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Fantasy XIV:紅蓮的解放者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Final Fantasy XIV:紅蓮的解放者
  •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XIV: 紅蓮の解放者リベレーター
  •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類型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
平台Microsoft WindowsMac OS XPlayStation 4
開發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營運商
  • 全球: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 中國大陸:盛趣遊戲
  • 南韓:ACTOZ SOFT
總監吉田直樹
製作人吉田直樹
設計師吉田直樹、河本信昭
編劇前廣和豐
程式春日秀之
美術吉田明彥
音樂祖堅正慶植松伸夫(主題曲)
系列Final Fantasy系列
模式多人
營運日
  • 全球:2017年6月20日

Final Fantasy XIV:紅蓮的解放者(日版名: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XIV: 紅蓮の解放者リベレーター,英文版名: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中國大陸譯作「最終幻想XIV:紅蓮之狂潮」)是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開發的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MMORPG)《Final Fantasy XIV:新生艾奧傑亞》的第二部資料片(也稱作遊戲的4.0版本),發行於Microsoft WindowsMac OS XPlayStation 4平台。該資料片於2017年6月20日在全球發行[1],於2017年9月26日在中國大陸上線。

本資料片講述了與加雷馬帝國之間的衝突的改變。玩家領導了艾奧傑亞大陸上二十多年前被加雷馬帝國征服的國家阿拉米格和遠東國家多瑪的叛亂。這些國家由加雷馬帝國皇帝的兒子芝諾斯管理,他對被征服的帝國臣民的殘酷壓迫促使玩家採取行動。在不同的地區行動途中,玩家與阿拉米格反抗軍和多瑪的領導人聯手對抗帝國。

本資料片除了增加新的地圖區域外,還提升了等級上限至70級,增加了兩個新的職業,增加了新的戰鬥系統,並引入了水下的玩法。

《紅蓮的解放者》在發售後受到廣泛好評,並在遊戲媒體獲得「年度資料片」的提名。2017年8月,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宣布遊戲帳戶突破1000萬。[2]

遊戲玩法[編輯]

《紅蓮的解放者》的遊戲玩法和任務結構在很大程度上與原版遊戲相匹配。更改分為三大類:[3]首先,對戰鬥技能進行了重新設計,以消除多餘的動作並改善戰鬥流程。其次,一套新的「角色動作」可確保所有玩家都可以使用關鍵能力來發揮自己角色的特長-坦克,治療或輸出。最後,所有戰鬥職業都獲得了一個「職業量譜」,以更加直觀的方式顯示所有戰鬥職業特殊技能相關資訊。[3][4]還引入了兩個新的職業:持武士刀的武士和能輸出能治療的赤魔法師。這些職業從50級開始,並有相應的職業任務。與3.0版本《蒼天的伊修加爾德》不同,無論故事進度如何,任何到達50級的玩家都可以使用它們。[5]

新版本添加了名為「烈羽爭鋒」的PvP模式,48名玩家分為兩隊,通過破壞對方基地獲取勝利點數,並可在達成一定條件後駕駛巨型機甲。[6]

在4.2版本中,添加了名為「禁地優雷卡」的區域。它的玩法受傳統MMORPG(包括《Final Fantasy XI》等)的啟發。[4][7]在優雷卡,玩家必須使用元素等級來利用怪物的弱點並提高自己的元素等級。 與遊戲的其他區域不同,如果陣亡,玩家將失去經驗值,甚至被降級。[8]優雷卡中允許使用文理技能,這是玩家使用在該區域中找到的材料製作的獨特咒語和能力。[9]優雷卡最後的任務為「巴爾德西昂兵武塔」,該任務需要56名玩家參與。[10]

故事情節[編輯]

設定與角色[編輯]

《紅蓮的解放者》聚焦於帝國行省阿拉米格和多瑪。阿拉米格是基拉巴尼亞地區的一個城市國家,在艾奧傑亞的最東部。作為連接其他大陸的門戶,對艾奧傑亞大陸上其他國家來說是重要的緩衝地區。[11]二十年前,在反對腐敗的阿拉米格君主專制起義後, 帝國征服了阿拉米格。率領入侵的蓋烏斯·范·巴埃薩打算繼續推進,但是被龐大的龍族軍隊阻擋,於是建造了巴埃薩長城,將阿拉米格與其他地區區隔開來,並組建了由阿拉米格年輕人組成的非正規單位「骷髏連隊」,來加強對當地的控制。在2.0版本《新生艾奧傑亞》中,蓋烏斯·范·巴埃薩被玩家擊敗,加雷馬帝國皇帝瓦厲斯任命其兒子芝諾斯為帝國總督。芝諾斯是個特別苛刻和暴虐的暴君,與蓋烏斯相對的精英制統治形成鮮明對比。芝諾斯只對能夠與他一戰的人交戰感興趣。

