應向更富經驗的第三者諮詢,這是因為儘管閣下是好的被質疑者、提問者,但與閣下衝突的他方未必是好的回答者(這並不是指犬風船閣下,而是是經驗的分享)。
最後,在下認為勇於提問指引只是如善意推定指引般,透過一些態度上的指引,試圖降低發生衝突的機率,讓社群中人與人的互動更加良性,僅此而已;在下本來就不認為有任何一種方式能夠根本地使爭執消失,事實上在下認為在一個社群中存在著大大小小地衝突才是正常的,甚至在下認為所謂「完全沒有衝突」是不自然的。以上,僅就個人觀點分享,希望閣下能夠慢慢咀嚼在下的字句。祝編輯順利。——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1月15日 (三) 19:10 (UTC)
- 順帶一提,非常建議閣下可以加入並常駐於中文維基百科愛好者互聯交流群,閣下或許可以在此體驗到社群柔和的一面。——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1月15日 (三) 19:19 (UTC)
re:
- “現在我回想,對方質疑我引用的來源沒有關防章、部長職銜章以及騎縫章接不上,像在暗示我造假”这表明是您想多了不是他想多了。事实上,用错来源有故意的有无意的,他指出这个事实当然不意味着他断言了您的行为是故意的。所以自然地,他没有违反WP:AGF。
- “如果按照他這樣質疑,每個人也都這麼對待我,我豈不是都不能按照方針指引去編輯,只能配合別人的質疑,請問我遵守方針指引的意義何在?”:对同一条方针不同用户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其一;方针指定了大方向,明确了底线之后,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这是其二。--Antigng(留言) 2017年11月28日 (二) 13:52 (UTC)
- 很抱歉我回复晚了。您说,“但是他這種問法就使我誤以為他想要查證,他沒去查而我幫他查,查證結果沒有滿足他的質疑,我才懷疑他在說我造假。”归根结底还是您想多了啊。固然,人的思维不是纯粹逻辑性的,但是在一些正式的场合,还是应该摒弃思维中非逻辑的一面。“他在说您造假”在逻辑上并非他这句话的直接推论。即使一开始他给您一种“感觉”,或者说得难听一点,“偏见”,经过思考(尤其是换位思考,逆向思考)以后也能将他排除。我一直推荐这篇论述,相信它对您也会有帮助。--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4日 (一) 03:01 (UTC)
- 以下内容可能引起您的不适,如果您不希望看到那就别看了吧。
- 您问,“我不希望被人找麻煩,但他們希望我學他們(註),那麼我應該如何面對呢?”
- 如果抛开“在维基百科上”这个限制,那我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您可以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只允许您自己和您信任的人编辑,且关闭一切评论的功能。这样,您永远不需要担心和他人发生冲突(用您的话来说,您永远不会被人“找麻烦”)。
- 但是,维基百科不是您的个人网站,它是一部人人可编写的百科全书,它是一个零门槛的协作计划。包括您和我在内的任何人,都没有办法要求其他人的想法和您一致,从而不“找您麻烦”。毕竟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的认知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甚至支配。您在看我这段留言的时候,还有维基人在为您可能嗤之以鼻的内容痛苦地挣扎。只要您编辑,即使不想,麻烦就可能找到您。
- 面对他人的质疑和挑战,甚至不合理、不合方针的挑战(比如您说的原创研究),您能做的,唯有沟通,解释,说服对方,达成共识。如果您不想这么做,但是又不想经常性地遇到冲突,您可以选择冷门的主题。但是,我并不保证在冷门主题上一定不会发生冲突。如果您要问我有什么方法一定可以避免冲突......
