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御夫座

天球赤道座標星圖 06h 00m 00s, +40° 00′ 00″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御夫座
Auriga
星座
Auriga
縮寫Aur[1]
所有格Aurigae
象徵物戰車御者
赤經04h 37m 54.4293s至07h 30m 56.1899s[2]
赤緯56.1648331°至27.8913116°[2]
家族英仙家族
面積657[3]平方度 (第21)
主要恆星5、8
拜耳/佛氏
恆星
65
行星的恆星7
亮度3m以上的恆星4
距離在10秒差距(32.62光年)內的恆星2
最亮星五車二 (0.08m)
最近的恆星格利澤268[4]
(20.74 ly, 6.36 pc)
梅西爾天體3[5]
流星雨
鄰接星座
可以看見的緯度範圍: +90°至−40°之間
最適合觀賞的月份:二月底至三月初

御夫座位於天球赤道以北,屬公元二世紀天文學家克勞狄烏斯·托勒密所劃48個星座和國際天文聯會承認的88個現代星座,拉丁語原名「Aurigais」意為「戰車御者」,即駕駛戰車的人。星座有許多神話傳說,如埃里克托尼奧斯密耳提羅斯。御夫座在北半球冬季夜空最明顯,與另外五個星座的恆星組成冬季六邊形星群。星座位於北赤緯,南半球只有-34°及北側完整可見,更南面只能看到部分乃至完全看不到。御夫座佔據657平方度夜空,在現代星座名列前茅,相當於最大星座長蛇座的一半。

五車二屬罕見的多恆星系,是御夫座最亮星體,亮度在夜空所有星體排第六五車三是頗具特色的變星,附近的食雙星柱一周期極長,是人類深入研究目標。御夫座冬季靠近銀河,邊緣有M36M37M38等眾多明亮疏散星團,倍受業餘天文學家關注。星座的火焰之星星雲頗具盛名,與變星御夫座AE關聯。

中國古代天文學把御夫座星體劃入五車星官,其中五車指五帝的戰車。御夫座還是眾多流星雨輻射點所在地,如御夫座流星雨、柱二流星雨、御夫座δ流星雨,另外還有估計存在但尚無觀測紀錄的五車一流星雨。

歷史與神話

[編輯]

美索不達米亞人劃分的星座「GAM」第一個納入御夫座恆星,代表短彎刀或曲柄杖,但包含的星體尚無定論,可能是御夫座所有恆星,也可能僅指五車二。古巴比倫人的規範星表綱要》標有星座「Gamlum」或「MUL.GAM」,包含今御夫座大部分恆星,所有明亮星體僅傳統上同時納入金牛座和御夫座的五車五不含在內,曲柄杖圖案代表羊群或牧羊人。後世貝都因天文學家以各種動物代表星座,每頭動物代表一顆星。御夫座星體由羊群組成,與古希臘神話異曲同工。[7]希臘天文學描繪的御夫座恆星也與山羊關係密切,後來演變成戰車御者和牧羊人[8]

希臘神話經常以御夫座代表神話英雄埃里克托尼奧斯,是雅典娜養大的赫淮斯托斯之子。埃里克托尼奧斯是公認的四馬雙輪戰車發明人,用戰車打敗篡位的安菲克堤翁後主政雅典[9][10]埃里克托尼奧斯按照太陽戰車創造四馬雙輪戰車,宙斯非常滿意並決定讓他留在天國[11]。埃里克托尼奧斯隨後以自身向雅典娜獻祭,宙斯很快把他升上夜空,紀念他的聰明才智和英雄事跡[12]

彼得·保羅·魯本斯畫作《找到埃里克托尼奧斯》;御夫座與埃里克托尼奧斯的神話關係緊密

神話還稱御夫座代表荷米斯之子、俄諾瑪俄斯的戰車御者密耳提羅斯[10]。御夫座的星座圖案極少繪出戰車,似乎也說明星座代表御者而非御者與戰車。珀羅普斯為追求俄諾瑪俄斯之女希波達米亞參與賽車,在密耳提羅斯幫助下獲勝後反將幫手殺害,荷米斯後將兒子送到天國。另有說法稱忒修斯之子威耳比俄斯拒絕繼母淮德拉求愛,淮德拉隨後自盡,威耳比俄斯被逐出雅典並死於戰車失事,後由阿斯克勒庇俄斯復活。[11][13]不論御夫座到底代表何人,上述神話都表明御夫座很可能用於反映戰車在古希臘社會的顯着地位[14]

希臘神話還以御夫座代表美狄亞弟弟的四肢。伊阿宋阿爾戈英雄返程期間,美狄亞為阻擋追兵殺害並肢解親弟弟,把四肢拋進代表銀河的大海,各肢體均有恆星對應。[15]

五車二在神話里代表用乳汁餵養嬰兒時期宙斯的母山羊阿瑪爾忒婭,與柱一柱二柱三組成星群,柱二與柱三代表小羊羔[16]。也有說法稱五車二代表阿瑪爾忒婭之主寧芙,神話稱阿瑪爾忒婭外表醜陋,與戈爾貢類似。宙斯將其剝皮充當埃癸斯,進而打敗提坦[11]星群包含的三頭山羊原屬其他星座,但二世紀天文學家克勞狄烏斯·托勒密的《天文學大成》把戰車御者與山羊合併[14]。此前老普林尼馬庫斯·曼尼里烏斯把五車二劃入其他星座,如「Capra」(「卡普拉」,有「山羊」之意)、「Caper」(「卡普爾」)、「Hircus」(「赫克斯」,與「Capra」一起組成家山羊的拉丁語學名),每種名稱都與「山羊星」的稱號有關[17]。古希臘天文學家克雷斯特拉杜斯第一個把柱二和柱三稱作「小羊羔」[11]