多瑪是世界另一端的國家,在之前的戰役中被芝諾斯征服。多瑪曾經是令人驕傲的武士之鄉,帝國的占領使得其王儲飛燕躲藏起來,人民陷入絕望。芝諾斯在被任命為阿拉米格總督後,將他的副官夜露提拔為代理總督。開發者基於古代中國和日本文化來塑造了多瑪的文化。[12]位於多瑪北部的太陽神草原每年舉辦一次那達慕,以確定哪個部落為今年草原的統治者。這一部分與蒙古文化相似。[12]在多瑪的紅玉海沿岸上,坐落著遠東之國紫州,這是一個孤立主義國家,只因對外貿易開放了黃金港,不參與國際事務。紫州和黃金港影射了日本江戶時代長崎[12]紅玉海是長得像龜一樣的甲人族部落和海賊眾的所在地。海賊眾通過收取過往船隻保護費謀生。在艾奧傑亞軍事聯盟的四個國家中,只有烏爾達哈在《紅蓮的解放者》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其軍事指揮官勞班是阿拉米格人。

在故事前期,阿拉米格反抗軍內部的激進成員依爾伯德組織冒充艾奧傑亞軍事同盟士兵,攻擊巴埃薩長城,迫使同盟介入阿拉米格衝突。玩家扮演的光之戰士和拂曉血盟介入了衝突,但拂曉血盟成員帕帕力莫不幸陣亡。這促使他的同伴,阿拉米格的孤兒莉瑟,致力於將她的國家從加雷馬的統治中解放出來。拂曉血盟的同伴,雙胞胎阿爾菲諾和阿莉塞、以及塔塔露,都在幫助她。軍事同盟最終占領了巴埃薩長城,並加強防禦,等待帝國反擊。同時,多瑪曾經的重臣豪雪趕回了多瑪,並將曾經的多瑪王子飛燕召回家園。艾奧傑亞軍事同盟與阿拉米格反抗軍的領袖康拉德及其中尉梅·娜格建立了聯繫。在衝突的另一端,在「骷髏連隊」的芙朵拉協助下,芝諾斯動員起來鎮壓日益增長的叛亂。

故事[編輯]

《紅蓮的解放者》開始,同盟的領導人們同情阿拉米格的解放事業,並渴望將加雷馬人趕出艾奧傑亞,但不願進行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勞班派出冒險者、莉瑟和拂曉血盟與巴埃薩長城另一側的阿拉米格反抗軍會合,並評估其支援同盟攻入基拉巴尼亞的能力。他們會見了領導人康拉德,並同意與之合作。但是,芙朵拉發起了一次對反抗軍總部的突襲,並成功削弱了反抗軍的力量。芝諾斯也參加了襲擊,並輕鬆擊敗了冒險者。他沒有受到任何損失,撤回了進攻,讓抵抗軍來回復傷口。因此,該聯盟無法與芝諾斯的軍隊抗衡。阿爾菲諾建議在芝諾斯的另一個帝國行省,多瑪,發動革命,這將分散他的注意力並削弱他的軍事實力。

拂曉血盟成員和冒險者去了遠東之國。在黃金港,他們和豪雪重聚,並在甲人族的幫助下渡過了紅玉海。在途中,他們說服海賊眾打破加雷馬與其僱傭軍紅甲族的僱傭關係,來將加雷馬趕出紅玉海。一行人在多瑪找到了夕霧,飛燕安排夕霧去了解多瑪人民的意願,如果多瑪人民仍然渴望自由,那麼他將從流亡中返回,來帶領多瑪人民戰鬥。如果不是,他將向帝國自首,以免他的人民遭受更多苦難。在與芝諾斯的另一次遭遇中,芝諾斯再一次碾壓了冒險者,但在這次撤退之前,他要去冒險者要變得更強,以便更好服務於自己的「狩獵」。夕霧早先營救了一些將被送往帝國的村民。

感受到了人民的意願,拂曉眾人前往太陽神草原,希望飛燕能兌現承諾。一行人發現飛燕住在模兒部落,模兒部在多瑪叛亂失敗後照顧飛燕恢復健康。飛燕計劃代表模兒部贏得即將到來的那達慕,這將使他擁有草原部落的指揮權,並利用他們的力量來支援解放軍。通過了草原試煉,飛燕和他的夥伴們獲得了模兒部長老參加那達慕的祝福,並在那達慕中成功獲勝,草原的勇士們表示願意加入飛燕的事業。返回多瑪後,阿爾菲諾向飛燕提出組建一個由同盟、多個多瑪村莊、碧甲族組成的遠東聯盟。他們與草原部落一起對多瑪城堡發起了近攻。飛燕一行人與夜露在城堡上面對面交戰,夜露試圖將飛燕一行人困在搖搖欲墜的樓內,但是豪雪頂住了塌下的天花板,讓其他人逃脫。他和夜露被水衝到多瑪水域的深處。在代理總督消失後,飛燕終於收回了自己的國家,並承諾將幫助阿拉米格。

