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虞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虞潭(3世纪—4世纪)[1]思奥会稽郡余姚人(今浙江余姚)。东吴骑都尉虞翻之孙。晋朝时重要官员,多次出任朝内和地方官职,在东晋官至卫将军。虞潭曾在屡次起兵平定多场叛乱,在协助东晋立国于南方并在其建立后维持其安稳都有极大的功劳。

生平

[编辑]

虞潭早年曾任扬州从事中郎主簿,获举秀才。齐王司马冏大司马掌政时,请其为祭酒,后历任祁乡县令醴陵县令太安二年(303年),义阳蛮族张昌据江夏叛乱,并攻陷多个郡县和杀害身为宗室的镇南大将军司马歆。在醴陵所在的荆州,很多郡县因受张昌部众的压力而不敢反抗,但虞潭却不畏惧,起兵并击斩张昌将领邓穆,终协助西晋于次年完全平定张昌叛乱。战后因功获封都亭侯

永兴二年(305年),右将军陈敏历阳叛变,并派兵进攻江州。虞潭于是领兵到江州讨伐陈敏弟陈赞广州刺史王矩当时上表让虞潭领庐陵太守,成功绥抚当地受战乱影响灾民。虞潭后亦协助消灭陈敏进攻江州的主力陈恢,因转南康太守,进爵东乡侯

永嘉五年(311年),因江州刺史华轶不受当时承制行事的晋元帝命令,令晋元帝下令讨伐,虞潭亦受命进攻,但到庐陵时华轶已被周访击败被杀害。但同时,当年正月爆发的杜弢之乱仍未平定,新任江州刺史卫展于是上表让虞潭加领安成太守以作抵抗。杜弢之乱在建兴三年(315年)被平定后,时任丞相的晋元帝召命他为丞相军咨祭酒,转琅琊国中尉

东晋建立后,虞潭先后任屯骑校尉右卫将军宗正卿王敦之乱永昌元年(322年)爆发,大将军王敦率兵进攻建康,并攻入石头城,虞潭与王导等六人率兵三道进攻石头城但失败。王敦事后掌握朝政,并回武昌遥控朝政。太宁二年(324年)虞潭因病而回乡。但同年王敦王含等人进攻建康以图篡位,支持王敦的沈充亦拒绝朝廷招降而起兵响应王敦。虞潭知道后,便从家乡余姚招集宗族和郡中士族起义兵讨伐沈充。晋明帝于是任命虞潭为冠军将军,领会稽内史。不久王含和沈充等人都兵败被杀,王敦之乱被平定,虞潭于是罢兵。后先后迁任尚书和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

次年晋明帝死,晋成帝即位,朝廷任命虞潭为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加辅国将军。并以讨伐沈充之功而进封零陵县侯

咸和二年(327年),苏峻之乱爆发,朝廷加虞潭督三吴晋陵宣城义兴五郡军事。但次年建康就被苏峻攻陷,并派军进攻吴国内史庾冰,逼使庾冰弃吴国投奔会稽。虞潭以势弱而不能独力支撑,只能固守以待各方举兵。而不久荆州刺史陶侃就被江州刺史温峤中书令庾亮推为义军盟主,虞潭亦与司空郗鉴和会稽内史王舒协同举兵响应义军。陶侃于是表虞潭为假节监西军事,与王舒受郗鉴节度。于是东西义军皆起。

虽然虞潭派遗的沈伊被苏峻将领管商击败,虞潭自贬还节;王舒亦不能成功击溃苏峻军,但最终陶侃领导的义军仍成功于咸和四年(329年)平定苏峻之乱。平乱后,虞潭以母亲年老而离职回乡,但不久就受诏转镇军将军、吴国内史,并进爵武昌县侯。虞潭任内以仓库库存的米粮赈济因为战乱而陷入饥荒的人民,协助他们重建生活;又在青龙港(今上海)筑“沪渎垒”,以防海盗袭击,为上海地区最早的军事防御设施。当地人民因而都倚靠虞潭。

咸康二年(336年)被征为侍中卫将军。上任后改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并给亲兵三百人,侍中如故。七十九岁时在任内逝世。朝廷追赠左光禄大夫,谥号孝烈

性格特征

[编辑]

虞潭坚贞有节操,而且虽然看起来温和文弱,但其实心中坚定明确,有胆识去作出决定,故此虽然多次领军征战,但鲜有大败。

家庭

[编辑]

父母

[编辑]

子女

[编辑]

孙儿

[编辑]
  • 虞啸父,虞仡子,东晋大臣。官至护军将军,会稽内史。

侄子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076》,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

[编辑]
  • 晋书·虞潭传》
  • 《晋书·列女传》
  • 资治通鉴》卷九十二及九十四
  1. ^ 《晋书》中无记载虞潭卒年,而其最后记载为《晋书·成帝纪》咸康二年“以吴国内史虞潭为卫将军”。但按《晋书·虞潭传》,其进卫将军后便以母亲逝世而离职奔丧,守丧过后才再受征命为侍中、卫将军。然而,据《晋书·烈女传·虞潭母孙氏传》,孙氏死于咸和末年,即最迟应为咸和九年(334年)逝世。故此成帝纪所载的当为虞潭守丧后以侍中、卫将军征召之事。而后再无事迹可作推断,终不能确切推定虞潭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