倫敦1825年左右發行的星圖卡片《烏拉尼亞之鏡》,顯示御夫帶着山羊和羊羔

御夫座的傳統圖案是戰車與車夫,車夫左肩扛着山羊,左臂下還有兩頭羊羔,右手抓着戰車韁繩[18]。不過,御夫座的圖案幾經變幻,山羊和羊羔的位置基本不變,但右手的韁繩有時繪成鞭子。1488年星圖《許癸努斯》的御夫座圖案變成車夫手持韁繩駕駛四輪車,拉車的動物是兩頭公牛,馬和斑馬各一匹。雅各布·米丘盧斯1535年的同名星圖繪有車夫駕駛雙輪車,由雙馬雙牛拉動。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筆下的御夫座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大相逕庭,土耳其星圖用代表御夫座恆星,約翰·拜耳稱為「Mulus clitellatus」。[17]17世紀法國人還曾以亞當跪在銀河邊、肩頭扛着山羊代表御夫座[19]

御夫座有時繪成凡人柏勒洛豐,勇敢地騎上珀伽索斯奔向奧林匹斯山朱庇特出於同情把柏勒洛豐放入群星。[20]

牛津研究發現15世紀御夫座星群可能稱為「Agitator」(意為「煽動者」、「鼓動者」),直到1623年的傑拉德·德馬林斯多主題著作還有如此表述[21]。御夫座部分星體曾劃入現已廢棄反射望遠鏡座,是馬克西米利安·赫爾為紀念威廉·赫歇爾發現天王星劃分的星座。反射望遠鏡座原本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位於雙子座天貓座、御夫座的大望遠鏡,以及位於獵戶座金牛座的小望遠鏡。約翰·波得1801年把兩者合併,星座大部分在御夫座。[22]

托勒密劃分的御夫座贏得普遍認可,並獲國際天文聯會正式承認,與其他現代星座一樣指夜空固定區域,包括古代圖案所在方位和周邊星體[23][24]。1922年,國際天文聯會確定以三字母縮寫「Aur」代表御夫座[25]。比利時天文學家尤金·德爾波特1930年正式劃分星座邊界,御夫座是20條邊組成的多邊形(見文首信息框),在赤道坐標系統赤經位於4h 37.5m至7h 30.5m赤緯在27.9°至56.2°[2]

非西方天文學

[編輯]

中國古代天文學把御夫座星體劃入多個星官五車五帝的戰車,象徵糧食豐收,由五車一、五車二、五車三五車四、五車五組成。指拴馬的三條柱子,每條均由三顆恆星組成,一為柱一柱二柱三;二為柱四柱五柱六;三為柱七柱八,第三顆星暫時不明。咸池是中國神話里太陽每天下山後沐浴的池塘;天潢代表橋樑或碼頭。座旗代表皇帝和官員的坐椅,包含御夫座東側八顆星體和天貓座座旗二八穀指各種農作物,大部分恆星屬鹿豹座,御夫座佔三顆,其中八穀一八穀二都在星座北側。[11]

五車二在古代印度天文學宗教地位顯著,代表梵天之心。古秘魯人稱該星「科爾卡」,與牧羊人關係密切。[19]

巴西博羅羅人把御夫座星體劃入代表凱門鱷的巨型星座,御夫座南側和金牛座東側恆星代表鱷魚尾,軀幹在獵戶座,頭部在天兔座。凱門鱷在亞馬遜人日常生活中地位突出,故有上述星座劃分。[26]有證據表明阿茲特克文明非常重視五車二,中部美洲阿爾班山遺址有該星偕日升標誌[27]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原住民認為御夫座比較明亮的恆星組成新月形,岩畫刻有形狀圖案[28]。北部灣波尼族土著把現代御夫座比較明亮的五車二、五車三、五車四、五車一划為星座[29]

馬紹爾群島居民把御夫座恆星與天空如何建成的神話故事聯繫起來。五車二代表住在阿利納布拉布島的眾星之母利格達納,天蠍座心宿二代表長子杜穆爾,昴宿星團代表么子。[30][31]。她告知群星,率先趕到東面島嶼者為王,要求杜穆爾用獨木舟載她過去。杜穆爾與其他大部分恆星拒絕搭載利格達納,只有昴宿星願意,最後他在母親的協助下率先趕到當上眾星之王。[30]加羅林群島其他地區居民把五車二稱為「Jefegen uun」,又稱「efang alul」、「evang-el-ul」、「iefangel uul」,意為「追隨者以北」[32]。御夫座和五車二在東太平洋各地文明還有不同名稱。普卡普卡島把今御夫座所在夜空稱為「圖塔凱奧洛之家」[33]社會群島稱「大谷地」[34],另將五車二稱為「獨尊」[35]。「Hoku-lei」意為「星環」,可能是御夫座星群之名,也可能單指五車二,代表昴宿星團的夫人馬卡利[36]

因紐特人把御夫座星體劃入星座「庫圖魯克」,意為鎖骨[37],由五車二、五車三、北河三北河二組成。庫圖魯克一旦升起,就代表河鼓二河鼓三,有時還包括河鼓一的星座「阿古尤克」即將升起。阿古尤克代表冬至後的黎明,是因紐特神話里極其重要的星座,[38]還用於夜間導航和計時[39]

顯著特點

[編輯]
御夫座可以肉眼識別

恆星

[編輯]
五車二所含四顆恆星(Capella開頭的四顆星)與太陽(SOL)尺寸對比

亮星

[編輯]

