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联庄战役
鹿港联庄战役 | ||||||||
---|---|---|---|---|---|---|---|---|
戴潮春事件的一部分 | ||||||||
1930年代鹿港街全图。 | ||||||||
| ||||||||
参战方 | ||||||||
天地会 同安寮 | 鹿港联庄 | 大清帝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
|
| ||||||
参战单位 | ||||||||
|
|
| ||||||
|
鹿港联庄战役,戴潮春事件系列战役之一,台湾清领时期同治元年(1862年)春,彰化县城先于三月二十日失陷戴潮春天地会党羽,鹿港距离县城仅二十余里,鹿港联庄为守护家园,当地郊商、富户筹组民练,偕同鹿港汛官军之力,农历三月下旬先后抵御天地会黄丕建、林大用来犯,第三次于农历四月间击退小埔心陈弄,敌军进犯鹿港战役,共计守成三次。
背景
[编辑]康熙年间清廷初占台湾,鹿港挟有滨海地利,此处便由靖海侯施琅家族经略,施琅原籍泉州[1][2],鹿港遂成为泉州移民云集之处[3],又因台湾在清季长年以来械斗不断、治安不佳、盗匪频传,鹿港郊区有不少村落组成“联庄保境”组织,其中北郊为“顶十二庄”(今鹿港镇海埔厝、洋仔厝等[4])、东郊“中十二庄”(即许厝埔一带)、南端“厦十二庄”(今埔盐乡、福兴乡一带),亦作“同安寮十二庄”。[5][6]
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彰化城破于戴潮春天地会之军队,不少清朝官员竞相逃往鹿港避难,鹿港户口有十二万余人,乃台湾中路中枢、商船云集,富甲一方,且与彰化城仅二十余里,很快便成为戴潮春军对企图染指的目标。[3][7]
鹿港守军属安平水师协左营鹿港汛,置一游击官[8]:428-429,本标营兵 500 员,但承平日久,左营长官游击江国珍虚报兵员、诈领军饷、已成陋规,导致敌军来犯,猝然募兵、难以备战。幸赖鹿港联庄保境的民练部队自嘉庆朝海盗蔡牵骚乱事件后[6],民间已自行筹办团练,平时已训练有素,且当地仕绅蔡德芳与蔡廷元、富户陈庆昌、郊商施许黄三大家族等不仅多为泉州籍,有志一同,予练勇提供金援,多次抵抗,终保鹿港坚守有成,日后更成为清廷收复失土的要地。[3][7]
前哨战
[编辑]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二十一日,戴潮春暨天地会占领彰化县城,处份数名官员之后,不少要员、百姓奔赴鹿港。而因天地会群众股首,包含戴潮春在内,大多为漳州籍人士,不少漳人得势欺负泉人,也让天地会内泉籍首领叶虎鞭、林大用、陈大戆有所怨言。[7][9]:639
嗣后,戴潮春盘算进攻鹿港,叶虎鞭便表示:“鹿港是泉州人聚集的地方,若贸然攻击鹿港,以后没有泉人愿依附你。[a]”后又因叶虎鞭与粤籍黄丕建交好,便托黄丕建向戴潮春建言,戴潮春遂同意让叶虎鞭巡守北门,三日内护送泉民离开彰化县城,免遭漳民洗劫。[7][9]:639
彰化失陷的消息传到鹿港,鹿港当地人心惶惶,游击官江国珍统御的水师鹿港汛兵丁不足员额 500,难以指望、鹿港海防同知殷绍光平时贪渎,听闻彰化城陷落更只想逃跑,被鹿港诸绅商以稳定人心为由,多次挽留;鹿港诸绅眼见文武官员如此,为守家园,自立出资,雇勇御敌。[7]
过程
[编辑]第一次战役
[编辑]鹿港无城,以水道沟渠为屏障,断桥据守,自彰化通往鹿港,虽仅二十里,沿途却经数庄相连,颇具守势。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二十一日、天地会据彰化县城后,意欲会谈,暂不意强攻鹿港,达成合作的目标。天地会黄丕建乃差使黄清溪送姓至鹿港黄家,信中表达愿意分担保卫鹿港的责任,并久仰鹿港诸绅大名,恳望对方赐见之意[b]。[7]
鹿港诸绅收到此信,召开市民大会,商讨是否接见黄丕建事宜。其中郊商蔡德芳持反对立场,但黄小二、黄五味、许猫贺、许任等却力主邀请对方,于是黄姓家族(黄小二、黄五)擅作主张,自行迎接黄丕建至鹿港的泉郊会馆。[7]
黄丕建进入会馆,其随从却在鹿港滋生自端、在米市街当众抢劫当铺、大兴作乱。黄丕建率队抵达鹿港,鹿港汛游击江国珍唯恐贼党进攻公堂,其妻、亲兵皆环侍身后,将朱提(白银[10])堆置于桌案上,案前放置若干火药桶,大门各置火炮四尊,令营兵举火守卫,于是当黄丕建下属在鹿港乱窜之际,无人敢侵犯署营秋毫。[7][3]
而鹿港民风勇建,不仅妇孺见状挽起袖子、鸣锣聚众来围殴黄丕建随从。适逢西港泉州街停泊一百六十艘帆船,船丁千余人闻声冲杀而来;又有鹿港生员蔡廷元,也率领屯驻龙山寺的 400 练勇奔袭,一时鹿港各处隘门封闭、民兵齐出围堵。[7]
鹿港黄五味见态势如此演变,只得掩护黄丕建从菜园乞食寮口涉溪潜逃,逃亡过程枪林弹雨、可谓惊险万分。黄丕建抵达同安寮,甫脱险,自感自己来鹿港一遭,“如入宝山却空手回”,由惊转怒,便号召同安寮群众进犯鹿港。但鹿港早有所备,角头各姓弟子已完成防守部属,黄丕建端详对方防范甚严,决定弃攻鹿港。[7]
