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
本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文件使用方針#使用守則,請協助改善。 |
晉祠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山西省太原市 |
分類 |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宋 |
編號 | 85 |
認定時間 | 1961年3月4日 |
晉祠,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祭祀周朝晉國的開國諸侯唐叔虞及其母親邑姜所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祠內的周柏、難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聖母殿、魚沼飛梁、獻殿則被譽為「晉祠三寶」。
晉祠最早為封地在今山西翼城的唐叔虞宗族支系所建的唐叔虞祠,最早可見的文獻記載則是在北魏年間,以後數代多有增修補繕。北宋年間,宋太宗趙光義火燒晉陽城後,宋仁宗趙禎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之後數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次第告成,逐漸形成了今日晉祠的建築格局。
晉祠是太原市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區。
歷史沿革
[編輯]宋代以前
[編輯]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據《史記·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
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其時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餘年。
南北朝時,北齊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讀書台、望川亭、流杯亭、涌雪亭、仁智軒、均福堂、難老泉亭、善利泉亭等都始建於這個時期,自高洋以下皆續有修繕。
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
宋金年間
[編輯]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火燒晉陽城。之後,在晉祠大興土木,並立「太平興國碑」以志。
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自聖母殿和魚沼飛梁建後,祠區建築佈局大為改觀。此後,聖母殿逐漸成為祠中主殿,原來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則遷至北側,退處次要位置。
金大定八年(1168年),於魚沼飛梁以東增建獻殿,專為聖母子貢獻祭品。
元代-清代
[編輯]元代以來,晉祠多次遭地震、洪災威脅,地方政府也對晉祠做出過不同程度的修繕增補。觀音堂、白鶴亭、水母樓、呂祖閣與待鳳軒等建築均為此時建造。
光緒元年(1875年),光緒帝題「三晉遺封」匾額。
民國及以後
[編輯]辛亥革命之後,晉祠作為山西重要古建築群,多次受到各界名人來訪。民國13年(1924年),印度詩人泰戈爾遊覽晉祠。民國25年(1936年),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夫婦到晉祠考察。同時,晉祠作為晉源縣的重要建築,曾作為抗日據點為戰爭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地政府在晉祠進行了多次翻修工作。1952年2月9日,晉祠古蹟保管所成立[1]。之後的1954年、1959年,政府先後撥款六十餘萬元,對晉祠進行整修[2]。1961年3月,晉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990年6月,晉祠文物保管所更名為太原市晉祠博物館,晉祠從此邁向晉祠博物館時代[1][4]。
1993年7月到1996年6月,對聖母殿進行了落架大修。
2001年,晉祠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5月,晉祠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24年5月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5]。
2022年4月25日,晉源區決定正式啟動晉祠泉複流工程,力圖於2025年實現斷流近30年的晉祠泉自然複流[6]。
整體佈局
[編輯]晉祠內建築佈局由中、北、南三部分組成,中部從大門入,為晉祠中軸線(「晉祠三寶」均在中軸線上)。其建築結構壯麗而整肅,為全祠之核心。[7]北部建築以崇樓高閣取勝,南部建築樓閣林立,小橋流水,亭榭環繞,一片江南園林風光。祠內建築由東向西有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鐘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其北為唐叔虞祠、昊天祠和文昌宮,其南面是水母樓、難老泉亭和舍利生生塔,最南端為奉聖寺。整個建築群佈局緊湊、嚴密,既像廟觀院落,又好似皇室的宮苑。