御夫座最亮的五車二離地43光年,是光譜等級G8III的G型巨星[40],0.08視星等亮度在夜空所有恆星排第六[9]。拉丁語傳統星名「Capella」意為母山羊,指阿瑪爾忒婭,故該星又稱「山羊星」[18][16][41]。其他許多語種的星名同樣源自希臘神話,如阿拉伯語名「al-'Ayyuq」意為山羊,蘇美爾語名「mul.ÁŠ.KAR」意為「山羊星」[42]翁通爪哇環礁稱該星「恩加哈拉波魯」[43]。五車二是104天周期的光譜聯星,由兩顆黃巨星組成[16],其中主星是G型星,從星正從G型星向F型星演變[44]。從星的正式分類也是G型巨星,光譜等級G0III[40]。主星有11.87倍太陽半徑、2.47倍太陽質量;從星8.75倍太陽半徑,2.44倍太陽質量。兩者相隔1.1億公里,相當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近四分之三。[45]1899年利克天文台率先發現五車二是聯星,1919年約翰·奧古斯特·安德森利用威爾遜山天文台的2.54米直徑望遠鏡確定周期。聯星呈金黃色,但托勒密與喬瓦尼·巴蒂斯塔·里喬利都稱紅色,這不是因為顏色有變,而是五車二的色敏度特徵。[41]五車二擁有160倍太陽光度絕對星等0.3,其中主星90倍太陽光度,從星70倍[44]。星體與金牛座疏散星團畢宿星團自行類似,可能存在關聯。五車二H是距五車二主從兩星約1.1萬天文單位(相當於0.17光年)的兩顆紅矮星[41]

五車三是光譜等級A2IV的明亮A型次巨星[9][46],拉丁語星名「Menkalinan」、「Menkarlina」源自阿拉伯語「mankib dhu al-'inan」[16],意為「戰車御者的肩膀」,表明該星所在位置[42]。1.9視星等的五車三距太陽系81光年[46],與柱一一樣屬食雙星,亮度變化範圍0.1視星等,周期3.96天,包含的兩顆星體均呈藍白色[16]。1890年安東妮亞·莫里率先靠光譜學設備確定五車三屬聯星[41],是人類發現的第二顆光譜聯星[47],20年後喬爾·斯特賓斯光度測定法確定該星還是變星[41]。五車三絕對星等0.6,光度是太陽50倍[44]。星體以每秒18公里速度逼近地球,可能和包含西上相等約70顆恆星的星群有關,星群的自行又與大熊座移動星群相當,不過還沒有證據表明兩者關聯。五車三還與另外兩顆恆星有關,一是相隔184弧秒的10.5視星等光學伴星威廉·赫歇爾1783年發現;二是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1901年發現的14等星,與五車三相隔12.6弧秒,距主星約350天文單位,從共有自行來看兩者很可能通過引力關聯。[41]

其他亮星

[編輯]

除特別明亮的五車二和五車三外,御夫座還有眾多肉眼可見的明亮星體。

御夫座γ今稱五車五,已劃入金牛座,是光譜等級B7III的B型巨星[48]。如果還在御夫座,該星1.65視星等亮度能排第三[9][16]

五車一是光譜等級K3II的K型亮巨星[49],亮度2.69視星等[9][44],離地約494光年[49]。該星估計已有3000到4500萬年歷史,正從B型星朝K型星演化[50],絕對星等−2.3,光度達太陽七百倍[44]。作為特別明亮的亮巨星,五車一的光亮一定程度上受星系內部塵埃雲阻擋,天文學家估計如果沒有阻擋,該星亮度還要提升0.6視星等[50]。五車一是混合恆星星冕發射X射線星風溫度偏低[50][51]。星體自行每年僅0.02弧秒,徑向速度每秒16.9公里並持續衰減[41]。五車二拉丁語名「Kabdhilinan」簡稱「Alkab」,源自阿拉伯語「al-kab dh'il inan」,意為「持韁人的肩膀」。五車二可能演變成超新星,但因質量接近此類星體下限也可能變成白矮星[50]

御夫座最北側的八穀一光譜等級K0III[52],是距太陽系126光年的K型巨星[44][52][53],估計已有13億年歷史[52]。該星亮度3.72視星等,絕對星等0.2,擁有60倍太陽光度[44],12倍太陽半徑和兩倍太陽質量,自轉周期接近一年[52]。部分文獻誤傳八穀一是單顆恆星[54],實際上是間隔很大的光學三聯星,其中兩顆十一等星相隔兩弧分,第三顆是三弧分外的十等星[52]

咸池三拉丁語名「Al Hurr」[18],是光譜等級G1.5IV的V型星,即介於次巨星和主序星之間的G型星[55],亮度4.71視星等,絕對星等4.4[44],離地41光年[55]。咸池三與柱一類似,會放射非常微弱的紅外光譜[56]。柱一是非常特殊的變星,光度測定該星時通常將咸池三視為伴星[57][58]。柱一已有62億年歷史,氫聚變階段即將結束。該星徑向速度高達每秒83公里,除歷史更長外許多方面與太陽接近,擁有1.07倍太陽質量、1.3倍太陽半徑,自轉周期26天。柱一的金屬量與太陽不同,含量是太陽1.15倍,含量偏少。柱一與八穀一一樣常有單顆恆星的誤傳,實際上有多顆光學伴星,最亮的兩顆均為十等星,分別相隔175和203弧秒;另外兩顆分別是十三和十四等星,分別距柱一87和310弧秒。[59]

柱五是光譜等級G9.5III[60]、亮3.97視星等[44]、距太陽系230光年的G型巨星[60]。該星絕對星等0.2,擁有60倍太陽光度[44]、20至21倍太陽半徑、約三倍太陽質量。柱五從技術角度可能屬聯星,相隔56弧分的伴星光譜等級K6,亮度11.4視星等,可能是光學伴星。伴星軌道距主星至少3700天文單位,周期超12萬年。[52]

