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贵妃 (明朝)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6月19日) |
恭肃皇贵妃 | |
---|---|
明朝妃嫔 | |
位号 | 宫女→答应→贵妃→皇贵妃 |
出生 | 明朝宣德三年 1430年 |
逝世 | 明朝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56—57岁) |
谥号 | 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
坟墓 | 北京天寿山顶万娘娘墓 |
亲属 | |
父亲 | 万贵 |
母亲 | 王夫人 |
夫 | 宪宗纯皇帝朱见深 |
夫之父 | 英宗睿皇帝朱祁镇 |
夫之嫡母 | 孝庄睿皇后钱氏 |
夫之母 | 孝肃皇后周氏 |
兄弟 | 弟 万喜、万通[1]、万达 |
姊妹 | 妹 锦衣百户王瑄之妻[来源请求] |
子 | 皇长子朱氏 |
恭肃皇贵妃[2]万氏(1430年—1487年),罪惟录称其本名为万贞儿,后世多称为万贵妃,山东诸城县人,四岁时就被选入明朝宫廷,一开始是孝恭章皇后的宫女。长大后,被派遣至东宫去服侍当时还是皇子的宪宗朱见深,作为朱见深幼年时期的保姆,两人感情十分深厚。
当明宪宗十六岁即位时,万贵妃的年纪有三十五岁了,与明宪宗生母孝肃皇后同岁,比明英宗只少三岁。个性机警,善于迎合明宪宗的意思,不久进谗言使明宪宗废了皇后吴氏,得以进掌六宫。每次明宪宗来看看后宫时,万氏都随侍在侧,可以说是明宪宗最喜爱的夫人。成化二年正月,怀胎生下明宪宗的皇长子,明宪宗大喜,遣中使祭祀诸山川,遂封为贵妃。同年十一月,皇长子薨,万贵妃则没有再受孕,后来进尊皇贵妃。
成化二十三年春天,因暴疾过世,明宪宗大悲,为此辍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因为备受宪宗宠爱,万贵妃是明史上第一位在世至死皆为皇贵妃的人物。
生平
[编辑]万贵妃的父亲万贵为县吏,宣德年间因犯法被发配顺天府霸州,故万贵妃四岁时,被选入宫充当孙太后的宫女。万贵妃生性聪明,及笄后充任仁寿宫小答应[3]。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虏,孙太后及朝臣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明景帝,同时立年仅两岁的英宗子朱见深为太子。孙太后为免有人对太子不利,亲自抚养太子[4],并委派万氏为太子朱见深贴身保姆,故两人才亲密非常。
朱见深为皇太子时,比他年长十七岁的万氏是他身边的保姆宫婢,心性机警,善于迎奉其意。景泰元年(1450年),明英宗被瓦剌释放回北京,被明景帝软禁在南宫。景泰三年(1452年),明景帝改以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将侄儿朱见深废黜幽禁,于是朱见深与万氏相依为命,因此在这段时间万氏和朱见深私通<<此其间朱见深只有5-10岁, 如何私通?>>。万历年间的野史《万历野获编》卷三载,描述万氏“丰艳有肌”,“上每顾之则为色飞”,在明末清初查继佐撰写的野史《罪惟录》中,描述万氏“貌雄声巨,类男子”。
景泰八年(1457年)发生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朱见深复为太子。明英宗得知朱见深与万氏之事后,认为大龄宫婢勾引诱惑年少太子,责以一百大板[5],给朱见深另外选妃。但值得一提是,明英宗有两名妃嫔:樊顺妃及杨安妃皆比明英宗年长十三岁。明宪宗朱见深登基为帝,封万氏。虽为获封,但却宠冠后宫,皇后吴氏与她不合,加以杖责,明宪宗就废掉了皇后。宪宗每每游幸的时候,万妃都戎服前驱。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万贵妃生下儿子,宪宗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册封万氏为贵妃及柏氏为贤妃。但皇长子未满周岁就夭折,宪宗和万贵妃都悲痛非常。且朝中多人上书:“陛下要广施恩泽”,宪宗回道:“宫中之事,朕自有处”,到最后甚至直接放话:“再有上书万贵妃者,发配边疆”。成化五年(1469年),柏贤妃诞下朱祐极,宪宗顾虑到万贵妃的心情而推立太子[6]。