- 我只有一个:离开这里,找一个更适合您的网站。--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8日 (一) 14:29 (UTC)
- 说的一点都没错。只要您编辑的时间趋于无穷大,您几乎必然会遇到对方针的理解和认识不如您,甚至远不如您的用户。在一个团队中,除非您自己是最差的,否则一定有人比您还要差。--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09:59 (UTC)
- “當溝通無效時,對方如果有做出不實記載(他原創研究)去移除我如實記載(來源有寫),這種編輯能否視他為「破壞」?”显然不能,破坏的定义是透过增删或修改内容,故意危害维基百科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 “既然如此,我面臨問題就是對方無法拋下「正確與錯誤」的成見,若再繼續向對方溝通,非但被對方看成在維護觀點,也會因為我觸及他價值觀而產生言語攻擊(比如說我太迂腐)。”但是在同时,我也看到您在讨论页声称对方的行为属于骚扰,然而我检查之后发现其编辑明显不符合骚扰的定义。此外,您多次询问其他编者的动机。询问他人动机在我看来,一点意义都没有。应当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 如果您坚持了上述原则,仍然无法与对方达成共识,您可以参考此页面提供的解决方法,寻求其他用户介入。--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2:27 (UTC)
- 是的。--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4:32 (UTC)
- “仍然跑來找我騷擾(你說的話與我何關?”这句话是您自己写在编辑摘要里边的。--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4:35 (UTC)
- 看吧,您这句话就是在质疑我的动机,也许您自己都没有察觉。这是个坏毛病,得改。--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4:44 (UTC)
- 事实上,您根本不需要知道别人具体是如何想的,您只需要就事论事就可以。正如您看数学证明的时候,从来就不会去想该来源的提供者为何提供这一证明。--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4:52 (UTC)
- 我谈论的不是某项具体的争议。您在这笔编辑中,“不知道你當時對我說這些話是做什麼用,只是想執意對我說服改回去?”、“這不正是你當時拿《公路法》說服我所背後的意圖嗎?”,这都是在谈论对方的动机。对您来说,谈论他人的动机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14 (UTC)
- 从我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不认为他们对此两笔留言的回应是在“被刺激到”的情形下发出的。--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23 (UTC)
- 我没有感受到语气有明显的变化。无论如何,即使对方的语气变坏了,如果您的语气也一样变坏,那么讨论更难达成共识了。--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30 (UTC)
- 我没有断言这样的因果关系,别想多了,事情本来很简单。--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34 (UTC)
- 所以还是上个月讲的老问题,别想多。您觉得想多是有强烈逻辑性的表现吗?我在收到您留言的10秒钟以前钱包掉在了地上,如果我努力地想钱包落地和您的留言之间的关联,您会觉得我有逻辑吗?--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42 (UTC)
- 我没有断言这样的因果关系,别想多了,事情本来很简单。--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34 (UTC)
- 我没有感受到语气有明显的变化。无论如何,即使对方的语气变坏了,如果您的语气也一样变坏,那么讨论更难达成共识了。--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30 (UTC)
- 从我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不认为他们对此两笔留言的回应是在“被刺激到”的情形下发出的。--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23 (UTC)
- 我谈论的不是某项具体的争议。您在这笔编辑中,“不知道你當時對我說這些話是做什麼用,只是想執意對我說服改回去?”、“這不正是你當時拿《公路法》說服我所背後的意圖嗎?”,这都是在谈论对方的动机。对您来说,谈论他人的动机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14 (UTC)
