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周子仪/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沙俄和苏联时期割占中国领土是指沙俄俄罗斯沙皇国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时期通过一系列条约、军事或者外交手段割占大清帝国中华民国的领土。

俄罗斯帝国与大清帝国两国本不接壤,17世纪,沙俄东越乌拉尔,征服西伯利亚后,两国成为邻国。自彼得一世开始,沙俄将扩张范围指向蒙古地区黑龙江流域和中国西北地区[1]大清帝国通过签订《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暂时遏制了沙俄的扩张势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逐渐走向衰落,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外东北外西北约154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华民国时期,在苏联的支持下,外蒙古独立唐努乌梁海则被苏联兼并。

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和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形成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签订边界条约,完全解决了边界问题;[2]而中华民国则因为在现实上无法统治中国大陆,为尊重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放弃了对部分争议领土的追索。[3]

列表

[编辑]
涉及领土 面积(平方公里) 地图 年代 涉及条约 备注
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1] 1643年至1689年9月7日[1] 尼布楚条约 乌第河流域被划为待议区域。[1]
贝加尔湖东南和唐努乌梁海以北的叶尼塞河上游地区[1] 17世纪末至1727年11月7日[1] 布连斯奇界约
恰克图界约
阿巴哈依图界约
色楞格界约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外东北[4] 约60万[4] 1850年至1858年5月28日[4] 瑷珲条约 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签订《瑷珲条约》,当时未获清政府同意,但在《中俄北京条约》中得到确认。[4]
《瑷珲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划为中俄共管,清朝仅保留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居民的永久居留权和管辖权。[5]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的外东北[4] 约40万[4] 1858年6月3日至1860年11月14日[4] 《中俄北京条约》 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割地,将乌苏里江以东的共管地划归俄方。[4]
兴凯湖大部分和西南岸土地,图们江出海口[4] 1861年6月28日[4] 勘分东界约记 1886年7月4日,吴大澂巴拉诺夫签订《珲春东界约》,中方争得图们江出海权。[4]
北起阿穆哈山脉,南达帕米尔,西自巴尔喀什湖塔拉斯河,东迫伊犁塔城的外西北地区[6] 约44万[6] 1860年至1870年[6]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及三个子约(《科布多界约》、《乌里雅苏台界约》和《塔尔巴哈台界约》)
霍尔果斯河以西和斋桑泊以东的外西北[6] 约7万[6] 1870年至1884年[6] 伊犁条约》及五个子约(《伊犁界约》、《喀什噶尔界约》、《科塔界约》、《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和《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1871年,沙俄趁阿古柏侵占新疆时派兵占领伊犁。
1877年,左宗棠平定新疆
1879年10月2日,崇厚与沙俄签订《里瓦吉亚条约》,因丧权辱国,清廷另派曾纪泽签订《伊犁条约》,中方收回伊犁和特克斯地区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6]
萨雷阔勒岭以西的帕米尔地区[7] 约2万[7] 1884年至1895年[7] 《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1892年,沙俄武力侵占萨雷阔勒岭以西的帕米尔地区。
1895年3月11日,沙俄与大英帝国签订协定,瓜分了帕米尔。[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塔吉克斯坦划界结束后,中方收回约1000平方公里的争议领土。[8]
在华俄租界汉口俄租界天津俄租界 汉口:0.276
天津:3.65[9][注 1]
1896年、1900年至1901年[9] 俄国汉口租界条款
天津俄国租界条款
根据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和苏联签订的《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方收回两处租界。[9]
关东州(包括大连旅顺金州及附属岛屿)[10] 3200[11] 1897年至1898年[10] 旅大租地条约
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后,根据1905年9月5日的《朴次茅斯和约》,沙俄将关东州让与日本[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重新接管关东州。直到1955年,赫鲁晓夫将关东州的主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东铁路附属地 180 1896年6月3日[10]至1952年12月31日[12] 中俄密约
《旅大租地条约》
东省铁路公司合同
东省铁路公司章程
1897年,中东铁路开始修筑。根据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沙俄获得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特权,至1903年全线通车。[10][12]
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后,根据1905年9月5日的《朴次茅斯和约》,沙俄将长春宽城子至旅顺的中东铁路支线和铁路附属财产让与日本。[10]
十月革命后,苏俄虽然在第一次对华宣言中宣布放弃中东铁路的一切特权,但在后续的第二次、第三次对华宣言中拒绝执行。
根据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和苏联签订的《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协定规定中国拥有中东铁路主权,苏联同意中国以资本赎回形式收回铁路,但在交接手续未办妥之前,铁路由两国共管。
1929年,张学良下令强行收回中东铁路,中东铁路事件爆发,酿成军事冲突。同年12月,张学良战败,与苏方签订《辽俄和平草约》和《伯力协定》,双方停战。
1935年3月23日,苏联违反协议,私自将中东铁路售予满洲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附件一《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规定将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合并为长春铁路,由中苏双方成立机构共管,三十年期限后由中华民国收回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附件《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协定》,苏方同意不迟于1952年将长春铁路全部财产移交给中国政府。
1952年8月,中苏双方发表《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公告》。同年12月31日,中国收回了长春铁路的全部主权。[12]
江东六十四屯 约2800[注 2] 1900年7月17日至21日[17] 俄罗斯帝国以义和团破坏东清铁路为借口,对海兰泡和清朝管辖下的江东六十四屯两地中国居民进行大屠杀,酿成庚子俄难。清朝失去江东六十四屯居民的永久居留权和管辖权。[17]
额尔古纳河右岸州渚[18] 约1400[19] 1911年12月20日[19] 满洲里界约 《满州里界约》是清朝官员与外国签订的最后一个有损领土主权的边界条约。[18]
根据2004年10月14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方收回阿巴该图洲渚34.55平方公里的领土。[20]
外蒙古 155万[21] 1911年至1946年 雅尔塔协定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在沙俄的策动下,1911年10月18日,外蒙古宣布独立。
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协约》签订,中方承认外蒙古自治。
1919年11月22日,徐树铮收复外蒙古,外蒙古宣布取消自治。
1921年2月,在白俄恩琴的协助下,外蒙古再次独立。在苏俄的帮助下,蒙古人民军和苏俄红军消灭了驻扎于外蒙古的白军。同年7月11日,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1924年6月13日,乔巴山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2月11日签订的《雅尔塔协定》,决定维持外蒙古独立的现状。
根据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华民国同意在外蒙古举行公投,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
1945年10月10日至22日,外蒙古在苏联的干预下举行公投,乔巴山带头投赞成票,所有选民都必须在选票上签名,最终该公投获全票通过。
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告表示接受公投结果,承认外蒙古独立。[22]
唐努乌梁海 约17.1万[2] 1911年至1944年[23] 自1911年起,沙俄开始在唐努乌梁海地区开始殖民活动。
1919年,北洋政府短暂收复唐努乌梁海。
1921年,苏俄红军消灭了驻扎于外蒙古的白军,在唐努乌梁海建立苏维埃政权。
1921年8月,唐努乌梁海宣布独立。
1944年10月,图瓦人民共和国宣布加入俄罗斯联邦[23]
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银龙岛 350[24] 1929年12月[24] 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爆发,张学良对苏联宣战。同年12月,张学良战败,与苏方签订《辽俄和平草约》和《伯力协定》,双方停战。其间,苏联占领了黑瞎子岛。
根据2004年10月14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方收回半个黑瞎子岛和银龙岛共174平方公里的领土。[24]
铁列克提争议地区 1969年8月13日[25] 1969年8月13日,中苏两国爆发铁列克提事件,苏方在冲突后控制争议地区。[25]
根据1994年4月26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国界的协定》,中方收回铁列克提争议地区。[2]

