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大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湖大山
審馬陣山草原眺望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在臺灣的位置
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在臺灣的位置
最高點
海拔3,741.595米(12,275.57英尺) [1][2]
地形突起度1,247米(4,091英尺)
主鞍部:摩即山南鞍2,495公尺
母峰玉山
列表臺灣百岳五嶽台灣百名山
座標24°21′43.2″N 121°26′21.4″E / 24.362000°N 121.439278°E / 24.362000; 121.439278座標24°21′43.2″N 121°26′21.4″E / 24.362000°N 121.439278°E / 24.362000; 121.439278[1]
地理
位置 臺灣臺中市和平區平等里、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
山脈中央山脈
地質
岩石年代中新世[3]
攀山
最簡路線英語Normal route勝光登山口、710林道經多加屯山、審馬陣山抵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泰雅語B'bu' TopukRgyax Topuk、南澳群泰雅語:Rgyax TowpoqRgyax Towpoh、溪頭群匹亞南泰雅語:Rgyax BayuRgyax Bazyu[4]:123,131-132,134、志佳陽群泰雅語:b'bu Biyun[5]:488-490、沙拉茅群佳陽泰雅語:b'bu Bizian[6]:152),為臺灣第五高山,中央山脈第三高峰、中央山脈北段的最高峰,海拔3742(3,741.595)公尺,設有一等三角點、三等衛星點LP59,[2]臺灣百岳排名第8。處於中央山脈主稜線北段,南湖山群為臺中市宜蘭縣花蓮縣的邊界,最高峰南湖大山山頂位於臺中市和平區平等里,東南方距離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的邊界約400多公尺,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南湖大山與玉山雪山秀姑巒山北大武山合稱「五嶽」,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山型端凝厚重,素有帝王之山王者之山之稱;主山的山體,別號「帝王頭」[7]:上冊186-193,200-209。南湖大山亦為現行流通第五版新臺幣貳仟圓鈔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背面之主題。

山脈群[編輯]

南湖山群高山林立,許多山峰和稜脈高於3,500公尺,主要的山峰有主峰(3,742公尺)、南湖大山東峰(3,639公尺)、南湖大山東北峰(3,563公尺)、南湖大山東南峰、南湖大山中南峰、南湖大山南峰巴巴山、巴巴山南峰、南湖大山北峰(3,595公尺)、南湖北山(3,534公尺)[1][2],甚至還包括東稜的馬比杉山、西稜的審馬陣山、北稜的巴都服山拔都諾府山,是整個中央山脈最北的高山區,南湖大山東峰也是宜蘭縣的最高峰。南湖大山因位處中央山脈的北緣,緯度較高、海拔高、山體龐大等地理因素,再加上寬大的蘭陽溪河谷與思源埡口的通谷地形,每當冬季寒流來襲,大陸冷氣團即循此通谷順勢導入大量的濕冷空氣,受通谷兩側高聳山脈的推升夾擠,逐漸凝聚隨地勢上昇,當氣團上昇到3,000公尺以上,隨着高山溫度驟降,濕冷上昇氣團的迎風面的高山便會飄下紛紛白雪。南湖大山與西側夾擠的雪山成為臺灣最容易降雪與積雪深厚的高山。

南湖山區的地層主要由板岩構成,時夾有薄層細粒砂岩始新世礫岩石灰岩。一部分為始新世地層,稱為畢祿山層,而其西斜面可能為中新世地層,稱為廬山層。南湖山區的冰河地形圈谷的岩層,主要以板岩為主,如北峰經東北峰、東峰至主峰的稜脈,出露多處板岩露頭。南湖山區的變質砂岩,呈帶狀分佈,由主峰經南湖南峰南延至中央尖山出露石英砂岩為主的變質砂岩,中央尖山更出露粗粒石英砂岩,甚至石英礫岩。這個極堅硬的帶狀石英砂岩區形成南湖山區主要的稜脈與突出的山峰。

