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兜铃
Calico Flower(Aristolochia littorali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木兰类植物 Magnoliids
目: 胡椒目 Piperales
科: 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
属: 马兜铃属 Aristolochia
种:
马兜铃 A. debilis
二名法
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old & Zucc.
异名
  • Aristolochia sinarum Lindl.
  • Aristolochia recurvilabra Hance

马兜铃(学名:Aristolochia debilis),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颈下的响而得。同属的北马兜铃A. contorta)也有相似药效。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其果实为中药之一种,称马兜铃。其根称青木香,藤称天仙藤,也可药用。

肾毒性[编辑]

马兜铃含有的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而且是致癌物质。只要非常少量的服用,就会大幅提高未来上泌尿道系统(包含肾脏)患癌的风险。较为多量和长期的服用则会造成无法逆转的肾衰竭[1][2]

形态[编辑]

整体特征:全株无毛,全株有毒,种子毒性较大[3]

:茎细长,扭曲,有棱。

:叶互生,叶片三角状狭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全缘。

:花单生于叶腋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被喇叭状,先端偏斜。花基部膨大呈球状,中间收缩成管状,缘部卵状披针形,近花的缘部暗紫色,近花的基部浅黄绿色,内有雄蕊6根及柱头6根。

果实:果实属蒴果,形状为椭圆形或倒卵形,下垂。果实长约3—5cm,直径为2—3.5cm。表面具黄绿色及灰棕色,有12条纵棱线,由棱线分出多为横向平行的细脉纹。基部有细长果梗,果皮轻脆,易裂为6瓣,当果皮裂开时,果梗也相互分裂为6条。果皮内表面平滑且带光泽,有较密的横脉纹。果实6室,每室具多数平叠的种子。成熟时自基部延腹缝开裂成六瓣,果柄也随之开裂。果实别名为水马香果、三角草秋木香罐。为中药材杀人药物中的一种。 清·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卷四·马兜铃的注解中,提到“今人惑于钱乙补肺阿胶散一方,取用(马兜铃)以治虚嗽,百服百死”。

种子:种子扁平而薄,三角形或扇形,种子长0.6--1cm,宽0.8--1.2cm,边缘具淡棕色的宽翅。气微特异,味微苦。

特殊的传递花粉方式[编辑]

马兜铃花的形状如同一漏斗,花缘部有一“开口”;花中部为管状,管内长满了向内的毛;花基部膨大呈球状,内为一空腔。花基的空腔内底部有一突起物,突起物的上部为接受花粉的柱头,突起物的四周长有6个雄蕊。

花通常在清晨5时候左右开放,开放时发出腐臭气味,花基部的空腔内味道最浓。这臭味吸引了常在腐败物上寻食的昆虫,通常是蝇类,如潜叶蝇

昆虫被臭味吸引而来,钻到味道最浓的花基部的空腔内时,由于如细管状的花中部内长满了向内的毛,昆虫进入容易出去难,进入的昆虫将被逼留在花中过一天,空腔内长有蜜汁让昆虫饱餐。

次日,清晨3时半左右,花药开裂,散出花粉,而昆虫为了逃脱,在花内乱钻期间身上粘了许多花粉。而这时花中部的毛开始变软,萎缩,长度只有之前的4份之1,且贴在花中部内壁上。此时昆虫得以逃脱。

之后此昆虫又被另外一朵马兜铃花的气味吸引。又一次被禁闭,期间把花粉散播在柱头上,替马兜铃完成了异花传粉。

马兜铃雌蕊先熟,清晨开花到半夜乃柱头受粉时间。半夜后柱头逐渐萎缩,失去受粉能力;而雄蕊则在这时期成熟。以此避免自花传粉。

马兜铃花主要吸引对象是体型小的蝇类。不喜臭味,且体型较大,钻不入细狭的花中部。而蜂蝶的长吻也达不到蜜汁所在。

药用[编辑]

功能与主治[编辑]

中医学上以果实入药,性寒、味苦微辛,清肺降气,主治肺气上逆、咳嗽气喘、肺热咳血等;茎称“天仙藤”,功能疏气、活血、祛风湿;根称“土青木香”或“青木香”,功能行气止痛。

马兜铃与肾病变[编辑]

1990年至1992年间,比利时上百名妇女长期服用含有中药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chi)的减肥药后,发生间质性肾炎肾衰竭等个案。引发各国对马兜铃肾病变的重视。随后几年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均相继禁售,中华民国卫生署于2003年也宣告禁用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广防己关木通等五种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同样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细辛”则是加强管制、可以避免马兜铃酸残留。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删除了马兜铃,而关木通、广防己和青木香早已被禁用,细辛也严格限定只能用根部。

马兜铃科中药虽然具有抗发炎、消肿和利尿止痛的功效,但是近来发现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者可能造成慢性肾衰竭以及肾小管病变,短期大量使用也可造成急性肾衰竭。

致癌[编辑]

研究指出,马兜铃酸会和人体DNA交互作用,产生独特的暴露生物指标。它也会在肿瘤抑制基因内部留下记号,显示人体有摄取这种致癌物;台湾在1997~2003年、健保给付的合法中药里面估计有12%含马兜铃酸、39%的人口服用过这种剧毒中药,而巴尔干半岛则是在采收作物时会混入有毒植物,因此造成特别高的肾脏及上泌尿道癌症病例;由统计学及DNA标记可以证明,就算服用总剂量极低,也会大幅提高将来洗肾的风险[4][5]

马兜铃服用者的基因突变率高于吸烟者[6]

参考文献[编辑]

  1. ^ Poon et al. and Hoang et al.,"Genome-Wide Mutational Sign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Screening Tool"[1][失效链接],Sci TM,August 7, 2013; 5(197).
  2. ^ 记者陈丽婷/台北报导,"致癌马兜铃酸 老鼠吃3天就伤害久远"致癌马兜铃酸%20老鼠吃3天就伤害久远-8083280.s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晚报,2013.08.08-03:10 pm.
  3. ^ 《唐本草》记载:“其根不可多服,吐痢不止”
  4. ^ - Chinese Herbal Remedy Causes Cancer. [2012-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1). 
  5. ^ 馬兜鈴酸腎病變及泌尿上皮癌國際研討會. [2012-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6. ^ 存档副本. [201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马兜铃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植物名实图考·马兜铃》,出自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