名稱 光譜等級 視星等[44] 絕對星等[44] 距地球(光年)
井宿增一 G8.5IIIb[61] 4.25 0.3 177[61]
五車增十六 M3II[62] 4.26 −2.4 758[62]
柱六 G8III[63] 4.52 0.3 206[63]
柱四 M0III[64] 4.74 −0.5 526[64]
柱七 B4Ib[65] 4.76 −6.3 3032[44]
五車增八 K3III[66] 4.78 −0.2 604[66]
天潢五 A4m[67] 4.86 1.8 153[67]
天潢四 K4III[68] 4.89 −0.3 466[68]
五車增六 A1V[69] 4.94 0.6 171[69]
八穀二 A2V[70] 4.99 0.8 233[70]
八穀六 F0V[71] 5.00 2.6 86[71]

食雙星

[編輯]
畫家筆下的柱一變星系想像圖

柱一是御夫座最知名的變星[9],屬F0級食雙星[44],周期長達27年,1982至1984年和2009至2011年亮度到達最低點[18][10][16]。雙星與太陽系的距離尚無定論,主要有4600和2170光年兩種說法[44][72]。柱一的主星是白超巨星,從星可能是包含大型塵埃星周盤的聯星。星體最亮達到3.0視星等,但最暗的3.8視星等持續近一年,最近一次相食從2009年開始。[16]主星絕對星等−8.5,光度高達太陽20萬倍,所以相距數千光年仍然很亮[44]。柱一是人類已知周期最長的食雙星[9],1821年首度發現但1847至1848年開始相食才確定,此後科學家提出各種理論推導其中包含的星體。柱一還有不涉及相食過程的14等伴星,與主星相隔28.6弧秒,實際距離約0.5光年,1891年舍本·衛斯里·伯納姆率先在迪爾伯恩天文台發現。[41]

離地776光年的柱二也是食雙星[73],周期兩年八個月[18][16],絕對星等−2.3[44],與柱三均是御者左臂下的羊羔[9]。光譜等級K5II的主星顯橙色[44],屬K型亮巨星[73],擁有150倍太陽直徑和700倍太陽光度[10];類似軒轅十四的從星呈藍色[10],是光譜等級B7V的B型主序星[73],直徑為太陽四倍,光度140倍[10],軌道周期972天[16]。柱二最亮時3.7視星等,最暗4.0視星等[16],每次相食周期里主星共有32天完全擋住從星[41]。1897年安東尼婭·莫里用光譜法確定柱二是雙星,1908年威廉·華萊士·坎貝爾確認。主從兩星相隔約八億公里互相圍繞旋轉,並以每秒約13公里速度遠離地球。[41]距太陽系243光年的柱三屬B3型星[74],亮3.17視星等[9],光譜等級B3V,即藍白主序星[41][74]。該星正以每秒7.2公里速度遠離太陽系[41],絕對星等−1.7並有450倍太陽光度[44]

托馬斯·大衛·安德森1892年1月23日發現五等新星御夫座T,隨後檢視照片底片時發現早在1891年12月10日肉眼便能看到該星。12月11至20日御夫座T增亮2.5倍,達到最高值4.4視星等。1892年1至2月該星緩慢變暗,3到4月變暗速度加快,四月下旬僅為15等星。同年八月星體亮度回升,達到9.5視星等後一直保持到1895年。此後兩年該星變暗至11.5視星等,1903年接近十四等星標準,1925年已降至15.5視星等並保持至今。安德森發現該星時,光譜顯示星體物質朝地球高速移動,但1892年8月再度檢視光譜又表明該星是行星狀星雲。巴納德在利克天文台發現御夫座T呈圓盤狀,直徑三弧秒並有清晰的星雲。1943年的觀測表明星體直徑增至12弧秒。御夫座T屬類似武仙座DQ的慢新星,與天箭座WZ英仙座GK天鷹座V603一樣是周期極短、主從星非常接近的聯星。御夫座T周期4.905小時,另有40分鐘偏食周期。[41]

其他變星

[編輯]

御夫座還有其他多種變星。光譜等級K5Iab的橙超巨星座旗增一[44]沒有固定周期[75],亮度在4.8至5.7視星等範圍變化[16],平均值4.91視星等,絕對星等−5.7[44],離地3976光年[75]井宿增二是亮度以3.7天周期在5.0至5.8視星等閃爍的造父變星,也是距太陽系約1600光年的黃白超巨星[16]。英格蘭業餘天文學家阿斯特伯里1905年發現該星屬變星[41],光譜等級F81bv表明屬F型超巨星[76]。光譜等級G0Iabv的御夫座RX也是造父變星[77],亮度以11.62天周期在8.0至7.3視星等範圍變化[44]御夫座RW光譜等級G5V:e[78],是同名變星分類的原型,1906年莉迪亞·塞拉斯基在莫斯科天文台確定該星屬變星。光譜分析表明御夫座RW的恆星大氣層很不穩定,譜線非常明顯。[41]1907年埃米爾·西伯納格爾發現的爆發矮星御夫座SS屬天鵝座SS型變星,變化周期50至上百天不等,並且絕大部分時間亮度停留在15等星最低點,平均每55天會突然增亮60倍,增亮過程約24小時。聯星內部兩顆星體都是很小的次矮星,相距很近,以4小時20分軌道周期相互環繞旋轉。科學家對御夫座SS的亮度爆發源自哪顆星尚有爭議。[41]御夫座UU是離地兩千光年的紅巨變星,以234天周期在五至七等星範圍變動[16]

