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面龙属
饰面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
| |
---|---|
Brian Engh所绘的复原图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亚目: |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
科: |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
亚科: | †栉龙亚科 Saurolophinae |
族: | †短冠龙族 Brachylophosaurini |
属: | †饰面龙属 Ornatops McDonald et al., 2021 |
模式种 | |
†迷人饰面龙 Ornatops incantatus McDonald et al., 2021
|
饰面龙(属名:Ornatops,意为“有装饰的面孔”)是鸭嘴龙科栉龙亚科短冠龙族的一属恐龙,化石发现于美国新墨西哥的梅尼菲组。模式种兼唯一种迷人饰面龙(O. incantatus)发表于2021年。[1]
发现及命名
[编辑]2018年,西部科学中心(Western Science Centre)、祖尼恐龙地科研究所(Zuni Dinosaur Institute for Geosciences)与西南古生物学会(Southwest Paleontological Society)的挖掘团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梅尼菲组的艾莉森段(Allison Member)地层(晚白垩世坎潘阶中期,约7850万年前)中,发现了一只相对完整、关节仍连接的鸭嘴龙科骨骼。是为正模标本WSC 10058,包含:保存良好的头骨、两个背椎、一个肋骨、骨化肌腱、右肩胛骨、右肱骨尺骨桡骨的大部分、右掌骨以及不完整的髂骨和坐骨。[1]
发现标本3年后的2021年,由古生物学家安德鲁·麦当劳(Andrew T. McDonald)、道格拉斯·沃夫(Douglas G. Wolfe)、伊莉莎白·福里曼福勒(Elizabeth A. Freedman Fowler)、泰瑞·盖兹(Terry A. Gates)将其正式命名、发表为新属新种迷人饰面龙。属名Ornatops意为“有装饰的面孔”,指其复杂的鼻额结构;种名incantatus意为“迷人的”,指新墨西哥州的别称“迷人之地”。[1]
2021年的叙述论文对已知的头骨进行鉴定描述,并预告后续将有进一步的数位颅内扫描成像、颅后骨骼解剖学、正模标本骨组织学研究等待发表。[1]
叙述
[编辑]饰面龙与原短冠龙、短冠龙共有特征为额骨末端扩张的鼻骨-额骨缝线,但同时亦显示出一些自衍征,包括鼻骨-额骨缝线形态,前部水平、后部升起,带有两个突出的副矢状隆起,与其他短冠龙族标本都不同。[1]
分类
[编辑]麦当劳等人将饰面龙分类于栉龙亚科的短冠龙族,在其中与原短冠龙、短冠龙一同构成三分支,而始无冠龙、慈母龙则被排除在外。支序图如下所示:[1]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
| |||||||||||||||||||||||||||||||||||||||||||||||||||
古生态学
[编辑]发现饰面龙的梅尼菲组,在研究拉腊米迪亚恐龙群早期演化情况,是充满前景的地区之一。其年代约介于8400万至7800万年前,早于其他北美西部产出丰富恐龙的地层(如新墨西哥州的科特兰组、犹他州的凯帕罗韦兹组、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组等)。尽管梅尼菲组在新墨西哥州西北部的整个圣胡安盆地广泛分布,但过去只有发现一些很破碎的恐龙化石。
直到最近由几个科学机构展开的联合挖掘计画,才逐渐揭开梅尼菲组艾莉森段的恐龙景观。从结节龙科的坚堡龙开始,到暴龙科的力怖龙,再来到现在的饰面龙,为该地层首个鉴定出属种的鸭嘴龙科标本,也是新墨西哥州首次有短冠龙族物种的纪录,同时还是该演化支已知分布最南端的物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