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國寺
29°58′57″N 121°30′58″E / 29.98250°N 121.51611°E
保國寺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浙江省寧波市 |
分類 |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北宋 |
編號 | 1-0090-3-043 |
認定時間 | 1961年3月 |
保國寺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的一座古代佛寺。寺院位於江北區洪塘街道鞍山村境內的靈山南麓,始建於東漢,初名靈山寺,唐廣明五年(880年)更名為保國寺,北宋時重建,清康熙年間又進行大修。保國寺大殿為全寺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長江以南現存為數不多的北宋木構建築之一,宋《營造法式》的重要實例,亦以「鳥不入,蟲不蛀,蜘蛛不結網,灰塵不上樑」聞名[1][2]。1961年,保國寺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2017年,保國寺已無宗教活動,由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管理,並成為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一流建築專業高校的教學研究基地[3][4][5]。因建築與韓國、日本同時期寺院的相似性,保國寺被列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推薦項目[6]。
歷史
[編輯]明代以前
[編輯]據嘉慶《保國寺志》載,東漢驃騎將軍張意及其子中郎將張齊芳曾隱居於靈山,後舍宅為寺,名靈山寺,為保國寺前身,但三國至初唐的歷史已不可盡考。唐武宗會昌滅法時,靈山寺被廢,至唐廣明元年(880年),國寧寺僧可恭上書請求重建寺院並獲准,唐僖宗賜寺名「保國寺」。北宋初年,保國寺又毀,至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天台宗傳人法智大師的弟子則全途徑寺址,見先前出家的寺院已毀,於是在此結茅,出任住持並重修寺院,經過六年時間完工,其中現存的大殿完工於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時稱「四明諸剎之冠」,至今仍存帶有「甲子元豐七年」字樣的下昂後尾,當為北宋維修時所留。治平元年(1064年),官方賜額「精進院」,說明保國寺已有一定的地位。在整個宋代,保國寺還曾建方丈殿、朝元閣、祖堂、法堂、十六觀堂等建築,南宋時還開鑿了淨土池,上述建築除了大殿和淨土池仍然存留,法堂經過後世重建之外,其餘均已不存[7]:2-4。
明清時期
[編輯]明代,保國寺曾復建祖堂並更名為雲堂,後擴建並改名玄覽齋,同時新建清隱堂、迎薰樓、關房,大殿也進行了重修,新建建築均未能存留於世。清代開始,保國寺建築活動開始增多。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僧顯齋、景庵主持,將北宋大殿擴建一周,並增加重檐,用以放置羅漢、諸天等像,這使得大殿從北宋的面闊三間、深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築變為面闊七間、深六間的重檐歇山頂建築,與江南常見清代佛殿建築基本無異。同時法堂、天王殿等建築也經過重修。《保國寺志》將此次維修稱為「中興」。乾隆、嘉慶年間寺院頻繁改建,鐘樓、鼓樓新建,寺院逐漸接近現存的格局。宣統二年(1910年)天王殿焚毀,次年重建[7]:4-7。
民國以後