- 事实上,您根本不需要知道别人具体是如何想的,您只需要就事论事就可以。正如您看数学证明的时候,从来就不会去想该来源的提供者为何提供这一证明。--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4:52 (UTC)
- 看吧,您这句话就是在质疑我的动机,也许您自己都没有察觉。这是个坏毛病,得改。--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4:44 (UTC)
- “仍然跑來找我騷擾(你說的話與我何關?”这句话是您自己写在编辑摘要里边的。--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4:35 (UTC)
- 说的一点都没错。只要您编辑的时间趋于无穷大,您几乎必然会遇到对方针的理解和认识不如您,甚至远不如您的用户。在一个团队中,除非您自己是最差的,否则一定有人比您还要差。--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09:59 (UTC)
- “你有發現我對人說話總喜歡用「因為……所以……」這種表達嗎?”我发现了。
- 先前我在WP:VPP说过一句话,我想这句话对您来说也是适合的:“如果要用到‘因而’、‘因此’、‘所以’这样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最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很多的逻辑谬误都来自不恰当的归因。”--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50 (UTC)
- 不会,而且正好相反。正如我上面说的,思考钱包落地和您留言之间的逻辑关联,恰恰是没有逻辑的表现。同时不意味着相关,而相关也不意味着因果。--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6:08 (UTC)
- 另外,您想听一听技术问题吗?比如您对縣道140號的看法有什么问题。--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5:30 (UTC)
- “我會在意就是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一個指出「鸞山村不是飛地」,另一個根據來源記載「鸞山村是飛地」,這只有是與不是二種答案,請問如何共存”这就是我要说的技术问题了。这个问题的全部答案都写在WP:NPOV这个方针里。
- 如果您提到的两个信息来自同等数量的,独立程度、可靠程度完全相同的二次文献,那么理所当然地,应当在条目中同时列出这两种观点,并且以完全相同的篇幅去论述。如果它们在可靠来源中的流行程度有差异,然而差异不是太大,那么就应当按照可靠来源中不同观点的流行程度,在条目中给与这些观点不同篇幅的介绍。如果其中的一个观点为极为罕见,或来自不可靠来源,则这个观点完全不需要提及,只需要提及另一个。如果两个观点都没有可靠来源支持,那么都不能写入条目。--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6:27 (UTC)
- 您不妨出示一下具体的diff,我看看。--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21日 (四) 15:45 (UTC)
- 如果您提到的两个信息来自同等数量的,独立程度、可靠程度完全相同的二次文献,那么理所当然地,应当在条目中同时列出这两种观点,并且以完全相同的篇幅去论述。如果它们在可靠来源中的流行程度有差异,然而差异不是太大,那么就应当按照可靠来源中不同观点的流行程度,在条目中给与这些观点不同篇幅的介绍。如果其中的一个观点为极为罕见,或来自不可靠来源,则这个观点完全不需要提及,只需要提及另一个。如果两个观点都没有可靠来源支持,那么都不能写入条目。--Antigng(留言) 2017年12月19日 (二) 16:27 (UTC)
- “我會在意就是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一個指出「鸞山村不是飛地」,另一個根據來源記載「鸞山村是飛地」,這只有是與不是二種答案,請問如何共存”这就是我要说的技术问题了。这个问题的全部答案都写在WP:NPOV这个方针里。
Re: Re: 思源埡口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南山村?
已經在客棧及該條目討論頁面(請參見存檔)中提出過很多證據證明縣市界不經過埡口,而且幾乎都是WP:可供查證的WP:可靠來源。建議您還是好好讀讀,若有疑問我願意說明。若真的不想弄清楚埡口位置與縣市界關係,那我也沒辦法。條目中的位置章節並不是我創建的,我先前也沒有想要去碰。這回您開了討論串,我才仔細看了內容,並順手修飾一番已而。至於這種章節是否妥當,建議您不妨與原創建者討論。--Kolyma(留言) 2018年2月26日 (一) 14:41 (UTC)
- 其中原委我不想多說,若想知道麻煩您自己看條目討論頁面歷史資料,謝謝!--Kolyma(留言) 2018年2月26日 (一) 16:08 (UTC)
