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特色列表评选/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外观
7支持 =>入选—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月29日 (四) 16:05 (UTC)
支持
[编辑]- (+)支持完整、美观(提名)。—Whhalbert:一年易过 (留言) 2009年1月13日 (二) 03:32 (UTC)
- (+)支持:solve the problem is okay. —JNIV 2009年1月13日 (二) 08:58 (UTC)
- (+)支持,我没有疑虑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月14日 (三) 00:41 (UTC)
- (+)支持书生也说冇问题囧囧 2009年1月16日 (五) 08:23 (UTC)
- (+)支持:简洁方便,至于原文部分建议以官方网站为主。另外文献似乎过长,建议用滑单缩短。--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09年1月23日 (五) 09:05 (UTC)
- (+)支持:虽然英文的存在似乎不必要,但瑕不掩瑜。不过仍然建议在中文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去掉英文。——顾心阳¤★ 2009年1月25日 (日) 06:49 (UTC)
- 谢谢阁下在春节之际还能关注一下这个条目。这段时间实在是事太多,抽不出太多时间照顾这个条目。估计大多数编者也没空来看看,留下修改意见。现在就不多的意见看来,对翻译方面,还没有太多的反对或修改意见。也有一些编者认为可以去掉英文原文。就目前的意见,可以去掉英文部分了。春节前后的人气不太旺,我在等几天看看,如没有重大变化,就把英文原文去掉了。—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27日 (二) 16:38 (UTC)
- (+)支持动员令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消红后,终于有列表了。窗帘布(议会厅) 2009年1月29日 (四) 01:41 (UTC)
反对
[编辑]暂时(-)反对:为什么获奖理由一定要加上英文?!就算要加上外文也应该是瑞典文而非英文,虽然总体不错,但如果不改正,我依旧要坚决反对这种英文霸权主义。——顾心阳¤★ 2009年1月19日 (一) 02:42 (UTC)- 阁下对于有些东西有些想当然了。首先,诺贝尔奖的官方网站为英文网站,并无瑞典文网站,所有资料主要提供英文,个别有瑞典文。另外,我翻看了几段宣布获奖者的新闻现场录像,也都是用英文宣布的获奖者。既然,官方来源如此,当然使用英文。至于“英文霸权主义”的问题,就不在此讨论了。对于附上英文原文,我的考虑是,英文原文的颁奖辞有些意思模糊和绕口且涉及诸多领域,我无100%的自信能翻译的“信、达、雅”(已有编者指出了一些翻译问题),暂时为方便读者查对将原文列在这。如果大家觉得该条目翻译的质量不错,且很多人同意删除原文,删除它们实在是很简单的事情。—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19日 (一) 07:40 (UTC)
- 我认为既然英文版已经有相应的条目了,读者自然会跨语言对照,不需要也不应该在中文版加上英文。下面的意见里已经有人提出了。至于翻译问题,中国媒体对每届诺贝尔奖的公布都会有报道,照着报道的翻译就可以了,当然最好是新华、人民等官方网站比较准确。——顾心阳¤★ 2009年1月19日 (一) 09:15 (UTC)
- 对于百多年前的颁奖礼,中国当时连诺贝尔是谁也不知道呢!囧囧 2009年1月21日 (三) 11:14 (UTC)
- (:)回应,1990年以前的获奖者就已经很难在新华网上找到直接的报道了,即使相关的报道,不同文章的内容也有不少偏差(包括人名的翻译),网络毕竟不是万能的。我会继续再找找较权威一些的非网络资料。—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27日 (二) 17:03 (UTC)
- 我认为既然英文版已经有相应的条目了,读者自然会跨语言对照,不需要也不应该在中文版加上英文。下面的意见里已经有人提出了。至于翻译问题,中国媒体对每届诺贝尔奖的公布都会有报道,照着报道的翻译就可以了,当然最好是新华、人民等官方网站比较准确。——顾心阳¤★ 2009年1月19日 (一) 09:15 (UTC)
- 阁下对于有些东西有些想当然了。首先,诺贝尔奖的官方网站为英文网站,并无瑞典文网站,所有资料主要提供英文,个别有瑞典文。另外,我翻看了几段宣布获奖者的新闻现场录像,也都是用英文宣布的获奖者。既然,官方来源如此,当然使用英文。至于“英文霸权主义”的问题,就不在此讨论了。对于附上英文原文,我的考虑是,英文原文的颁奖辞有些意思模糊和绕口且涉及诸多领域,我无100%的自信能翻译的“信、达、雅”(已有编者指出了一些翻译问题),暂时为方便读者查对将原文列在这。如果大家觉得该条目翻译的质量不错,且很多人同意删除原文,删除它们实在是很简单的事情。—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19日 (一) 07:40 (UTC)