纪淑妃及皇太子朱祐樘出现之前,正式册封后宫只有吴废后、王皇后、万贵妃及柏贤妃。除万氏外,吴氏、王氏、柏氏皆是英宗所赐,看得出宪宗几乎独宠贵妃。
后来宪宗偶然临幸纪女史,有娠。事后宪宗为了不让万贵妃伤心,对万贵妃说:“纪氏没有怀孕,只是肚子里长了瘤子”,并把纪氏藏匿在别处[7]。随着朱祐极的夭折。内阁逐渐知道皇帝在西内有个孩子,纷纷出主意让他们父子相认。昭德宫内侍也在想办法劝说,万贵妃知情后大惊道:“你们为何唯独不让我知道这事?”,并且赶紧将朱祐樘和其生母纪氏接进宫里,以很重的礼数对待他们[8],万贵妃更是一度亲自照顾朱祐樘,外界知道后都对万贵妃的大度称赞有加,但纪氏因病另居,久不得见,诸臣因此事而希望宪宗把纪氏接到近一些的地方[9]。
朱祐樘的生母纪氏去世后,由周太后出面抚养[10],并警告年幼的朱祐樘不要喝万贵妃给的汤[11],万贵妃试图与朱祐樘调整关系,给东宫送去鹦鹉。由于朱祐樘受过挑拨,竟将鹦鹉砍死[12]。
成化十二年(1476年)十月初八戊寅,明宪宗以定西侯蒋琬为正使,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万安为副使,持节册贵妃万氏为皇贵妃,邵氏为宸妃,王氏为顺妃,梁氏为和妃,王氏为昭妃。
因为鹦鹉之事,万贵妃劝说宪宗易储给兴王朱祐杬,矛盾逐渐显露,终于因为泰山地震,易储的事情才作罢[13]。
多年以后宪宗依旧专宠万贵妃[14]。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病逝,享年58岁。宪宗得知万贵妃死后,怃然曰:“万妃已去,我也不久矣”[15]。为万贵妃辍朝七日,并主持她的葬礼一如皇后之例。谥万贵妃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厚葬于天寿山某处,后世将此处取名为万娘娘坟(今十三陵镇行政所辖万娘坟村),列入明十三陵周边保护项目之一。数月之后,宪宗悲伤过度而亡,享年41岁[16]。因此万贵妃被《万历野获篇》评价为“自古妃嫔承恩最晚、而最专最久者,未有如此”,是中国皇室中最深情的姐弟恋。
明孝宗朱祐樘登基为帝之后不久,鱼台县丞徐顼请求逮捕当时诊视纪太后的诸位医官,以及逮捕万氏家属,查问纪太后过世时的真实状况,但周太皇太后和王太后出面劝阻,后来孝宗表示这违反先帝(宪宗)的意思,拒绝了他们,从而不了了之[17]。
争议
[编辑]据官修《明史》记载万贵妃心肠狠毒,因年纪已大,以后也没有再生育,当不了皇太后,因此她对其他能生育的妃嫔非常痛恨,数次强行给其他妃嫔堕胎,连成化帝也不能制止。明孝宗生母纪淑妃暴死,外界传闻是万贵妃毒死。后来万妃亦要求明宪宗废掉孝宗的太子之位。
但据学者考证《明史》这段故事出自成书于明末的《胜朝彤史拾遗记》的野史,因为连文字都基本一样。而这本野史的作者毛奇龄也参与了《明史》的编纂。又《胜朝彤史拾遗记》书中所记,本是出自万历年间于慎行编的《谷山笔尘》这本历史杂记来的,原始出处据于慎行在书中所说,是由南京宫内的一个老太监那里听来的,此时距万贵妃去世已经过去了105年之久,从一个南京老太监那里听来的发生在一百多年前北京皇宫里面的故事,可靠性存疑。据《宪宗实录》,文官奏章无一提及此事。且宫中一向就厌恶万贵妃的宪宗母亲周太后比宪宗活得还长,有关国本的大事于情理不可能袖手旁观。
据《明史·纪太后传》:“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意思是,(成化六年)孝宗出生,命令太监张敏将婴儿淹死,张敏吃惊地说:“皇帝还没有儿子呢,怎能这样做!?”然而成化六年时,不管是《明史》还是《明实录》都明确记载,宪宗第二子朱祐极已经出生在世,且在朱祐樘出生之后过了好几年才去世。在朱佑樘被立为太子以后三年,《明史‧列传 ,159卷 》和《明实录》里面还有一段张敏和皇帝对话的记录:他想诬告浙江按察使杨继宗(成化14年-成化17年任),因为杨继宗得罪了他弟弟中官张庆,但是朱见深没有理睬。之后张敏冒死抚养朱祐樘,后者被立为太子后自杀之类的事件之真实性也都存疑,因为根据纪录,张敏为福建泉州府同安县青屿乡(金门本岛东北隅)邓茂七事件后,兄弟晋净身于南京入宫的,《金门县志》载张敏死于成化二十一年[18],而《明史·后妃传》则云张敏死于成化十一年,带皇子认亲之时,此处是有矛盾。
