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布吉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武吉斯族
Buginese People
To Ugi
ᨈᨚ ᨕᨘᨁᨗ
婚礼上穿著传统服饰的布吉夫妻
总人口
7百万(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分布地区
 印度尼西亚6,359,700[1]
          南苏拉威西省3,618,683
          东加里曼丹省735,819
          东南苏拉威西省496,432
          中苏拉威西省409,741
          西苏拉威西省144,554
          西加里曼丹省137,282
          廖内省107,159
          南加里曼丹省101,727
          占碑省96,145
          巴布亚省88,991
          雅加达68,227
          西巴布亚省40,087
 马来西亚2,999,260[2]
 新加坡97,000
 荷兰99,000
语言
布吉语印尼语马来语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逊尼派(主要,98.99%), 新教 (0.46%),印度教(0.41%),天主教 (0.09%)泛灵信仰(0.04%),佛教(0.01%)
相关族群
望加锡人马都拉人托拉查人
注释
a估计3,500,000人有布吉血统

布吉人又译作武吉斯人马来语Orang Bugis),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原始区域的民族,该地区3个主要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15世纪时,马来人米南佳保人等移民开始迁移到苏拉威西岛并担任Gowa王国的行政管理阶层或是从事商业贸易,渐渐被布吉文化影响而改变,最后也被归类是布吉人。[3]

许多布吉人居住在望加锡、Pare-pare这样的港口城市,但更多布吉人居住在Maros的低地平原上,从事农业。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布吉语。在欧洲的文献中,布吉人以勤劳勇敢闻名。马来西亚雪兰莪州也有少量布吉人分布。

民族分布、人口与语言

[编辑]

民族分布

[编辑]

布吉人最主要分布在印尼第三大岛—苏拉威西岛的西南部,依据语言学分类,布吉人是南苏拉威西岛上三个主要民族中数量最多的。另外也分布在加里曼丹岛东南部和小巽他群岛等部分地区。[4]近代有许多布吉人居住在望迦锡和帕雷帕雷(parepare)的港口城市,绝大多数种植水稻的农民居则居住在马洛(Maros)西北部的低地平原。[5]

人口

[编辑]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布吉人总共有700万人,其中印尼就占了约365万人,马来西亚约300万人,荷兰和新加坡各约10万人。

虽然布吉的人口仅有700万人,但布吉人极具影响力,在现今深深地影响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政治,例如马来西亚前首相慕尤丁和印尼的副总统Jusuf Kalla都是布吉人。[5]

语言

[编辑]
Lontara
ᨒᨚᨈᨑ
类型
使用时期
17th century – present
语言Buginese language, Makassarese language, Mandar language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姊妹体系Balinese
Batak
Baybayin
Kulitan
Buhid
Hanunó'o
Javanese
Old Sundanese
Rencong
Rejang
Tagbanwa
ISO 15924
ISO 15924Bugi (367), ​Buginese
Unicode
别名Buginese
范围U+1A00–U+1A1F
 本条目包含国际音标 (IPA) 符号。 有关 IPA 符号的介绍指南,请参阅 Help:IPA[ ]/ / 及 ⟨ ⟩ 之间的区别,参阅IPA§方括号与转录定界符

南苏拉威西的布吉民族使用的布吉语是南岛语系的其中一员,大部分散布在Maros区域,包括Pangkep,Barru区域,Pare-Pare市区,Pinrang区,Enrekang部分区域,Majene部分区域,Sidenreng Rappang区的Luwu,Soppeng区,Wajo领域,Bone区域,Sinjai领域,Bulukumba区域跟部份的Bantaeng领域。

布吉语使用Lontara字体,并由许多方言组成,例如Pirang、Sidrap、Bone、Soppeng、Wajo、Barru、Sinjai等等,部分方言因与其他语言完全不同而被视为独立的语言。[5]在这些方言中有许多不同的字汇,例如“香蕉”在方言Pinrang和Sidrap中称为“Loka”,在其他方言中称为“Otti”或是“Utti”。至于其他方言如Sinjai,会用字母"H"取代字母"w",例如布吉语的Diawa会被改成Diaha。[6]