火焰之星星雲與附近的IC 410,以及照亮星雲的御夫座AE

藍主序不規則變星御夫座AE通常為六等星,照亮寬九光年的火焰之星星雲。該星與星雲的徑向速度分別是每秒58公里和21公里,如此大的差異表明御夫座AE進入星雲時間不長。估計御夫座AE約270萬年前脫離形成不久的獵戶座大星雲,與白羊座53天鴿座μ類似。[41]光譜等級O9.5Ve表明該星是O型主序星[79]。火焰之星星雲在天球的位置靠近IC 410,後者的長曝光天體照片呈現大量絲狀物,看起來仿佛御夫座AE身陷火焰[80]

御夫座有四組蒭藁變星御夫座R、御夫座UV、御夫座U、御夫座X,均屬紅矮星[44]。光譜等級M7III的御夫座R[81]亮度以457.5天周期在13.9至6.7視星等範圍閃爍;御夫座UV屬碳星(C6型星)[82],以394.4天周期在10.6至7.4視星等變化;御夫座U是M9型主序星[83],以408.1天周期在13.5至7.5視星等變動;御夫座X屬K2型[84],以163.8天周期在13.6至8.0視星等閃耀[44]

聯星與雙星

[編輯]

除上述食雙星和變星外,御夫座還有許多不那麼有名的聯星或變星。光譜等級A0p的五車四是藍白聯星[9],光度是太陽75倍,絕對星等0.1[44],距太陽系165光年[85]。其中包含7.1視星等的黃色從星,需100毫米口徑望遠鏡分辨[16]。主從兩星相隔3.6弧秒[9],位於御夫座五邊形的東側頂點[86]。五車四正以每秒28.2公里速度遠離地球,1852年奧托·威廉·馮·斯特魯維發現另一顆光學伴星,1978年與主星相隔52弧秒,此後因五車四的自行每年增大一弧秒[41]。2007年,9.2視星等的第二顆光學伴星與主星相隔2.2弧分(130.7弧秒),兩星呈350度角[86]。離地159光年的五車增六是雙星,主從兩星分別為5.0和8.1視星等[16]天潢三是白色光學聯星,5.0視星等的主星距太陽系270光年,7.9視星等的從星離地82光年[16]。5.9視星等的HD 30453是光學聯星,光譜等級A8m或F0m,變化周期七天[87][88]

有行星系的恆星

[編輯]

御夫座許多恆星確知存在行星系,還有可能存在行星系的白矮星。2002年科學家利用徑向速度法發現HD 40979的行星HD 40979 b,HD 40979離地33.3秒差距,光譜等級F8V,亮6.74視星等,已超出6.5視星等的肉眼觀測極限。該星擁有1.1倍太陽質量和1.21倍太陽半徑,行星有3.83倍木星質量,軌道半長軸0.83天文單位,公轉周期263.1天。[89]2004年科學家用徑向速度法發現HD 45350擁有1.79倍木星質量的行星HD 45350 b,與恆星相距1.72天文單位,公轉周期890.76天。7.88視星等的HD 45350距太陽系49秒差距,光譜等級G5IV,質量與半徑分別是太陽1.02和1.27倍。[90]2007年同樣靠徑向速度法發現的行星HD 43691 b遠比上述行星大,質量是木星2.49倍,距恆星HD 43691也近得多,僅0.24天文單位,公轉周期36.96天。8.03視星等的HD 43691半徑與太陽不相上下,但密度更高,擁有1.38倍太陽質量,光譜等級G0IV,離地93.2秒差距。[91]

光譜等級G5V的HD 49674距太陽系40.7秒差距,亮8.1視星等,質量和半徑分別是太陽1.07與0.94倍。2002年科學家靠徑向速度法發現該星也有距離很近的行星HD 49674 b,公轉周期4.94天,相距0.058天文單位,質量只有木星11.5%。[92]2008年科學家利用凌日時間變分法HAT-P-9附近首次發現御夫座凌日系外行星HAT-P-9 b,質量約木星三分之二,軌道距恆星僅0.053天文單位,公轉周期3.92天,半徑為木星1.4倍故屬熱木星。HAT-P-9是離地約480秒差距的F型星,質量是太陽1.28倍,半徑1.32倍。[93]

深空天體

[編輯]

反銀心即天球對應銀心的點,是銀河平面邊緣大致最靠近太陽系的位置,位於五車三以東約3.5度。如果忽視前方的明亮恆星,反銀心附近區域在銀河系無論面積還是光度都不及螺旋臂其他部分或星系核球,螺旋臂外圍的塵埃帶經過此處。[86][94]御夫座疏散星團及其他天體眾多,經過星座的銀河系螺旋臂大量形成恆星。M36M37M38是最亮的三個疏散星團,天氣良好時只需雙筒望遠鏡或小型望遠鏡就能在郊區夜空看到,[18]大中型望遠鏡可進一步分辨其中恆星。座旗六附近的NGC 2281、柱一附近的NGC 1664也是疏散星團,M38與五車一間中途位置、緊埃火焰之星星雲、圍繞NGC 1893的IC 410疏散星團還有星雲狀物質[18]。明亮的變星御夫座AE屬逃逸星,目前在火焰之星星雲範圍[41]

M36照片,清晰顯示各明亮星體

M36又名NGC 1960,是約60顆恆星組成的疏散星團,成型時間尚短;多數恆星比較明亮,但大部分業餘觀測設備只能看到約40顆[86]。星團寬14光年,整體亮度6.0視星等,離地3900光年[9][16][41],外觀直徑12弧分[86]。與M37和M38相比,M36更小且更集中,但最亮的也只是九等星[10]。1749年紀曉姆·勒讓提發現的M36是人類在御夫座首次發現大型疏散星團,星團中心的明亮恆星帶寬十弧分,掛靠的雙星斯特魯維737內兩星體相隔10.7弧秒。根據特朗普勒分類法,M36屬I3r和II3m級,內部以自轉極快的B型星為主。[41]除中央外,M36大部分恆星組成眾多小星群[86]

