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
外观
(重定向自貫)
贯,又称缗,是东亚古代度量衡的一种质量及货币单位,中国唐朝之前已经出现。一枚铜制铸币(方孔钱)为一文,一千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里穿起来,称为一贯或一吊。在中国用作质量单位时,主要是计算货币的质量,较少涉及其他事物,但传到日本后,除了是货币单位和计算货币质量外,还用作计算重量的度量衡(一贯等于100两,大约为3.75公斤,旧时用来计算体重,现时则多为计算大体积物品的重量,例如刨冰用的冰块),亦可当作计算握寿司的量词。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发行的纸币大明宝钞,其面值之一也叫“一贯”。开始是相当于一千文。不过后来由于贬值,最低降到价值一文左右。
历史上,铜钱的购买力由其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兑换价决定,例如:
- 据《三朝北盟会编》载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两金兑20贯,1两银兑1.5贯。岳珂的《金陀续编》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1两金兑30贯,1两银兑2.3贯。
- 清朝从顺治到康熙时候都试图将兑换价稳定在1两银=1贯。道光年间,由于进口鸦片和后来的鸦片战争,白银涨价,约是1两银兑2贯左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