注释

[编辑]
  1. ^ 另有5334亩、5971亩、[9]5974.8亩[10]等多种说法。[9]
  2. ^ 《黑龙江志稿》记载为长180里,宽90里;[13]《清史稿》记载为南北140里,东西50里至70里;[14]《北徼纪游》记载为方200里,[15]本文依据《瑷珲县志·卷八》的记载:南北约140里,东西约80里。[1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沙俄侵华史·第一卷》.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76年10月: 第83页、第183页、第187页、第208页、第214页、第251页、第253页. 
  2. ^ 2.0 2.1 2.2 何羽. 《中哈、中吉、中塔边界问题圆满解决的历史过程及其启示》. 福州市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第一期. 2012年. 
  3. ^

    关于台端所询唐努乌梁海归属乙节,查唐努乌梁海系泛指介于萨彦岭至唐努山之间狭长地带,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原属外蒙古一部分。另查蒙古于1961年10月27日加入联合国,系一主权国家,与世界140余国维持外交关系,其中包括中国大陆,我国作为国际社会之一员,自应尊重国际社会的共识。行政院于民国91年元旦修正通过“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施行细则”第3条及第56条修正条文,不再视蒙古为大陆地区,以利我与蒙古正常交往。我国于2002年在蒙古设立代表处,秉持理性及务实的态度,加强双方实质关系,不涉及固有疆域之争议,蒙古于2003年在台北设立代表处,推动台蒙双边交流,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关系。

