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09年中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中国 / 20世纪中国 / 21世纪中国
年代 1870年代中国 / 1880年代中国 / 1890年代中国 / 1900年代中国 / 1910年代中国 / 1920年代中国 / 1930年代中国
年份 1905年中国 / 1906年中国 / 1907年中国 / 1908年中国 / 1909年中国 / 1910年中国 / 1911年中国 / 1912年中国 / 1913年中国
纪年 己酉鸡年

大事记

[编辑]
  • 1月2日——袁世凯权势膨胀,遭摄政王载沣嫉恨,是日清廷谕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袁世凯现患足疾,命其着即开缺,回籍养疴[1]:137
  • 1月3日——清廷以梁敦彦署理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1月23日实授为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1]:137
  • 1月18日——容闳父子与美国人艾伦晤谈,双方对康有为表示不满,决定赞助孙中山实现其理想与计划,容闳提出援助500万美元、10万支枪、1亿发子弹之“中国红龙计划”[1]:138
  • 1月19日——专使美国大臣唐绍仪由美国启行回中国[1]:138
  • 1月22日——清廷以大学士那桐为军机大臣,外务部右侍郎梁敦彦为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女报》在上海创刊,陈志群、谢震为主编,以“提倡中国女学,扶植东亚女权”为宗旨[1]:139
  • 1月27日——出使美国大臣伍廷芳电外务部,告以革命党由美国运炸药回中国希图举事,请密饬严防[1]:139
  • 2月1日——外务部照会俄公使萨因图,要求赎回东清铁路自行管理,2月3日俄使覆照称,须奏明国主,交各部会议,方可定夺;第二次万国禁烟会在上海开幕,英、美、法、德、日、俄等12国与会,发起国美国勃伦脱主教主席,清廷派端方为代表大臣出席并发表演说,通过逐步禁吸鸦片等议决案,2月26日大会闭幕[1]:139
  • 2月5日——各省咨议局举行初选[1]:140
  • 2月8日——清廷命邮传部尚书陈璧革职,以镶红旗汉军都统李殿林署邮传部尚书[1]:140
  • 2月9日——清廷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为邮传部尚书,调云贵总督锡良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以前广西巡抚李经羲为云贵总督,未到任前以布政使沈秉堃暂行护理,锡良、李经羲均着迅速来北京陛见[1]:140
  • 2月10日——清廷从外务部奏,批准《中美公断专约》[1]:140
  • 2月11日——清廷派云南交涉使高而谦前往广东同葡萄牙国所派之员办理澳门勘界事宜[1]:140
  • 2月13日——清廷颁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谥号曰: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圣显皇后[1]:140
  • 2月17日——清廷命各省一律举行咨议局选举,俾可依限开办资政院[1]:141
  • 2月19日——清廷颁诏景皇帝(德宗)谥号曰“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宽勤景皇帝”,庙号“德宗”[1]:141
  • 2月24日——孙中山派胡汉民新加坡仰光,筹措赴欧美旅费[1]:141
  • 2月25日——外务部电饬出使日本国大臣胡惟德商请日本外务省驱令孙中山出境[1]:141
  • 3月2日——孙中山应黄兴之请,致函慰谢日本人宫崎寅藏,并告以近接欧洲一名商来信,将赴欧商议经济计划[1]:141
  • 3月5日——孙中山致函同盟会缅甸分会会长庄银安,介绍日本人岛让次加入同盟会[1]:142
  • 3月8日——外务部电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省督抚称,孙中山由日本运枪万余支经缅甸潜到云南广西,速饬严密稽查,认真防范[1]:142
  • 3月13日——出使日本大臣胡惟德电外务部,请示应否雇密探跟踪革命党,3月15日外务部电覆胡惟德,嘱应继续雇密探侦查[1]:142
  • 3月14日——两广总督张人骏电外务部称,东沙岛为日商西泽私据,请与日使交涉商令撤回[1]:142