布吉语会因阶级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普通的布吉语言将Menre'或Manai字称为“up”,较高级的布吉语(Torilangi)则使用“Manerru”一词;普通人死亡使用“Cat Pammasena”或“mate”这个词,若是国王或其亲戚死亡则使用“Mallinrung”一词。民族史诗La Galigo就是使用高级布吉语言(Torilangi)。

原始的布吉语,包括歌曲中的,现今仅剩不到100人能够理解辨认,而且也只有部分翻译成印度尼西亚语,全英语的版本并不存在。现在除了使用布吉语,也通用马来语和印尼语。

语系

[编辑]

地理环境

[编辑]

布吉人主要居住在苏拉威西岛,总面积为174600平方公里,岛上多高山深谷,岛的中南部有较大的平原,用来种植水稻。苏拉威西岛位于赤道雨林气候区,日照充足,年降雨量达2500毫米;山地受到地形影响,气候凉爽宜人。

历史沿革

[编辑]

民族起源

[编辑]

大约在公元前两千年中下旬,布吉人的祖先定居在苏拉威西岛西南部的瓦南纳(Walennae)洼地坦佩湖和Sidenreng湖周边地区。此地区鱼类和野生动植物丰富,在Tempe湖季节性的投入种植水道,而山丘可以种植湿稻和狩猎。在公元1200年左右,苏拉威西岛从国外进口商品,著名的进口商品包括中国和东南亚的陶瓷、古吉拉特的模板印花品。另外布吉人也在鲁乌(Luwu)新发现铁石,这些铁矿刺激了从大湖区域延伸至到低地平原到东部的农业革命,瓦南纳(Walennae)洼地的西南部也渐次发展。这左右了往后近400年南苏拉威西岛上主要王国的发展,以及主要社会转型成阶级状态。[7]

后期,历史语言学证据指出,有些后全新世的南岛民族迁徙是从台湾到南苏拉威西,这意味布吉人的祖先有可能来自有“华南地区”。由于这个移民的趋势,台湾跟中国有可能是人口移向东南亚的起点。[8]另外,在Human Y-chromosome DNA haplogroup的文献中,记载了部分在布吉家庭中属于父亲一方的人,是从中国南部移民过来的。[9]

现在,布吉人也迁移到印尼的其他州,如苏拉维西岛(Sulawesi)、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巴布亚岛(Papua)、占碑(Jambi)、雅加达(Jakarta)和廖内(Riau)等第。另外,部分布吉人也移居到马来西亚新加坡,他们的后裔已成为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一份子了。

海盗生活

[编辑]

布吉海盗舰队本控制了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他们在Samarinda附近扎根立基,强盗也已经进入柔佛苏丹国和马六甲,威胁到荷兰堡垒。[10]然而,因为漫游的灵魂和对友谊的忠诚,布吉人成为佣兵。布吉人在与荷兰殖民政府及荷兰皇家士兵公开冲突前,他们帮助荷兰,即追求东爪哇的Trunojoyo,征服Minangkabau的内部和对抗Padri的威胁,以及帮助欧洲人镇压泰国的Ayuthaya。布吉人也参与政治权力斗争,并成为柔佛苏丹国的佣兵,与当时外来的Minangkabau领导人Raja Kecil进行斗争。[11]

移民

[编辑]