    苏联于1921年在唐努乌梁海设立“图瓦人民共和国”,惟未获中华民国政府承认。1944年“图瓦人民共和国”加入苏联,改名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45年中华民国与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维持外蒙古现状。中华民国驻苏联大使傅秉常于1948年5月照会苏联外交部声明唐努乌梁海系中华民国领土。1949年中华民国宣布废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于1991年瓦解后,图瓦共和国成为俄罗斯联邦境内83个“联邦主体(federal subject,类似州或省)”之一。 我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分子,务实考量国际局势与实际需求,为拓展与俄罗斯的实质关系,我于民国82年7月在俄国首府莫斯科设立代表处,俄罗斯也于民国85年12月在台北设立代表处,双边年度贸易金额已突破40亿美元,今后亦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推动双边关系。

    以上各节,敬请参考

                                       —— 顺颂 时绥  外交部亚西及非洲司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沙俄侵华史·第二卷》.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76年10月: 第81页、第133页、第137页、第166页、第215页、第223页、第224页、第227页至第228页. 
  5. ^ 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 上海市: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7年: 第85页至第86页.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沙俄侵华史·第三卷》.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76年10月: 第2页至第4页、第258页、第282页、第334页. 
  7. ^ 7.0 7.1 7.2 7.3 李强; 纪宗安. 《十九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对帕米尔的政策》. 乌鲁木齐市: 《西域研究》2004年第三期. 2004年. 
  8. ^ 新疆日报. 中塔边界勘定结束 我国新增上千平方公里领土. 凤凰网. 2008年10月5日 (中文(简体)). 
  9. ^ 9.0 9.1 9.2 9.3 9.4 陈明远. 《百年租界的数目、面积和起讫日期》.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 《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六期. 2013年.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沙俄侵华史·第四卷·上》.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76年10月: 第42页、第54页第61页、第80页、第84页至第85页、第135页至第137页、第329页. 
  11. ^ 大连市史志办公室. 《大连市志·民俗志》. 北京市: 方志出版社. 2004年: 第332页. ISBN 9787801923950. 
  12. ^ 12.0 12.1 12.2 孙国军. 《论中苏外交中的中东铁路问题》. 赤峰市: 赤峰学院学报2007年第六期(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13. ^ 万福麟; 张伯英. 《黑龙江志稿》. 哈尔滨市道里地段街179号: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5月: 第59页. ISBN 7207022425. 
  14. ^ 《清史稿·卷五十七·志三十二·地理四 黑龙江》:江东六十四屯在焉。精奇里江以南,黑龙江以北,东以光绪九年封堆为界,有伯勒格尔沁河、博尔和里鄂模,南北一百四十里,东西五十里至七十里。
  15. ^ 宋小濂; 黄纪莲. 《北徼纪游》. 哈尔滨市: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 第7页至第8页. 
  16. ^ 孙蓉图; 徐希廉. 《瑷珲县志》. 台北市: 成文出版社. 1974年: 第288页. 
  17. ^ 17.0 17.1 薛衔天.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研究》. 北京市: 《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 1981年. 
  18. ^ 18.0 18.1 满洲里界约. 凤凰网. 2008年8月1日 (中文(简体)). 
  19. ^ 19.0 19.1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沙俄侵华史·第四卷·下》.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1976年10月: 第137页至第138页. 
  20. ^ 中国新闻网. 阿巴该图洲渚划界完成 记者探访中国领土新边界. 搜狐新闻. 2008年8月28日 (中文(简体)). 
  21. ^ 张岂之; 陈振江;江沛. 《晚清民国史》. 台北市: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 第554页. ISBN 9789571128986. 
  22. ^ 王春良. 《外蒙古“独立”真相浅探》. 奎屯市: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三期. 2003年. 
  23. ^ 23.0 23.1 王春良; 李蓉. 《简论沙俄侵占中国唐努乌梁海》. 聊城市: 《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一期(社会科学版). 2007年. 
  24. ^ 24.0 24.1 24.2 中国网. 阿巴该图洲渚划界完成 记者探访中国领土新边界. 2008年10月21日 (中文(简体)). 
  25. ^ 25.0 25.1 张安福.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与20世纪60年代中苏边境冲突》. 北京市: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四期. 2011年.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