中部建築
[編輯]大門
[編輯]為四柱三門式牌坊,正面匾額為李世民御製楷書「晉祠」二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西南為半壁廊,前後檐柱,氣勢雄偉。
水鏡台
[編輯]原為唱戲用戲台,今為晉祠廟會、河會期間的重要活動場所。正側有匾書有「三晉名泉」四字。西面(背面)為單檐卷棚頂的戲台。東面為明代重檐歇山頂,為演戲時戲台的後台。戲台下方有八個水缸。每兩個扣在一起組成四組「大音響」,為古人在演戲的時候來增強音量的辦法。[7]
-
水鏡台正面
-
水鏡台背面
金人台
[編輯]金人台又名蓮花台,位置在會仙橋的西面。金人台平面為正方形,四周有圍欄。台長8.5米、寬8.5米。台各四角均有一尊鐵人。金人台的中央是一座建於明代的高約4米的琉璃閣。金人台上的四個角各鑄有一尊鐵人,每個鐵人高約兩米。鐵人用於用以鎮水護祠,其每個原手持兵器(目前不存)。金人台是北宋時期所建,原有四尊金人(鐵人),後東北角的鐵人丟失,現在的為民國二年(1913年)後補鑄。[8]
西南角鐵人為四尊中保存的最為完整,鑄於宋紹聖四年(1097年)。西北角鐵人為宋紹聖五年鑄(1098年),左臂已斷。鐵人頭為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補鑄。東南角鐵人為宋元祐四年鑄(1089年),為四尊裏面最早鑄造且是唯一穿鎧甲的。現頭為後世(明清)補鑄。東北角鐵人,原鑄於宋元祐五年(1090年),現為民國二年(1913年)補鑄。
-
西南角鐵人
-
西北角鐵人
-
東南角鐵
-
東北角鐵人
-
金人台琉璃閣
對越坊
[編輯]位於晉祠金人台正西,立於明萬曆四年(1576年)。其左右側有鐘樓和鼓樓,兩樓形制相同均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明代牌坊為石牌坊居多,因此對越坊是難得的珍貴明代牌坊木構實例。[8]
關於對越坊建設的故事,以明代書法家高應元之事為盛。相傳,明代書法家高應元的母親患偏頭痛,久治無效。後來在呂祖廟前得一簽,簽上寫有「添磚加瓦」四個字,它的含義是只有在祠內增加些建築,才能消災免難。高應元在晉祠內仔細觀察,發現殿、堂、樓、閣、亭、台、橋等應有盡有,唯獨缺少牌坊,故決定建造一座牌坊。多次觀察,發現建在金人台西,獻殿東的這塊空地最合適。高應元想,將來牌坊落成後,殿、台、坊組成一組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定會收到消災的效果。他原計劃建造一座簡單的小牌坊,沒想到在破土動工的第二天,他母親的病就好了,因而改建成大牌坊。牌坊落成後,命名「對越」,由高應元執筆,氣勢頗為磅礴,被列為晉祠三大名匾之一。這座「對越坊」,造型優美,結構壯麗,雕刻精細。「對越」的「對」,意為報答;「越」,即揚,意為宣揚。「對越」兩字合起來,意為「報答宣揚祖先功德」,在此處意為「宣揚母德高尚」。母德高尚在這裏有雙關語之意,或指唐叔虞之母邑姜,說高應元之母亦可。
-
對越坊左側鐵獅
-
對越坊
-
對越坊右側鐵獅
獻殿
[編輯]獻殿是「晉祠三寶」之一,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位於魚沼飛梁和聖母殿前方,為祭祀聖母時擺放貢品的場所。殿高9.75米,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歇山頂。殿角柱生起,翼角飛起。柱頭鋪作為五鋪作雙下昂,下昂為琴面昂。補間鋪作為單杪單下昂,耍頭為昂型,下昂為批竹昂。梁架簡潔,為四椽栿上搭駝峰架平梁。[7]平樑上有叉手和蜀柱。梁思成在1934年《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中稱讚獻殿結構「獻殿的梁架,只是簡單的四椽栿上放一層平梁,梁身簡單輕巧,不弱不費,故能經久不壞。」[9]
殿按照形式和構造來說應屬於殿堂性建築物,但是殿四周並無圍牆或門窗。此類殿堂形如一座涼亭,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少見。殿柱間欄杆在《營造法式》中專門名稱為「叉子」。[8]
-
獻殿內望向聖母殿
-
獻殿內部
-
柱頭鋪作-五鋪作雙下昂
-
補間鋪作-五鋪作單杪單下昂
-
轉角鋪作
-
叉手和蜀柱
魚沼飛梁
[編輯]魚沼飛梁是「晉祠三寶」之一,位於獻殿以西,起連接聖母殿之用。全沼為一方形水池,是晉水的第二泉源。古人以方形為沼,又因為水中多魚,故名「魚沼」。池中立三十四根八棱形石柱,柱頂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面立於水池上方,曰「飛梁」。[7]東西橋面長十九點六米,寬五米,高出地面一點三米,西端分別與獻殿和聖母殿相連接;南北橋面長十九點五米,寬三點三米,兩端下斜與地面相平。橋結構最底端為水下的柱礎,八棱石柱柱底覆盆式蓮瓣柱礎有北朝遺風。橋石柱上架木斗拱,斗口十字相交來承接梁,額與橫樑,樑上架十字石橋面。木斗栱與梁枋的交互作用,其改變了橋面左右的推力的傳遞,使得石橋面所受力可向下傳至石橋柱。石橋柱荷載木樑枋,而木樑枋同時又承托石橋面。這種巧妙的力學設計讓整個魚沼飛梁可以凌駕於水面近千年。[10]