在1669年结束长时间的内战后,布吉人开始渗透进入马来半岛苏门达腊的政治体系。布吉人在击败Tambi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对柔佛苏丹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了马来人,当时在柔佛的另一个有影响力的派别是米南加保人。布吉人和米南佳保人都意识到苏丹1699年马哈茂德二世的死亡为他们提供了在柔佛执政的机会。17世纪时,在达英·帕拉尼的领导下,两个家族的后代定居在雪兰莪河,取得柔佛王位的权力,设立了杨帝鼓屯(Yam Tuan Muda)的办公室或布吉武装部队。1710年左右,布吉人在雪兰莪河建立国家,1772年左右统治廖内。1770年代时,布吉人的土王哈吉亲率战船到雪兰莪和廖内攻打荷兰人,但在1784年6月战死,此后荷兰人便控制了廖内,一直到18世纪末英国进行干涉,荷兰人才撤出马来半岛。1800年后布吉人的势力即逐渐消亡。[12]

早在欧洲殖民者将影响力扩大到这些东南亚这片水域之前,望加锡人Bajau和布吉人建立了精细的大篷船,在这些海域上开辟了贸易路线。他们在新几内亚交易天堂鸟羽毛和可药用的masoya树皮,并与澳洲北方的土著原住民部落交换了贝壳、鸟巢和珍珠母等。布吉水手在距离澳大利亚北部海岸2000公里,约从KimberleyCarpentaria的地区留下了印记和文化。在澳大利亚北部的这些地区,有很多证据显示了布吉的存在。每年,布吉水手会坐上他们木制的pinisi,乘著西北季风航行。他们将在澳大利亚水域逗留数月,交易并采取海豚或干海参,在干季前顺著离岸风返回望迦锡。领航员托马斯•福雷斯特在加尔各达的航行到Mergui群岛(1792)中写道:“一般的布吉人是一群敖扬的人;不容忍不适当的利用...他们应该有遗传到马来人的性格。”;Poivre先生也在他的哲学家之旅中提到:“他们喜欢冒险、移民,并能够承担最危险的生活”。

社会、家庭与婚姻

[编辑]

社会

[编辑]

社会地位

[编辑]

在布吉社会中,男性较高社会地位者通常为老师、商人或是公务员;女性较高社会地位者则是受过良好教育者,但是女性被认为不结婚较为高贵,故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时常有晚婚或是不婚的情形,或是倾向找到同等社会地位的男性结婚。 [13]

五种性别

[编辑]

东南亚南太平洋文化对性别的观念不同于欧洲与基督教,许多东南亚和玻里尼西亚的国家拥有第三性别,例如布吉社会中的Bissu、夏威夷的Kanaka Maoli,他们在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第三性别在西方国家却很少见。在二十世纪之前,东南亚的文化中即拥有至少三种性别,而布吉社会中的性别文化又更加突出。布吉社会将性别分成五种,分别是oroanémakkunraicalabaicalalai、以及bissu,这五种性别又可分成顺性别跨性别第三性三种类别。[14]

顺性别
[编辑]

意指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自我性别认同三种一致,与跨性别相对。[15]

oroané
[编辑]

顺性别为男性,即指一个人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为男性,自我性别认同也为男性。[16]

makkunrai
[编辑]

顺性别为女性,即指一个人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为女性,自我性别认同也为女性。[16]

跨性别
[编辑]

意指生理性别和自我性别认同不一致,与顺性别相对。[17]

calabai
[编辑]

又称bancibencongwadamwalsuwaria,意指一个人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为男性,但自我性别认同为女性。虽然他们在性别气质和外观举止上都较为阴柔、女性化,但calabai仍与传统的女性有所差别,他们致力于追求外观气质上的女性化,少数会透过变性手术改变自己的外貌或担任性工作者,故被归类在独立的性别。特别的是,calabai性工作者会针对变性手术组成组织,借由博弈的方式集资,将赢来的赌金拿来进行变性手术,而一旦加入该组织即不能离开,否则会遭受其他性工作者的排挤。calabai认为自己之所以为calabai是命运决定的,故大部分的calabai都欣然接受自己的身分,鲜少有抱怨自己生错男儿生的声音,这与西方跨性别者有所不同。[18]