當拂曉眾人返回艾奧傑亞時,多瑪解放的消息已經傳開,各個帝國行省都引發了叛亂之火,使得帝國的力量更加薄弱。阿拉米格散居海外的人們和從勞改營中解放出來的人門聚集在一起,使抵抗軍的隊伍愈發強大。勞班和康拉德利用這一優勢,在通往阿拉米格首都的路線上攻下了一座重要橋梁。這項行動使同盟各主要軍隊得以進入基拉巴尼亞腹地。在下一次交戰中,芙朵拉根據芝諾斯的命令向帝國瞭望塔發射了炮彈,殺死了剩餘的「骷髏連隊」成員。康拉德也被爆炸波及,身受重傷。他臨死前將反抗軍的領導權轉交給了莉瑟。

同盟和反抗軍進入首都周圍的湖區,建立了前線作戰基地。在同盟正面攻擊的掩護下,拂曉在研究設施內進行了一次秘密行動,發現帝國正在對他們在戰爭初期被俘的同伴可露兒進行實驗。加雷馬的科學家成功地人工複製了她的超越之力,這是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讓人擁有看透他人的能力。他們賦予芙朵拉這種力量,她用它與冒險者周旋一段時間。當力量減弱時,拂曉設法抓住她並營救了可露兒。飛燕在最後衝鋒時攜帶飛行騎兵部隊抵達,以提供空中支援。冒險者突破戰線直接挑戰芝諾斯。在宮殿的頂部,芝諾斯化身神龍,藉助人工超越之力的力量,他將其融合併恢復了攻擊。但是,冒險者最終戰勝了他,而芝諾斯自刎,這樣就完成了阿拉米格的解放。

兩個國家的重建[編輯]

莉瑟召集一次由難民領袖,村莊長者和部落代表組成的會議,討論新國家的形態。一個部落派系召喚他們的蠻神,以破壞會議程式。莉瑟敦促芙朵拉捍衛自己的人民。使用她的超越之力,他們擊敗了蠻神,芙朵拉回到了她的牢房。會議結束時,與會者為議會制共和國制定了章程。同時,烏爾達哈的女王娜娜莫安排將阿拉米格的難民遣返。她的計劃是資助阿拉米格的鹽業,間接向剛剛起步的國家提供工作和財富。她還說服勞班退伍並返回故鄉,並將勞班的兒子皮平升任將軍。

回到多瑪,飛燕和夕霧震驚地發現豪雪還活著。由於奇蹟,他在多馬城堡的倒塌中倖存下來,還帶著夜露,不過夜露失去了記憶。在豪雪的堅持下,飛燕留了夜露一命。當加雷馬大使朝陽帶著和平的提議到達多瑪時,另一個複雜的事情出現了。他聲稱代表加雷馬旨在結束擴張主義政策的改良主義一派。作為誠意的體現,朝陽建議進行一次戰俘交換,其中包括夜露,他透露她是他的繼妹。他還要求多馬確保在該地區不召喚蠻神。飛燕欣然同意,但警告說,因為失憶,夜露不能被視為加雷馬公民。如果在交換之前未能恢復記憶,她將繼續被多瑪扣留。朝陽帶著多瑪戰俘返回時,他還帶著多瑪的父母。看到小時候被虐待和賣掉她的人們,這重新喚起了她的記憶。 夜露在夜幕下殺害了她的父母,逃往朝陽處。在指定的戰俘交接時間,朝陽操縱夜露召喚出月讀,以便她報仇,並以此為藉口取消交換。朝陽幸災樂禍,使多瑪永遠不會和平。冒險者擊敗了月讀,夜露垂死時殺死了朝陽,結束了他的瘋狂陰謀。

戰鬥結束後,冒險者發現朝陽是按照芝諾斯的命令行事,以抹黑緩和派,推動另一方的目標,而他本已身亡。朝陽的副官馬克西馬是真正的緩和派成員,他主導完成了剩餘的俘虜交換,並承諾在他返回首都後完成多瑪和平條約。阿爾菲諾自願與他一同前往帝國,並希望進一步了解帝國的政治。途中,他們的飛艇被芝諾斯的私人護衛隊擊落,但被自稱為「暗影獵人」的蓋烏斯救出。同時,其餘拂曉成員調查了芝諾斯屍體是否被無影成員擁有的可能性。在歡迎阿拉米格加入艾奧傑亞軍事同盟的首腦會議上,領導人討論了如何最好的應對新出現的無影的威脅。這次會議因為拂曉成員的精神問題而中斷,這些問題困擾著拂曉成員,使半數成員處於昏迷狀態。

