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大營營房舊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大營營房舊址
北大營舊址陳列館
北大營舊址陳列館入口(2022年1月)
成立1907年 (1907)
地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瀋陽市大東區柳林街2-6號
類型近現代遺址型博物館

北大營營房舊址,簡稱北大營,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瀋陽市的一處不可移動文物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經作為兵營使用,也是九一八事變時首個遭關東軍進攻的地點。

2011年,該營房舊址被瀋陽文保志願者發現,並先後列入瀋陽市及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北大營營房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在營房舊址上改造的陳列館於2021年12月2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參觀[1]

歷史

[編輯]
北大營營房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遼寧省瀋陽市大東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31年
編號8-0543-5-027
認定時間2019年

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奉天省省城北門約5公里的喇嘛園子修建兵營,這座兵營被稱為北大營。北大營為正方形,每邊邊長約2000米。北大營四周有兩米高的土圍子。土圍子兩側有1米深、3米寬的壕溝。每邊的土圍子中間設有卡子門和崗哨。北大營的主營門為南卡子門。營區內的南部為大操場,東、西、北部為兵舍,中部為協統辦公處。在大操場和營房之間為寬3米的林蔭路。南卡子門到協統辦公處也有一條道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駐守北大營的陸軍第二混成協協統藍天蔚與革命黨人在北大營決定響應武昌起義。藍天蔚還派人與第六鎮統制吳祿貞,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聯繫。革命黨人推舉藍天蔚為關外革命軍討虜大都督。10月29日,藍天蔚與張紹曾盧永祥等致電清政府,提出十二項條件。11月6日下午,藍天蔚在北大營召集革命黨人開會,打算驅逐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宣佈東三省獨立。不過藍天蔚的部下李際春卻向趙爾巽告密。趙爾巽得知後採取行動,派張作霖進駐奉天,並剝奪張紹曾兵權,還暗殺吳祿貞。11月14日,趙爾巽解除藍天蔚第二混成協協統的職務。

藍天蔚被解除職務後,繼任協統為聶汝清。由於聶汝清剋扣軍餉,1912年6月19日,北大營內的三標一營、二營和三營發動兵變,進攻奉天省城大北邊門。趙爾巽派張作霖和吳慶桐出城鎮壓譁變士兵。此次兵變很快被鎮壓,北大營也被張作霖佔據。此後北大營成為張作霖的據點。

1915年,張作霖將北大營原有的3550餘間房間全部拆舊翻新。1922年,張作霖在北大營架設電燈。1923年,為了救濟,張作霖在北大營設立軍人工廠和製造槍炮的製造廠。1924年9月,北大營長波無線電台竣工。1922年6月,軍人運動大會北大營東操場召開。1930年10月9日,張學良就任陸海空軍副司令,並在北大營舉行大閱兵典禮,允許市民參觀。

1931年9月18日晚10時20分,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地區一段路軌,聲稱是中國軍隊所為(柳條湖事件)。晚10時25分,關東軍進攻北大營。9月19日凌晨5點30分,關東軍佔領北大營並在營內縱火,使得北大營成為一片廢墟。1942年11月至1943年11月,日軍將太平洋戰爭東南亞戰場中的一部分盟軍戰俘關押在北大營。1943年7月,這些戰俘被轉移至奉天俘虜收容所(現大東區和睦路附近)[2]

日軍投降後,北大營舊址一度閒置,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汽車十團教導隊進駐營區,開始清理營區,修復部分營房,併入駐訓練使用。隨後由於中國城市建設需要,大部分營區劃給地方使用,營區基地總面積只剩14萬平方公尺。1965年11月,中共東北軍區後勤幹部訓練大隊遷入北大營地區。1981年,大隊納入大連陸軍學校編制,為新建學員宿舍樓、綜合樓、食堂、家屬宿舍及附屬配套用房又拆遷了原有營房多座。

2011年,一些瀋陽文物志願保護者通過衛星定位發現三棟平房,疑似為北大營殘留營房。經瀋陽市文物局組織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等單位的專家鑑定,認定確實是北大營營房舊址。經實地考察並對照歷史資料最終確認,現存的三棟平房為當年獨立第七旅部分部隊營房。其中2號營房保存基本完整,長約113.78米,寬7.11米,現為居民住宅,有住戶20戶左右。另兩棟已經過多次改造。1號營房長60.58米,寬7.11米,原作為倉庫使用,現閒置。3號營房長34.58米,寬7.05米,原作為倉庫使用,現閒置[3]

2012年,瀋陽市文物局將北大營內殘存的兩棟半約100米長,7.5米寬的營房列為瀋陽市不可移動文物[4]。2014年10月,北大營營房舊址入選遼寧省第九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2019年,北大營營房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進行修繕及改造為陳列館的工作[6]

2021年12月23日,北大營舊址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陳列館總面積為1.1萬餘平方米,設置「國難降臨 奮起反抗」、「抗戰印記 城市榮光」等主題,通過400餘幅歷史照片、200餘件歷史文物以及電子地圖、場景復原、全景沙盤等多種現代化手段對歷史進行展示。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