在婚姻方面,calabai会举行特别的结婚仪式“kawin di bawah tangan”与男性结婚,意指“手底下的婚姻”,calabai的伴侣称为sahabat,他们的伴侣关系透过契约维持,生活开销由calabai负责。另外,calabai也会帮忙举办自己的伴侣与其他女性的婚姻,若sahabat的婚姻愈盛大,吸引其他人与其交往的可能性就愈高。对布吉男人而言,calabai可以金钱支援,同时也是当地时尚的指标人物,他们不像传统女性一样庄重矜持,可以大胆地穿著迷你裙和高跟鞋,这对布吉男人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18]

然而,calabai在社会上被认为是情感洋溢、性欲高涨的人,这与布吉社会中“以控制情感为最高道德”相违背,故仍有一些人对他们持有负面看法,同时也会以伊斯兰教义指责他们为同性恋,但calabai也会引述教义反击这些指控,双方对于古兰经的不同解读,正巧也诠释了calabai在宗教中的融合与受压迫的两面性。不过,近年印尼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大力支持calabai的组织和相关活动,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鼓励。[18]

calalai
[编辑]

又称huntertomboileshiwaria,其中waria为印尼语中wanita(女子)和pira(男子)的结合,意指一个人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为女性,但自我性别认同为男性。虽然在历史中曾有calalai担任国王,但现今calalai的人数已愈来愈少,Shrayn Graham Davies曾分析calalai人数低落的原因,发现calalai难以挣脱传统女性的性别框架,被家庭束缚,在社会上没有特殊功能,难与男性竞争,再加上当地异性婚姻才能合法生育小孩,故cacalai会迫于家庭压力甚至社会压力,最后与男性结婚生子。 在婚姻方面,calalai的伴侣称为lines,意指对calalai有吸引力的女性;在性关系方面,calalai性关系的互动与异性恋有显著的差异。一般认为具有阳刚气质calalai在性方面应为主动的一方,事实上lines才为主动的那方,这打破了阳刚代表性主动的既定印象。[19]

第三性
[编辑]

意指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或心理特质,在布吉社会中属抽象的身分。[20]

bissu
[编辑]

bissu在布吉社会中属于萨满阶级,他们被认为是神创造世界时第一批创造出的人类,具有神力能和神界进行沟通对话。根据人类学家Sharyn Graham Davies的田野访问,成为bissu的契机有两种,一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或心理特质,二为做了预知梦,受到神启后成为bissu。在成为真正的bissu(tanre)前,需先经过十分漫长又严谨的过程,未成熟的bissu(mamata)会被集中在屋内共同学习仪式和背诵经文等内容,而非传授专属bissu的语言,因为他们认为被视作命定的bissu早已通晓其语言。学习完成后,还需通过仪式的考核,他们全身裹著白色布料并被置于木筏上,将木筏置于河水三夜之后即可成为bissu(tanre)。另外,仪式magiri是用来测验是否具有神力,此仪式为拿刀刃往自己身上的任何部位刺,若没有受伤表示有神迹,若受伤则表示神力不够。其他测验是否具有神力的仪式还有在炙热的火焰或木炭上行走却不受伤、喉吞刀片却不见血等。[19]

bissu在布吉社会中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例如举办祈福仪式、帮助生产或割包皮手术、祈祷农作丰收和治疗疾病等。在1957年前,bissu只为王室服务,在王室丧失权力后,平民也得以向bissu请求举行仪式祈福。另外,1950年代至1960年代bissu遭伊斯兰教派打压迫害,使其逃到野外求生,直到1998年苏哈托政府丧失权力后,社会开始振兴地方文化,bissu文化才得以复苏,现今bissu文化与伊斯兰教并存于布吉社会中。[19]

婚姻

[编辑]