林朝棨認為南湖山塊原本與其西方的雪山山塊相連,屬同一個山塊,後受地塊運動形成地壘狀山地,之後兩山塊之間發生斷裂,形成匹亞南構造線(梨山斷層),將兩山塊分割東西兩側。南湖大山最具特色的地形景觀為「南湖圈谷」,日治時田中薰與鹿野忠雄在1934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南湖大山曾為冰帽覆蓋,南湖山區周遭形成有19個圈谷,其中南湖大山北峰、東北峰、東峰、主峰附近有12個圈谷,保存最顯著、最完好的是此四峰包圍的上、下圈谷。2000年楊建夫的研究報告在南湖大山主峰周邊發現3個U形谷、18個圈谷、1處冰帽等的主要冰河地貌,以及多處冰坎冰磧丘和擦痕等冰河作用的直接地貌証據,還在上、下圈谷的四周谷壁發現許多屬於冰緣地貌的石流坡。位在下圈谷(一號圈谷)的南湖山屋原為泰雅獵寮所在地,溪頭群匹亞南泰雅族人稱為Bunakei,意為岩屑砂石平坦地,[註 1]後來演變為上圈谷(二號圈谷)的別名,又稱上圈谷為「布那奎圈谷」。[註 2]楊建夫研判上、下圈谷是兩條U型谷,而非冰斗。一、二號圈谷南側頂端是南湖主峰與東峰間非常平坦的鞍部,標高約3500公尺,水系上是臺灣海峽與太平洋的分水嶺,這塊平坦的鞍部東西長約400公尺,南北寬約250–300公尺,其北側的上、下圈谷和東南側的大濁水南溪源頭谷地全是冰蝕的U形谷,應是古冰帽遺跡,估算冰期的冰層厚度達70–80公尺。[7]:上冊200-209[9][10]:201-205

冰河時期,臺灣與亞洲大陸相連,寒帶植物擴展到臺灣。冰河期結束,氣溫與海平面上升,寒帶植物不得不往高山遷徙,於高山地區找到棲息地,保存了許多第三、四紀的冰河孑遺生物,其中以南湖大山山區最多。南湖上、下圈谷是高山野花的故鄉,臺灣珍貴的地理寶地,冰河孑遺植物大都遺留這裏,成為這批嬌客的最後一塊根據地。南湖山區多達百餘種的高山植物,幾乎涵蓋臺灣絕大多數高山植物。上、下圈谷最高點為冰河最高點寒原地帶,氣候嚴苛低溫,風化劇烈,石礫鋪蓋,土層淺薄,幾乎寸草不生,這荒僻孤冷所在,居然可以開出嬌艷媚麗的花朵。南湖山區中特有最著名的有南湖大山柳葉菜,俗名為大輪紅花,美名遠播,是孑遺自冰河時期的珍稀物種,在高海拔3400公尺以上的山區呈現孤島狹隘之點狀分佈,族群數量稀少,農委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於1988年8月22日公告明訂為珍貴稀有植物之一。[11][12]此外有岡本氏岩蕨高山柳南湖附地草南湖蒿草南湖碎雪草南湖馬蘭南湖紫雲英南湖大山黃芮)、南湖倒提壺雙黃花堇菜高山鐵線蓮奇萊喜普鞋蘭玉山薄雪草南湖杜鵑(南湖石楠)等,都是臺灣特有與珍稀的植物。[13]

山路[編輯]

南湖大山是泰雅族遷徙史中重要的據點,遷移到思源埡口分枝散葉的先祖,其中一支往東翻越南湖大山進入南澳,是為南澳群。往北進入蘭陽溪的溪頭群,南湖大山也為匹亞南社群的傳統獵場。四季部落亦可由加羅湖向南縱走中央山脈主脊前往南湖大山。 原在霧社附近濁水溪上游道澤群賽德克族東遷翻越中央山脈主脊,進入立霧溪流域北側,是為陶賽群,南湖中央尖的東南側為其傳統領域。 過去攀登南湖大山的途徑,是利用泰雅賽德克各族群進入南湖大山的傳統獵路。早期最普遍的路徑,由溪頭群匹亞南部落(泰雅語:Pyanan,現漢名為1959年蔣經國50大壽來此避壽而改稱南山村)向南溯登耶克糾溪紅達拉溪蘭陽溪大甲溪分水嶺木杆鞍部(quri Mugan),再往東沿稜上登審馬陣(木杆鞍部也可續往東南下南湖溪谷前往中央尖山方向),或由匹亞南溯登耶克糾溪,攀上審馬陣山西北支稜,經奇烈亭(泰雅語:Klituy[14]:111,又有譯寫為寄歷亭)上審馬陣稜線(泰雅語:Reteq轉寫自片假名レテック)。自審馬陣再往東沿稜上登南湖北山即接上中央山脈主脊,轉往南經由受大濁水北溪嚴重向源侵蝕切割的五岩峰峭壁、南湖大山北峰,再下登穿越圈谷(泰雅語:Bunakei布那奎,意為岩屑砂石平坦地[註 1])前往南湖大山。[15]