- 沒意見。--Kolyma(留言) 2018年2月26日 (一) 18:18 (UTC)
- 既然如此,不必多言。--Kolyma(留言) 2018年2月27日 (二) 00:30 (UTC)
- (*)提醒:是閣下率先在兩邊發言,也是閣下持續在兩邊發言。--Kolyma(留言) 2018年2月27日 (二) 09:17 (UTC)
re:
首先,我对这一领域不熟悉。从已给出的证据来看:
- 认同。如果地图上未标明名称,不宜将来自另一个文献的名称信息与地图综合起来写入条目。
- 认同。同上。
- 不认同。这种比较是在做中立性、可靠性方面的考量,而原创研究方针禁止的仅仅是条目内文本身不得含有原创性的内容,而不是探讨条目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乃至使用方针时不得做原创研究。
- 不认同。同上,这种行为与原创研究没有关系。此外,您和对方都没有给出充足的理由说明,究竟两个观点都是主流观点、还是其中一个是极端少数观点。正如我先前说的,这直接影响到内容是否应该收录。
- 不认同。同第四点。
- 不认同。同第三点。
- 不认同。同第四点。
- 认同。同第一点,文献中没有明确说明某个内容,那么文献就不应该作为该内容的来源使用。
- 认同。同上。
--Antigng(留言) 2018年2月27日 (二) 15:43 (UTC)
- “我不知道怎麼對這麼多的來源,判斷什麼是主流觀點與少數觀點”,这就需要专业知识了呀。而它恰好是我不熟悉的。
- “他這麼做有沒有Wikipedia:中立的观点#中立性与可查证性問題”,根源还在第一点。
- 可靠来源指引从文献的1、形式;2、作者;3、审核流程考量其可靠性。您的理解大体上是没错的,但是,正如我上边说的,需要专业知识才能恰当地运用这一指引。
--Antigng(留言) 2018年3月1日 (四) 15:40 (UTC)
關於相片座標位置問題
除了手機拍攝的以外,如果是早期舊相機上傳的應該沒有辦法標註座標。(手機相機記得是可以記錄座標位置的。座標手動加入可能要用相關EXIF調整軟體處理)
但印象中Commons上面的圖像資訊模板要用手動自訂欄位的方式追加拍攝地點,看來日後這地方可能要自行手動調整說明才是。(那張新照片,我先試行調整自訂模板加入拍攝點,是基於原始模板的設計問題;至於其他類似狀況的照片,有機會的話會再巡查一次,人物部分應該比較不太有問題)
而當時閣下所言那個舊照片,是桃園客運調度站拍攝的,因為之前鳴遠(暢行站長,未在此處有帳號)近幾年已在FB社群諭知不得於各大業者的調度站內(不含轉運站)拍攝(因為可能涉及刑法的「妨害秘密罪」),因此該照片才從條目中撤出。(台中的其中一張可能要看其他同好有無新版,有則替換,無則暫留)
至於其他狀況,Twitter 可再談。雁王顛覆九界 2018年3月21日 (三) 08:17 (UTC)
2018年4月
欢迎来到维基百科,我们欢迎所有的人来编辑维基百科,所以在与其他编辑者交流时请假定善意,而不是您在User talk:瑞麗江的河水那样。请参见欢迎页面来了解更多维基百科的详情。谢谢您的合作!--NHC、才不是NPC呢哼!。:.゚ヽ(*´∀`)ノ゚.:。 2018年4月18日 (三) 17:23 (UTC)
re:
- “這算不算是騷擾”:不算。骚扰的定义如下:"Harassment is a pattern of repeated offensive behavior that appears to a reasonable observer to intentionally target a specific person or persons."除非能够证明用户的动机即是有意针对他人,否则不能认定他的行为属于骚扰。
- “為何對方會用「咄咄逼人、窮追猛問」方式讓他自己的意思被人給曲解,他可以不用這麼做”:对方的留言不违反任何方针指引,您声称它给您带来误解。但是,您必须了解,误解的全部责任在您而不在他,您不应该指望对方承担任何责任。打个比方,假设某甲是一个热爱驾驶但严格遵守交规的人。有一天,甲开车上马路,另一人乙由于没有遵守交规,而与甲发生了交通事故。这时候,乙可以对交通警察说“别人认为我违反交规,那么我不懂了,为何对方那么喜爱驾驶,没事就开车在路上兜风,增加与他人发生碰擦的可能性,他可以不这么做......”吗?显然不可以。往坏里曲解他人的留言,就好比不遵守交通规则——这里是假定善意指引;而对方在您的讨论页留言,就好比开车上马路——对,您没有看错,任何用户的讨论页并不是他自家后院的小巷,而是公共的马路。用户页指引指出,“空间的所有权还是归维基团体所有”。
- 基于上面的讨论,我想您的这个问题“但是我在大家眼中,反而我才有需要被檢討的,這是為何”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很简单,因为事实上只有您需要检讨,所以在大家眼中您才需要检讨。
--Antigng(留言) 2018年4月19日 (四) 15:14 (UTC)