馬克斯馬和一群緩和派成員返回了阿拉米格。他說,阿爾菲諾和暗影獵手一起調查了無影,並發現帝國正在動員收復阿拉米格。另一半,飛燕也組建了遠東同盟,包括了草原和紅玉海部落,同盟國以及帝國各省的許多抵抗團體。通過使用古老的技術,他們架起了一座巨大的以太牆,能夠抵禦帝國的空中威脅,這種屏障在阻止暗影獵手的船隻越過時被證明是有效的。暗影獵手帶著阿爾菲諾前來,阿爾菲諾也陷入了神秘的昏迷。冒險者發現暗影獵手是蓋烏斯,他放棄了頭銜,全力消滅無影。蓋烏斯告訴眾人,帝國已經重新開始生產黑玫瑰,這是一種致命的化學武器,並一直在部署它以平息各省叛亂。蓋烏斯出發銷毀黑玫瑰生產設施,並在加雷馬首都追捕無影。飛燕與阿拉米格的其他聯盟領導人一起,在地面入侵之前與加雷馬帝國皇帝瓦厲斯進行了會談,但他們無法達成和平解決方案,瓦厲斯還透露加雷馬帝國是無影建立的國家。首次戰鬥後,阿莉塞也陷入了昏迷。冒險者發現了芝諾斯長相的無影,但處於下風,前線陷入僵局。冒險者精神上再次被干擾,並收到了資訊:在水晶塔尋找信標,避免毀滅性的未來。

開發[編輯]

在《紅蓮的解放者》公布前一年多,製作人吉田直樹和主要的編劇就已經開始了劇本方面的準備。[4]全面投入開發始於2016年10月,開發團隊規模最終達到250多人。[12]開發過程包括詳細規劃從遊戲本體到資料片的過程,並對這些元素進行分類,以使開發人員不會在同時創建的更新檔內容和擴展內容之間感到困惑。[13]吉田直樹在設計理念中強調,MMORPG的資料片應該具有與基礎遊戲一樣多的內容。[14]吉田在上一個資料片《蒼天的伊修加爾德》中開放了天空的探索,這次資料片就以海洋探索作為特色。[15][16]對於場景,吉田認為玩家會根據故事的方向期待阿拉米格,所以開發者們力推加入一個全新的領域來給他們驚喜。[17]藝術團隊有意設計了多瑪和紫州的兩種不同類型的日本美學之間的對比,而不是簡單地複製大眾想像中的江戶時代。[4]該資料片是在2016年10月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16年Final Fantasy XIV粉絲節宣布的。[18]關於資料片的更多細節在東京和法蘭克福的活動中發布,包括發布日期,新職業,地點和副本。[19][20]

隨著《紅蓮的解放者》的推出,劇情包和直升包首次亮相。[21]這些是為回應有關長篇故事任務線的投訴而加入的,過長的故事線可能會令人畏懼並阻擋新玩家。 吉田解釋說,他們刻意定價資料片與遊戲本身一樣貴,以勸阻玩家不要一上來就去玩次要內容,而是敦促准玩家從一開始就體驗故事。開發人員通過在資料片中大修PvP系統來回應此前的批評,所有職業都獲得了專用的PvP動作,這些動作與遊戲其餘部分保持平衡。[22]進行這些更改的目的是減少動作複雜程度,以有更流暢的體驗。[23]這些修改還旨在支援潛在的PvP錦標賽場景,包括作為「Final Fantasy XIV粉絲節2018」的一部分舉行的「盛宴區域冠軍」系列賽。[24][25]

吉田與《Final Fantasy戰略版》和其他伊瓦莉斯聯盟遊戲的製作人松野泰己合作,製作了一系列大規模副本。[26]吉田在工作晚宴上遇到了《Final Fantasy XIV》的狂熱玩家松野,他對能夠有機會合作的機會感到驚訝。[27][28]松野根據《Final Fantasy戰略版》中的同名寓言,編寫了「重返伊瓦利斯」的副本場景,其中涉及探索古代伊瓦利斯文明的廢墟,並揭露有關十二生肖故事的真相。他努力將故事整合到現有的《Final Fantasy XIV》背景中,並確保不熟悉伊瓦利斯的先前遊戲的玩家仍然可以享受它。[26]當松野看到開發團隊對《重返伊瓦利斯》的第一部分充滿熱情時,他感到需要繼續為後續部分擴展故事和設計。[27]牙狼》的創造者兼角色設計師雨宮慶太受邀為這些副本提供怪物設計。[29][30]作為合作活動的一部分,來自《牙狼》的裝甲和武器被添加到遊戲中。[31]

