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奇迹课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奇迹课程》
作者《奇迹课程》不被认定为任何人所作,虽然其为心理学家海伦‧舒曼所“笔录”
类型灵性成长、灵修、心灵探索、精神面
语言英文版(原文,心理学家海伦‧舒曼笔录)
中文版(若水译)
主题Transformation
发行信息
出版时间1976年 编辑维基数据
出版地点美国
媒介Softcover, hardcover, paperback MME, and Kindle, Sony and Mobipocket ebooks
页数1333
规范控制
ISBN978-1-883360-24-5
OCLC190860865

《奇迹课程》A Course in Miracles,简称ACIM)是由心理學家海伦·舒曼英语Helen Schucman编写(本人称其为“笔录”(scribed))和编辑的一部灵修书籍,由同为心理学家威廉·赛佛英语William Thetford校订和汇整部分内容。该书由〈正文〉,〈学员练习手册〉和〈教师指南〉三个部分组成。从1965年至1972年,最初一些版本是在1976年由心灵平安基金会Foundation for Inner Peace)发行精装版之前通过影印复制的。[1] 因为最早的版本在未有版权声明的情况下被流通,[2][3]而在心靈平安基金會和奇迹课程基金会(Foundation for A Course In Miracles),所持有的版权和注册商标在长时间的诉讼后,最后于2004年被撤销。

海倫‧舒曼称她所“听到”的“那声音”是来自耶稣[4][5]

在1980年代,这部《课程》的销售量每年都在稳步增长;然而,其销售成长最大是在1992年。作家玛丽安娜·威廉森在脱口秀电视节目“奥普拉·温弗里秀”上讨论这本书,当年录得超过200万本的销量。 

由来

[编辑]

《奇迹课程》是由海倫‧舒曼和威廉‧賽佛两位心理學家基于同一共识,联袂合作而成的灵修作品。在1965年,海倫‧舒曼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外科医学院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为威廉‧賽佛的同事。[6] 当他们的每周办公会议变得勾心斗角时,威廉‧赛佛认为“一定另有出路!”。[7] 海倫‧舒曼认为,这次的互动引发了一系列内在的激荡,产生了梦与内在视觉的指引,并认为这些指引是来自耶稣的“声音”。她说,在1965年10月21日,她相信那“内心的声音”告诉她:“这是阐释奇迹的课程,请将内心的声音纪录下来。”海倫‧舒曼说,纪录的过程使她非常不舒服,尽管这并未严重到使她停笔。[8] 第二天,她向威廉‧賽佛解释了她的“笔录”事件。令她惊讶的是,威廉‧賽佛鼓励她继续这个过程。当他读到此笔录稿的时候,还提出要协助她打字;于是第二天的笔录继续进行,如此持续了七年。

直到1972年,前三部分的笔记已经完成,而最后指示的两部分写作持续到1977年11月才完工。[9]

本尼迪克特·格羅舍爾(Fr. Benedict Groeschel)是一名天主教神父,曾在威廉‧賽佛下学习,并与海倫‧舒曼一起工作,他于1972年11月安排肯尼斯‧霍布尼克(Kenneth Wapnick)向海倫‧舒曼和威廉‧賽佛介绍。格罗舍尔于一九七三年获得了《奇迹课程》手稿的副本,并得到海伦‧舒曼的作证说,这份稿件将不被流出;不过,随着海倫‧舒曼的许可,他将其提供给肯尼斯‧霍布尼克。肯尼斯‧霍布尼克随后阅读了初稿,并与海倫‧舒曼和威廉‧賽佛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他认为需要进行校稿,以便让该书得拥有可正式出版的形式。威廉‧賽佛随后又对〈奇迹原则〉一节作了进一步的编辑以及对此章一节的定夺,不久之后,他们选择退出直接地对内容进一步的重大修改。肯尼斯‧霍布尼克和海倫‧舒曼继续校订手稿,删除显然仅针对海倫‧舒曼和威廉‧賽佛个人解答的讯息、创建章节和章节标题,并纠正段落结构、标点符号和大小写中的各种不一致之处。[10] 此次编辑在1975年2月左右完成。肯尼斯‧霍布尼克随后成为《奇迹课程》的教师,任职于奇蹟課程基金會(Foundation for A Course in Miracles, FACIM)的联合创始人兼总长,同时也是心靈平安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ner Peace, FIP)的董事和执行委员会成员。

内容

[编辑]

《奇迹课程》被分作三个部分——〈正文〉、〈学员练习手册〉,以及〈教师指南〉:

  • 〈正文〉提出了关于真理与幻相这两个相异且互斥的思想体系(其中,只有“真理”这一体系在《课程》中为真):
  • 它指出,涉及时间、空间和感知,这所有具体可知、可被测量、存在着不同角度和层次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二元的,其究竟的涵义为“罪咎”。这些在《奇迹课程》认为“不具任何意义”的一切,被《奇迹课程》称作“知见”。《奇迹课程》提出了一种“非二元”且“纯一体”的思维,并指出,“上主”是唯一的真理和实相:完美,不变,不具人格,彻底抽象,无可动摇,只有“圣爱”的无限推恩,没有时空世界里任何可能的冲突和阻碍存在;尽管这并不是在时间与空间之二元分裂的角度能够被理解的。这个理论进一步指出,我们所感知到世上各不相同的一切物质以及分秒皆异的所有经验实际上是“同一个生命的某个层面为取代那‘唯一的、恒定的、无限的实相’而意图‘迸裂’出来的、极其多变的幻觉、幻象之梦”(实相中,并没有“这个”、“那个”、“程度”、“角度”、“大小”、“方位”、“你我”、“差异”,以及任何“形式”的二元互动之分,因为上主只有一个“儿子”,在《课程》中有时被称为“圣子奥体”),这“同一个生命”(基督)在一个“不曾发生过的一刹那差错”里,开始作起分离、分裂的“人间大梦”。它声称“永恒”是在时间和空间之外,而这个“大梦”从未发生在“永恒的实相”中,并且“早已结束”,即便这并非“虚幻的‘知见’(又称小我,ego)”所能够理解。当讨论到如何从一个完美和不变的上主出现这样一个虚幻梦境(即我们现在经验到的人生、世界、时空)的问题时,《课程》表示,提出这个问题是假定了“时空”这场“罪咎之梦”是真实的,然而,它从来并非真实存在(否则,圆满的、不具形式的永恒之境即不可能是真的);因此,这实际上代表罪咎的“梦境”毫无“为何存在”之理由。[11][12]《奇迹课程》指出,我们认定自己的存在是独立的个体,这一想法是根本地错误。然而,自从我们体验到了时间、空间,并像是活在这个“存在层次”时,《课程》解说此为第二层级的思想体系:
  •  所有的“程度”、“角度”、“层次”等等举世俯拾皆是的概念和经验,在《奇迹课程》中被称为“梦”、“分裂之念”,即实际上从未发生过的事。《奇迹课程》指出,这个层次由“昏睡的圣子”认定自己“成功地攻击了上主”所造成。此外,“圣子”在《奇迹课程》中不被认为是耶穌及他的形体本身,而指一个没有形相、没有分别的纯灵境界。在时空之梦中,“知见”不断地来自于它的起源:分裂,判断和攻击。这导致《奇迹课程》称为“罪(过去)—疚(现在)—惧(未来)”的循环:因“圣子”好似拒绝了上主无限推恩的永恒涟漪和“妄造”了宇宙的时空(大爆炸)而在内心深处感到二元意识的罪咎,这导致在内心深处更加拒绝、否定一体的“生命源头”,并因此对好似要到来的“上主的愤怒”、“神罚”、“最后的审判”感到十分惊惧,深信造物主一定会转身报复(然而,《奇迹课程》指出,上主从未有过“报复”的想法,亦不晓得圣子“正作著分裂之梦”,因在“实相”里,这一切根本未曾发生过;此为《奇迹课程》全书反复强调的中心思想)。“罪—疚—惧”可怕得令人无以面对,因此无边无际的心灵在形上的层次好似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立刻建立起强烈的“防卫措施”,将内心的匮乏与憎恶全投射在自己之外,形成了这一个时间与空间构织而成,并且“分裂”这一主题俯拾皆是的世界。所以对人类及世界(即“心灵”所投射出的具体结果)来说,有形的痛苦与罪恶是随处可见的。