中立
[编辑]意见
[编辑]- (!)意见注释A“这里的中文姓名是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官方主页提供的英文名字翻译,对于得奖者的其他名字,可从该得奖者的条目中了解”,是否有原创译名的问题?我们应该使用被其他正规出版物所广泛使用的译名才对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月13日 (二) 06:03 (UTC)
- (:)回应, 西方人士一般都有较长的全名,不同的来源会使用不同的简略姓名,诺贝尔基金会使用的姓名可算是一种姓名简略方案,取其所用姓名只是为了条目有一个统一的方 案。另外诺贝尔基金会的资料也是各新闻媒体发稿时的重要参考,所以也不应会太冷僻。中文翻译则是将条目中已有的全名按照诺贝尔基金会的资料来缩略。—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13日 (二) 07:41 (UTC)
- 诺贝尔基金会似乎并没有说那些名字是英文名字。把所有以拉丁字母写成的名字当作英文,这是把法文名字Louis译为“路易斯”的原因吗?(我不懂法文,但听说Louis在法语中读如路易,不应如英文般译作路易斯)--维基·垃圾·管理师 洁净维基百科,编者有责2009年1月17日 (六) 03:18 (UTC)
- 对无英文名者,诺贝尔基金会给的应该是英文音译,比如日本人的姓名。列表中的中文翻译,大部分参考各人物主条目中的翻译,可能有错漏,或地区差异,欢迎修订增补。—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19日 (一) 08:01 (UTC)
- 诺贝尔基金会似乎并没有说那些名字是英文名字。把所有以拉丁字母写成的名字当作英文,这是把法文名字Louis译为“路易斯”的原因吗?(我不懂法文,但听说Louis在法语中读如路易,不应如英文般译作路易斯)--维基·垃圾·管理师 洁净维基百科,编者有责2009年1月17日 (六) 03:18 (UTC)
- 补充:是否每个人应该加上出生-死亡时间会更加利于检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月13日 (二) 06:05 (UTC)
- (:)回应, 西方人士一般都有较长的全名,不同的来源会使用不同的简略姓名,诺贝尔基金会使用的姓名可算是一种姓名简略方案,取其所用姓名只是为了条目有一个统一的方 案。另外诺贝尔基金会的资料也是各新闻媒体发稿时的重要参考,所以也不应会太冷僻。中文翻译则是将条目中已有的全名按照诺贝尔基金会的资料来缩略。—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13日 (二) 07:41 (UTC)
- (:)回应,现有表格已无法排序,加上生卒信息,只是减少读者一步点击,反而降低读者进一步阅读的机会。另外,我看英文维基有关人物的特色列表很少加入生卒信息,基本只列和主题尽量相关的信息,我个人理解是未免列表中的信息过多过杂,造成信息冗余。如果有不少人觉得缺少生卒信息不方便,我可以补上。—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13日 (二) 08:11 (UTC)
- (!)意见,有一个地方我拿不准,1954年一行中“coincidence method”应翻译成“符合计数法”还是“符合方法”?另外很多人物没有给出照片,是不是因为照片是非自由版权?—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1月14日 (三) 18:39 (UTC)
- (:)回应,所有图片,我只用commons里已有的图片,对于那些合理运用的图片,我都没有放入列表中。根据用google以及用专业的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搜索结果看,“符合计数法”更常用些。—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15日 (四) 00:46 (UTC)
-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立编译馆[1],应该译作符合法、符合方法或重合法。据我所知,这个实验方法并不一定是要计数……—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1月15日 (四) 01:16 (UTC)
- 对于大陆的叫法,我更倾向于用官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符合法”,有关实验介绍可见[2]。“符合计数法”可能是因为用到“符合计数”而起的名称,不少科普文章中用到该名称,但还是以官方和专业名称为准吧。—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15日 (四) 03:44 (UTC)
