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承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庄承篯
出生1739年7月17日
 清朝
逝世1788年1月27日
 清朝
职业清朝官员

庄承篯(1739年7月17日—1788年1月27日,乾隆四年六月十二日-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字少彭,号羹堂,又号古香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今属苏州市)人,祖籍常州府阳湖县(今属常州市),曾寄籍陕西省西安府咸宁县(今属西安市)。清朝官员。

生平[编辑]

自幼天赋异禀,资质颖异。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七岁时,父庄大中因“与汪华氏聚赌奸宿诡名徐天爵一案”遣戍陕西,母徐氏有疾且祖父庄楷人年老,奉命照料祖、母,未跟随前往陕西。不久,母徐氏去世,承篯居丧携带二个幼弟前往陕西父亲戍地,旅费不足,仅以手推车载弟、自己步行前往陕西,后遂寄籍陕西咸宁。

三十年(1765年)由陕西咸宁县籍拔贡生中式乙酉科陕西乡试举人

三十一年(1766年)中式丙戌科第二甲第四十二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1]

三十四年(1769年)五月初一日,散馆,授翰林院编修[2]

三十六年(1771年),以编修差充辛卯科顺天乡试同考官。

三十八年(1773年),以编修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兼分校官分校《永乐大典》。进献家藏南宋萧常《续后汉书》四十七卷。[3]签提《永乐大典》卷七七五六、七七五七。[4]

三十九年(1774年),充咸安宫官学总裁

四十一年(1776年),迁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兼充文渊阁校理

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初二日,敕授儒林郎。后迁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充三通馆纂修兼校对官、文渊阁校理。

四十七年(1782年)二月,乾隆帝赐宴,获赐墨刻如意、彩缎、砚笺、笔墨。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大典内指出错误与记过次数清单,庄承篯共记过二十六次。迁翰林院侍讲[5]四月,记过三次,交吏部察议,销去纪录一次,免罚俸。[6]七月,《四库全书》告成。[7]

四十八年(1783年)迁翰林院侍读。七月,差任癸卯科山东乡试正考官。[8]

五十年(1785年)正月初一日,诰授奉直大夫。二月,于乾清宫考试列第三等,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9]九月,改授六部主事候补,选补吏部考功司[10]

五十二年(1787年)十二月二十日,卒,年四十九岁。葬于吴县俶字圩周行阡。

早年家遭变故,备尝艰辛,生性孝友,独力抚养多位弟、妹至成人,并给予教育,诸弟也依次出仕。庄承篯仕官之后,与族兄庄通敏同官翰林,值宿时则一起承舆进出,维持关照联系;亲族子弟数十人聚集到京师,也延揽不倦,过年时则开筵席招待,以慷慨为乐,并不使人知悉其经济拮据。喜欢赒济急困的友人,曾帮助流徙到京的松江人陆德粲、常州胡实斋学士,因此胡实斋的诗有“深恩直比怜儿女”句。

因祖父在家乡、父大中在陕西,不能省亲,曾慨叹:“天伦聚顺之乐,乃真乐也。吾但得祖孙父子萃一堂,平生志愿足矣。”于是千方百计办理借贷,呈请捐纳赎父罪,花费钜万,生活清贫,四十一年(1776年)得到恩旨允许赦归,庄大中到达京师郊外时,承篯出郊迎接,但随后突然得疾,死于旅途中,承篯哭踊哀慕,几不欲生。终生时常受讨债者困扰。

曾经在乾隆帝召见对答时,乾隆帝询问庄承篯说话口音不似陕西人,庄承篯回答本籍江苏、父遣戍陕西等事,乾隆帝说:“此所谓塞翁马矣。”同僚认为是得到知遇的开始,但生前始终仅是词臣。生子早殇,之后又不育,继嗣困难,承篯往往暗自悯悼忧伤。

姜晟为之作赞:

惜丁未冬,刘退谷给事之丧,君往吊焉,翌日而卒。先是,梦至一所,如浮屠老子之宫,中设几案,三见退谷及同官某并坐,虚其左案;君至皆起,指其左曰:‘待君久矣。’觉而述之,辄咄咄不乐,初不意妖梦之遽践也。夫鬼神之说,儒者弗道,然以君之内行兼开敏之才,未究厥施,郁伊以殁,所谓生而为英、殁而为神者,以古律今,亦容或有之者欤。
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总督直隶等处提督军营粮饷兼管河道巡抚事年姻愚弟姜晟拜撰。

著作[编辑]

  • 《羹堂文稿》
  • 《餐胜阁诗集》
  • 《古绠斋试帖律赋》
  • 〈友石轩印谱序〉

家庭及关连[编辑]