布吉人根据宗教、亲属关系、社会地位和个人特质来选择结婚对象。在布吉社会的婚姻观念中,结婚被认为是永久且互惠的选择,是两个家庭结合而成的新的亲属关系。 [21]布吉人传统认为与外人的联姻会使家庭改变,故在原本的亲属群体当中选择结婚对象才是最完美的。许多婚姻仍由父母安排,新婚夫妇在婚姻的前几年和妻子的家人住在一起。布吉人认为最理想的婚姻是与表亲结婚,其次为与堂兄弟姊妹联姻,最后才会选择远亲或是外人。然而目前也越来越多布吉人认为可以和外人结婚。

结婚

[编辑]

在伊斯兰的婚姻观念中,原则上必须都为穆斯林才能结婚,但若非穆斯林者愿意改信伊斯兰教,双方即可结婚。然而,目前伊斯兰教世界仍有部分人认为,即使愿意改宗,不同宗教者仍不能结婚,因为为了结婚而改宗仍然会被认为对伊斯兰信仰不虔诚。而布吉社会则主张,结婚的双方须为穆斯林,若其中一方不是穆斯林,只要愿意改宗双方即可结婚。然而,近年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试著和其他宗教者结婚,但此比例仍为少数。[22]

婚礼特色

[编辑]

在布吉人的传统婚礼中,少数性别当中的Bissue和Calabai是最具特色且为婚礼当中的重要角色,其中又以Bissue更为重要。Bissue负责主持婚礼,并且必须了解所有婚礼当中必须进行仪式的程序,像是协助新娘进行草药的沐浴,或是对神祇(dewata)进行祈祷,并在最后主持祈祷咏叹仪式并结束。另外,因为只有Bissue被认为有能力与神灵(spirit)的世界沟通,故祝福者须透过Bissue传达祝福给新人。另一个重要的角色为Calabai。因为Calabai具有女人的细腻与男人的强壮,故他们被认为是极佳的婚礼筹备者。另外,Calabai的工作范围还包括帮新娘化妆、布置婚礼场地,或是准备婚礼的食物。[21]

离婚

[编辑]

布吉人认为,离婚象征婚姻的终点,男女双方都可以提出离婚的要求,但无论哪一方提出,在社会上都被认为是可耻的。此外,如果伴侣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说我不想看到你之类的话,即使没有任何法律的程序,他们的离婚仍会被认为成立。 对于印尼的穆斯林而言,结婚与离婚都是被宗教规范的契约。在伊斯兰的婚姻观念中,虽然允许离婚,但前提是要在试过所有可以解决的方法后仍无法解决婚姻问题时,才会选择离婚。男女双方都可以提出离婚,但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1974年印尼在婚姻法中明确的规定,丈夫必须有合理的理由提出离婚,并且要在双方已经尝试过调解,仍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才能透过宗教法庭进行离婚程序。 [23]

产业与生活

[编辑]
菲尼斯船英语Pinisi模型
传统服饰

经济

[编辑]

布吉社会富有肥沃的土地和沿海地区,故有许多布吉人从事农业耕作,种植水稻;也有从事畜牧业,饲养马、牛、羊。早期布吉人被称为航海民族,他们擅长航海、经商,活动范围东自西伊里安,西至苏门答腊,北至中南半岛,南至澳大利亚北岸。另外,部分布吉人在政府担任官僚,致力于文教领域。[24]

饮食

[编辑]

布吉人主要饮食有大米、玉米、鱼、鸡肉、蔬菜、水果和咖啡,在特殊节日时则会食用山羊。[24]

服饰

[编辑]

布吉人的传统服饰为“Wajo Ponco”,现今“Wajo Ponco”仅用于传统节日庆典及仪式。[25]

居住

[编辑]

布吉人居住的房子由木墙和木地板组成,房子距离地面至少有三公尺高。[24] 另外,布吉人是优秀的工匠,他们在修建房屋不需用钉子,这技术也给马来人在房屋建筑上有著正面的影响。[25]

信仰与习俗

[编辑]

宗教

[编辑]