[編輯]民國九年,法堂翻建,並更名為大悲閣,同一時期新建藏經樓[7]:8,60。抗日戰爭前期,國軍194師1126團曾以保國寺為駐地[8]。1950年前後,保國寺衰敗,住持遷居,僧侶大都遷往他處,佛像也於1951年被毀[9]。1954年夏天,在浙東進行古建築調查的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學生竇學智、戚德耀和方長源在慈城獲知洪塘鄉有一座「唐代無梁殿」。進入保國寺調查後,否定了殿宇為無梁殿的說法,同時根據大殿形制及佛座題刻確認大殿為宋代遺構。這一發現受到了著名建築學家劉敦楨的重視。在劉敦楨的要求下,竇學智等人對保國寺進行了詳細的測繪,同時在上海獲得的《靈山保國寺寺志》進一步證明了大殿修建的年代。1961年,經過劉敦楨、陳從周等知名學者推薦,保國寺成為首批18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0][11]。1973年,保國寺大殿屋面曾進行一次維修,但由於做法不當,導致屋面滲漏,部分梁枋、柱子糟朽,1975年由國家文物局撥款進行了大修,校正多處構件位置,並修復了糟朽嚴重的構件。1980年維修大殿西側的西法堂時則違背了古建築維修的規範,採用水泥仿木結構,成為一處敗筆。1982年從市區中營巷34號遷移明代「進士第」至1962年焚毀的僧房位置。1987年農曆正月初一,保國寺正式對遊客開放[12]。
寺院環境
[編輯]保國寺位於寧波市區北部的靈山。靈山又名鄮山,屬於四明山支脈,寺院坐落於峰頂下半山腰處俗稱燕子窩的三座台地上[13],左右為象鼻峰和獅岩峰環抱,唯有南面開放,山下有慈江橫貫,向東可見海上日出,為堪輿家眼中建寺的理想之地。山中有溪流八支,為寺院提供了水源,同時營造了超凡脫俗的環境。寺院周邊有大片古松,也有桂花、楓樹等植物[7]:9-10。
從山腳到寺院須通過一條山路,為進寺香道。山路入口處曾有一座牌坊,今已不存。山路左靠山體,右臨溪流,怪石、古松間雜,也有仙人橋、疊錦亭等建築分佈,為路途增添了生氣。過疊錦亭,至山路終點即為寺院山門。香道兩側建築均已非原構,1980年以後新建的一部分供遊客休息的亭廊沿用了先前的名稱[7]:24-25。
建築
[編輯]保國寺整體佈局為坐西北朝東南。北宋保國寺主要由中軸線上的山門、佛殿,西側的朝元閣、祖堂和東側的方丈殿以及分佈於東西的若干間僧房組成。南宋時在中軸線上增建淨土池,佛殿北增建法堂,中軸線西建十六觀堂,鐘樓位於寺外的青龍山嘴,這一佈局與朝廷欽定的「五山十剎」建築佈局相近。明清時期,保國寺的建築佈局發生了明顯變化。大殿被擴建,改變了建築的立面。山門外移到寺院東南角,原山門位置改為天王殿。鐘樓被遷移到天王殿東側,同時新建鼓樓,使寺院接近明清寺院的常見佈局。民國時在法堂後新建藏經樓[7]:18-24。
保國寺現存主要建築均沿中軸線佈置,置於三層台地之上,從下至上依次為天王殿、大殿、法堂和藏經樓。中軸線兩側建有兩堵白粉牆,強化了寺院禮佛空間的氛圍。牆外則為生活空間,包含僧房、客房、庫院、執事房等。由於粉牆遮擋,牆外建築形制並不追求對稱,建築空間相對自由[7]:26-28。
山門
[編輯]北宋保國寺的山門位於今天天王殿的位置。明清時期,山門遷移到寺院東南角,明代山門有崇禎二十二年御使顏鯨題寫的「東來第一山」。1941年原山門被拆除。現存山門為1988年移建的民宅大門[7]:31,「東來第一山」匾額為書法家沙孟海書寫[14]。
-
山門
天王殿
[編輯]現存天王殿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深四間。當心間寬5.80米,次間寬3.85米,梢間寬2.75米,當心間與次間比例接近宋代建築。當心間採用七檁附加前後廊的抬梁式構架,用四柱,徹上露明造,前後金柱間用七架梁。次間及梢間添加一中柱,並把七架梁換為兩個三步梁。上下樑間設有花籃形駝墩,下檐柱外部設浮雕牛腿[7]:40。
天王殿作為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第一展廳,用於介紹保國寺的歷史、環境和建築模型[15]。
-
天王殿
-
天王殿前檐下檐平身科斗栱
-
天王殿前檐牛腿
-
天王殿內部梁架
淨土池
[編輯]淨土池建於南宋,長13米,寬6米,栽有四色蓮花。池上的石欄杆為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大修時新增,有明御史顏鯨所題「一碧涵空」[7]:69。
-
淨土池
-
「一碧涵空」
大殿
