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貫文
西漢海昏侯國遺址出土,五銖錢一貫。

,又稱,是東亞古代度量衡的一種質量及貨幣單位,中國唐朝之前已經出現。一枚銅製鑄幣(方孔錢)為一,一千文用繩子從中間的孔裏穿起來,稱為一貫或一吊。在中國用作質量單位時,主要是計算貨幣的質量,較少涉及其他事物,但傳到日本後,除了是貨幣單位和計算貨幣質量外,還用作計算重量的度量衡(一貫等於100,大約為3.75公斤,舊時用來計算體重,現時則多為計算大體積物品的重量,例如刨冰用的冰塊),亦可當作計算握壽司的量詞。

明朝洪武年間開始發行的紙幣大明寶鈔,其面值之一也叫「一貫」。開始是相當於一千文。不過後來由於貶值,最低降到價值一文左右。

歷史上,銅錢的購買力由其和黃金白銀貴金屬的兌換價決定,例如:

註釋

[編輯]
  1. ^ 清朝钱币铸行. [2006-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