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牛津大学学院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英国专题 (获评未评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英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英国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大学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大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大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回应 囧rz……:看不懂可不是我错。。。绝对不会有任何语病的这个句子。。--浅蓝雪 2013年1月30日 (三) 04:09 (UTC)[回复]
    • (+)支持--SSR2000留言2013年1月29日 (二) 19:14 (UTC)[回复]
    • (!)意见:“都有”是香港语汇吗?台湾就直接问“有哪些”了...--WildCursive留言2013年1月30日 (三) 04:27 (UTC)[回复]
    • (!)意见--原有问题是“牛津大学有哪些学院和永久私人学堂?”(一)副词“都”,在句子中指涉的“主语”(Subject)应是“复数”(或称“众数”,Plural),例如“维基百科大英百科全书都……”、“我们都……”;如果主语是“单数”(Singular),则毋须加上“都”。(在某种情况下,会加上副词“也”,但不是“都”)。“牛津大学”是一间大学还是两间大学呢?(二)若问“牛津大学有哪些学院?”答:“牛津大学学院。”若问“人有哪些器官?”答:“人的器官。”这都是不是语意重复或套套逻辑吗?少许意见,幸勿见怪。谢谢。--Banyangarden留言2013年1月30日 (三) 04:58 (UTC)[回复]
    • (!)意见--“都有”这个说法是从粤语来的吗?我在台湾从来没听过有人这样问问题。--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 “都有”是口语中的说法吧,大陆也有这样说的。不过仔细分析的话应该是错误的。赞同Banyangarden的分析。--蓝色☆枫叶拉呱 2013年1月30日 (三) 15:24 (UTC)[回复]
      • (:)回应:不好意思,在下孤陋寡闻咯,回应问题(一),因为牛津大学本身是由很多学院组成的,其结构不同于中国的大学,本身不是一个单纯的大学。所以愚以为这一问用复数可,鉴于表达有歧义,已撤掉“都”。问题(二),可否再进一步解释?未能了解其含义。先暂且只撤掉“都”。--浅蓝雪 2013年1月30日 (三) 17:11 (UTC)[回复]
        • (!)意见 有关条目内容丰富,赏心悦目呢!有关(二),多讲几句,不要见笑。浅蓝雪设想一下,假如有人请教阁下:“牛津大学有哪些学院和永久私人学堂?”阁下也许会如数家珍的告诉他,牛津大学有多少家学院,名字叫什么什么之类;如果阁下答他:“牛津大学有哪些学院呢——不就是牛津大学学院咯。”阁下认为他会满意这个答案吗?--Banyangarden留言2013年1月30日 (三) 19:31 (UTC)[回复]
    • (+)支持--Iflwlou [ M {  2013年1月30日 (三) 16:39 (UTC)[回复]
    • (!)意见,条目名称应考虑改为“牛津大学的学院”,理由是各地有不少大学机构都以“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命名,目前的条目名称可能会令人产生混淆,多谢垂注。--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2月1日 (五) 17:55 (UTC)[回复]

建议更名:“牛津大學學院”→“牛津大学书院”[编辑]

牛津大學學院” → “牛津大学书院”:页面标题违反Wikipedia:命名常规--法网逍遥留言2023年5月29日 (一) 13:18 (UTC)[回复]

牛津大学的college目前并没有通用译名。中文文献资料中,有将之译为“学院”的,也有译为“书院”的。[例如:学术文献中译为“书院”的有: [1]刘阳,宋永华,伍宸.再论书院制——英、美及我国香港顶尖大学书院制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08):103-109. [2]刘海燕.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发展路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18(01):56-60. [3]杨甜. 英式书院教育的演进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5. [4]余小明.英美住宿式书院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对我们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5(01):40-47. [5]杜智萍. 19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8. 网络资料中译为“书院”有清华(http://goglobal.tsinghua.edu.cn/program/p5mikCU3sXGaw)、北师(https://oiec.bnu.edu.cn/xsfw/jwxx/xmlb/dxfxxm/fe4799ef32ca4420b10f25321d7df349.htm)、北理(https://jwc.bit.edu.cn/tzgg/5712f30fb5bb4a3eb171fa625176bdb5.htm)等高校与牛津大学的官方合作项目页面。] 页面原标题译为“学院”,违反Wikipedia:命名常规,因为:其一,“学院”的译名有歧义,很容易与牛津大学下属的school, faculty或department混淆;其二,中文语境中的“学院”(除了独立学院外)全都是按学科划分的,例如法学院、医学院、材料学院,而牛津的college不是按照学科划分的,按照学科划分的是school, faculty或department;其三,中文语境中,只有独立学院(例如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是不按照学科划分的“学院”,将牛津的college翻译为“学院”容易与独立学院混淆;其四,牛津是书院联邦制大学,由跨学科的college构成,类似于港中大包括了新亚书院、崇基书院等;西交大包括了钱学森书院、启德书院等;华东师大包括了大夏书院、光华书院等;其五,各地有不少大学都以“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命名,如伦敦大学学院(这是一所独立的大学,而不是像University College, Oxford那样属于书院联邦制大学的组成机构),目前的条目名称可能会令人产生混淆。因此,在本词条中,牛津的college不应译为“学院”,而应译为“书院”。另外,我提议的方案并不违反命名一致性原则,因为我们可以修改本站所有牛津大学的“学院”条目为“书院”,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命名一致性原则,又遵循了我在上文中提出的五个理由。
未完成:首先,牛津大学官方社群媒体使用“学院”,所以并非没有官方译名,可以说符合“名从主人”原则。另外,经简单搜寻可以见得,“学院”与“书院”之常用频率存在数量级差距,符合“常用名称”原则;就文献而言,或至少也并非罕用。至于其他学校学制如何,亦并不影响牛津大学学院之译名。本站命名常规指出,符合越多项命名原则的名称越优先,故就目前而言,仍应以“学院”为主。若有其他类似单位,则照样拣选符合命名常规之标题,并如实在条目中说明即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5月29日 (一) 13:4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