[編輯]大殿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故又稱祥符殿。大殿原為單檐歇山頂,面闊進深各三間。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時,在前部和左右各添加兩列柱子,並搭建下檐,後部受地形所限,僅添加一列柱子。這次重修後,大殿面闊七間(21.6米),進深六間(19.85米),外觀上三面均呈現重檐的面貌,而後部仍為單檐,兩側的下檐在後部與圍牆相遇後結束[7]:77。
大殿建成比宋朝建築專著《營造法式》刊行早90年,但其多種做法,與《營造法式》高度吻合,甚至為存世之孤例,如「蟬肚綽幕」構件。大殿天花裝修集藻井、平棊、平闇於一身,在《營造法式》成書前的建築中絕無僅有[7]:115。大殿雖僅三開間,但其室內空間的處理卻極為高明,是中國木構建築的優秀代表。大殿現為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第二展廳,展示保國寺的結構和建築特色[15]。
梁架
[編輯]宋代原構當心間寬5.8米,次間寬3.05米,通面寬11.9米,進深13.36米,進深大於面寬。梁架結構為八架椽屋前三椽栿、中三椽栿、後乳栿用四柱[7]:77。
大殿的16根柱子全部為瓜稜柱,共有6種形式:拼合柱兩種、包鑲式、整木柱3/4帶瓜棱、整木柱1/2帶瓜棱、整木瓜稜柱[7]:85-86。保國寺的瓜稜柱是僅存的宋代拼合柱實例。瓜稜柱的使用減少了大木料缺乏的問題,也帶來了美觀的效果[16]。
斗栱
[編輯]斗栱佈置在外檐、內檐和天花裝修處。外檐和內檐斗栱各有7種,天花裝修斗栱有3種。斗栱當心間補間鋪作兩朵,次間補間鋪作一朵,內外槽相同。外檐斗栱均作下昂造,其外跳均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下一杪偷心,不同之處在於里轉[7]:86-88。
裝修
[編輯]北宋裝修原物尚存當心間大藻井一個及兩側平棊、兩次間小藻井各一個以及斗栱遮椽板處作平闇。大藻井下部為八角井,直徑185厘米,穹窿部分高90厘米。小藻井與大藻井相似,直徑128厘米,穹窿部分高75厘米[7]:101。
彩畫
[編輯]大殿闌額上有「七朱八白」彩畫,類似做法尚能見於閘口白塔等北宋時期磚石建築。明間藻井兩側平棊有卷草紋彩畫,但疑為後世所繪[7]:106。
石構件
[編輯]大殿內佛壇為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所建,後面束腰處有《造石佛座記》,寫明了佛壇建造的年代和捐贈人。大殿柱礎均為石質,但均非宋代遺物,形制有須彌座式、鼓形、圓短柱形等,大小不等,應為多次更換的結果[7]:106。
-
大殿內部全景
-
大殿梁架(中三椽栿、平梁及蜀柱)
-
大殿前檐斗栱
-
大殿前檐柱頭鋪作:七鋪作雙杪雙下昂
-
大殿東側山面斗栱及清代所加下檐
-
大殿瓜稜柱及「蟬肚綽幕」構件
-
大殿藻井
-
大殿明間藻井及兩側平棊
-
闌額上的「七朱八白」彩畫
-
大殿佛壇
-
大殿石柱礎
-
大殿屋脊(西北觀)
法堂
[編輯]法堂始建於南宋,現存建築及東西廂房建於清乾隆年間,民國時曾翻建,1920年供奉觀音,故又稱觀音殿、大悲閣。法堂面闊七間(24.8米),進深六間(13.39米),單檐歇山頂。建築柱網極不規整,柱間距較近,梁架接近穿斗式,有多次改建痕跡。前檐及梁墊處使用斗栱,為出七參鳳頭昂式斗栱。前廊為船篷軒樣式,軒梁設有月梁,上有浮雕,檐軒柱柱頭也有垂蓮柱裝飾。東西樓均為兩層小三間樓房,與法堂合圍成寬10米,深7.9米的院落[7]:46-50。2013年,在法堂發現一批柱礎為石質蓮花覆盆柱礎,估計年代為晚唐至北宋,可能為法堂原構件,也有可能自大殿遷移而來[17]。
法堂作為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第三展廳,用於展示保國寺大殿的結構、年代考證、部分構件以及歷年維修情況和保護工作成果[15]。
-
法堂
-
法堂西側樓房前檐
-
法堂蓮花覆盆柱礎
藏經樓
[編輯]藏經樓建於民國九年後,為硬山頂兩層樓房,基址較法堂高7米多。藏經樓面闊五間(22.79米),進深16.41米,前部設有一前廊。梁架明間為抬梁式,梢間為穿斗式。前廊使用石柱,柱礎有雕刻。主體構架軒梁、垂蓮柱有木雕,建築門窗為玻璃窗[7]:60。