《紅蓮的解放者》還進行了與《魔物獵人 世界》和《Final Fantasy XV》的聯動活動。前者萌生於2011年《新生艾奧傑亞》的開發過程中。[32]當吉田擔任重建工作的製作人和總監時,他的朋友,《魔物獵人》系列製作人藤岡要試圖讓他離開該專案,因為他擔心這會影響吉田的職業發展軌跡。吉田堅持不走,藤岡要想要在卡普空和《魔物獵人》的幫助下推廣這款遊戲。吉田也拒絕了這一要求,希望《Final Fantasy XIV》能夠憑藉自己的優勢獲得成功。為了紀念這一舉動,吉田和藤岡要在《魔物獵人 世界》的開發過程中再次碰面,以期最終實現後者的建議,並慶祝魔物獵人的全球新玩家。[32]此次聯動包括在《紅蓮的解放者》中的火龍狩獵戰,以及在《魔物獵人 世界》中進行巨獸狩獵。[33][34]與《Final Fantasy XV》的聯動也很漫長。在2016年發布之前,《Final Fantasy XV》的總監田畑端和吉田討論了如何聯動,但希望在各自的內容時間表中等待合適的時間。[35]在這兩款遊戲中,玩家都與另一個版本的召喚獸戰鬥,以贏得新的裝備和坐騎。[36]

隨著《紅蓮的解放者》的發布,對PlayStation 3的支援終止了。這項更改使開發人員可以提高加載非玩家角色的速度,因為PS3的輸入/輸出容量有限,從而有更快的安裝速度。[37]一項特殊的升級活動允許受影響的PS3玩家免費獲得PlayStation 4版本。[38]除此之外,更新後還與PlayStation 4 Pro實現相容, 有兩種模式可用,一種專注於影格速率和遊戲性能,另一種專注於圖形解析度。[39]國際服的手機的配套應用程式於2018年8月15日發布。[40]它允許玩家使用遊戲內市場交易板,與朋友聊天,安排事件,管理庫存和出售物品。[41]

版本更新[編輯]

版本 標題 全球上線日期 中國上線日期 主要內容
4.0 紅蓮的解放者 2017年6月20日 2017年9月26日 歐米茄時空狹縫:德爾塔幻境
4.1 英雄歸來 2017年10月10日 2018年1月23日 神龍夢幻殲滅戰 失落之都拉巴納斯塔
4.2 曙光微明 2018年1月29日 2018年5月15日 白虎詩魂戰 歐米茄時空狹縫:西格瑪幻境
4.3 月下芳華 2018年5月21日 2018年9月4日 月讀幽夜殲滅戰 封閉聖塔黎鐸拉納大燈塔
4.4 狂亂前奏 2018年9月18日 2019年1月15日 朱雀詩魂戰 歐米茄時空狹縫:阿爾法幻境
4.5 英雄輓歌 2019年1月8日 2019年5月28日 青龍詩魂戰 樂欲之所甌博訥修道院

音樂[編輯]

除了擔任音樂總監的職務外,祖堅正慶負責了資料片中大部分的音樂(超過100首曲目)。[42]植松伸夫創作了兩首音樂《Stormblood》和《Revolutions》。前者是與祖堅合作,後者則是遊戲的主題曲。蘇珊·卡洛威(Susan Calloway)以歌手的身份回歸。[43]祖堅以「武裝優先和入侵」作為配樂的中心思想,將強大的軍事侵略與這種侵略的「接收端」進行了對比。[44]一個例子是阿拉米格國歌《The Measure of His Reach》。它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原始版本,另一個是在加雷馬占領下使用的版本,具有更尖銳的聲音和更猛烈的歌詞。資料片的主要樂想在不同配樂中多次出現,在整個配樂中貫穿以匹配劇情。[45]由於這種設置,祖堅將亞洲樂器融入了他的編排中,並削減了場景音樂中使用的樂器數量,例如僅具有豎琴胡弓的延夏主題曲。[45][44]他為神龍和月讀的原始boss戰鬥主題曲所做的工作感到特別自豪,這些主題曲分別屬於紅蓮的解放者主題和延夏主題。月度的戰鬥主題曲的每個階段都引用了夜露生活的不同方面。[46]這個主題曲《任性的女兒》在員工投票中獲得最高票數,從而成為《Final Fantasy XIV最佳音樂》合輯選擇曲目。[47]

《Final Fantasy XIV:紅蓮的解放者》原聲大碟收集了從資料片發布到4.3更新檔「月光之下」之間的音樂。 這張專輯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2018年7月4日發行藍光版,其中包含獨占「 Wind-up Tsukuyomi」遊戲內寵物。[42]

評價[編輯]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MetacriticPC: 87/100[48]
PS4: 89/100[49]
OpenCritic92%[50]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Destructoid9/10[51]
GamesRadar+4/5顆星[53]
GameSpot8/10[52]
IGN9.2/10[54]
PC Gamer美國92/100[55]
USGamer4.5/5顆星[56]

