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和五大轩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和五大轩社,系指位于海山郡中和庄龟仑兰溪洲地区(现今为永和北部)五个阵头轩社组织的合称,分别为:新廦南清社、下溪洲聚贤堂、溪洲全华轩、后溪洲盟乐社、店仔街永和社。[1]

新廦南清社

[编辑]

成立于民国六年,是永和地区最早成立的轩社。创立者为陈庚申(?-1924)。原名为龟仑兰溪洲南清社、顶溪洲南清社,后于民国时期改为永和南清社。日治时期一度被总督府下令停止活动,于光复后再起。早期以南管子弟戏为主,民国四十年代停止南管戏演出,改以北管阵头出阵。

南清社于溪洲迎尪公中负责迎请客神木栅忠顺庙保仪大夫

该社原有七尊神将(谢范将军招财进宝福德正神田都元帅)近年仅剩谢范将军及田都元帅三尊神将会参与绕境。其中谢范将军神将已有超过百年以上的历史

社馆位于永和南清宫,神将皆存放于此。[1]

下溪洲聚贤堂

[编辑]

成立于民国九年,现为保福宫的附属轩社之一。创立者已不可考。原名为下溪洲聚贤堂,于光复后更名为永和溪洲聚贤堂。早期以子弟戏、北管阵头及金龙团为主,原为独立轩社,后因社员减少加上社馆的拆除,于民国一一零年由保福宫接手管理。

聚贤堂于溪洲迎尪公中担任永和保福宫开基祖驾前轩社。

该社存有六尊神将(谢范将军、招财进宝、秦琼尉迟敬德)秦琼 、尉迟敬德两尊神将存放于永和保福宫妈祖殿两旁。其中谢范将军神将已有超过百年以上的历史

社馆原位于永和合兴宫,后因社馆拆除,因此搬迁至永和保福宫内。[1]

溪洲全华轩

[编辑]

成立于民国十年,创立者已不可考,以北管阵头为主。民国四十八年因团员事务繁忙而休团,于民国七十二年又重新复出。该轩社于民国八十四年开始,至顶溪国小创立北管社,教授北管戏曲,民国一零八年顶溪北管社停止运作。

全华轩于溪洲迎尪公中担任永和保福宫二祖会驾前轩社。

该社存有八尊神将(招财进宝、福德正神、中坛元帅金吒太子木吒太子二郎神托塔天王)金吒太子、木吒太子、二郎神、托塔天王四尊神将存放于永和保福宫妈祖殿两旁。

社馆位于永和区中山路一段(永和镇安宫旁)。[1]

后溪洲盟乐社

[编辑]

成立时间与创立者已不可考,于民国五十年代解散。早期以歌仔戏金龙阵为主,该社所持的锣为小锣,不同于南北管的大锣,属于“清馆”。后因社馆的拆除,由保福宫接手管理。

盟乐社于溪洲迎尪公中担任永和保福宫妈祖会驾前轩社,但由于轩社的凋零,地方人士决定成立后溪州妈祖会接替盟乐社。

该社存有四尊神将(金吒、木吒、哪吒、龙王三太子)神将皆存放于永和保福宫内。

社馆原位于永和玄德宫,后因社馆拆除,因此搬迁至永和保福宫内。[1]

店仔街永和社

[编辑]

成立于光复后,为店仔街福德宫附属轩社。创立者为洪日亲(第七任永和市长洪一平之祖父)。原名为新南清社,后于民国四十年代更名为店仔街永和社。创始成员原为新廦南清社社员,于光复后独立。早期以歌仔戏为主,民国四十七年改以南管子弟戏。

永和社早期皆会参与溪洲迎尪公以及店仔街福德宫福德正神圣诞绕境,后来由于成员的凋零以及福德正神圣诞绕境的取消,永和社已经鲜少出阵。

该社存有六尊神将(招财进宝、福德正神、王天君柳天君姜尚)神将皆存于店仔街福德宫内。

社馆位于店仔街福德宫。[1]

其他

[编辑]

瓦窑保庆社

[编辑]

成立于民国四十七年,创立者已不可考,该轩社为中和区瓦窑一带居民所成立,由于瓦窑地区为泉州人所居住(中和多数地区为漳州人居住地)故信仰圈为永和保福宫,与中和其他地区不同。

保庆社于溪洲迎尪公中负责迎请客神大稻埕霞海城隍庙霞海城隍、景美集应庙保仪尊王,但由于轩社的凋零,瓦窑居民决定以瓦窑里里民名义取代保庆社。

该社存有七尊神将(招财进宝、福德正神、济公、二郎神童仔、秦叔宝、尉迟敬德)神将皆存放于永和保福宫内。

社馆位于瓦窑保庆宫。[2]

浙江定海新生社

[编辑]

成立时间与创立者已不可考。全名为永和保福宫三组会浙江舟山市定海新生社。该轩社是随国民政府迁台的浙江定海居民所成立,是台湾轩社文化中少数由外省人为了参与本省人绕境而成立的轩社。

新生社于溪洲迎尪公中担任永和保福宫三祖会驾前轩社,目前多以永和保福宫三组会名义出阵,新生社已经较无出阵。[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永和区公所. 永和市志. www.yonghe.ntpc.gov.tw. 2021-11-22 [2023-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2. ^ 台北县中和市中和市公所. 中和市志. 1998. 

外部链接

[编辑]

永和南清宫粉丝专页

永和溪洲聚贤堂粉丝专页

永和溪洲全华轩粉丝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