日治時1910年4月,宜蘭廳叭哩沙(今三星)支廳長警部小島仁三郎與宜蘭蕃務係長警部坂井時彥氏一行,由奇烈亭路線上登,翻越南湖山區轉往東南方大濁水南溪源頭傳統獵路,向南翻越分水嶺波浪山稜線,前往探訪東遷到立霧溪流域支流陶賽溪的陶賽群賽德克族部落。 1914年4–5月,測量技師野呂寧一行34人與原住民武裝護衛隊275人,由叭哩沙往四季,在加羅湖(泰雅語:Mllwax)往東翻過中央山脈主脊,再沿大濁水北溪南澳群泰雅大部落比亞毫社傳統獵路,從南湖山區的東方,經束穗山上登,向南穿越闊闊庫溪上游,越嶺馬比杉山支稜,進入大濁水南溪上源谷地(泰雅語:Bunaagan),登頂南湖大山,再由奇烈亭路線下山,進行首次有記錄的非原住民攀登南湖大山與地理測量。[16]:66-77 1933年8月田中薰與鹿野忠雄攀登南湖大山進行地理及冰河地形研究,是從泰雅族四季部落(泰雅語:Skikun)傳統獵路,由加羅湖(泰雅語:bcilung Mahayahen,意為檜木乾枯,位於Mllwax,日治時設有ムルロアフ駐在所)縱走中央山脈主脊往南,前往南湖山區。[17]

泰雅獵人在南湖的下圈谷,原建有傳統獵寮稱為Bunakei(布那奎,意為岩屑砂石平坦地)[註 1]日治時1926年11月臺灣山岳會成立,臺灣登山活動蓬勃發展,1934年12月臺灣山岳會在此興建了新式的「南湖山莊」,同時也在奇烈亭山徑的中途海拔高約2560公尺處,搭建了一棟登山小屋,並以該地泰雅語地名命名為「寄歷亭」(奇烈亭)。戰後南湖山莊至今又歷經多次改建,現今為新式的太陽能山屋。

日治及戰後初期,攀登南湖大山主要由匹亞南部落溯登耶克糾溪經奇烈亭上審馬陣的路線,過溪時經常發生山洪暴漲人員遭圍困的事故。1974年7月,中華山岳協會雲稜登山隊為紀念隊友吳萬居一年前在南湖圈谷發生山難死亡,捐出了20餘萬元,在木杆鞍部東北山坳處興建了一棟「雲稜山莊」(附近原為泰雅獵寮Rezeq轉寫自片假名レゼック,位在2004年啟用的「新雲稜山莊」東南方約300公尺溪谷中,原雲稜山莊現已拆除),並開闢了從思源埡口利用710林道,再翻越多加屯山、經木杆鞍部到達此山莊不必過溪、免除山洪危險的新途徑。這條不用再攀昇千餘公尺,即能抵達審馬陣山的新路線,便立刻取代了奇烈亭的傳統路線,原奇烈亭路線即漸荒廢。[18]早期也另有獵路可由原雲稜山莊經南湖溪溪谷,直接進入南湖圈谷,或登上主山西稜、南稜,然因溪谷地形破碎,未經過稜線百岳山頭,登山客少走,也漸荒廢。1978年12月25日,中華山岳佳友登山隊高、朱、李等三位隊員由雲稜山莊單日輕裝來回南湖大山,回程突然遭遇強烈寒流暴風雪來襲,隊員不及走避在南湖北山–審馬陣之間空曠不避風的草原,徹夜遭暴風雪襲擊死亡,為了避免再發生憾事,在審馬陣草原的水池邊興建審馬陣避難山屋(原為泰雅獵寮Tqzing,1996年審馬陣避難山屋改建為相鄰的兩棟組合鋁屋)。

進入21世紀,710林道歷經多次颱風、地震等天災多處已崩斷,雖仍能勉強行走,另開闢由勝光的菜園上登勝光山稜線接往710林道的路線。

歷年意外[編輯]