《紅蓮的解放者》延續了《蒼天的伊修加爾德》以來的上升趨勢,許多評論認為這次的資料片比前代還要更強。[57][58][59]Metacritic分別基於21條PC版和15條PS4版評測,對遊戲給出「普遍積極」的評價。[60][61]OpenCritic的39條評測中,有92%推薦該遊戲,平均得分88。[62]在日本,首周主機版銷量33000份,成為該地區當周最暢銷的視訊遊戲。[63]在銷售、反響和玩家人數方面,它超出了開發人員的期望。[4]

對故事劇情的好評在評論中很普遍。USgamer的Mike Williams稱讚遊戲在展現敘事的複雜性和增加對角色的情感投入方面的克制,稱其為「慢燒」。[64]Kotaku的Mike Fahey認為遊戲在保持快節奏和保持玩家的動力方面做得很好。[65]Eurogamer的Simon Parkin感謝吉田對故事基調的影響。[66]許多評論特別提到遊戲中有關戰爭和殖民主義性質的主題,以示特別讚揚。[67][68][64]包括GamesRadar+的Williams和Sam Prell在內的其他人則指出,出色的反派表現是故事的福音。[69][64]

對遊戲節奏的其他方面的反應則參差不齊。儘管Fahey認為它們的多樣性是對先前擴展的改進,但大多數批評家都認為仍然缺少新的支線任務。[64][66][65]因此,Prell感到故事任務之間的磨合不平衡,IGN的Leif Johnson和PC Gamer的Steven Messner也提出了批評。[69][68][70]另一方面,評論者建議玩家避免使用付費的劇情包和直升包,自己推進故事。[69][70][66]

遊戲的戰鬥系統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了普遍的讚譽。 Destructoid的Chris Carter將戰鬥遭遇描述為「新潮且引人入勝」,Prell和Messner對須佐之男殲滅戰印象深刻,後者將其與《潛龍諜影崛起》進行了比較。[71][69][70]在戰鬥中,系統級的變更也得到了廣泛接受,包括簡化角色動作和職業解鎖,[65]合併未充分使用的統計資料和職業量譜介面。[72]評論的另一個一致點是對兩個新職業赤魔法師和武士的稱讚。赤魔法師的近戰和遠程攻擊交織在一起,贏得了熱烈的反響,武士的連擊系統倍受讚譽,兩者均因提供獨特的遊戲體驗而受到讚揚。[72][67][70][65]最後,Carter和Messner讚美了PvP的改進,Messner稱這是「我在《紅蓮的解放者》中最喜歡的活動之一」。[72][70]

評論稱讚此資料片的藝術和環境設計。[69][65]GameSpot的Ginny Woo認為,以亞洲為主題的區域已被「很好地整合」到故事中。[67]Johnson在受蒙古啟發的太陽神草原的荒野中看到了「創造力的新高峰」。[72]Carter指出,PlayStation 4 Pro的4K解析度模式是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72]游泳模式的增加,添加了遊戲的熱情。儘管Fahey認為水下環境在視覺上很吸引人,但他得出的結論是,這種環境「沒有得到充分利用」,Carter對此表示贊同。[72][67]

總體而言,評論家稱《紅蓮的解放者》雨是《蒼天的伊修加爾德》堂的一種改進。[64][66][65]Fahey指出,這款遊戲是「能夠維持每月訂閱模式的少數MMORPG之一」。[65]卡特得出結論,資料片遵循了「與遊戲本體相同的模式」,但承認「該模式是制勝法寶」。[72]在2017年,該資料片贏得了Game Informer, Bleeding Cool,和RPGamer的「最佳MMO」獎。 [73][74][75]也在PlayStation部落格上獲得了「最佳發布後內容」的編輯選擇。[76]在2018年,該資料片贏得了Massively OP頒發的「最佳MMO」獎。[77]

參考文獻[編輯]

