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餛飩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同行評審 餛飩已經經過一群維基百科人同行評審並已經存檔
同行評審的存檔中可能含有可以改善這個條目的資訊。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飲食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飲食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飲食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Note icon
本主題曾進行同行評審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Note icon
本主題曾進行同行評審
台灣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關於名稱[編輯]

  • 湖北一帶,俗稱包面。
  • 江西一帶,俗稱清湯。

這是從網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對不對,有沒有湖北、江西當地的華人,能給明確的答案?

雲吞在有些地方就是指餛飩。另外,文中餛飩不必註上英文吧?又不是來自於英語國家的詞彙--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43 2005年5月25日 (UTC)
湖北是叫餛飩,但有人也叫水餃,而把北方稱之水餃的稱之為「北方水餃」。--Icemanpro 16:13 2005年5月25日 (UTC)
湖北有些地方的確是叫包面,我太太是湖北人,他們那裡就是這樣叫的。--肉絲跑蛋 (留言) 20:46 2005年5月26日 (UTC)

關於形狀[編輯]

餛飩有好多種形狀。有的是直接用手指捏,有的是先捲成筒再像餃子那樣把兩端捏在一起成圓形,還有的捲筒,但是只在兩頭折一下。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形狀?

還有關於扁食,餡是砸出來的,不是剁的,能算成餛飩麼?--Alexcn 16:01 2005年5月25日 (UTC)

  • 據我所知,還有方型及三角形,即餛飩皮對折,其實我本來就想說明,但找不到圖片,不易形容。至於餡的製作方式,剁碎與砸是手工,另外還有使用機械絞碎的方式。關於這兩點,我再另立兩個段落來說明吧。謝謝你的意見。--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talk) 16:14 2005年5月25日 (UTC)
  • 想了很久,還是想不出外型該如何寫,沒有圖片真的很麻煩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talk) 17:09 2005年5月25日 (UTC)
  • 我有照片,但是不在身邊,要等我一個月後回家才能拿到:-p餛飩的形狀和餃子最大的差別用建築學的術語講就是「建構」與「非建構」,又扯遠了^.^--3dball 18:34 2005年5月25日 (UTC)
  • 餃子打摺就建構了。Tian 19:51 2005年5月26日 (UTC)管理員大人,麻煩處理摺(pleat)與折(fold)的漢字顯示問題。Tian 19:55 2005年5月26日 (UTC)
  • 講餡料創新的段落並非廣告。Tian 20:28 2005年5月26日 (UTC)
    • 創新餡料全世界各地很多食店都有,為何只提其中一家? 況且寫得太詳細,連"堂食外賣"等都寫出來, 不太合適。請改變一下寫法。 Peterpan 20:47 2005年5月26日 (UTC)
      • 冤枉啊,什麼店名我都沒寫啊,一家也沒提!!!為了清白,我還不用人家打招牌的『特色餛飩『之說,絞盡腦汁想出用『風味』。寫『堂食外賣『並無不妥啊,說的是這種食品多平民多普及啊。Tian 21:17 2005年5月26日 (UTC)
      • 可能是在下不太熟悉某些用詞引起的誤會。我以為寫的是一家叫「風味大餛飩店」 (好像「xx大飯店」之類)專賣特色餛飩。如有冒犯,仍請包函。 Peterpan 21:37 2005年5月26日 (UTC)
  • 餃子打褶也不夠建構,因為它是靠麵粉本身的粘性,而打褶只是個形式,並未有利於粘的牢靠,這個褶就像斗拱,而非的呀:-)--3dball 20:40 2005年5月26日 (UTC)

建議[編輯]

  • 各位的認知都是對的,只因各地差異太大,造成看法不同。你改我,我改你,改來改去沒什麼意義,我建議以地理位置為主來區分,將「稱呼」、「餡料」、「湯料」、「作法」、「種類」融合在其中。

下面是我建議的分類,請各位看看有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以下內容皆為舉例)

湖北[編輯]

俗稱餛飩,也有人稱為水餃或包麵

常見的吃法(名稱、特色)[編輯]

餛飩湯、餛飩麵

常見的餡料[編輯]

豬肉...等等

常見的湯料[編輯]

雞湯...等等

製作方法[編輯]

XXXXXXX

四川[編輯]

俗稱抄手

常見的吃法(名稱、特色)[編輯]

紅油抄手

常見的餡料[編輯]

豬肉...等等

常見的配料[編輯]

辣油

製作方法[編輯]

XXXXXXX

廣東[編輯]

俗稱雲吞

常見的吃法(名稱、特色)[編輯]

鮮蝦雲吞

常見的餡料[編輯]

常見的湯料[編輯]

XXXXX

製作方法[編輯]

XXXXXXX

台灣[編輯]

......

常見的吃法(名稱、特色)[編輯]

......

常見的餡料[編輯]

......

常見的湯料[編輯]

......

製作方法[編輯]

......

補上面的簽名--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talk) 23:10 2005年5月27日 (UTC)

  • 這樣的方式有考慮以下幾點:
  1. 每個段落即為一個主體,一目瞭然。若分散在各段落,往後增加其它地區後,頁面會很長,不易流覽。且目前有人介紹一些知名的店面,很適合這樣的分類方式。
  2. 此分類方式可適用目前已有的義大利,或是往後增加日韓、歐美等等。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talk) 23:10 2005年5月27日 (UTC)

我建議反過來組織,以便突出各地相同之處。不然會有太多重覆。

常見的吃法(名稱、特色)[編輯]

共通的吃法(放湯,放麵)

湖北特色[編輯]

俗稱餛飩,也有人稱為水餃或包麵 餛飩湯、餛飩麵

四川特色[編輯]

俗稱抄手 紅油抄手

廣東[編輯]

俗稱雲吞 鮮蝦雲吞

常見的餡料、配料[編輯]

碎豬肉...等等

四川特色[編輯]

辣油

廣東特色[編輯]

鮮蝦

常見的湯料[編輯]

雞湯...等等

四川特色[編輯]

辣油

廣東特色[編輯]

鮮蝦

可以做個表格[編輯]

兼顧兩種線索,且不占篇幅 --Louer 23:15 2005年5月27日 (UTC)

扁肉不是扁肉燕[編輯]

閩南語中扁肉可以叫扁食但不能叫肉燕。福州地區扁肉燕簡稱肉燕,又可以叫扁食,但與扁肉是兩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