- “當我要求停止時,他非但不停止,反而更加「挑釁」”。您这句话隐含了一个假设,即您如果要求他人不做什么,而他没有停止,这种行为即挑衅。这假设是错误的。打个学术方面的比方,您如果写了篇论文,发表了观点,然后其它人纷纷反驳您的观点,请问您有权利要求他人停止反驳吗?没有;其它人反驳即为挑衅,您可以追究他人的民事责任吗?也不能。现在也是如此。如果对方的留言没有违反任何方针,实际上您没有权利要求其它用户“不”回应您的留言。他人回应您的留言,也不意味着对方不尊重您的人格,完全可能是因为对方不认同您的观点。我们的礼仪指引有云,“讨论页并非是供人反击之处,但它的确是使人宽慰或抚平心伤的好去处。不过,达成与其对应条目有关的共识才是讨论页的首要职责。如果一些编辑不赞同您的做法,请尝试去理解,并在讨论页说明并出示您的理由以证明您的方法为上佳之策。”讨论页的首要职责不是顺从您的想法,抚慰您的心灵,而是达成对条目的共识——正如学术刊物的是发表学术观点,百家争鸣的场所那样。如果您能以尊重为由,要求学术刊物不发表反对您观点的文章,那我也许可以想办法回答您诸如“完全對他沒輒”、“不明白一個人取得別人尊重,這為何會是一種「錯」”这种问题。但是现在,很显然我没有任何必要回答它们。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Antigng(留言) 2018年4月27日 (五) 13:30 (UTC)
Re: 松柏坑
松柏坑有多義:其一為地域名稱,即條目主題,指日治後期臺中州南投郡名間庄大字範圍,包含松柏坑、大車路(西北半部)、過坑仔、埔中央等聚落。其二為聚落名稱,即大字範圍內的主聚落;其三為溪流(谷)名稱,指受天宮南側溪流(谷)。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的「松柏坑」指的是前兩者,文中有提到別名「松柏嶺」,但未指明是地域名稱還是聚落名稱。《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一)彰化縣》(下)的「松柏坑」指的是第三者,文中有提到別名「廟前坑」。--Kolyma(留言) 2018年5月20日 (日) 05:17 (UTC)
Re:
不好意思,我正在忙著處理第十六次動員令相關編輯,需要明天下午才有空回應。——Howard61313(留言) 2018年6月6日 (三) 17:41 (UTC)
為方便起見,我會先引用問題原句,然後回答,這樣應該比較清楚哪條對哪條。
但是他們說Bus並不是Automobile是事實呀(請見Do you think the bus is an automobile?的討論),如果你對這事有意見,請您向他們討論
→應該不用討論,因為我對於這事早已沒有意見,對於他們不將Bus歸類到automobile中也不否認。事實上,在那次編輯不久後,我早就不再將bus分類至automobile中了。至於你說修正上困難,請問你是指什麼樣的困難
→此處的困難是指前面所述的「錯誤回退方式」,表面上好像是編輯摘要說的那樣、旨在解決「bus vs automobile」的分類問題,實際上是把其他無關編輯全部回退,而毫無解決編輯摘要的宗旨。針對這點,才會提出所謂的「正確回退方式」(僅針對bus分類中的automobile,將之改成vehicle才是正確的)。這種事可以用註解去解決
→因為這幾天提出來討論的事實在太多了,很抱歉我目前還是不理解,「當中」的哪件事可以用註解解決?我在回退之前,我有向你告知過二次,希望你自己去處理,但是我等你一個星期,你卻沒有理會我,等我回退你的編輯,才說我回退方式不當。你這麼做的用意是為何?
→我記得我當時看到你的告知方式是「If you have no objection, I'd like to slightly modify your current version」,言下之意就是以為你會解決,才沒出手。不出手的原因有兩個,一、我們若同時解決,大概又會變成莫名其妙的編輯衝突(注意,這裡不是說意見不合的那種衝突,而是說時間點上的衝突,參見Help:編輯衝突。連相隔30分鐘編輯都要被懷疑一堆有的沒的了,那麼同時編輯的話,我可不敢想像會如何)。二、當初還以為所謂的modify是指單純的「automobile→vehicle」那種不會產生什麼問題的校正,想不到後來事與願違,沒真正解決原本的問題,還跑出新的問題(上面已說明),所以才出來指正一下所謂的解決方法。這就是用意吧,根本沒想那麼多。——Howard61313(留言) 2018年6月7日 (四) 11:43 (UTC)
均檢查過了,基本上都對應無誤。——Howard61313(留言) 2018年6月9日 (六) 07:28 (UTC)
我沒意見,那幾種方法擇一皆可。——Howard61313(留言) 2018年6月9日 (六) 07:34 (UTC)
因為上面有四項,我把後面那兩點去掉,是為了不讓他們顯示為第五項和第六項。這樣解釋可以了吧?詳細回應我還在打,別急。——Howard61313(留言) 2018年6月9日 (六) 11:51 (UTC)
- 回應如下:
- (1)錯,這意思是用來回應「
如果你對這事有意見,請您向他們討論
」,也就是說:既然我已無意見,自然無需討論。那句話就是上述的意思。 - (2)我才沒在討論什麼事前事後,我關注的事很簡單:有問題就修正。你之前只說你會依自己的方式去處理,當時誰知道這方式會產生問題啊。另外,如果這叫事後諸葛,那麼針對任何已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的行為,也都叫事後諸葛了。
- (3)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方法(不知是我漏看還是你沒說,但總之我現在知道了),雖覺得新奇但又有點不理解,能否假設一個具體例子看看?