  • 1965年1月4日,臺灣省山岳會隊員于家琛在審馬陣山區,因勞累留置途中,疲憊失溫身亡。[19]:2
  • 1973年10月12日,中華山岳協會雲稜登山隊隊員吳萬居在南湖圈谷,大雨滯留失溫喪生。[20]:4過去攀登南湖大山的傳統途徑,是由匹亞南部落溯登耶克糾溪紅達拉溪上木杆鞍部、或經奇烈亭上審馬陣,下雨後過溪時經常發生山洪暴漲人員遭圍困的事故。1974年7月,雲稜登山隊為紀念隊友吳萬居捐出了20餘萬元,在木杆鞍部東北山坳處興建了一棟「雲稜山莊」(今「新雲稜山莊」東南方約300公尺溪谷中),並開闢了從思源埡口利用710林道,再翻越多加屯山、經木杆鞍部到達此山莊不必過溪、免除山洪危險的新途徑。這條不用再攀昇千餘公尺,即能抵達審馬陣山的新路線,便立刻取代了奇烈亭的傳統路線。[18]
  • 1977年1月19日,臺大登山社一名大一隊員歐世彬在南湖東峰迷途。南湖上、下圈谷南側頂端嶺線是主峰與東峰間一塊古冰帽遺跡的平坦鞍部,東西長約400公尺,南北寬約300公尺,如遇天候不佳視野惡劣時,缺乏可辨認的地標,極易發生迷途意外。同行隊友搜尋時遭遇暴風雪,隔天撤退到審馬陣草原另一名隊友林錦綸失溫死亡。歐世彬遺體至1980年9月才在馬比杉山稜線北側闊闊庫溪上游被發現。[19]:5[21]楊南郡上溯陶賽溪搜救遇大雪,無功而返記錄[22]:121-131
  • 1978年12月25日,中華山岳佳友登山隊高、朱、李等三位隊員由雲稜山莊單日輕裝來回南湖大山。「雲稜山莊」建成後,常有登山隊進行由雲稜山莊單日輕裝來回南湖大山的行程。此隊回程突然遭遇強烈寒流暴風雪來襲,隊員不及走避在南湖北山–審馬陣之間空曠不避風的草原,徹夜遭暴風雪襲擊死亡。為了紀念及避免再發生憾事,在審馬陣草原的水池邊興建審馬陣避難山屋,在山屋上方步道接近稜線處設立紀念牌。
  • 1999年2月16日,臺北縣新莊市民楊建國,由友人載至思源埡口後獨自前往南湖大山,預計二月廿四日由花蓮出口返臺北,逾期仍未歸。警方於二月廿四日派搜救人員進入南湖山區搜尋多日,楊建國後自行脫困。
  • 1999年2月20,崑山工專校友蕭俊堅於攀登南湖大山時落單迷途。
  • 1999年7月7日,臺大保育社十一名男女學生,攀登南湖大山歸程,隊員陳怡潔在北峰旁之五岩峰墜崖,失去行動能力,同學以手機向外求救,軍警派出多名人員前往救助。於七月八日在審馬陣山屋接運到傷者,立即抬下山送往臺中榮總急救。[23]
  • 2001年7月初,東海大學登山社攀登南湖大山時遭遇颱風侵襲,在陸上颱風警報期間,全隊就地在審馬陣山屋避難直至7月7日天氣好轉之後才下山,在將要抵達思源埡口附近710林道出口附近,林道有約5公尺長度遭有勝溪颱風山洪掩蓋深達小腿,路徑遭溪水掩蓋不易分辨,隊員架設安全確保繩索系統以渡溪,擔任嚮導的林微梅於涉溪時不查溪水掩蓋下有巨大取水涵管,滑倒掉入溪中,被埋在溪床中的巨大取水涵管吸入,經隊員全力前後搶救拉扯無效力竭而被沖走溺水死亡。她的同學好友於林道口、710林道的鐵柵欄跨進不遠處的步道旁設立一座紀念碑以資悼念。[24]
  • 2001年8月22日,王志雄獨自一人攀登南湖大山,原定下山時間之後都還不見其下山。
  • 2002年10月14日,政大登山隊卓冠奇攀登南湖北山時疑因罹患高山症昏迷、另一名登山客謝稟恆則在下山時失聯。救難人員會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入山,凌晨將卓、謝兩人救出,卓員經送醫後,身體已無大礙。謝稟恆則身體無恙,短暫休息後,自行與隊員下山回家。
  • 2003年5月3日晚間,高雄登山隊從南湖北山抵達審馬陣山時,部分隊員體力不繼脫隊太遠,整裝時才發現四十二歲的女隊員陳金匙失蹤,當晚向警方報案搜尋。5/5上午07:40搜救隊員於南湖北山與五岩峰間,聽到山谷中陳女的呼救聲後,立即運用繩索垂降至山谷內,08:10尋獲陳女。經救難人員檢視陳女的狀況,除輕微的擦傷,精神疲憊外,其餘均安好。
  • 2003.10.30,攀登南湖大山的黃中元,深夜在南湖山屋高山症病發,搜救中心在30日凌晨派遣海鷗直升機前往深山救護,經漏夜搶救載運下山送醫急救後,仍然不治身亡。

