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廷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廷相
大明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籍贯河南仪封县
字号字子衡,别号平厓,又号浚川
谥号肃敏
出生成化十年(1474年)十月二十五日
河南仪封县
逝世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九月初七日
河南仪封县
配偶娶刘氏,累封一品夫人
出身
  • 弘治八年乙卯科河南乡试第七十八名举人
  • 弘治十五年壬戌科同进士出身

王廷相(1474年—1544年),字子衡,别号平厓,又号浚川,谥肃敏河南仪封县人(今兰考县),明朝政治人物、思想家、文学家,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前七子之一。

生平

[编辑]

王廷相自幼丰姿发秀,聪慧奇敏,13岁补邑庠生。弘治八年(1495年)廿二岁举于乡,弘治十五年(1502年),29岁考中进士[1][2],被选为翰林庶吉士

弘治十七年(1504年)任兵科给事中,蒙古鞑靼部进犯大同等地,王廷相上《拟经略边关事宜疏》。弘治十八年(1505年)丁父忧三年,因曾忤中官刘瑾,正德三年(1508年)以亳州判官起复,隔年升高淳县知县,不久改监察御史,巡按陕西,任内惩治权阉廖镗,正德八年(1513年),提督北畿学政,权阉三王二刘者及廖镗诬其贪墨,吏部尚书杨一清等大臣抗疏论救,正德九年谪赣榆县县丞。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宁国县知县,隔年升松江府同知,旋改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正德十六年(1521年)升任山东提学副使,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升任湖广按察使。嘉靖三年任山东布政司右布政,旋丁母忧,嘉靖六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嘉靖七年兵部左侍郎、嘉靖九年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嘉靖十二年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嘉靖十五年加太子少保,嘉靖十八年(1539年)加升太子太保。

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因受郭勋一案牵连,革职为民,被罢免官职回归故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病逝。埋葬于仪封城东二里许(即今仪封乡老君营村南),直到穆宗隆庆初年才得以平反昭雪。肃敏

影响

[编辑]

王廷相一生锐意改革,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3],而且在教育、哲学、文学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他在山东任职期间,提介文教,改变士风,主张改革教育及科举制度,提出“学习读书当以经国济世为务”,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博学好议论,因为文学理念相近,加上同时尊崇复古文风,因此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并列为前七子之一。王廷相对李梦阳推崇备至,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反问:“秦汉以来,掩蔽前贤,牢笼百代,独空同一人乎”[4][5]。王廷相还是一名哲学家,继承了王充范缜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宇宙观上,他否定佛道“有生于空、无”的说法,扬弃了宋明理学大家程颐朱熹以理气、心性为本体的二元观点。除此,他对自然科学也有过人的见解,他对梦的解释是:“梦,思也、缘也、咸心之迹也”(《慎言‧见闻篇》)。文学评论也颇有见地。

家族

[编辑]

曾祖父王思义;祖父王实一;父王增,母田氏[6]

子王旒,累封后军都督府经历。孙王征逸(1513年-1574年),字思彦,别号中渠,以祖父荫入为国子生,五年后拜后军都督府都事,迁后军经历,出为庆远府知府,庚戌入觐,遂乞致仕归,卒年六十二[7]

著作

[编辑]

著作有《王氏家藏集》、《内台集》、《慎言》、《雅述》、《横渠理气辩》等。

参考书目

[编辑]
  1.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苏玉昇. 《王廷相之氣論與經世思想研究》(The Studying of Yuanqi and Political Thinking of Wang Ting Xiang) (PDF). 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2007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 
  4. ^ 叶晔. 材料的声音: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的选材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2016年5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 
  5. ^ 谢佩真. 製作明代前後七子 — 以清初、中期三書為探討核心 (PDF). 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 2011年7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 
  6.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 
  7. ^ 张卤《庆远府知府中渠王公墓志铭》:母曹氏,封宜人,以正德八年六月二十七日生公。
  • 许赞:《王公墓志铭》
  • 高令印、乐爱国,《王廷相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国朝献征录·卷之三十九》,出自焦竑国朝献征录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一百九十四》,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