  1. ^ Inc., SQUARE ENIX. FINAL FANTASY XIV:Stromblood. [2016-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2. ^ Final Fantasy XIV passes 10 million worldwide players and gets a small patch | Massively Overpowered.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美國英語). 
  3. ^ 3.0 3.1 McCarthy, Caty. Inside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s Japanese Folklore-Inspired Locations and Bridging the Gap for All Players. USgamer. 2017-05-3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6) (英語). 
  4. ^ 4.0 4.1 4.2 4.3 4.4 LTD, SQUARE ENIX CO. A Look Back at Five Years of FFXIV, Part 3: Stormblood | TOPICS. FINAL FANTASY PORTAL SITE | SQUARE ENIX.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5. ^ How To Unlock Red Mage And Samurai Jobs In Final Fantasy XIV. Kotaku.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9) (美國英語). 
  6. ^ Final Fantasy XIV launches patch 4.15 with music and MOBA gameplay | Massively Overpowered.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6) (美國英語). 
  7. ^ Final Fantasy XIV's Eureka is 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but more work needs to be done. Destructoid. [2020-12-05] (英語). 
  8. ^ Final Fantasy XIV’s Challenging New Content “Eureka” Will Bring Back Good And Bad Memories From FFXI. Siliconera. 2018-02-1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7) (美國英語). 
  9. ^ And It Burns, Burns, Burns | FINAL FANTASY XIV: Developers’ Blog(na). FINAL FANTASY XIV.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美國英語). 
  10. ^ Take on the Baldesion Arsenal in the new 4.55 update to 'Final Fantasy XIV'. Newsweek. 2019-02-12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9) (英語). 
  11. ^ Inc, SQUARE ENIX. FINAL FANTASY XIV: A Realm Reborn. FINAL FANTASY XIV.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0) (美國英語). 
  12. ^ 12.0 12.1 12.2 12.3 Weiss, Sophia. Interview: Naoki Yoshida über FFXIV: Stormblood. AnimaniA. 2017-05-3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5) (德語). 
  13. ^ Final Fantasy XIV Q&A: Headed Heavensward on PlayStation. PlayStation.Blog. 2014-10-3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美國英語). 
  14. ^ Interview: Naoki Yoshida on Why FFXIV: Stormblood Has as Much Content as a New MMO. GameRevolution. 2017-05-3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9). 
  15. ^ Letter from the Producer LIVE Part XIII Q&A Summary (04/09/2014). forum.square-enix.com.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16. ^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Interview with Naoki Yoshida. Nova Crystallis. 2017-02-19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美國英語). 
  17. ^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Interview -- Naoki Yoshida Talks Story, PS4 Pro, Level Boost and Much More. DualShockers. 2017-06-0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英語). 
  18. ^ Kollar, Philip. Stormblood is Final Fantasy 14’s next expansion. Polygon. 2016-10-14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2) (英語). 
  19. ^ Final Fantasy XIV Fan Festival Tokyo 2016: Red Mage, swimming, and Stormblood’s June 20 launch date | Massively Overpowered.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30) (美國英語). 
  20. ^ Final Fantasy XIV Fan Festival XIV Europe: Samurai, Doma, and theme songs | Massively Overpowered.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2) (美國英語). 
  21. ^ Kollar, Philip. Final Fantasy 14 level boost and story skip costs as much as a full game. Polygon. 2017-05-3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2) (英語). 
  22. ^ Letter from the Producer LIVE Part XXXVI Digest (6/13/2017). forum.square-enix.com.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5). 
  23. ^ The five biggest changes Stormblood brings to Final Fantasy XIV. PCGamesN.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8) (英國英語). 
  24. ^ MogTalk Interviews Yoshida #2 – PvP – MogTalk.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7) (美國英語). 
  25. ^ The FEAST Regional Championship 2018 North America | FINAL FANTASY XIV, The Lodestone. na.finalfantasyxiv.com.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9). 
  26. ^ 26.0 26.1 Why Final Fantasy XIV Is Bringing Back Final Fantasy's Most Memorable Location - IGN,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3) (英語) 
  27. ^ 27.0 27.1 Final Fantasy XIV Online: The Making of Patch 4.3 - IGN,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6) (英語) 
  28. ^ Williams, Mike. Final Fantasy Tactics Director Yasumi Matsuno Is "a Hardcore FF14 Player". USgamer. 2020-04-08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英語). 
  29. ^ Like A Knife Through Butter: Designing A Legend | FINAL FANTASY XIV: Developers’ Blog. FINAL FANTASY XIV.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2) (英國英語). 
  30. ^ The Amazing Monsters of Final Fantasy XIV Online - IGN,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英語) 
  31. ^ Final Fantasy XIV Live Letter 34 Summary; Patch 3.5 Content Detailed, GARO Collab Revealed. Nova Crystallis. 2016-12-24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5) (美國英語). 
  32. ^ 32.0 32.1 Final Fantasy and Monster Hunter collide: Producers Yoshida and Tsujimoto explain a cross-over seven years in the making. VG247. 2018-06-19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8). 
  33. ^ Wales, Matt. Monster Hunter World is coming to FFXIV this summer. Eurogamer. 2018-06-1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英語). 
  34. ^ Wales, Matt. Final Fantasy's Behemoth is coming to Monster Hunter World. Eurogamer. 2018-06-12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3) (英語). 
  35. ^ Final Fantasy XV x Final Fantasy XIV collaboration quest announced. Gematsu. 2018-11-08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美國英語). 
  36. ^ Tarason, Dominic. Final Fantasy XIV pre-expansion roadmap features a road trip with Noctis. Rock, Paper, Shotgun. 2019-02-04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1) (美國英語). 
  37. ^ Final Fantasy XIV's Director Says There's Still So Much More To Do. Kotaku.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0) (美國英語). 
  38. ^ Kollar, Philip. Final Fantasy 14 will end PlayStation 3 support with its next expansion. Polygon. 2016-10-14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英語). 