16世纪大航海时代时,部分分布在西海岸的布吉人因为跟葡萄牙人接触而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但是在驻点在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并没有在这块区域多加经营,没有设立教堂跟留下传教士,所以基督教的传教工作没有继续下去,故信基督信仰者极少。1611年之后,所有的望迦锡和布吉王国都已经转变成了伊斯兰教[26]

在伊斯兰教进入苏拉威西岛之前,布吉人原先信仰土著原始萨满信仰,以bissu为祭司,直到17世纪初,传教者Minangkabau ulema、Dato Ri Bandang、Dato Ri Tiro和Dato Ri Patimang在南苏拉威西州传播伊斯兰教,布吉人从原本的萨满信仰转而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也会透过婚姻成为穆斯林,但仍有一部份的布吉人保留原始的泛灵信仰—Tolotang。[27]

然而,在1950年间到1960年间为“反bissu时期”。布吉人自古以来即有五种性别的观念,bissu又特别具有男性与女性性别特征的模糊性,导致伊斯兰教徒的质疑,故在反bissu时期,伊斯兰教和以雌雄同体的bissu为祭司的萨满信仰冲突加剧。当时bissu被迫当众剃须以表示自身行为的不端正,伊斯兰民兵部队Ansor印度尼西亚语Gerakan_Pemuda_Ansor也开始大量杀害bissu[19],认为bissu是有罪的,除了强迫bissu停止相关活动,也将他们的圣器焚毁。[28]bissu为躲避迫害只好遁逃到山林野外,或是抛弃bissu身分,行为举止开始像个男人。[28]

现今,bissu信仰和伊斯兰教在布吉社会中呈现共存的关系,一般被认为是宗教宽容的结果,另外也有学者指出,此结果可能与当地政府欲发扬民俗文化有关,例如萨满仪式adat,指bissu萨满以固有的超自然神力取得祭坛权威的仪式,而此仪式被地方政府视为“文化”而非“宗教”以进行保存,同时也是布吉人建立族群认同的方式。[29]

节日

[编辑]

布吉人相信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和最后一个星期四吉日,适合举办各项仪式及活动,为自己招来好运;然而,布吉人认为星期六可能会招来不幸。[25]

文学与艺术

[编辑]

创造神话

[编辑]

布吉的创作神话称为Sureq Galigo或La Galigo,在18世纪至20世纪之间,布吉人用布吉语将神话以手写的方式记录下来。后期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将La Galigo改编成戏剧,让更多人了解布吉的创造神话。[30]

Sureq Galigo是一首五步音之诗,主要是透过口述的方式所形成的,和人类起源的故事有关,有时会在重要场合被歌颂。Sureq Galigo最早被写成文字的版本可追溯至18世纪,但这些文献因为气候、虫子等因素被破坏。虽然Sureq Galigo并没有完整的版本,但被保存下来的文献仍有6000页,此在文学上是一大成就。大部分的La Galigo手写稿仍尚存,并且可以在印度和荷兰找到资料。荷兰莱登大学即保存其中一份最具价值的手写稿,这份手写稿有12卷,并且和布吉人的英雄史诗有关。[30]