  • 3月17日——孙中山自新加坡致函邓泽如,告以为借款及外交两事将往欧洲一游,南洋党务托诸胡汉民经理[1]:142
  • 3月25日——孙中山致函张永福、陈楚楠,请速改良《中兴日报》,成立有限公司[1]:142-143
  • 3月28日——宪政编查馆奏准《大清国籍条例》,凡五章24条[1]:143
  • 4月2日——西宁办事大臣庆恕奏报,接达赖喇嘛文称,如将呼图克图名号斥革,即速回藏,否则回藏即无定期[1]:143
  • 4月3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致清廷电称,闻达赖喇嘛聘俄教习,购俄军火,请将其截留甘肃省,以消大患[1]:143
  • 4月6日——孙中山自新加坡致邓泽如函,告以在新加坡穷困绝粮,请其从速筹300元汇来,以应燃眉之急;出使日本大臣胡惟德电告外务部,日本在延吉增设所谓间岛事务官,4月9日外务部就此事照会伊集院提出抗议[1]:143-144
  • 4月8日——清廷谕饬设立贵胄法政学堂,派贝勒毓朗为总理[1]:144
  • 4月14日——伊集院覆照外务部,称“间岛”属中属韩“仍系未决之问题”,中国对日之要求如不让步,则不能承认该地为中国领土[1]:144
  • 4月19日——前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奏陈东三省危迫情形,主张采取开放政策,借债筑路,广招欧美商民,以打破日俄拓殖相持之局、内外合谋相济,以固我边疆[1]:144
  • 5月6日——清廷命理藩部再行严催达赖喇嘛迅速启程回藏,不得违延[1]:145
  • 5月9日——清廷以东三省总督锡良兼署奉天巡抚[1]:145
  • 5月10日——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与俄国东清铁路总办廓索维慈在北京订立《中俄东省铁路公议会大纲》(即《东清铁道内组织自治会预定协约》)[1]:146
  • 5月上旬——中国同盟会南洋支部根据孙中山建议,由新加坡迁至庇胜[1]:146
  • 5月11日——胡汉民赴香港,策应广州新军运动及扩充南方党务,南洋支部事务由邓泽如主持;清廷以前外务部左参议杨枢充出使比国大臣;外务部奏准西藏亚东江孜噶大克三处开埠设关[1]:146
  • 5月14日——张人骏电外务部称,日领面交条款,承认东沙岛为中国所属,惟须予日人西泽以利益[1]:146
  • 5月15日——中国同盟会会员于右任在上海创刊《民呼日报》,以“实行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至8月14日终刊,共出版92期;学部奏准变通中小学课程,中学分为文科与实科,初小分完全科(五年毕业)及四年、三年毕业之简易科[1]:146
  • 5月19日——孙中山自新加坡赴欧洲筹措革命经费[1]:146。孙中山自新加坡赴马赛转巴黎,在巴黎住了一个多月[2]:95
  • 5月23日——清廷以前黑龙江将军程德全署奉天巡抚[1]:147
  • 5月25日——美国公使柔克义访晤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张之洞,提出美国加入英、法、德三国对川汉铁路借款之要求[1]:147
  • 6月6日——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张之洞与英、法、德之上海德华银行、伦敦汇丰银行、巴黎东方汇理银行在北京订立《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鄂境川汉铁路(湖广路)借款草合同》,款额550万英镑[1]:148
  • 6月11日——清廷以礼部尚书葛宝华署法部尚书[1]:148
  • 6月13日——江苏省咨议局研究会在南京召开,到各县议员230余人,举张謇为会长[1]:148
  • 6月20日——孙中山抵法国马赛,转往巴黎[1]:148
  • 6月22日——清廷以江苏布政使瑞澂江苏巡抚[1]:148
  • 6月23日——清廷以陕甘总督升允奏阻立宪,并即恳请开缺,迹近负气,殊属非是,着照所请,即行开缺[1]:148
  • 6月27日——驻藏办事大臣联豫、帮办大臣温宗尧会奏筹办西藏事宜,列举开商埠、练新兵、兴学堂、垦荒地、开矿山五端,并请添参议一员驻后藏[1]:149
  • 6月28日——清廷调两江总督端方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未到任前以外务部会办大臣那桐署理,调两广总督张人骏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未到任前着江宁布政使樊增祥护理,以山东巡抚袁树勋署两广总督,未到任前着广东布政使胡湘林护理[1]:149