第二次战役
[编辑]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下旬,戴潮春见黄丕建攻鹿港失利,便改令林大用为“镇北将军”,因林大用出身中寮,亦为泉籍,企图以同籍香火之情,来镇抚鹿港。林大用抵达鹿港郊外,以檄文召告鹿港诸绅,鹿港街人虽然欢迎林大用到来,但鹿港人并无投诚戴潮春之意,被鹿港人严拒之。[3][7][11]
第三次战役
[编辑]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小埔心民练以陈弄(陈哑狗)为首,进攻鹿港,鹿港严阵以待,双方攻防激烈、各有胜场,陈弄军始终强攻鹿港不下,改采包围战术。天地会陈大戆、叶虎鞭,皆为泉人,因天地会党羽之中,漳泉派系不睦、难以协调,见鹿港围急,自感:“鹿港,母也;诸庄,子也。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决议投效官军、改举白旗,陈大戆率领三十五庄人士、叶虎鞭领导二十四庄民勇,驰援鹿港。[7]
陈弄军队后分三路进攻鹿港,鹿港诸绅如蔡德芳、林清源、蔡妈胡、黄季忠皆派各自庄头民丁出阵,天地会进攻不成,只得暂退、伺机而动。该役,三十五庄有一民壮阵亡,阖港为之服丧,鹿港汛游击江国珍亦亲自奠前哭拜、越二日,双方再度交战,二十四庄民丁又传阵亡一人,江国珍再度上门祭奠,鹿港联庄民丁军心大振,齐心杀敌。鹿港兵围,实则粮饷仍可自给,陈弄军陷入犹豫,侦查队传来泉州街兵勇来援、兼之淡水新庄杨贡被艋舺县丞郭志纬斩杀的消息,斟酌之下,决议弃攻鹿港、鸣金收兵。[7]
鹿港联庄列表
[编辑]戴潮春事件之中,林豪《东瀛纪事》将“马芝遴堡”、“线西堡”、“燕雾上堡”、“燕雾下堡”、“武东堡”、“武西堡”区域战事悉统称鹿港战役[3];鹿港作为台湾中路彰化县战区枢纽,在今彰化县境内村庄常互有兵粮驰援行动,多由鹿港扮演要角,本表以蔡青筠《戴案纪略》提及,与清军(白旗)联手抵御戴潮春天地会的村庄(领导人多为泉籍),兹列表如下:[7]
鹿港联庄 | 领导人 | 根据地 | 身份 | 兵勇数量 | 备注 |
---|---|---|---|---|---|
鹿港本庄 | 蔡德芳 | 鹿港街 | 举人、郊商 | ||
蔡廷元 | 贡生 | 400 | |||
蔡廷魁 | 蔡廷元之弟 | ||||
黄季忠 | 富户 | ||||
林清源 | 贡生 | ||||
蔡妈胡 | |||||
陈宗潢 | 举人、庆昌号主人 | ||||
陈耀 | 嘉宝潭职员 | 陈宗潢之子 | |||
杨清时 | 生员 | 400 | |||
施姓家族 | 郊商 | ||||
许姓家族 | 郊商 | ||||
黄姓家族 | 郊商 | ||||
燕雾二十四庄 | 陈捷魁 | 茄苳脚 | 拔贡生 | 燕雾二十四庄大总理 | |
叶虎鞭(叶保国) | 原附天地会 | ||||
赖登云 | 大村庄 | 武举人 | |||
白培英 | |||||
唐允文 | |||||
沈炎 | |||||
陈宗文 | 三家村 | 生员 | |||
陈清泉 | |||||
李炎 | 桥仔头庄 | 附天地会 | |||
黄开安 | 白沙坑庄 | 白沙坑总理 | |||
同安寮十二庄 | 陈化机(王鹿养) | 同安寮 | 同安寮十二庄大总理 | ||
陈捷元(陈越狮) | 牛牯岭[13] | 游击 | |||
快官三十五庄
(社口三十五庄) |
陈大戆 | 原附天地会 | |||
张赤 | 南门口 | 800 | 原附天地会 | ||
社口 | |||||
张俊标 | 快官庄 |
文物
[编辑]鹿港福鹿溪的杨桥公园上有一“杨公桥”,系嘉庆十七年(1812年)间,彰化县知县杨桂森捐俸所建。同治十年(1871年),时任鹿港同知李锺霖重建此桥,易名为“利济桥”,并延请鹿港绅商蔡德芳,为此立碑撰文,即“重造利济桥碑记”,碑文中曾提及,该桥乃是因同治元年(1862年)间的戴潮春事件,为抵御贼寇入侵,自行毁桥所致。[14]
其他
[编辑]- 彰化县城被天地会攻占之后,郡城守城任务改由时任台湾道道员洪毓琛担纲,驻扎台湾府的台湾镇军队于农历四月间挥师北上,由时任台湾镇总兵林向荣、安平水师协副将王国忠领导,驻军嘉义城一带,并在四月间在斗六门与天地会有零星交战[15]:280-281,而清军后方粮饷武备补给悉由洪毓琛主持。[3]
- 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四月间,反抗军陈弄进攻鹿港之际,另一支由林日成率领的反政府部队包围阿罩雾庄,与林奠国、林文凤对峙。[9]:637
后续
[编辑]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曾玉明率 600 人抵达鹿港,经办鹿港防务。[3]曾玉明时任福宁镇总兵[16]:123,原在浙闽一带参与太平天国军务,因应台湾战事不休,朝廷借重其在台有担任过台湾镇总兵、台湾北路协副将等经历,被派来台湾。[7][15]:302-305当时台湾中路陆路运输皆为红军盘据,台湾府与鹿港往来仅能依靠水路,乃派员循水路接济曾玉明,并函饬鹿港盐馆,尽数提拨盐款予曾玉明,供其所用。[3]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欧素瑛. 〈施世榜〉.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09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1) (中文(台湾)).