庄承篯属毗陵庄氏第十三世。

  • 曾祖父:庄朝生(1630年-1701年),顺治六年进士,官至河南提学道佥事。迁居苏州城东悬桥巷。
  • 祖父:庄楷人(1694年-1777年),岁贡生。
  • 父:庄大中(1714年-1777年),乾隆二年进士,官广东阳江县知县。
  • 母:徐氏,敕赠安人,赠内阁中书徐光烈之女。
  • 承篯排行第一,另有六弟、二妹:
    • 庄承篆(1740年-?年),官云南河西县典史。
    • 庄承简(1741年-?年),监生。
    • 庄承箓(1741年-?年)。
    • 庄承簠(1745年-1799年),廪贡生,官泾县教谕。
    • 庄承簵(1749年-?年)。
    • 庄承簪(1750年-1820年),监生,官四川郫县知县。
    • 妹一,适徐元镇,内阁中书徐埙之子。
    • 妹二,适蒋绍临,詹事府主簿蒋煦之子。
  • 姻娅: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姜晟

妻妾[编辑]

子女[编辑]

有一子三女一嗣子。

  • 子:庄云翰,嫡王氏出,早卒。
  • 嗣子:庄云翿(1774年-1838年),弟承簪长子,入嗣。监生,官四川峨嵋县知县。
  • 长女,嫡王氏出,适杨汝槐。
  • 次女,嫡王氏出,适吴江丁凤桂。
  • 三女,庶朱氏出,适姜国璠,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工部尚书姜晟三子。

参考文献[编辑]