  • 贵州自治学社机关报《西南日报》创刊[1]:152
  • 7月4日——华文《美洲少年》周刊在美国旧金山创刊,主编温雄飞,㰻吹革命,抨击君主立宪[1]:149
  • 7月7日——清廷开复故革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翁同龢原官[1]:149
  • 7月8日——专使美国大臣唐绍仪回到北京[1]:149
  • 7月12日——梁启超致书其弟仲策论时局,谓“兄年来研究政治问题愈多,益信中国前途非归我而执政,莫能振救。然使更迟五年,则虽举我听政,亦无能为矣”[1]:150
  • 7月15日——清廷颁诏,依据宪政编查馆奏定宪法大纲所载,清帝溥仪为大清帝国统率陆海军大元帅,未亲裁大政前暂由摄政王代理,并着先行专设军咨处通筹全国陆海各军事宜,即着贝勒毓朗管理军咨处事务;清廷以毓朗现派管理军咨处事务,着开去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以镇国将军载搏继任;清廷派郡王衔贝勒载洵载沣之弟)、提督萨镇冰充筹办海军大臣[1]:150
  • 7月16日——清廷添派郡王衔贝勒载涛管理军咨处事务,又谕贝勒毓朗仍留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之差,以资熟手[1]:151
  • 7月21日——孙中山在巴黎活动借款不成,是日抵比利时首都布鲁赛尔[1]:151。孙中山抵布鲁塞尔,马君武前往迎接[3]:54
  • 7月23日——清廷准庆亲王奕劻开去管理陆军部事务[1]:151
  • 7月25日——清廷实授程德全为奉天巡抚,陈昭常为吉林巡抚,周树模为黑龙江巡抚[1]:151
  • 7月27日——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出兵征讨川藏军事重镇格德土司之乱,是日讨平,将格德全境收归政府直辖,设官治理[1]:152
  • 8月2日——清廷着开去吕海寰督办津浦铁路大臣,派邮传尚书徐世昌督办津浦铁路事宜[1]:152
  • 8月3日——《民呼日报》被搜查,主笔于右任、陈飞卿在上海被捕[1]:152
  • 8月4日——张人骏奏报,日人占据东沙岛,现已据理力争,即可将该岛收回,又查有西沙岛共有15处业已逐一命名,以便书碑,岛产有矿砂,拟即设厂开采,清廷命袁树勋妥筹布置;外务部以日兵于7月26日由朝鲜会宁渡江越界向延吉添兵运械事,照会伊集院提出抗议,请迅速撤回该处日兵[1]:152
  • 8月7日——孙中山自布鲁塞尔抵达伦敦[1]:153
  • 8月16日——中国同盟会会员谢心准、周之桢等在新加坡创刊《星洲晨报》;《图画日报》在上海创刊,上海环球社发行,1910年8月停刊,共出404期[1]:154
  • 8月28日——清廷派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张人骏为南洋劝业会会长,并着各督抚筹办会出口各事,所有赛品,准其分别豁免税厘[1]:155
  • 9月至10月——陶成章槟城,联合李燮和等七八人,以七省同志名义,起草一份《孙文罪状》(《七省同盟会员意见书》),罗列罪状21条,要求开除孙中山总理之名,发表罪状,遍告海内外,同时章太炎刊发《伪〈民报〉检举状》,配合陶成章攻击孙中山[1]:158
  • 9月4日——筹办海军大臣载洵萨镇冰抵福州视察,9月9日抵达广州;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与日使伊集院在北京签订《图门江中韩界务条款》,凡七款,规定“图门江为中韩两国边界,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起至石乙水为界”[1]:155
  • 9月5日——清廷命四川总督赵尔巽传谕达赖喇嘛,准由德格取道察台回藏,勿得任意绕行,致多滋扰[1]:155
  • 9月9日——孙中山在伦敦访问日本驻英大使馆山座圆次郎参事官,希望日本政府许可回到日本寄住,遭拒[1]:156
  • 9月15日——清廷以泄露交涉机密为由,谕饬民政部封禁《北京国报》、《中央大同日报》两报馆[1]:157
  • 9月16日——江苏省咨议局开会,张謇当选为议长[1]:157
  • 9月23日——清廷以候补内阁学士李家驹协理资政院事务[1]:157
  • 9月24日——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全长177公里,历4年修成[1]:157
  • 9月28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昆明成立,高尔登任总办,李根源任监督[1]:158