[25]

李俊生山難[編輯]

2006年11月10日,李俊生(30歲)與新光人壽同事一行八人攀登南湖大山,11月13日回程從雲稜山莊往登山口(多加屯山方向)前進,八人中李俊生第二個從雲稜山莊出發,當他走到木杆鞍部時被第三位隊員超前,但第四位隊員以後就再無人看到他;中午登山隊七位隊員到達登山口,李俊生並未出現。

資深山友黃國書組織六人小組12月中出發搜尋,在雲稜山莊以重裝備兵分兩路:其中三人向北往南山村方向並打算露宿,另三人則下切到南湖溪搜索,住南湖溪山屋。

12月13日,黃國書一組冒細雨從雲稜水源區下切後,在距南湖溪山屋約40分鐘的河床上發現李俊生的背包和登山杖,內有手機、哨子、保暖衣物、攻頂小背包及足以維持一禮拜的食物等,而背包前方10公尺為一深潭;黃國書等人推想李俊生應是為游過深潭而隻身離開他的背包,續往下遊走過一深達胸部的深潭後,他們發現李俊生丟棄的一包春風面紙(與背包中品牌相同),乃更確定李俊生到過這裏。因無溯溪裝備加上幾近失溫,黃國書等人疊石為記後折返。

12月25日,黃國書帶着一組溯溪裝備及消防人員上山,沿上次路徑架繩再往下游;這次翻越瀑布深潭更多,終於在距背包15公里的南湖溪畔發現李俊生的遺體,此處到有人煙的志良苗圃只有兩公里路程。[26]

賴杉傑山難[編輯]

2007年3月17日上午,賴杉傑(男,48歲,中國菱電服務課組長)與丁清俊(男,47歲,漢翔公司職員)、周美珠(女,37歲)、童冠閔(男,28歲)從宜蘭縣思源埡口入南湖大山。3月18日,登審馬陣山,四人夜宿南湖山屋,遇上專業領隊陳秀真(40歲,中華山難搜救協會中區幹部)。

3月19日上午,四人輕裝攻頂,登南湖大山東峰馬比杉山;17時,回程大雪紛飛,童冠閔先回山屋燒開水等隊友抵達取暖;19時,賴杉傑、丁清俊、周美珠三人未回,陳秀真認為情況有異,與童冠閔前往察看;20時在南湖大山主峰、東峰鞍部找到三人,賴杉傑已死亡,丁清俊仍抱住他為其保溫;20時30分,童冠閔揹著賴杉傑的遺體,丁清俊、周美珠兩人撐扶,陳秀真在前引導,後因眾人已無體力,陳秀真建議安置遺體,回山屋後以手機求救。

3月20日8時,國家搜救指揮中心消防署三度派直升機,因雲層太厚折返;3月21日7時,海鷗直升機在南湖大山山屋附近找到丁清俊、周美珠、童冠閔、陳秀真等四人;救難隊員另徒步在3,740公尺(一萬二千六百英呎)的主峰稜線上尋獲賴杉傑遺體,並送往臺中縣豐原市[27]

註釋[編輯]