藏經樓作為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第四展廳,使用圖片、模型和三維影視展示保國寺大殿建築式樣與《營造法式》的聯繫[15]。
-
藏經樓
-
藏經樓前檐
-
藏經樓前檐柱礎,上刻有海洋生物
鐘鼓樓
[編輯]鐘樓和鼓樓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至十五年間,佈置在大殿前院的兩側,但又有高牆與院中隔開。鐘鼓樓均為二層,單檐歇山頂,佈局略有差異。鐘樓一層面闊及進深均為三開間(8.65米),二層則只有當心間及北側的樓梯間,脊檁有清嘉慶年間的題款。鼓樓一層面闊三間(8.55米),進深二間(4.25米),二層當心間置鼓,左右各有一樓梯間[7]:52-53。
進士第
[編輯]法堂西側原有僧房三間,1962年4月失火被毀。1982年將寧波市區中營巷34號明代古建築黃氏「進士第」正廳遷建於此。該建築為單檐硬山頂,面闊三間,門窗參考紹興呂本故居修復中設計的門窗復建。因建築位於明代所建「迎薰樓」位置,故又稱為迎薰樓[12]。
經幢
[編輯]保國寺現有經幢位於天王殿前,並非保國寺原物,而是保國寺文物保護管理所於1984年1月遷入。東側經幢原在慈城普濟寺,造於唐開成四年(839年),1963年3月公佈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西側經幢原在鄞縣永壽庵,造於唐大中八年(854年)[12]。
-
天王殿前東側經幢
-
天王殿前東側經幢
-
天王殿前西側經幢
-
天王殿前西側經幢
保護
[編輯]外部圖片連結 | |
---|---|
保國寺保護區劃圖,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7月11日 | |
保國寺保護範圍坐標定位,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7月11日 |
保國寺在1954年被發現後,經建築學家劉敦楨、陳從周推薦,於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全省除保國寺外僅有六和塔和岳飛墓入選。1973年,保國寺大殿曾嘗試使用北方常見的望板上鋪青灰做法修復屋面,但由於濕氣堆積,屋面滲漏,望板、椽子加速腐朽。1975年,保國寺採用南方建築工藝進行大修,替換屋瓦,替換部分朽毀構件,拆除了歷代所加的「螞蟥攀」、「支撐柱」等附加構件。同時在中國內地首次採用環氧樹脂填充,使部分糟朽的宋代構件恢復了強度。此次大修亦發現了墨書「甲子元豐七年」的下昂,為大殿年代提供了依據。1976年2月,保國寺文物保護管理所成立[12],該機構於2006年改為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承擔保國寺的保護、研究、展示職能[18]。1996年,國家文物局批准了《保國寺總體維修保護方案》,這一工程至2003年結束,在保國寺引入消防用水,整治白蟻,增加避雷設施,減少了古建築的安全隱患。同時,自2002年起,保國寺開始與專業機構合作,監測大殿動態數據,同時與清華大學等高校合作,對大殿進行激光掃描,獲得全面的測繪數據[11]。為了防止大殿毀於香火,寺內的宗教活動也被停止[4]。
民間傳說
[編輯]傳說採取滅佛政策的唐武宗死後,明州信眾找到國寧寺(今天寧寺)住持可恭要求恢復靈山寺。可恭攜明州剌史所撰文牒,至臨潼便開始三步一拜,三日至長安城門。此時天降喜雨,化解了數月的乾旱,唐僖宗遂同意靈山寺復寺,並賜名為保國寺[19]。
保國寺大殿西首梁頭兩側有兩隻塗有石灰,直徑約30厘米的木饅頭。傳說饅頭為昔日靈山北麓定林寺拋來的上樑饅頭[19],又傳說木饅頭為木匠祖師魯班所留,當遇到飢年,木饅頭會化為無盡的真饅頭,救助僧眾和饑民[20]。
參考資料
[編輯]- ^ 林士民. 保国寺. 文物. 1980, (2): 90–91.
- ^ 徐建成. 筑以思想 营以和谐:保国寺千年奇迹与宁波城市创造力. 寧波通訊. 2013年, (22): 8–23.