  • 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在香港成立,以胡汉民为支部长[1]:161
  • 10月2日——京张铁路通车典礼在南口举行,到中外来宾万余人,邮传部尚书徐世昌、工程师詹天佑等发表演说[1]:159
  • 10月3日——《民呼日报》被查禁后,是日改名《民吁日报》在上海发刊,以“提倡国民精神,痛陈民生利病,保存国粹,讲求实学为宗旨”,范源仙为社长,仍由于右任实际负责[1]:159
  • 10月4日——内阁大学士张之洞在北京病逝,10月6日清廷谕张之洞谥文襄公,晋赠太保,赏银3,000两治丧[1]:159
  • 10月5日——署两广总督袁树勋与日本代领事濑川签订东沙岛协定,日本承认东沙岛为中国领土,中国付给日本广东毫银19万元[1]:159
  • 10月6日——上海《民吁日报》发表于右任撰写之社论《中国改革谈》,揭露清政府实行新政以来官吏昏暴、人民受苦之状况依然如故:“吾然后知政府之所谓改革者,不过欲借此名目收揽人心,使不为党人所煽惑”;清廷以热河都统廷杰为法部尚书,未到任以前以法部左侍郎绍昌暂行署理[1]:159
  • 10月7日——清廷命将粤汉铁路、鄂境川汉铁路事宜归邮传部接办;清廷调察哈尔都统诚勋为热河都统,以礼部尚书溥良为察哈尔都统,以镶红旗蒙古都统葛宝华为礼部尚书[1]:159-160
  • 10月8日——两广总督袁树勋电外务部,报告与日本商议收回东沙岛条款情形,并定10月11日划押互换[1]:160
  • 10月13日——清廷降谕告戒各省咨议局议员,于地方利弊情形切实指陈,妥善计划,各督抚尤应实行监督,务使议决事件不得逾越权限,违背法律[1]:160
  • 10月14日——各省咨议局开幕,全国22省,除新疆缓办外,其余21省咨议局均于是日开幕,是为中国有地方议会之始[1]:160
  • 10月18日——外务部奏准批准海牙各国保和会条约[1]:160
  • 10月20日——清廷以四川总督赵尔巽兼署成都将军[1]:161
  • 10月22日——前韩国统监日本人伊藤博文来华游历东三省,是日抵达奉天,10月23日东三省总督锡良会晤伊藤博文,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哈尔滨为韩国志士安重根击毙[1]:161
  • 10月29日——孙中山函告南洋同盟会会员在欧洲借款未达目的,将于明日起程往美国;学部奏陈开办编订名词馆,派严复为总纂[1]:161
  • 10月30日——孙中山自伦敦前赴美国[1]:161
  • 11月2日——清廷授协办大学士鹿传霖大学士,命吏部尚书陆润庠协办大学士,11月6日又授鹿传霖为体仁阁大学士[1]:161
  • 11月7日——黄兴自东京复函孙中山,反对陶成章、章太炎在东京之分裂活动,同日黄兴致函美洲各埠中文报社,为孙中山赴美活动扫清障碍,略谓:“望我各位同志乘孙君此次来美,相与同心协力,以谋团体之进步,致大业于成功,是所盼祷。”[1]:162
  • 11月8日——孙中山自伦敦赴美国,是日抵纽约,此行任务是在美国建立同盟会,筹集大款,以谋国内大举[1]:162
  • 11月12日——清廷命驻藏办事大臣联豫切实开导达赖喇嘛,晓以利害,俾令感悟,免生事端[1]:162
  • 11月17日——驻藏办事大臣联豫、帮办大臣温宗尧电外务部称,达赖调兵抗阻,开导无效,已饬四川陆军标统锺颖率兵从速入藏[1]:163
  • 11月18日——各省咨议局代表集议上海,开请愿国会代表团谈话会,到奉天、吉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江苏16省55名,江苏省咨议局议长张謇发起,商议请愿速开国会事宜[1]:163
  • 11月19日——上海《民吁日报》连续发表报道及评论揭露日本侵华阴谋,驻上海日本领事照会上海道蔡乃煌提出抗议,是日该报被查封,主笔范鸿仙被传讯[1]:163
  • 11月20日——清廷赏加协办大学士荣庆太子太保衔,大学士鹿传霖太子太保衔[1]:163
  • 11月中旬——孙中山函覆同盟会会员张继,断然拒绝来函所提退隐深山,及布告天下辞退中国同盟会总理之两项要求[1]:163
  • 11月23日——清廷命直隶总督端方即行革职,调陈夔龙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瑞澂湖广总督;清廷以江苏巡抚瑞澂署湖广总督,调山西巡抚宝棻为江苏巡抚,以山西布政使丁宝铨为山西巡抚,实授孙宝琦山东巡抚[1]:163
  • 11月25日——孙中山自纽约覆吴稚晖函,告以抵埠以来,美洲东方一带,革命形势渐有转机,并表示拟重新组织团体,以便在欧洲仿行[1]:164