飛梁始建年代和舊址都不詳,根據《水經注》記載,北魏時已有飛梁之設。現存橋是1955年按原樣修繕的,依照的是1955年之前尚存的北宋時期重建的魚沼飛梁(現石柱和斗拱保留了1955年以前的樣貌,但現橋面欄杆是建國後按《營造法式》仿製)。魚沼飛梁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水陸立交橋,也是此種十字形橋樑樣式現存孤例。魚沼飛梁作為殿前平台的形制也是現存孤例。[10]梁思成在《中國古建》中稱讚魚沼飛梁「這種形制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式,雖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古書中偶有所見,但現存實物僅此一例。」[8]
魚沼飛梁前有珍貴的北宋鐵獅,獅身上有題記「政和八年四月二十六日」為公元1118年。梁思成在1934年《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中稱讚二獅「極精美,筋肉真實,靈動如生」。
-
魚沼飛梁前左側鐵獅
-
魚沼飛梁前右側鐵獅
-
魚沼飛梁
-
魚沼飛梁
聖母殿
[編輯]聖母殿是「晉祠三寶」之一,始建於北宋天聖年間(1023年-1032年),重修於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聖母殿是現今晉祠內最古老的建築。晉祠聖母殿,坐西朝東。殿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七間,進深六間(八架椽)。殿近似方形,高約十九米,有側角和明顯的生起。上檐(重檐歇山頂上層)補間鋪作為六鋪作單杪雙直昂。柱頭為六鋪作雙杪單下昂,昂形耍頭。下檐補間鋪作為五鋪作單杪單下昂,昂形耍頭。柱頭為五鋪作雙直昂,螞蚱耍頭。由於聖母殿歷史上前後經歷了三次營造,所以現存殿宇上的構件規格不甚一致。[7][10]
聖母殿空間
[編輯]聖母殿作為朝拜功能的殿宇,其必須有大面積的殿前空間。聖母殿運用了《營造法式》中「副階周匝」的構造處理方法,殿進深兩間的前廊讓整個大殿前廳顯得非常空闊(一般中國古建中殿前廊多為一間或無前廊),讓人在朝拜聖母時更可感受到建築的氣勢。在此基礎上,殿內外採用《營造法式》中所述「減柱法」的單槽式的結構。其為保留一排內柱,左右後三面各為深一間的迴廊,承接下檐。廊柱和檐柱成為承托殿頂壓力的主要受力部分。殿內空間和前廊因為減少了柱子,顯得更為空曠。[10]
-
聖母殿前廊
-
南側將軍-近代後補彩塑
-
北側將軍-宋代彩塑
盤龍柱
[編輯]聖母殿前廊柱有北宋時期八根木雕盤龍(每一柱一條盤龍),這八條為中國現存的最早木盤龍。[7] 此八根盤龍柱為龍和柱分開雕鑿。先雕圓柱,後將盤龍用榫卯結構拼接盤在柱子上。
聖母殿宋塑侍女像
[編輯]晉祠三絕」之一。聖母殿內有彩塑43尊(2尊為明朝補塑,其餘為北宋時期),主像聖母端坐木製的神龕(木神龕為後代所加)里,其餘42尊侍從分列龕外兩側,聖母鳳冠蟒袍,神態端莊,侍從手中各有所奉,或侍飲食起居,或梳洗灑掃等,是宮廷生活的具體寫照。塑像十分生動,充分地表現出人的神情,各個塑像神態自然,神情各異,塑工高超,是中國宋代彩塑中的精品。[8]
周柏和隋槐
[編輯]「晉祠三絕」之一。周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位於聖母殿左側,樹身向南傾斜約與地面成四十度角,枝葉披覆殿宇之上,因形似臥龍故又稱「臥龍柏」。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贊曰:「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郁古柏含蒼煙」,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讚嘆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蒼勁挺拔,與長流不息的難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
這些古樹年代久遠,至今仍然生機勃勃,濃蔭四布。鬱鬱蒼蒼的古樹和晉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樓閣掩映在濃蔭疏影,靜水急流之間,景色異常優美。
其他建築
[編輯]- 勝瀛樓
建於明末清初。樓高17米,上下兩層,西南懸有「棲雲」匾額,東西側則掛「勝瀛」匾額。每年夏至之時,因樓中四面受光,有「勝瀛四照」的譽稱。
- 飛龍閣
重建於2007年,二層三檐,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周迴廊,整體建築坐落於假山石洞上,有登高遠眺之意,遊人又可穿行而過。正側有匾,題曰:「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 王瓊祠
為紀念明代嘉靖年間吏部尚書王瓊而設。始建於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瓊生前曾居住於此祠東邊的晉溪園。
- 公輸子祠
為紀念傳說中的中國木匠的祖先魯班而設。魯班,原名公輸班,因為他是魯國人,因此民間俗稱魯班。公輸子祠中供奉有魯班雕像。
- 三聖祠
位於傅山紀念館以東,建於1.5米高的平台之上,祠內所供奉「三聖」指傳說中的藥王、真君、黑龍王。
- 晉溪書院
初名晉溪園,始建於明嘉慶四年(1525),為明代重臣王瓊的私人別墅。王瓊去世後,他的長子改「晉溪園」為「晉溪書院」,成為王氏子弟學習的場所。
子喬祠為書院中主要建築。祠中供奉為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晉,本姓姬,名晉,字子喬。
- 舍利生生塔
位於祠中浮屠院中,創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今所見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是一座樓閣式磚塔。