- (4)原來如此。
- 你現在當然說沒有編輯衝突的可能了,但在當時,你可是個連幾分鐘幾小時後編輯都要懷疑或追究為追蹤的人(事後舉報還沒被管理員採納),被這樣惡搞過幾次,「當時」根本就無法信任你呀,也不知道編輯了會不會踩到什麼地雷。另外,你也承認你說的話會造成誤會了,那麼「If you have no objection, I'd like to slightly modify your current version.」這種肯定句,在當時要怎麼解讀成「給人充分的時間」?怎麼看都會解讀成你「會自己改」吧。而且你事後才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在當時能拿來判斷本句用意的條件根本就不夠啊。
- 你之前問的很清楚:「
你這麼做的用意是為何?
」,這句還掛在上面呢,哪裡沒在問用意了?你這樣子把事前問過的話,又在事後說成沒問,用意又是什麼呢?然後,我確實沒看出來你在對我拐彎抹腳啊,我自己要對你講的東西就很直接。
- 終於回應到最後一項了。我對於一個我現在才發現的解決方法,之前是要怎麼「一直有意見」,又要怎麼「擱置」呢?關於我現在在想什麼,答案是承續(3),我在等著看這個註解方式在具體上如何展示。——Howard61313(留言) 2018年6月9日 (六) 12:24 (UTC)
- (1)錯,這意思是用來回應「
- 回應:
- (1)我知道你有眼睛跟腦子可以判斷,只是不知道會判斷成什麼而已。像你之前那種誤判我語意的事,可不希望再發生第二次。
- (2)你不知道為什麼,那我就告訴你:因為你搞錯了事情的性質。對於任何錯誤的指正,都與時間無關,自然沒有所謂事後諸葛這回事。另外,你有給我時間,我事後發現了還真是感激涕零啊,但你當下根本沒讓我知道你賜予了我這些大恩大德啊,請勿把你自己的告知不周卸責到別人身上。另外對於「我有錯,那也是我的事」和「你本來就沒有理由指正我」這兩句離譜的話,反駁如下:
「我有錯,那也是我的事」
:你現在一直表現的好像「我的錯就是你的事」一樣,怎麼你的錯就變成了你自己的事呢?這豈不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雙重標準?我來告訴你正確的答案:如果我的錯是你的事,那你的錯也就是我的事。「你本來就沒有理由指正我」
:大錯特錯,你有理由指正我,那我也有理由指正你。你指責我犯錯(如Bus跟Automobile),那請問你犯的錯(如前面提到那些不分皂白的回退),是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嗎?我知道你或許用意良善想解決我的錯啦,但無論你是否為善意,你選的方法都是用更多的錯誤來解決一項錯誤,把事情搞更大,這種紕漏(無論是否為無心之過)哪裡沒理由指正?更何況上面的兩種錯誤,最後還不是靠我在5月下旬左右解決(我甚至還示範了正確的回退方法)。
- (3)這點在你的討論裡還算比較有建設性的事項了,我相信這也是您認真想出來的解決方案之一。因次在有空前往互助客棧前想請問一下:貼在那裡的那些內容(在分類頁附上該分類頁的使用方法),是否就是之前提到的「加註」解決方案呢?