- ^ 耿晶. 千岁保国寺 还有多少谜未曾解开. 現代金報. 2013-04-10 [2017-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 ^ 4.0 4.1 王路. 千年保国寺,有望继续屹立千年. 寧波日報. 2013-08-24 [201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 ^ 余如龍. 探索文保所转型博物馆的成功之路. 中國文物報. 2010-10-20: 第七版 [2017-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3).
- ^ 千年保国寺:见证建筑文化海丝传播史. 寧波日報. 2017-05-19 [2017-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3).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寧波保國寺文物保管所. 东来第一山——保国寺.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3. ISBN 7-5010-1517-1.
- ^ 周當其. 一九四师在宁波及宁波沦陷经过.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寧波市委員會. 2006-11-27 [2017-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5).
- ^ 鄭彭齡. 古代建筑之瑰宝——保国寺. 浙江檔案. 1996, (7): 46–47.
- ^ 戚德耀; 方長源. 将近半个世纪前调查宁波市保国寺的回忆. 中國寧波網. 2003-08 [2017-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5).
- ^ 11.0 11.1 保国寺大殿重新发现60周年回眸. 浙江省文物局. 2014-12-19 [2017-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5).
- ^ 12.0 12.1 12.2 12.3 許孟光. 保国寺维修与开放. 宁波文物古迹保护纪实. 寧波出版社. 2000 [2017-07-18]. ISBN 9-787-80602-41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5).
- ^ 嘉慶《保國寺志》卷一:推其發脈之祖,乃從四明大蘭而下,……轉南折東崔嵬而特立者,貿山之頂也,頂之下復起三台,若隱若狀,越數百丈為寺基。
- ^ 游览保国寺. 寧海新聞網. 2012-10-31 [201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4).
- ^ 15.0 15.1 15.2 15.3 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基本陈列介绍. 浙江省文物局. 2014-03-11 [201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8).
- ^ 楊新平. 保国寺大殿建筑形制分析与探讨. 古建園林技術. 1987, (02): 46–52.
- ^ 千年保国寺大殿曾经有“邻居”. 中國寧波網. 2013-07-17 [2017-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3).
- ^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浙江省文物局. 2006-01-12 [201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8).
- ^ 19.0 19.1 古刹保国寺. 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政府. [2017-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8).
- ^ 徐建成. 保国寺的 “木馒头”. 第四版. 中國文物報.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