- 傅山紀念館
原名同樂亭,現為傅山紀念館,紀念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俠醫傅山(傅青主)。
- 董壽平美術館
位於晉溪書院東側,是一組仿古建築,收藏和陳列有董壽平先生捐贈的珍貴書畫、遺物、文獻資料。
- 難老泉
「晉祠三絕」之一。
位於聖母殿以南,為晉水主要源頭。泉名為北齊時擷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所取。泉水晶瑩透明,常生萍四季一色,常年水溫保持在17℃,常年不息,歷朝歷代的詩人多吟詩讚美,唐代著名大詩人李白為此留下了「晉河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的佳句。泉上建有難老泉亭,為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年-559年)所創建。亭為八角攢尖頂,難老泉水便從其下石洞中汩汩流出。目前石洞中的水是水泵泵出的,泉水自流是當地2025年的計劃。
- 水母樓
位於難老泉源頭,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二層五開間,內塑水母坐像及侍女,體態優美,造型別致,也是宋代彩塑中難得的藝術佳品。
- 唐叔虞祠
原為晉祠主殿,北宋年間因聖母殿的建立而移居偏殿。
- 關帝廟
為昊天祠的一部分,是昊天祠的前院。
- 文昌宮
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原在智伯渠南岸,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移建今址。正殿有一匾額,刻有篆文所書「紫垣六府」四字。
- 唐碑
唐碑位於唐叔虞祠東邊,昊天神祠(關帝廟)西邊,碑高195厘米,寬120厘米,厚27厘米。碑上刻有唐太宗的行書碑文「晉祠之銘並序」,全文一千一百零三個字。碑上建有小亭,名為「貞觀寶翰」亭。
- 昊天祠
位於東嶽廟的西邊,也稱關帝廟。正殿中供奉關羽,四壁有壁畫。
- 東嶽廟
位於文昌宮以西,為一座道教寺廟。殿內有「天齊仁聖大帝」像,四壁有清代壁畫。
- 善利泉
為晉水源頭之一,但流量很小,現已枯竭。泉上建有小亭,最初為北齊天保年間所建,到明正德時被毀,後於明嘉靖年間重建。
- 白鶴亭
亦名小蘭亭,俗稱水亭,位於傅山紀念館以北的會仙橋與雙橋之間。據《晉祠志》記載,「跨北河上,一名水亭,一名小蘭亭,南向,左右輔以耳亭」,是一組造型十分别致的建築。正亭原坐北向南,現朝南跨北岸。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卷棚歇山頂建築。南北檐下均掛有「流碧榭」匾額,兩側小亭面闊三間,懸山頂,位於南岸。
- 朝陽洞
位居晉祠內西北隅山半,負山向東,每當旭日東升,該洞先得陽光,故稱朝陽洞。洞檐前橫匾為「別一洞天」,檐里有榜書「朝陽洞」。
- 呂祖閣
創建年代不詳,在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前即建有此閣。殿內塑有呂洞賓像,南北西三壁,及兩耳房南北西三壁均繪有壁畫。
- 智伯渠
又名海清北河,是晉水四渠中的主渠。渠名取自春秋末期晉國世卿智伯瑤,原為其攻取晉陽城所用晉水故道,後人加以修竣,成為灌溉農田的水渠。
圖庫
[編輯]-
會仙橋
-
金人台面朝東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第二篇 第一章 晋祠博物馆. 太原市園林局網站. 2016-11-22 [2024-06-15].
- ^ 第二篇 第三章 晋祠公园. 太原市園林局網站. 2016-11-22 [2024-06-15].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1961-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6).
- ^ 大事纪要. 晉祠博物館. [2024-06-16].
- ^ 获评国家“一级”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的“升级之路”. 中國新聞網. 2024-05-18 [2024-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5).
- ^ 重启千年晋祠泉复流工程,力争2025年前实现自然复流. 晉祠博物館.[失效連結]
- ^ 7.0 7.1 7.2 7.3 7.4 7.5 李廣潔.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太原: 三晉出版社. 2023: 119–125. ISBN 978-7-5457-2760-9.
- ^ 8.0 8.1 8.2 8.3 8.4 賈珺. 贾珺:千年一园看晋祠,梁思成和林徽因如何发现晋祠. 人文清華. 2020-06-09 [202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5).
- ^ 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晋祠博物馆三大国宝之一 -- 献殿. 太原市文物專欄. 2021-04-29.
- ^ 10.0 10.1 10.2 10.3 無用研究社. 晋祠-九百年前的建筑传奇. 藝旅文化. 2022-04-07 [202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