M37(圖)明顯更大且更明亮

距太陽系4200光年的M37又名NGC 2099, 是御夫座最大的疏散星團,有恆星150顆,並以中央的橙色星體最富盛名[16][10]。M37直徑25光年[41],5.6視星等亮度在御夫座疏散星團居首[9],外觀直徑23弧分[86]。1764年夏爾·梅西耶率先發現M37,後世天文學家對其美麗程度讚嘆不已。小羅伯特·伯納姆稱M37仿佛「閃亮明星組成的雲」,查爾斯·皮亞齊·斯邁思稱星團如同充滿閃亮金塵的恆星世界。[41]M37的恆星約有兩億年歷史,比M36悠久,除12顆紅巨星外大部分是A型星[41]。根據特朗普勒分類法,M37屬I2r和II1r級,可用觀測九至十三等星的望遠鏡分辨;星團中央有兩顆九等星,另有東西走向、由十和十一等星組成的星帶[86]

M38在望遠鏡下清晰可見,長曝光照片表明大量恆星阻擋導致星團顯得模糊

距太陽系3900光年的M38不及M36和M37集中[41],屬II2r和III2r極[86]。星團在望遠鏡下呈十字形或π形,約有恆星百顆[41],整體亮度6.4視星等[9][10]。M38與M36都是1749年勒讓提發現,外觀直徑約20弧秒,實際直徑約25光年。M38包含的恆星種類比M36和M37豐富,大部分是A型或B型主序星,其中B型星歷史最長,另有少量G型巨星。星團內以7.9視星等的黃色G型星最亮,[41]其次是九等和十等星[86]。M38西南偏南半度外的NGC 1907也是疏散星團但尺寸和亮度不及,離地約4200光年[16],整體亮度8.2視星等,直徑六弧分,相當於M38的三分之一。NGC 1907包含的恆星更多,屬I1mn級,九至十等星約12顆,九至十二等星至少25顆。[86]

明亮的疏散星團NGC 1893旁有黯淡星雲IC 410相伴,星團很薄,12弧分直徑一共只有約20顆恆星。IC 410面亮度極底,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星雲直徑很大,達到40弧分。利用業餘天文望遠鏡可看到星雲南北兩側偏亮,最亮的南側在大型設備下可見明暗斑點狀格局。[95]7.5視星等的NGC 1893按特朗普勒分類法屬II3rn或II2mn級,代表規模和亮度都在中等水平。星團約有30顆九至十二等星。業餘觀測設備需配備氧III型濾光片才能看到IC 410。[86]NGC 2281是距太陽系1500光年的新月型小疏散星團,約有30顆恆星[16]。星團亮5.4視星等,直徑14弧秒,屬I3m級。NGC 2281內最亮的是八等星,另有九至十等星12顆,十一至十三等星20顆。[86]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拍攝的NGC 1893照片。新形成恆星組成星協並由IC 410環繞

NGC 1931是M36西側相隔略超一度的星雲,業餘望遠鏡基本無法觀測,綜合亮度10.1視星等[86],規模三乘三弧分,但在業餘望遠鏡下顯得更長[95]。星雲有時呈綠色,大型望遠鏡可以明顯看出形狀類似「花生」,還能看到星雲包裹的四顆恆星[80]。NGC 1931還有一部分屬I3pn級疏散星團,星雲部分既是發射星雲、又是反射星雲[86]。NGC 1931距太陽系約六千光年,從望遠鏡的接目鏡觀測極易誤認成彗星[96]

NGC 1664直徑18弧分,是比較大的疏散星團,7.6視星等亮度在御夫座疏散星團屬中等水平。7.7視星等的NGC 1778也是疏散星團,直徑七弧分,含25顆恆星。7.0視星等的NGC 1857直徑六弧分,含40顆恆星,遠比規模接近的NGC 1778密集。10.2視星等的NGC 2126比其他疏散星團要黯淡得多,六弧分直徑範圍內同樣有40顆恆星,密集度與NGC 1857接近。[44]

流星雨

[編輯]
2007年美國太空總署從14300米高空拍攝御夫座流星雨

御夫座流星雨又稱「御夫座α流星雨」,以間歇爆發聞名,1935、1986、1994、2007年都曾間歇爆發[97]。1935年9月1日御夫座流星雨爆發,庫諾·霍夫邁斯特與亞瑟·泰奇格雷伯經過研究斷定流星雨和1911年卡爾·克拉倫斯·基斯發現的基斯慧星關係密切[98]。基斯慧星的下一次回歸比預定時間延遲24年之久,許多科學家對上述發現生疑,1986年流星雨再度爆發打消許多人的疑慮。匈牙利業餘流星雨觀測員伊斯特萬·特普利克茲基在御夫座發現大量明亮的流星輻射點,與已確認的1935年爆發非常相似。他觀測的輻射點位置與1935年爆發接近,而且非常靠近基斯彗星所在,科學家確認基斯彗星是御夫座流星雨源頭。[97]