至于万贵妃在官修《明史》的记载,乾隆帝认为根本是野史传闻,太不合理,亲自写了《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堕胎》予以驳斥,收录在《乾隆御批通鉴》[19]。
《明史·商辂传》则是载有宫中处于和谐,而非宫斗的状态:疏曰:“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重以贵妃保护,恩逾己出。但外议谓皇子母因病别居,久不得见。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而皇子『仍』藉抚育于『贵妃』,宗社幸甚。”由是纪妃迁永寿宫。在《名臣经济录 〈四库全书本/卷十三》一篇名为〖题修德政弭灾异事,商辂〗中,也记载着皇后照顾皇子之事:“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于天地,光于祖宗诞生皇子聦明岐㠜,国本攸系天下归心。重以贵妃殿下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逾于巳出。凡内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门闻之,莫不交口称赞,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此诚宗社无疆之福也。但外间皆谓,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见,揆之人情事体诚为未顺。伏望皇上敕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烦贵妃抚育,俾朝夕之间便于接见。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惬众人之公论,不胜幸甚,臣等职居辅导偶有所闻,不敢缄黙,谨具题知伏候圣裁。”
相关演义
[编辑]根据《明史演义》记载,她原是孝恭章皇后的宫女,时为太子的宪宗朱见深两岁的时候被孙太后派去做他的保姆。她一直照顾朱见深,在朱见深登基为帝以前,便入事东宫。
史书中的万贵妃比宪宗朱见深年长17年,这与香港电视剧《皆大欢喜》的描述有所不同,但两者同样心狠手辣,做事不择手段。
影视作品
[编辑]影视作品 | 饰演的演员 |
1997年台湾古装剧:《天师锺馗》 | 林秀君 |
2001年香港长篇情景喜剧:《皆大欢喜》 | 车婉婉 |
2011年中国大陆古装剧:《后宫》 | 杨怡 |
2011年武侠电影《龙门飞甲》 | 张馨予 |
2015年古装探案喜剧《医馆笑传》 | 海陆 |
2015年香港古装剧《刀下留人》 | 康华 |
2020年中国大陆古装剧《成化十四年》 | 贾静雯 |
参考文献
[编辑]- ^ 《明史 马中锡传》 万贵妃弟通骄横,再疏斥之,再被杖。
- ^ 明史 卷一百一十三 列传第一 后妃一: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四岁选入掖廷,为孙太后宫女。及长,侍宪宗于东宫。宪宗年十八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成化二年正月生皇长子,帝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遂封贵妃。皇子未期薨,妃亦自是不复娠矣。
- ^ 《明宪宗实录》卷286
- ^ 《明宪宗实录》:上、圣烈慈寿皇太后居清宁宫,年虽幼已岐嶷如成人,视瞻非常,不轻言笑。稍长知读书,天资颕悟。圣烈慈寿皇太后恒今人为直说大义,辄通解不忘
- ^ 《明书》
- ^ 《万历野获编》:成化五年,柏贤妃生长子,即悼恭也。大臣请告之天下,上不许,盖虑伤万妃之心也。
- ^ 《謇斋琐缀录》:上令托病出之安乐堂,以痞报,而属门官照管。既诞皇子,密令内侍近臣谨护视之。