  39. ^ Letter from the Producer LIVE Part XXXV Update Thread - Page 3. forum.square-enix.com.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7). 
  40. ^ Final Fantasy XIV Game's Companion App Launches for iOS, Android. Anime News Network.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英語). 
  41. ^ Williams, Mike. Final Fantasy 14 Introduces Companion App For Upcoming Patch 4.3. USgamer. 2018-04-16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4) (英語). 
  42. ^ 42.0 42.1 Inc, SQUARE ENIX. STORMBLOOD: FINAL FANTASY XIV Original Soundtrack Out Now!. FINAL FANTASY XIV, The Lodestone.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5) (美國英語). 
  43. ^ Chalk, Andy.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trailer reveals theme song and new in-game action. PC Gamer. 2017-05-16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美國英語). 
  44. ^ 44.0 44.1 Masayoshi Soken Interview: Heavensward and Beyond. VGMO -Video Game Music Online-. 2017-05-08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7) (美國英語). 
  45. ^ 45.0 45.1 O'Donnell, Jennifer. Famitsu Talks to Soken About the Music in Stormblood. Gamer Escape: Gaming News, Reviews, Wikis, and Podcasts. 2018-03-20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美國英語). 
  46. ^ Masayoshi Soken Interview: Songs of Salt and Suffering. VGMO -Video Game Music Online-. 2019-06-26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8) (美國英語). 
  47. ^ Pre-Order FFXIV - The Best (The Best, The Best, The Best!) | FINAL FANTASY XIV: Developers’ Blog(na). FINAL FANTASY XIV.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美國英語). 
  48. ^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for PC Reviews. Metacritic. [202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3). 
  49. ^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for PlayStation 4 Reviews. Metacritic. [202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3). 
  50. ^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for PS4, PC Reviews. OpenCritic. [202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1). 
  51. ^ Carter, Chris. Review: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Destructoid. 2017-06-21 [201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52. ^ Woo, Ginny.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Review. GameSpot. 2017-07-10 [201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53. ^ Prell, Sam.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Review. GamesRadar+. 2017-07-20 [201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54. ^ Johnson, Leif.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Review. IGN. 2017-06-29 [201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55. ^ Messner, Steven.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Review. PC Gamer. 2017-06-27 [201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56. ^ Williams, Mike.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Review: A Revolution That Lives Up To the 'Final Fantasy' Name. USgamer. 2017-06-30 [201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8). 
  57. ^ 3.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Review: A Revolution That Lives Up To the 'Final Fantasy' Name. USgamer. 2017-07-0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8) (英語). 
  58. ^ Parkin, Simon. Final Fantasy 14 Stormblood review. Eurogamer. 2017-07-03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0) (英語). 
  59. ^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The Kotaku Review. Kotaku.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4) (美國英語). 
  60. ^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Metacritic.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3) (英語). 
  61. ^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Metacritic.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3) (英語). 
  62. ^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Critic Reviews. OpenCritic.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1) (英語). 
  63. ^ Media Create Sales: 6/19/17 – 6/25/17. Gematsu. 2017-06-28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美國英語). 
  64. ^ 64.0 64.1 64.2 64.3 64.4 3.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Review: A Revolution That Lives Up To the 'Final Fantasy' Name. USgamer. 2017-07-0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8) (英語). 
  65. ^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The Kotaku Review. Kotaku.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4) (美國英語). 
  66. ^ 66.0 66.1 66.2 66.3 Parkin, Simon. Final Fantasy 14 Stormblood review. Eurogamer. 2017-07-03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0) (英語). 
  67. ^ 67.0 67.1 67.2 67.3 Final Fantasy 14: Stormblood Review. GameSpot.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美國英語). 
  68. ^ 68.0 68.1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Review - IGN,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英語) 
  69. ^ 69.0 69.1 69.2 69.3 69.4 July 2017, Sam Prell 20. Final Fantasy 14: Stormblood review: "FF14 at the top of its storytelling game". Offical PlayStation Magazine.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英語). 
  70. ^ 70.0 70.1 70.2 70.3 70.4 Messner, Steven. Final Fantasy 14: Stormblood review. PC Gamer. 2017-06-27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美國英語). 
  71. ^ Review: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Destructoid.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英語). 
  72. ^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Review: Final Fantasy XIV: Stormblood. Destructoid.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英語). 
  73. ^ Staff, Game Informer. Game Informer's Best Of 2017 Awards. Game Informer.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3) (英語). 
  74. ^ Ricchiuto, Madeline. Bleeding Cool Game Awards 2017: Best MMO. Bleeding Cool News And Rumors. 2017-12-3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美國英語). 
  75. ^ RPGamer > 2017 Awards Results > Best MMO. archive.rpgamer.com.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76. ^ Game of the Year 2017: The Winners, As Voted By You. PlayStation.Blog. 2018-01-11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美國英語). 
  77. ^ Massively OP’s 2018 Awards: MMORPG of the Year | Massively Overpowered.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