- (!)意见:建议“获奖原因”只留中文说明就好。 hoseumou 2009年1月15日 (四) 12:46 (UTC)
- (!)意见: 应加上每人占奖项的比例--Johnson Lau (留言) 2009年1月16日 (五) 06:49 (UTC)
- (:)回应,不太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你没打错的话,诺贝尔奖很少有一人获得多次奖的情况,这些特例,在前面的简介里已有说明;如果你想说的是“每国的获奖情况”,那将是另一个条目的工作了。—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19日 (一) 08:11 (UTC)
- 同一次颁奖如果有多人得奖, 一个人可能得1/2, 1/3, 1/4, 而且未必每人相同, 例如: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08/index.html .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料 --Johnson Lau (留言) 2009年1月19日 (一) 16:35 (UTC)
- (:)回应,现在的表格虽然没有显式的直接给出这个信息,但还是间接可以看出这方面的信息。诺贝尔奖基本是根据获奖理由来瓜分奖金的,比如如果有一年有两个获奖理由,三个获奖者,其中两个共享一个获奖理由,那么两个获奖理由各分1/2奖金,那两个有相同获奖理由的再平分这1/2奖金。现有表格对同年获奖者有按照获奖理由来归并获奖者。另外,就一般来说,我个人觉得不应让列表承载过多,过详细的信息。现有中英文维基的大多数特色列表也都只是罗列最重要和最相关的信息,保证列表的简洁。—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27日 (二) 16:55 (UTC)
- 同一次颁奖如果有多人得奖, 一个人可能得1/2, 1/3, 1/4, 而且未必每人相同, 例如: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08/index.html .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料 --Johnson Lau (留言) 2009年1月19日 (一) 16:35 (UTC)
- (!)意见:人名似乎太长了!列表的空间有限制,最好能够善以编排。一般应该只用第一个字与家族姓,就足以区分诺贝尔得主了。—老陈 (留言) 2009年1月16日 (五) 05:32 (UTC)
- (:)回应,关于人名,请见条目中的说明和这里的回复,这里主要考虑的是使用一个统一标准。—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19日 (一) 08:11 (UTC)
- (!)意见,国籍区分是不是按照颁奖年该国正式名称与国旗?例如,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1905年[3],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和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用了当时德意志帝国与意大利王国的国旗与条目链接,爱因斯坦连的好像是魏玛共和国,美国的更是地道到了区分出了45星,49星,50星星条旗。但是,很多官网原文写的都是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而列表中写的却是统一用{{GER}} 德国,例如1985、86年。望能统一--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留言) 2009年1月26日 (一) 16:17 (UTC)
- (:)回应,谢谢阁下在春节之际还能关注一下这个条目。这段时间实在是事太多,抽不出太多时间照顾这个条目。估计大多数编者也没空来看看,留下修改意见。国籍一栏,我是保留的原有条目的信息,当时很粗略的看了一遍,没仔细看看细节。诺贝尔基金会给出的国家,应该是得奖者当时的国籍,得奖者日后的国籍有可能有变更(比如杨振宁)。另外给出的国名没有用很正式的全名。现有的国家一栏的信息可能是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给出的国家结合对应的时代综合出的信息,原编者还是费了不少心思的。我个人还是倾向保留这些信息,但订正一下国名,比如如“联邦德国”之类的问题。对于国家信息一栏的注解,也要订正,并解释详细些。—塔下人 (留言) 2009年1月27日 (二) 16:3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