世界好似成为一个充满威胁的地方,我们一生几乎都在各种形式的大小恐惧,冲突和死亡之中度过。维系这一投射过程的思维被《奇迹课程》称为“小我”(ego)或“抉择错误的心灵”(the wrong mind)。《奇迹课程》总结,在地球上(乃至整个宇宙)的时空生活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只要还有“形相”、“层次”的感知,本身即象征着“分裂”(其本质上只是滥竽充数的“特殊关系”,意图取代“天堂”的“一体性”之物),对此,《奇迹课程》认为,因而须将原先二元意识的“投射—定罪”(失心)透过“圣灵的眼光”取代成“宽恕—解脱”(正念);因为我们的“正念之心”(《课程》亦称“圣灵”、“基督自性”)在时空之外,不可能受到世上任何形式的攻击。按照《奇迹课程》,“交托‘圣灵’”,借由《奇迹课程》所定义的此类“宽恕”来放下所有评判,是“亲自接受救赎”的方式,从梦中醒来,觉于本有的上主永恒境界。最终,这意味着“个体性”和“意识”(此皆为同义词:意识、小我、分裂、罪咎、幻境)的结束。在这个观点上,与印度传统中的“业”(karma)之概念和《薄伽梵歌》经文相似(在肯尼斯学派的解说里,“业”只是具体的果;形而上非具体的“分裂”意识才是真正唯一的因,故《奇迹课程》的“宽恕”透过日常中每一具体的事件及念头所化解的,也仅仅是这个“因”而已),海倫‧舒曼回忆道:有关《薄伽梵歌》之思想她是不熟悉的,尽管威廉‧賽佛是了解其内容的。
  • 〈学员练习手册〉提供了365课的练习,一年当中每天有一课,其中声称据此将学员的思维模式逐渐从“内疚—投射恐惧—定罪”转变为“选择圣灵的眼光宽恕—放下评断—体验到大我之爱”。《奇迹课程》将“奇迹”定义为使“知见”转变的有意识的选择。〈学员练习手册〉尝试训练学员稳步地、逐日地看见“基督自性”从未真正“经验到二元的、有形体的世界”之一体觉境,与上主别无二致。这些训练旨在通过实际的操练来阐明其所能带来的效益。〈学员练习手册〉的核心信息是,若要全然地宽恕自己(肯尼斯的解说称,其“真正的宽恕”非同传统意义上的宽恕;世界的传统认为宽恕的意义,是由于那些“有待宽恕的罪过”的确发生了,所以需要去宽恕那些“已发生的事”),一个人必须1.宽恕生命中所经验到的一切,无论“好”与“坏”。2.透过圣灵(即“上主在世上的代言之声”)的指示,忆起“正知见”、“内在向导”或称“灵明”)。最终,一年的练习过后,〈学员练习手册〉将指出,“这个课程只是一个起步,而非结束”,而修习此三百六十五课的学员,通常会花上比一年还长的时间。〈教师指南〉是一系列问题和答案。旨在激励读者成为“上主之师”——​​一位生活在时空中,而同时能经验到宽恕的一体性,放开所有个体的和世上建立的所有特殊的关系(但并不是指在外在的生活做任何改变;肯尼斯强调,无需做任何形式层次的改变。无须为了课程而遁世苦修、改变穿着、为了课程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为此显得和人们不同;一切只需遵循圣灵的指引,过自己原本衷心的俗世生活),具体而言,在《奇迹课程》定义里,只要曾经遵照“一天不超过一课”的原则练习过一轮〈学员练习手册〉之三百六十五课者,都可称作“上主之师”,然实际上因练习过一轮所得的对宽恕的体验及化解内心罪咎的情形如何,通常各人各不相同,且无具体的评量标准。在第三版中,添加了两本小册子〈心理治疗〉和〈颂祷〉。它们分别详细阐述了《课程》中心理治療和祈禱的意义。