该文本是由南苏拉威西岛的一个小王国塔列特女王母亲ColliqPujié(Arung Pancana Toa)撰写的。现在是荷兰圣经学会收藏印度尼西亚手稿的一部分,自1905年至1915年以来,向莱顿大学图书馆提供永久性借阅。2012年,另一份La Galigo手稿在Makassar举行,莱顿手稿现已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MOW)登记册,是印尼Negarakertagama 2008年后的第二份文件。 [3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Akhsan Na'im, Hendry Syaputra. Kewarganegaraan, Suku Bangsa, Agama dan Bahasa Sehari-hari Penduduk Indonesia Hasil Sensus Penduduk 2010. Badan Pusat Statistik. 2011. ISBN 9789790644175. 
  2. ^ Bugis, Buginese in Malaysia. [2016-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4). 
  3. ^ http://www.rajaalihaji.com/id/article.php?a=YURIL3c%3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tus Raja Ali Haji
  4. ^ Michael G. Peletz, Gender pluralism: southeast Asia since early modern times. Routledge, 2009. ISBN 0-415-93161-4
  5. ^ 5.0 5.1 5.2 Mills, R.F. 1975. Proto South Sulawesi and Proto Austronesian phonology. Ph. D thesi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6. ^ R. Tol (1992). Fish food on a tree branch; Hidden meanings in Bugis poet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asa To Bakkeq".
  7. ^ Caldwell, I. 1995. 'Power, state and society among the pre-Islamic Bugis.' Bijdragen tot de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151(3): 394-421; Bulbeck, D. and I. Caldwell 2000. Land of iron; The historical archaeology of Luwu and the Cenrana valley. Hull: Centre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ull.
  8. ^ Susan G. Keates, Juliette M. Pasveer, Quaternary Research in Indonesia. Taylor & Francis, 2004. ISBN 90-5809-674-2
  9. ^ Li, H; Wen, B; Chen, SJ; et al. Paternal genetic affinity between Western Austronesians and Daic populations. BMC Evol. Biol. 2008, 8: 146 [2017-06-01]. PMC 2408594可免费查阅. PMID 18482451. doi:10.1186/1471-2148-8-1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7). 
  10. ^ Vlekke, Bernard H.M. Nusantara Sejarah Indonesia. Jakarta: Kepustakaan Populer Gramedia. : 263. 
  11. ^ Vlekke, Bernard H.M. Nusantara Sejarah Indonesia. Jakarta: Kepustakaan Populer Gramedia. : 200. 
  12. ^ "History", Embassy of Malaysia, Seoul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04-30.
  13. ^ On interpreting gender in Bugis society- SUSAN BOYARD MILLAR
  14. ^ Graham, Sharyn. "It's like one of those puzzles: conceptualising gender among bugis."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 13.2 (2004): 107-16. Ebscohost. Web. 2 Jan. 2017.
  15. ^ Crethar, H. C. & Vargas, L. A. (2007). Multicultural intricacies in professional counseling. In J. Gregoire & C. Jungers (Eds.), The counselor’s companion: What every beginning counselor needs to know.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ISBN 0-8058-5684-6. p. 61.
  16. ^ 16.0 16.1 Think Sociology
  17. ^ 性别身份认同与跨性别 (Gender Identity and Transgender)
  18. ^ 18.0 18.1 18.2 "Davies, Sharyn Graham"
  19. ^ 19.0 19.1 19.2 19.3 "Davies, Sharyn Graham"
  20. ^ 法语学习:男性或灭绝,第三种性别将出现?. 沪江法语. 2013-04-09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7) (中文(简体)). 
  21. ^ 21.0 21.1 Challenging gender norms : five genders among Bugis in Indonesia
  22. ^ Behind the Notion of Siala: Marriage, Adat and Islam among the Bugis in South Sulawesi -Nurul Ilmi Idrus
  23. ^ Dissolution of Marriage': Gender, State and Islam in Contemporary Bugis Society in South Sulawesi, Indonesia-Nurul Ilmi Idrus
  24. ^ 24.0 24.1 24.2 Archived copy. [2011-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July 2012). 
  25. ^ 25.0 25.1 25.2 存档副本. [202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26. ^ Naim, Mochtar. Merantau. 
  27. ^ Keat Gin Ooi,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ABC-CLIO, 2004. ISBN 1-57607-770-5
  28. ^ 28.0 28.1 "Gender diversity in Indonesia"
  29. ^ p.3, Umar Umar. Dancing with Spirits: Negotiating Bissu Subjectivity through Adat. M.A., University of Hasanuddin, Indonesia, 2000
  30. ^ 30.0 30.1 Edward Rothstein. A Sacred Epic and Its Gods, All Struggling to Survive.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7-15 [2008-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31. ^ UNESCO acknowledges S. Sulawesi’s La Galigo. April 28,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29日).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