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質量單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語名稱
漢語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 phân
儒字
韓語名稱
諺文
漢字
日語名稱
漢字
蒙古語名稱
蒙古語 пүн

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質量單位,源自中國。一分等於十,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分與國際單位制單位之間的換算,在不同衡制中各有不同,如營造尺庫平制為373.01毫克,中華民國市用制為375毫克,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制為500毫克,香港度量衡制度為377.994毫克[1],另外,香港的金銀交易慣用金衡制,每金衡分為374.29毫克。

各語言[編輯]

「分」在英文中被記作「candareen」(/kændəˈrn/[2]),其源自馬來語的「kandūri」[2],更早曾被記作「condrin」[2],音譯的「fan」也有使用[3]。新加坡英語中則稱之為「hoon[4]」。俄語中音譯為「Фынь[5]

用作面額[編輯]

類別 圖片 說明
銅錢
永曆通寶背一分
部分明代制錢的背文有折銀計值,但早期單位多為「兩」和「錢」,崇禎通寶出現背「一分」錢,南明政權的錢幣和清朝初年反叛勢力發行的錢幣中,有多種背「一分」的銅錢
郵票
「大龍郵票」,中國第一枚郵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內,上海海關造冊處當年即以蟠龍為圖案印製了一套三枚郵票,也就是集郵界習慣稱「海關大龍」或「大龍郵票」。郵票以海關關平銀計值,如一分郵票上面額分別用中文和英文記作「壹分銀」和「1 CANDARIN」[6]:212
銀元
江南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銀元
1887年,廣東首先開始製造機制「光緒元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地陸續開鑄,其中銀元以庫平銀計值,有「一兩」、「七錢二分」、「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等。
紙幣
湖北銀元局1大元銀元票
1899年,湖北銀元局發行銀元票,面額用「銀元〇大元」和「庫平〇兩〇分」同時標記,背面英文面額則僅有銀兩重量[7]
紙幣
俄華道勝銀行足色庫平金貳分券
1913年,華俄道勝銀行開始在新疆發行金幣券,以庫平制黃金重量計值,其中有1分券和2分券[5]

參考[編輯]

  1. ^ 1.0 1.1 Weights and Measures Ordinance. Laws of Hong Kong. [2012-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2). 
  2. ^ 2.0 2.1 2.2 Candareen. 牛津英語詞典 (第三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09 (英語).  Accessed from OED Online.
  3. ^ 莫文暢. 唐字音英語. 20世紀初. 
  4. ^ Weights and Measures Act (CHAPTER 349) Third Schedule. Singapore Statutes. [2018-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0). 
  5. ^ 5.0 5.1 柏文; 蔡小軍. 新疆俄华道胜银行金票. 中國錢幣. 2012, (3): 39–41. 
  6. ^ 中國郵票博物館 (編). 大龍郵票與清代郵史. 香港: 商務印書館. 1989. ISBN 978-962-07-5077-9 (中文). 
  7. ^ 韓園; 李立; 張或定. 湖北银元局及其纸币考. 中國錢幣. 2009, (1):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