  • 11月26日——孙中山致比利时同盟会会员函,告以美各埠康梁保皇党“人心大为瓦解”,指示预防之办法,使康梁不回北京为患于革命党;库伦办事大臣延祉因病解职,清廷以归化城副都统三多署库伦办事大臣[1]:164
  • 11月28日——各省咨议局代表在上海会议结束,通过10项议案,举孙洪伊(领衔代表)等26人进北京请愿速开国会,于二年内召集之,明年先开临时会一次;云南按察使汤寿潜奏陈存亡大计,治标之策四:提早国会、急筹公债、联盟美国、锐意断发,治本之策四:注重典学、独断用人、通筹财政、议决币制,清廷命政务处议奏;《神京白话报》因刊载清宫廷大事传闻被封禁[1]:164-165
  • 11月29日——大学士、资政院总裁孙家鼐在北京病逝,次日清廷谕赠孙家鼐谥文正,晋赠太傅,赏银3,000两治丧[1]:165
  • 汪精卫偕黎仲实、喻培伦、陈璧君赴北京,设守真照相馆于琉璃厂为掩护,策划暗杀清廷首要[1]:167
  • 浙江实业银行在上海创立,官商合办,实收资本2亿元,旋于杭州、汉口设立分行[1]:167-168
  • 12月1日——四川总督赵尔巽电告外务部:川兵已到察台,藏兵甚多,必有梗阻,赵尔丰现已亲赴察台,督率筹划,设有阻遏,拟前进驱剿[1]:165
  • 12月4日——孙中山覆函吴稚晖,谈陶成章、章太炎之谣言攻击及其应付之办法,指出应蓄养革命党之势力,舍此无他法[1]:165
  • 12月7日——达赖喇嘛派人至江孜托英商务委员代发电致英、俄、日、法驻京公使,抗议清廷派大批军队入藏,要求撤退川军;西藏公会电外务部,请辅助佛教,撤回及其入藏川兵,否则藏众必将反叛[1]:165
  • 12月11日——四川总督赵尔巽电告外务部,藏人在察台外聚兵阻抗,如理谕不从,只得遵旨驱剿[1]:165
  • 12月13日——孙中山致吴稚晖函,请其在巴黎《新世纪》杂志对章太炎发表于《日华新报》之论文再加评论,使人不为所惑[1]:165
  • 12月14日——驻藏办事大臣联豫奏陈达赖喇嘛决意拦阻川军入藏,请饬赵尔巽、赵尔丰速拨边军为后援,并严防俄人私济军火[1]:166
  • 12月16日——孙中山自纽约抵达波士顿,在华侨中宣传革命并筹款;清廷颁诏拟定皇太后徽号曰隆裕皇太后;章太炎攻击孙中山之《检举状》业已见诸报端,是日孙中山再函吴稚晖,请《新世纪》杂志全文转载,并加以公评[1]:166
  • 12月18日——联豫、温宗尧电清廷称,达赖欲图自立,联豫事事欲挽主权,遂至积不相能[1]:166
  • 12月21日——达赖喇嘛抵达拉萨[1]:166
  • 12月23日——美国人布思接容闳电报:孙逸仙到纽约,请与荷马李一同前来纽约或哈特福德会商,旋布思覆函容闳,告以荷马李生病,请容闳偕孙西来洛杉矶晤聚[1]:166
  • 12月24日——孙中山自波士顿返抵达纽约[1]:167
  • 12月25日——孙中山在纽约设立“美东同盟会”(同盟会纽约分会),赵公璧等16人入会,公推周植生为会长,此系美洲第一个中国同盟会分会;孙中山自纽约函覆中国同盟会会员王子匡,告以联络商、学界组织团体事[1]:167
  • 12月28日——上午,上海中国公学开会欢迎各省咨议局代表,下午浙江旅沪学会与江苏教育总会招待16省请愿国会代表,决定12月30日前赴北京,设通讯总机关于上海,每年6月,各省咨议局选派代表赴上海商讨共同问题,以谋一致;候补四品京堂劳乃宣奏请推行京师拼音官话书报社所定官话字母[1]:167

逝世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1.037 1.038 1.039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1.047 1.048 1.049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韩信夫、刘明逵、郭永才、王明湘、齐福霖、范明礼、张允侯、张友坤、章伯锋、胡柏立、耿来金、刘寿林、锺碧容、锺卓安、陈崧、王好立、朱信泉、任泽全、蔡静仪、丁启予、陈永福、严如平、柏宏文、吴以群、罗文起、查建瑜、娄献阁、白吉庵、李静之、张小曼、石芳勤、徐玉珍、江绍贞、熊尚厚、吴以群、刘一凡、郭光、郭大钧、王文端、李起民、李隆基、常丕军、刘敬坤、陈道真、李振民、张振德、梁星亮、陈仁庚、董国芳、张守宪、王荣斌、陈敏、章笑明、汪朝光、卞修跃、贾维、陈民、朱宗震编著.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2. ^ 唐德刚. 〈武昌起義的經緯〉. 《明报月刊》1992年3月 (香港: 明报杂志有限公司). 
  3. ^ 孙中山. 叶匡政 , 编. 《孫中山非常言:論道1896-1925》 第1版.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