  1. ^ 1.0 1.1 1.2 查泰雅語線上詞典,「bnaqi」意為砂土[8]
  2. ^ 包括林朝棨《土地誌》、《戶外生活版百岳全集》、《上河版百岳全集》等,都依田中薰與鹿野忠雄在1934年發表的研究,將南湖下圈谷編號為一號圈谷、上圈谷(布那奎圈谷)編號為二號圈谷。2000年楊建夫的研究報告則將一號、二號圈谷相反編號。本條目以田中薰與鹿野忠雄的編號為準。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南湖大山 (地圖).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 (國土測繪中心). [2022-06-03]. 
  2. ^ 2.0 2.1 2.2 南湖大山一等三角點 (地圖). OpenStreetMap. 
  3. ^ 中央地質調查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L0003臺中市 (PDF) (報告). 經濟部. 2014年12月 [2022-06-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5-23). 
  4. ^ 蕭世暉; 汪明輝. 解殖民的文化地景再現:以泰雅族人繪製「會吟唱的地圖」為例 (PDF). 地理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6-11, (65): 107–142 [2022-04-10]. ISSN 1019-6684. doi:10.6234/JGR.2016.65.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03). 
  5. ^ 鹿野忠雄. 中央尖山の登攀 (PDF). 山岳. Vol. 25 no. 3 (日本山岳會). 1930-11: 447–491. ISSN 0286-7508. doi:10.11501/6064950 (日語). 
  6. ^ 木田文治. 冬期南湖大山行(南湖溪溯行) (PDF). 山岳. Vol. 36 no. 2 (日本山岳會). 1942-06-30: 147–166 [行程1940年12月–1941年1月] (日語). 
  7. ^ 7.0 7.1 百岳2.0小組. 陳遠建 , 編. 第二世代台灣百岳全集 初版. 臺北市: 戶外生活. 2007-08-31. ISBN 978-986-6994-39-5. 
  8. ^ tay:bnaqi [砂土]. 原住民族語言線上辭典.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 [2022-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1). 
  9. ^ 楊建夫; 郭彥超. 南湖大山圈谷群古冰河遺跡研究初步調查 (報告). 計劃主持人:王鑫 研究機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太魯閣國家公園. 2000-06-30. 
  10. ^ 林朝棨 (編). 臺灣省通志稿 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 臺北市: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57 [202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0) –透過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11. ^ 南湖柳葉菜(10/04).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花果曆〉回顧2005年花果曆〉秋季(8.9.10月). 2020-02-01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12. ^ 珍貴稀有植物. 自然保育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物種保育 > 植物保育. 2020-04-29 [202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13. ^ 楊文章; 連鋒宗. 綠色長城:山花抒情. 上河文化. 2003-01. ISBN 9579758875. 
  14. ^ 雪霸國家公園鄰近地區(尖石、大同等)泰雅族口述歷史訪談暨部落發展規劃 (PDF) (報告). 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 執行;林益仁 主持;嘎義·亞威 研究員. 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8-12. 
  15. ^ 鹿野忠雄. 埤亞南越嶺之山旅(上)──從羅東出發經南湖大山、次高山至霧社 (PDF). 山岳. Vol. 26 no. 2. 由林清池; 李英茂翻譯. 吳永華 譯註 (日本山岳會): 235–277. [原文發表於1931年7月]. 
  16. ^ 野呂寧. 南湖大山方面探檢記 (PDF). 山岳. Vol. 10 no. 3 (東京: 日本山岳會). 1915-05-15 (日語). 
  17. ^ 田中薰. 南湖大山の記 (PDF). 山岳. Vol. 29 no. 1 (東京市: 日本山岳會). 1934-06-01: 25–56 (日語). 
  18. ^ 18.0 18.1 北一段(南湖‧中央尖). 線上臺灣百岳. 上河文化. 2016-10-31 [202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19. ^ 19.0 19.1 黃一元.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五十年年表 (PDF) (報告).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最後記錄到2018年] [2022-05-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5-27). 
  20. ^ 黃一元.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五十年年表 (報告).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最後記錄到2018年]. 
  21. ^ 王聰叡. 難忘的南湖山難. 台大山社四十年. 台大登山社. 
  22. ^ 楊南郡. 附錄二·合歡古道調查見諸報章之報導·陶塞溪谷 王素娥原著. 合歡越嶺古道調查與整修研究報告 (報告). 太魯閣國家公園. 1986-07 [原載1977-03-19《中央日報》] –透過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23. ^ 台大學生登山傳山難女生陳怡潔墜崖受傷. 華視新聞網. 1999-07-07 [202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4). 
  24. ^ 甘宸宜. 2001北一段有勝溪溺斃事件檢討報告 (報告). 東海登山社山難組長. 
  25. ^ 鄭安睎. 山難資料(民國86-94) (報告) –透過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登山講義 山難防救. 
  26. ^ 與同事攀登南湖大山 保險員失蹤. 大紀元. 2006-11-14 [2018-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27. ^ 謝鳳秋、歐素美、蔡宗勳. 南湖山難 3人獲救下山. 自由時報. 2007-03-22 [2019-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