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
外觀
香包,又叫香囊[1]、容臭[2][3]、香纓[4][5]、香球、佩幃[來源請求]、馨香[6],是一種盛載香料的袋。
歷史
[編輯]中國
[編輯]在先秦時代是未成年者所繫的飾物之一[7]。當時的香料可能是澤蘭屬[8][9]香草。
漢代則出現了固定式的大型香囊,用以懸掛在室內除臭。魏晉以降仍沿襲肘佩香包[10][11],牀繫香囊[12]的習慣。
明代香包的形式已於現代相距不大。如梅蕊香包以丁香、甘松、藿香葉、白芷、牡丹皮、零陵香、茴香、八角茴香搗碎後裝入絹袋製成佩帶[13]。
最遲至清中葉時,香包已與端午佩艾草之風俗[14]習合,產生了厭勝驅邪的象徵意義[15][16]。並作為端午習俗的一環保存至今。
外部連結
[編輯]註釋
[編輯]- ^ 漢樂府《孔雀東南飛》:「紅羅覆斗帳,四角垂香囊」
- ^ 參見 《禮記·內則》。鄭玄【注】:「容臭,香物也。」孫希旦【集解】:「容臭,謂為小囊以容受香物也。」
- ^ 明朝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左佩刀,右備容臭。」
- ^ 孔穎達 疏《禮記》:「以纓佩之者,謂纓上有香物也。」
- ^ 周邦彥《丁香結》詞:「寶幄香纓,熏爐象尺,夜寒燈暈。」
- ^ 蕭麗紅 《千江有水千江月》:「新娘子會捧著漆盒出來,笑嘻嘻的把一隻隻縫成猴子、老虎、茄子、金瓜、閹雞等形狀的馨香,按人等分。」
- ^ 《禮記·內則》:「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佩容臭」
- ^ 屈原《離騷》:「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 ^ 宋吳仁傑《離騷草木疏》卷一
- ^ 漢繁欽《定情》詩:「何以致叩叩,香囊繫肘後。」
-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謝遏年少時,好著紫羅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傷其意,乃譎與賭,得即燒之。」
- ^ 晉陸翽《鄴中記》:「帳之四面上十二香囊,采色亦同」
- ^ 明周嘉胄《香乘》卷十九
- ^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隋杜公瞻註:「今人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翦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
- ^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五月朔,家家懸朱符,插蒲龍艾虎,窗牖貼紅紙吉祥葫蘆。幼女剪綵疊福,用軟帛緝逢老健人、角黍、蒜頭、五毒老虎等式」
- ^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島亦有端午之事,稱曰祭屈原之靈雲。此日作粽。兒童懸香玉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