1994年御夫座流星雨的爆發特別壯觀,加利福尼亞州見到大量掠地流星,沖入大氣層角度較淺的流星看起來時仿佛從地平線升起。流星移動緩慢且呈藍色或綠色,拖尾至少長45度,部分流星因進入大氣層的角度很淺而持續兩秒之久。經芬蘭業餘無線電天文學家伊爾卡·喬治確認,1994年御夫座流星雨持續爆發兩個多小時,但看到部分爆發的觀測者很少。[97]同年科學家確認流星雨源自基斯彗星[98]。2007年的爆發正如彼得·詹尼斯肯斯預測,引來世界各地天文學家關注[99]。部分預測認為流星雨不會爆發,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期間出現許多明亮流星,而且正如詹尼斯肯斯預料的那樣在9月1日達到頂峰。2007年的爆發與1994年類似,流星雨非常明亮而且經常出現藍色或綠色流星。天文學家組團乘坐美國太空總署飛機飛上高空觀測,根據他們的記載,協調世界時12點15分流星雨的天頂每時出現率最高,達每小時百顆。[100]

御夫座流星雨每年8月28日開始,9月1日清晨達到巔峰,通常是比較平靜的II級流星雨,最高天頂每時出現率為每小時兩到五顆。流星速度很快,進入大氣層時達每秒67公里,輻射點在御夫座中央的三等星五車四以北約兩度。[101]流星雨9月4日結束[102],部分年份的最高天頂每時出現率達到每小時9至30顆[99]

輻射點在御夫座的其他流星雨遠不及御夫座α流星雨壯觀和多變。12月11日至次年1月21日的柱二流星雨比較微弱,分南北兩部分,在元旦達到頂峰,但最高天頂每時出現率只有一到五顆。1886年威廉·丹寧發現柱二流星雨,亞歷山大·斯圖爾特·赫歇爾發現該流星雨產生的流星體很罕見。[103]1月31日至2月23日的黯淡流星雨也稱「御夫座流星雨」,2月5至10日達到頂峰,最高天頂每時出現率僅兩顆[104]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研究員發現9月22日持續到10月23日的御夫座δ流星雨,10月6至15日達到巔峰但同樣比較黯淡[105]。御夫座δ流星雨可能同英仙座ε流星雨關聯,但持續時間長而且沒有明亮的流星,與后髮座流星雨更相似[106]。御夫座δ流星雨可能源自短周期逆行彗星,但人們暫未發現該慧星[107]。科學家推斷11月中旬還存在源自小行星2000 NL10的五車一流星雨,但兩者關聯爭議很大,如果存在,該流星雨也可能屬金牛座流星雨[108]