  1. ^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七百六十,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五月辛巳,内阁、翰林院带领新进士引见,得旨:“新科进士一甲三名张书勋、姚颐、刘跃云已经授职。陆费墀、刘种之、陈桂森、秦潮、陈昌图、喻升阶、善聪、沈世炜、韩朝衡、雷翀霄、王嘉曾、查莹、林兆鲲、福保、陈濂、邹玉藻、管干珍、尹壮图、庄承篯、施学濂、王懿修、李殿图、钱良栋、胡珊、卢应、胡必达、邓文泮、王元菼、王锺健、宋仁溥、林时蕃,俱著改为庶吉士。王宽、范栻、姜晟、杨锺岳、浦霖、王汝璧、孙志祖、甘立德、黄符彩、金洁、谢垣、阎循观、陈锡、唐乐宁、觉罗祥奈、吴濂、李炤、熊廷聘、戴翼子、吴延瑞、秦清,俱著分部学习。毛应藻、温鹤立、张天植、徐联奎、陶士麟,俱著以知县即用。张友荣著以教职即用。馀著归班铨选。”
  2. ^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八百三十四,乾隆三十四年己丑五月壬午朔,内阁、翰林院带领丙戌科散馆修撰、编修、庶吉士引见,得旨:“修撰张书勋、编修姚颐、刘跃云业经授职。其清书庶吉士刘种之、秦潮、查莹、庄承篯、钱良栋,俱授为编修;邓文泮授为检讨。汉书庶吉士陆费墀、陈昌图、管干珍、陈桂森、胡珊、邹玉藻、李殿图、王懿修、张秉愚、雷翀霄、福保、陈濂、俱授为编修;余廷灿、卢应、王锺健,俱授为检讨。施学濂、沈世炜、尹壮图、韩朝衡、李廷钦、王元菼、吕元亮、喻升阶、善聪,俱以部属用。宋仁溥、林时蕃,俱归进士原班铨选。”
  3. ^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四·别史类·《续后汉书》卷首·进续后汉书表
  4. ^ 賸录单:“纂修官庄陕签出第七千七百五十六、五十七卷内,采真集、韩淲涧泉日记、马明叟实宾录、王融新对、燕语考异、古今事通、江淮异人录、灯下闲谈、三境图论、尚意譬喻论策、敬斋泛说、续后汉书、汪藻浮溪集、刘文贞公集、郑氏谭绮、唐鲙、姬知常云山集、僧文珦集。共书拾玖种,计贰拾玖条。乾隆三十八年月日发写賸录。”
  5. ^ 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大典》内指出错误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载张书才等编,《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下册,八五二,页1511至1520,军机处录副奏折。
  6. ^ 军机大臣奏查明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载《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下册,八七四,军机处上谕档。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载《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下册,八七六,内阁移会。
  7. ^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首·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奉旨开列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校勘《永乐大典》纂修兼分校官:文渊阁校理翰林院侍讲 臣庄承篯。”
  8. ^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一百八十四,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秋七月己亥:“以翰林院侍读张焘为河南乡试正考官,编修秦泉为副考官,侍讲庄承篯为山东乡试正考官,编修周兴岱为副考官,翰林院侍读曹仁虎为山西乡试正考官,编修朱攸为副考官。”
  9. ^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二百二十四,乾隆五十年乙巳二月己丑,谕曰:“朕因修四库全书,未免从权优用。兹书既告成,理应循名责实,以清翰苑,是以于乾清宫考试,而切题者不一二见,祇按其文字优劣分为四等。一等陆伯焜、吴璥二员;二等蔡廷衡、陈万青、瑞保、茅元铭、颜崇沩、吴舒帷、陈崇本、李学锦、曹仁虎、祝堃、程昌期、查莹、江德量、曹城、汪镛、方炜、祁韵士、吴鼎雯、百龄、李潢、卢荫溥、童凤三、朱绂、万承风、周琼、孙玉庭、李尧栋、初彭龄、黄轩、玉保、汪如洋、许兆椿、刘权之、韦谦恒、刘汝謩,三十五员。三等彭冠、俞廷抡、余集、陈嗣龙、蔡善述、莫瞻菉、吴寿昌、张九镡、汪如藻、俞大猷、李光云、苪永肩、黄瀛元、张焘、钱栻、王绶、章宗瀛、庄承篯、范来宗、范衷、戴均元、白麟、吴敬舆、刘锡五、励守谦、秦承业、吴省兰、甘立猷、五泰、萧九成、祝德麟、王春煦、陈昌齐、恭泰、戴斯琯、寇赉言、德生、刘种之、秦泉、德昌、邱庭漋、褚廷璋、缪晋、王天禄、朱攸、徐如澍、罗国俊、胡荣、秦潮、戴心亨,五十员。四等罗修源、马启泰、旷楚贤、冯敏昌、张能照、彭元珫、王允中、许霖、孙效曾、王增、高棫生、洪其绅、祥庆、刘校之、施培应、敷森布、李簧、张位、李奕畴、龚大万、李镕、郭在逵、翟槐、周厚辕、闵思诚、王福清、周兴岱、潘庭筠、钱世锡、丁荣祚、何循、关槐,三十二员。不入等饶庆捷、索尔敏、永德、沐特恩,四员。编修陆伯焜著升授侍读学士,编修吴璥著升授侍读学士,侍读瑞保著升授侍读学士,侍讲玉保著升授侍讲学士,编修蔡廷衡、陈万青俱著升授侍讲,编修茅元铭、颜崇沩、吴舒帷俱著升授侍读,编修陈崇本著升授右中允,编修方炜著升授赞善。其二等之未经升用者,俱著记名,遇有应升缺出题奏。其考列三等之侍读侍讲学士彭冠、褚廷璋俱著即降为庶子、侍读侍讲等官。侍讲学士白麟、德昌俱著即降补侍讲,侍读吴寿昌著即降补赞善。侍读张焘、庄承篯俱著降为中允、赞善等官,侍读恭泰著即降补赞善,中允陈昌齐著降补编修,仍各罚俸半年。编修汪如藻、俞大猷、章宗瀛、吴省兰、邱庭漋、朱攸、萧九成,所有在馆议叙升用之处俱著注销,仍各罚俸半年。至考列四等之侍读学敷森布、侍讲刘校之、编修冯敏昌、张能照、祥庆、闵思诚、检讨旷楚贤、洪其绅、李奕畴、郭在逵、王福清俱著以部属分别录用;闵思诚、王福清仍著罚俸半年。编修王增、高棫生著以知县用,侍讲孙效曾、编修施培应、李簧、周厚辕、何循、检讨王允中、许霖、张位、龚大万、钱世锡、丁荣祚俱著休致。编修李镕、翟槐、周兴岱、潘庭筠、关槐、检讨彭元珫,所有在馆议叙升用之处俱著注销,仍各罚俸一年;关槐未曾用韵,罚俸三年。其未经降改之编修罗修源、马启泰著罚俸二年。不入等之检讨饶庆捷、侍讲索尔敏、侍读学士永德、洗马沐特恩俱著革职。其留馆者,各宜自愧,读正书,励实行,勉之。”
  10. ^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二百三十九,乾隆五十年乙巳九月丙寅,谕:“本年考试翰詹,其讲读等官,考列三等者,应以中允、赞善降补,但该员等本以文理平常,因考降职。若仍以翰林补用。将来再遇考试恐仍不免于降官,且中允、赞善员缺本少,降补之后,得缺亦属无期,转致淹滞。嗣后翰詹等官,凡遇考试应行降补者,俱著对品以部属补用,俾得及时自效,若果能勤奋供职,自可仰邀甄拔。是亦造就人材,量才器使之道。著为令,所有此次接驾之张焘、庄承篯,即著对品以主事改补。”
  • 嘉庆《咸宁县志》卷九·选举表下·叶十一
  • 光绪《苏州府志》卷六十三·选举五·国朝进士·叶二十一
  • 光绪《苏州府志》卷六十五·选举七·举人·叶十二
  • 光绪《苏州府志》卷六十六·选举八·国朝贡生·叶二十二
  • 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十九·选举·进士·叶十八
  • 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二十·选举·拔贡·叶十一
  • 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四·乾隆丙戌·叶三十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2册,页八十二
  • 《毗陵庄氏族谱》(1935年增修)卷八世表·十一世至十五世·二分居苏郡·叶四十三、四十四
  • 《毗陵庄氏族谱》(2006年重修)卷四·分支世系表七·页三八九、三九〇
  • 姜晟撰,〈羹堂庄君传〉,载《毗陵庄氏族谱》(2006年重修)卷十二·家传·页三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