- ^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卷1 :成化中皇妣纪氏得幸,有娠。万贵妃既觉,恚而苦楚之。宪庙乃密托病,出之安乐堂,以痞报,而属门官照管。既诞,密令内侍近臣,谨护视之。及悼恭薨后,内庭渐传西宫有一皇子,一二近臣,尝请赐名付玉牒,或访其外家,略加表异,使外庭晓然知之,不然,他日何以信服于天下?而大学士彭时又尝托太监黄赐达云:“汉高外妇之子,且明取入宫,今实金枝玉叶,何嫌而讳?”又有太监张敏,固厚结贵妃主宫太监段英,乘间说之。贵妃惊云:“何独不令我知!”遂具服进贺,厚赐纪氏母子,择吉日请入宫。时乙未年五月也。即于十九日下敕定名,徒纪氏处西内永寿宫,礼数视贵妃。中外臣僚,喜惧交并。后纪妃有病,黄赐、张敏将院使方宝、治中吴衡往治。万妃请以黄袍赐之,俾得生见。次日病少间,自是不复令诊视。至六月二十八日卒,是日天色皆赤。以时享致斋,七月朔始发丧,追封淑妃。
- ^ 《商文毅疏稿》:“重以贵妃殿下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逾于巳出。凡内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门闻之,莫不交口称赞,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此诚宗社无疆之福也。但外间皆谓,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见,揆之人情事体诚为未顺。伏望皇上敕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烦贵妃抚育,俾朝夕之间便于接见
- ^ 《明孝宗实录》:成化十一年五月,太皇太后育之宫中食饮居起亲为保抱
- ^ 《胜朝彤史遗纪》:先是东宫生母死,孝肃皇太后养之,每嘱之曰:“贵妃召尔食,勿食也。”既而妃进太子羹,太子却之,曰:“疑有毒。”不食。妃恚曰:“是儿数岁,即如是,他日鱼肉我矣。”气愤不能语,至是力劝上易储。
- ^ 《朝鲜成宗实录》:新皇帝在东宫, 又欲求宠, 养得老鹦鹉一双, 敎之曰: ‘皇太子享千万岁。’ 以送于太子。太子闻其语, 怒曰: ‘此是妖物也。’ 即欲以刀断其项。
- ^ 《王文恪公笔记》:时上钟爱兴王,或为芳计曰:‘不如劝昭德劝上易之,立兴王,是昭德无子而有子,兴王无国而有国也,如此可以保富贵于无穷,岂直免祸哉!’芳大以为然。言于昭德,昭德劝上易储……会泰山震,内台奏曰:‘泰山东岱,应在东朝得喜。’乃解。上曰:‘彼亦应天象乎?’曰:‘陛下即上帝,东朝,上帝之子也,何谓无应?’上首肯,始诏为东驾选妃,不易太子矣。
- ^ 《朝鲜成宗实录》:庚辰/正朝使李克墩、金伯谦来复命。 上引见曰: “中朝有何事?” 克墩对曰: “无他事, 但有星变。” ……又曰: “万氏之宠如旧。” 上曰: “以此之故, 有累于皇帝乎?”对曰: “未敢知耳。 然人多以此为言。”
- ^ 《万历野获编》:上不语久之,但长叹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于是悒悒无聊,日以不预,至于上宾。情之所钟,遂甘弃臣民不复顾。
- ^ 《明宪宗实录》卷293
- ^ 《明孝宗实录》:山东鱼台县县丞徐顼上疏言:“先母后之旧痛未伸,礼仪未称,请议追谥迁葬。其万贵妃戚属万喜等,罪大责微,请重行追究,尽没入其财产。”上曰:“追谥迁葬,朝廷先已有定议;万喜等罪状,礼部会官再议。”于是礼部会文武大臣集议,以为宫闱之事不可臆度,在内宜敕中官,密访贵妃宫中近御人等,以求的实;在外逮万氏亲属曾入宫闱者,下锦衣卫狱会官鞫问。奏上,得旨:“此事皇太后母后宣谕已明,凡外间无据之言,难凭访究。又万喜等原所受官职房产,已准辞退,其累次所赏金银及违禁器物,及支过内府价银,令尽数还官。如隐寄不实,追问不宥。”
- ^ 亦见 张荣强《金门青屿社》一书 ISBN 9789572052105
- ^ 《乾隆御批通鉴.卷11.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坠胎》宪宗偏宠万妃,任其妒毒而不能检制,几成炎刘燕啄之祸,柔暗实无可辞责。但宫闱事秘,流传又岂口尽凭?如所称“后宫有妊,皆遭潜害”,则此前之佑极,生于成化五年,何独无恙?且其何察必严,又何独于纪妃以“病痞”相蒙?而宫婢钩治,亦肯代为容隐? 至皇子既生,即使张敏溺毙,敏纵欲护救,亦必潜匿外廷,密为保育,又安敢仍留附近安乐堂之他室?吴后复往来哺育,竟不虑万妃之稍有知觉乎?且佑极故在,而敏惊称知“上未有子”,出于何意?且佑极旋即立储,又岂能隐秘,不使万妃知之?记载家传闻异词,往往从而缘饰,不足深信,类此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