心灵平安基金会版本

[编辑]

《奇迹课程》前三部分限量发行了300版,由心灵平安基金会(Foundation for Inner Peace)发行。 1976年6月,心灵平安基金会发布了《奇迹课程》的前三部分,以5000份拷贝运行的三册精装书出版,以及补充小册子:〈心理治疗—目的、过程与行业〉的出版。 1985年,心灵平安基金会开始出版平装合订本,内容包含最初的前三部分。1992年,心灵平安基金会发行了第二版精装版。 该修订在前三个部分中引入了一些小的更改,包括添加一些编辑内容和增加了一个《奇迹课程》引文的编号系统,以及新增了〈词汇解析〉部分。 同时,心灵平安基金会还发布了补充性的〈颂祷〉小册子。

各界接受度

[编辑]

自从1976年第一次上市以来,心灵平安基金会的清单里超过250万份《奇迹课程》已销往世界各地。[13]该文本已被翻译成25种语言。[14]《奇迹课程》是已分布到世界各地,构成了一系列有组织的奇迹团体的基础。[15] 最初的奇迹教师之一肯尼斯‧霍布尼克表示:“如果圣经被认为是真实的,那么(从圣经的文字学家的角度来看),这部课程必然被视为恶魔的灵感。”[16]天主教牧师本尼迪克特·格罗舍尔(Benened Groschel)虽然是薛克曼,泰特福德和霍布尼克的朋友,但也批评了《奇迹课程》和相关组织。他认为《奇迹课程》的一些要素是他所谓的“严重和潜在的危险的基督宗教神学的扭曲”,他写道这是“虚假启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17],它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精神威胁” [17]福音派编辑艾略特·米勒(Elliot Miller)说,《奇迹课程》中使用的基督宗教术语被“彻底重新定义”为类似新时代(New Age)的教义,其他基督宗教评论家则认为,《奇迹课程》是“强烈的反圣经”,与基督宗教不相容,模糊了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的区别而强有力地支持神秘主义和新时代的世界观。[18] 怀疑论者罗伯特·卡罗尔(Robert T. Carroll)批评《奇迹课程》已是“一个小型工业”,被过度商业化,且被过度描述为“对基督宗教的改善”。卡罗尔说,这些教导不是原创性的,并建议将它们从“各种来源,无分东西方”中被淘汰。[19]

相关作品

[编辑]

两项相关作品被视为《奇迹课程》的教材延伸。作者葛瑞‧雷纳(Gary Renard)的《告别娑婆》(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Universe),于2003年首次出版,并于2005年委托授权《奇迹课程》中文版译者若水翻译《告别娑婆》中文版。[20]玛丽安·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于1992年出版《爱的奇迹课程》(A Return to Love)。《告别娑婆》于2003年由无惧之书(Fearless Books)出版社首次出版,后来由贺书房(Hay House)出版社于2004年重新出版。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注意到葛瑞‧雷纳对《奇迹课程》的殊胜体验影响了他的书。[2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Miller, D. Patrick. Understanding a Course in Miracles: The History, Message, and Legacy of a Spiritual Path for Today. Random House LLC. 2011-11-23 [4 July 2014]. ISBN 97803078077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2. ^ Beverley, James. Nelson's Illustrated Guide to Religion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Religions of the World. Thomas Nelson Inc. 2009-05-19: 397– [4 July 2014]. ISBN 97814185774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6). 
  3. ^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BNA), "Recipient's Common Interest in Subject of Work Does Not Limit Publication", Patent, Trademark & Copyright Journal Vol. 67, No. 1645 (2003), p. 16-17.
  4. ^ About the Scribes. Foundation for Inner Peace.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6). 
  5. ^ Foundation for Inner Peace. A Course In Miracles. Foundation for Inner Peace. 1992: vii–viii. ISBN 0-9606388-9-X. 
  6. ^ Helen Schucman's Career. [2017-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5). 
  7. ^ Helen Schucman: Autobiography, in "Origins of A Course in Miracles" 3:27-28. Foundation for Inner Peace Archives, Tiburon, CA (cited hereafter as FIPA). 
  8. ^ Skutch, Robert.
  9. ^ Final Dictation of The Song of Prayer. [2017-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4). 
  10. ^ The Story of A Course In Miracles = Documentary where Bill Thetford, Helen Schucman, and Ken Wapnick talk about A Course In Miracles. [201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7). 
  11. ^ FndtnACIM. Q & A: This World Was Over Long Ago. YouTube. [201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5). 
  12. ^ FndtnACIM. 這個世界早已過去了. 台湾奇迹资讯中心. [2015-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13. ^ 存档副本. Foundation for Inner Peace. [2017-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3). 
  14. ^ "ACIM Translations". Foundation for Inner Peace. [2017-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15. ^ Bradby, Ruth. A course in miracles in Ireland. 
  16. ^ Dean C. Halverson. Seeing Yourself as Sinless. SCP Journal 7, no. 1. 
  17. ^ 17.0 17.1 Groeschel, Benedict J. A Still Small Voice. San Francisco: Ignatius Press. 
  18. ^ Newport, John P. 存档副本.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19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19. ^ Carroll, Robert Todd. The skeptic's dictionary: a collection of strange beliefs, amusing deceptions, and dangerous delusions. John Wiley and Sons. [2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20. ^ 葛瑞‧雷纳(Gary Renard). 《告別娑婆》(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Universe). http://www.acimtaiwan.info/viewtopic.php?f=9&t=255. 奇迹资讯中心.  外部链接存在于|website= (帮助)
  21. ^ Garrett, Lynn (2005-03-07). 'Disappearance' Appears Big Time. Publishers 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