- ^ 黄富三. 〈施長齡〉.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1)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林豪. 《東瀛紀事》.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7 [2022-02-14]. ISBN 9570092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台湾)).
- ^ 蔡培慧; 陈怡慧; 陆传杰 (编). 《台灣地名事典》 二版一刷. 新北市: 远足文化. 2018. ISBN 9789578630918 (中文(台湾)).
- ^ 〈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中文(台湾)).
- ^ 6.0 6.1 吴建昇. 《驚濤戰府城:海賊王蔡牽在臺南》. 台北市: 蔚蓝文化. 2021. ISBN 9789865504311 (中文(台湾)).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蔡青筠 (编). 《吳德功先生全集-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讓台記·觀光日記·彰化節孝冊》.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 [2022-02-14].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台湾)).
- ^ 许雪姬. 《清代臺灣的綠營》 "The Green Standard in Taiwan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54. 台北市: 联经. 2015 [1987]. ISBN 9789860459562 (中文(台湾)).
- ^ 9.0 9.1 9.2 连横. 《臺灣通史》. 台北市: 五南. 2017 [2022-02-14]. ISBN 97895711913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台湾)).
- ^ 〈朱提〉. 汉典.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4) (中文(台湾)).
- ^ 吴德功(吴立轩). 《戴施兩案紀略》.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 [2022-02-14].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中文(台湾)).
- ^ 顾雅文、蒋敏全. 〈陳捷魁〉. TBDB 台湾历史人物传记数据库.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中文(台湾)).
- ^ 〈地理位置介紹〉. 彰化社头清圣宫.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1) (中文(台湾)).
- ^ 蔡德芳. 〈重造利濟橋碑記〉. 台湾记忆 Taiwan Memory.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7) (中文(台湾)).
- ^ 15.0 15.1 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 《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肆輯.第六十五冊.清咸豐十一年二月至清同治二年十月》. 台南市: 远流. 2008. ISBN 9789860152319 (中文(台湾)).
- ^ 乔安娜·麦斯基尔(Johanna Margarete Menzel Meskill). 《霧峰宮保第:林文察家族拓荒史 1729-1895》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由王淑琤翻译. 台北市: 苍璧. 2021 [1986]. ISBN 9789860682502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