- (4)所以你自己也用行為認證了告知不周嘛。之前每件事都會到我討論頁通知,怎麼就這件不會?還有臉說我的不悦不是你的錯呢,你之前已經因為你對我犯的一項錯誤而真心地道歉了,不知道之後還會不會有呢。——Howard61313(留言) 2018年6月16日 (六) 14:09 (UTC)
共享提刪
首先,任何用戶在共享資源均有提刪照片的權利。我承認該提刪本人忽略了De minimis(版權之最小下發佈),為本人之疏忽。如本次提刪令閣下感不快,本人願意向閣下道歉。--B dash(留言) 2018年6月18日 (一) 15:31 (UTC)
- @B dash: 任何用戶在共享資源均有提刪照片的權利?你那是什麼態度呀,不負責任嗎?請你看看我對你的回應。--Kai(留言) 2018年6月19日 (二) 10:39 (UTC)
- 本人也稍作(:)回應,提刪一你已有留言,本人假設你明白圖中的2D海報。提刪二已由Jeff G.及Yann指出Deminimis的地方,故不作補充。--B dash(留言) 2018年6月19日 (二) 12:41 (UTC)
2018年6月
欢迎来到维基百科,我们欢迎所有的人来编辑维基百科,所以在与其他编辑者交流时请假定善意,而不是您在User talk:B dash那样。请参见欢迎页面来了解更多维基百科的详情。以上留言並非忽略閣下的意見,但本人不在提刪頁發言不代表「別有用心」,敬請留意。--B dash(留言) 2018年6月19日 (二) 12:33 (UTC)
- @B dash: 你不願回去維基共享資源答覆提刪圖片的問題,我光是知道你沒有別有用心是對我有什麼用處?請你看看我的回應。--Kai(留言) 2018年6月19日 (二) 13:01 (UTC)
台北橋圖片
- 是2006年拍的。--Winertai(留言) 2018年6月29日 (五) 04:33 (UTC)
台电网站上的图片
- 英文版版权声明居然和中文版《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相反,了解一下。--云间守望 2018年7月14日 (六) 14:27 (UTC)
- 我意思是怕反删除被驳回而已。--云间守望 2018年7月14日 (六) 15:12 (UTC)
Re:
- 照片是來自facebook,很多人都會要求OTRS,為什麼要這麼針對你呢?:
- 實務上其實很少人會要求OTRS,對,很少。甚至之前我基於小心,指導其他人去做OTRS,然後OTRS志工很nice地說這個不用做,通常不會被要求。事實上,還真的只碰到你這樣只要看到FB有就要人家做OTRS的。
- 關於亞斯,OK,我以後只會說你很難溝通。實際上,說你有這個狀況,其他人人會比較體諒你的溝通方式,不然大部分都只跟我抱怨維基為什麼容許這種麻煩製造者存在。但既然你這樣要求,我以後就只會說你是個難溝通的人。--Reke(留言) 2020年10月13日 (二) 10:02 (UTC)
- 是,我認為該狀況一般人都能看出是作者自行上傳,不需要OTRS。包括你得到的回應都有請你自問「Do we have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owner of the Facebook page is the photographer?」
- 任何因為在維基的溝通過程中感到不舒服的用戶,都是協會要處理的目標,因為我們得儘量留住用戶。那不是我沒事找事或其他人對我的工作有所誤解。
- 目前我已不執著你如此難以溝通的原因是否源自疾病,都無妨了。承如我所言,以後我不會解釋原因,而是直接陳述「你是個難溝通的人」此一外在的觀感。--Reke(留言) 2020年11月15日 (日) 13:05 (UTC)
- 我沒搞錯。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替我」問,因為我本來就會思考這個問題,大部分的人也都會考慮此一問題之後,在 commons 上做出跟你不一樣的判斷,就是不去要求 OTRS。
- 其他問題都回應過就不解釋了,反正之後如你所言不會說你亞斯。--Reke(留言) 2020年11月17日 (二) 01:21 (UTC)
紙杯蛋糕送給您!
Kai3952君辛苦啦~~林子一大自然啥鳥都有,百戰不殆,吃個點心歇歇再上陣! Kriz Ju(留言) 2020年11月16日 (一) 14:21 (UTC) |
PTT推文
那個要找發文的人刪,推文的人不能更改。--Reke(留言) 2020年12月9日 (三) 13:36 (UTC)
- 我這段時間的確發起了比較重的攻擊,的確是想看看能不能讓你理解你不能再這樣處理 commons 的事務。而且正如我之前說了,我就是出來扮黑臉的,但你不信,說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所以才會覺得為什麼沒人理會你。如果不是本來更多的反彈都透過其他管道傳進去,我不會有什麼勢力背景去搞這些。
- 至於溝通,溝通大門真的不是我關上的。你已經不知道幾次認為其他人的不滿必須自己反應,不屬於我的工作範圍,我無權說話,那還真無從溝通起。假如你有意願好好理解我的角色,同時真的想來溝通改善你的維護工作執行方式,那麼我會去做善意的回應。--Reke(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10:1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