參考資料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Russell 1922,第469頁.
  2. ^ 2.0 2.1 2.2 IAU, The Constellations, Auriga.
  3. ^ Ridpath, Constellations.
  4. ^ RECONS, The 100 Nearest Star Systems.
  5. ^ Bakich 1995,第54頁.
  6. ^ Bakich 1995,第26頁.
  7. ^ Rogers, Mesopotamian Traditions 1998.
  8. ^ Rogers, Mediterranean Traditions 1998.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Moore & Tirion 1997,第130–131頁.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Ridpath & Tirion 2009,第67頁.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Ridpath, Star Tales Auriga.
  12. ^ Krupp 2007.
  13. ^ Staal 1988,第79頁.
  14. ^ 14.0 14.1 Winterburn 2009,第131頁.
  15. ^ Staal 1988,第109頁.
  16.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16.12 16.13 16.14 16.15 16.16 16.17 16.18 16.19 16.20 Ridpath & Tirion 2001,第86–88頁.
  17. ^ 17.0 17.1 Allen 1899,第83–91頁.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Pasachoff 2006.
  19. ^ 19.0 19.1 Olcott 2004,第65–69頁.
  20. ^ Staal 1988,第29頁.
  21. ^ OED 2012,agitator, n..
  22. ^ Ridpath, Star Tales Telescopium Herschelii.
  23. ^ Bakich 1995,第11頁.
  24. ^ Pasachoff 2006,第128–129頁.
  25. ^ Russell 1922,第469–471頁.
  26. ^ Staal 1988,第70頁.
  27. ^ MacDonald 1998,第225頁.
  28. ^ Aveni 1977,第193頁.
  29. ^ Buckstaff 1927,第280頁.
  30. ^ 30.0 30.1 Staal 1988,第221–222頁.
  31. ^ Goodenough 1953,第43頁.
  32. ^ Goodenough 1953,第26,43頁.
  33. ^ Makemson 1941,第268頁.
  34. ^ Makemson 1941,第202頁.
  35. ^ Makemson 1941,第252頁.
  36. ^ Makemson 1941,第210頁.
  37. ^ MacDonald 1998,第65頁.
  38. ^ MacDonald 1998,第44–51頁.
  39. ^ MacDonald 1998,第66頁.
  40. ^ 40.0 40.1 SIMBAD Alpha Aurigae.
  41. ^ 41.00 41.01 41.02 41.03 41.04 41.05 41.06 41.07 41.08 41.09 41.10 41.11 41.12 41.13 41.14 41.15 41.16 41.17 41.18 41.19 41.20 41.21 41.22 41.23 41.24 41.25 41.26 Burnham 1978,第261–296頁.
  42. ^ 42.0 42.1 Davis 1944.
  43. ^ Goodenough 1953,第13–14頁.
  44. ^ 44.00 44.01 44.02 44.03 44.04 44.05 44.06 44.07 44.08 44.09 44.10 44.11 44.12 44.13 44.14 44.15 44.16 44.17 44.18 44.19 44.20 44.21 44.22 44.23 44.24 44.25 Moore 2000,第338–340頁,Table 14.12.
  45. ^ Torres, Claret & Young 2009,第1365頁.
  46. ^ 46.0 46.1 SIMBAD Beta Aurigae.
  47. ^ Moore 2000,第279頁.
  48. ^ SIMBAD Beta Tauri.
  49. ^ 49.0 49.1 SIMBAD Iota Aurigae.
  50. ^ 50.0 50.1 50.2 50.3 Kaler 2009.
  51. ^ Kashyap et al. 1994.
  52. ^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Kaler 2008.
  53. ^ SIMBAD Delta Aurigae.
  54. ^ Moore 2000,第338–340頁.
  55. ^ 55.0 55.1 SIMBAD Lambda Aurigae.
  56. ^ Hopkins & Stencel 2007.
  57. ^ Hopkins & Stencel 2006.
  58. ^ Lucas, Hopkins & Stencel 2006.
  59. ^ Kaler 2011.
  60. ^ 60.0 60.1 SIMBAD Nu Aurigae.
  61. ^ 61.0 61.1 SIMBAD Kappa Aurigae.
  62. ^ 62.0 62.1 SIMBAD Pi Aurigae.
  63. ^ 63.0 63.1 SIMBAD Tau Aurigae.
  64. ^ 64.0 64.1 SIMBAD Upsilon Aurigae.
  65. ^ SIMBAD Chi Aurigae.
  66. ^ 66.0 66.1 SIMBAD 2 Aurigae.
  67. ^ 67.0 67.1 SIMBAD Mu Aurigae.
  68. ^ 68.0 68.1 SIMBAD Sigma Aurigae.
  69. ^ 69.0 69.1 SIMBAD Omega Aurigae.
  70. ^ 70.0 70.1 SIMBAD Xi Aurigae.
  71. ^ 71.0 71.1 SIMBAD 9 Aurigae.
  72. ^ SIMBAD Epsilon Aurigae.
  73. ^ 73.0 73.1 73.2 SIMBAD Zeta Aurigae.
  74. ^ 74.0 74.1 SIMBAD Eta Aurigae.
  75. ^ 75.0 75.1 SIMBAD Psi1 Aurigae.
  76. ^ SIMBAD RT Aurigae.
  77. ^ SIMBAD RX Aurigae.
  78. ^ SIMBAD RW Aurigae.
  79. ^ SIMBAD AE Aurigae.
  80. ^ 80.0 80.1 Harrington 1992.
  81. ^ SIMBAD R Aurigae.
  82. ^ SIMBAD UV Aurigae.
  83. ^ SIMBAD U Aurigae.
  84. ^ SIMBAD X Aurigae.
  85. ^ SIMBAD Theta Aurigae.
  86. ^ 86.00 86.01 86.02 86.03 86.04 86.05 86.06 86.07 86.08 86.09 86.10 86.11 86.12 86.13 86.14 Thompson & Thompson 2007,第94–101頁.
  87. ^ Fekel & Tomkin 2007,第59–60頁.
  88. ^ SIMBAD HR 1528.
  89. ^ Exoplanet Encyclopedia HD 40979 b.
  90. ^ Exoplanet Encyclopedia HD 45350 b.
  91. ^ Exoplanet Encyclopedia HD 43691 b.
  92. ^ Exoplanet Encyclopedia HD 49674 b.
  93. ^ Exoplanet Encyclopedia HAT-P-9 b.
  94. ^ Crossen & Rhemann 2004,第177頁.
  95. ^ 95.0 95.1 Higgins 1992.
  96. ^ Levy 2005,第97–99頁.
  97. ^ 97.0 97.1 97.2 Jenniskens 2006,第175–178頁.
  98. ^ 98.0 98.1 Jenniskens 2006,第82頁.
  99. ^ 99.0 99.1 Levy 2008,第117–118頁.
  100. ^ Jenniskens & Kemp 2007.
  101. ^ Lunsford, Activity.
  102. ^ Lunsford, Showers.
  103. ^ Levy 2008,第103–104頁.
  104. ^ Levy 2008,第106頁.
  105. ^ Levy 2008,第119頁.
  106. ^ Dubietis & Arlt 2002.
  107. ^ Drummond 1982.
  108. ^ Meng 2002.

書籍與期刊

[編輯]

在線來源

[編輯]
  • Auriga constellation boundary. The Constellations.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 Jenniskens, Peter; Kemp, Christopher C. Aurigids. Ames Research Center & Seti Institute. 2007-12-11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Kaler, Jim. Delta Aurigae. STARS/Star of the Week. 2008-02-01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Agitator, nou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2019-08-12]. 需付費查閱
  • Kaler, Jim. Al Kab. STARS/Star of the Week. 2009-10-17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 Kaler, Jim. Lambda Aurigae. STARS/Star of the Week. 2011-02-04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Lunsford, Robert. Meteor Activity Outlook for August 27- September 2, 2011. American Meteor Society. 2011-08-25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Lunsford, Robert. 2012 Meteor Shower List. American Meteor Society. 2012-01-16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HD 40979 b. The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edia. Paris Observatory. 2012-08-10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 HD 45350 b. The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edia. Paris Observatory. 2010-12-21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 HD 43691 b. The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edia. Paris Observatory. 2007-11-27 [2018-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5). 
  • HD 49674 b. The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edia. Paris Observatory. 2010-12-22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HAT-P-9 b. The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edia. Paris Observatory. 2013-05-31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 GD 66 b. The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edia. Paris Observatory. 2021-09-01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The 100 Nearest Star Systems. Research Consortium on Nearby Stars. 2012-01-01 [201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1). 
  • Ridpath, Ian. Constellations.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 Ridpath, Ian. Auriga. Star Tales. 1988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 Ridpath, Ian. Telescopium Herschelii. Star Tales. 1988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Alph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 Bet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Beta Tauri. SIMBAD. Centre de donné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Iot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Delt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Lambd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Nu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Tau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Upsilon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Pi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Kapp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 Omeg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 2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 9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Mu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 Sigm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 Xi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Epsilon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Zet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Et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 Psi1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 Chi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RT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 RX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 RW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AE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R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UV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U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X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Theta Aurigae.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HR 1528.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擴展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