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花神咖啡館

座標48°51′14″N 2°19′57″E / 48.85389°N 2.3325°E / 48.85389; 2.332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花神咖啡館

花神咖啡館(法語:Café de Flore)是法國巴黎的一座咖啡館,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耳曼大道和聖伯努瓦街(Rue St. Benoit)轉角,創建於1887年。其名稱源自於林蔭大道旁的一尊雕像:芙蘿拉,羅馬神話中的春之母,花朵和花園的女神。[1]咖啡館的室內裝飾為經典的裝飾藝術運動風格,紅色座位,桃花心木和鏡子自二戰以來並沒有多大變化。就像它的主要對手雙叟咖啡館(Les Deux Magots)一樣,花神咖啡館招待了戰後大部分法國知識分子。

弗雷德里克·貝格伯德(Frédéric Beigbeder)於1994年設立了文學獎花神大獎賽(Prix de Flore),每年在花神咖啡館頒獎。

花神咖啡館提供的菜單範圍相當廣泛,從茶,咖啡,熱巧克力,酒精飲料和果汁; 從簡餐到正餐,包括烤麵包,羊角麵包,煎蛋,沙拉,湯和甜點等等。最近的地鐵站是巴黎地鐵4號線的聖日耳曼德佩站。

歷史

[編輯]

1908年《法蘭西行動報》在此創刊,1912年弗朗索瓦·紀達(François Guittard)買下花神咖啡館並大力革新,吸引當時許多文人墨客到此駐足,例如《亞特蘭提斯》的作者皮耶·貝諾(Pierre Benoit)、象徵派詩人雷米·德·古爾蒙(Remy de Gourmont)以及立體派創始者阿波里奈爾等等。

1939年花神咖啡館的經營權轉到布巴(Paul Boubal)手上,這位不拘小節的老闆接納來自五湖四海各形各色的顧客,特別是那些因為喧鬧而不被其他咖啡館接受的人。兩年後,西蒙·波娃帶着薩特前來光顧,此外,畢卡索亦曾經在花神的玻璃上作畫,替這個顧客大幅減少的淪陷期增添不少傳奇的色彩。

1943年薩特在花神寫作的《存在與虛無》出版,意謂著存在主義的興起。

軼聞

[編輯]
  • 1964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卻拒絕受獎的薩特是花神常客,同時,同為法國知名劇作家的亞伯特·維達里(Albert Vidalie)對店員高喊「他不要嗎?那麼,我就收下了!」之後向老闆要了一支空酒瓶在裏面撒尿,接着把酒瓶帶到隔壁的蒙塔納酒吧以慶祝為名請全店客人喝一杯。[2]
  • 花神咖啡館招待過不少知名的國家領袖或皇親國戚(儘管當時尚未成名),像是周恩來(1926)、狄托(1936)、沙特阿拉伯的莎拉雅王妃(1965)、前越南國王保大(1965)。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L'Esprit D'un siecle,p.17
  2. ^ L'Esprit D'un siecle,p.85

48°51′14″N 2°19′57″E / 48.85389°N 2.3325°E / 48.85389; 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