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神經組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神經組織
神經組織光學顯微鏡圖像
神經組織構成示意圖
標識字符
MeSHD009417
顯微解剖學術語英語Anatomical terms of microanatomy

神經組織是動物的四大基本組織之一,由神經細胞神經膠質細胞組成,是神經系統中最重要的組織成分。神經細胞通過突觸相連接形成複雜的神經網絡,具有感受內外刺激、傳導整合信息的能力。通過神經元之間的聯繫,可以分析或貯存接受的信息,並傳遞給各種效應細胞。它們是意識記憶思維行為調節的基礎。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為神經元的10-50倍,對神經元起支持、保護、分隔和營養的作用,也參與神經遞質和活性物質的代謝。[1][2]

結構與組成

[編輯]

神經元

[編輯]

神經元是一種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它能夠接收並傳導神經衝動[3]神經元包括胞體、軸突樹突三部分。樹突是呈樹枝狀的細小的有分支的突起,它接收電化學信號,從而使細胞內的電位發生變化。軸突是將動作電位從細胞體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的長突起。軸突的球狀末端,稱為軸突終末,通過突觸間隙與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相接。當動作電位傳遞到軸突終末時,神經遞質通過突觸前膜釋放並與突觸後膜上的受體結合,使得神經衝動繼續傳導。[4]

神經元可以按照結構或功能進行分類。

功能分類

[編輯]

結構分類

[編輯]
  • 多極神經元:擁有3個或以上突起。它們是構成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神經元,包括中間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
  • 雙極神經元:神經元有兩個突起,即一個樹突和一個軸突。
  • 假單極神經元:胞體發出一個突起,隨後分裂成兩個分支,形成軸突和樹突。
  • 單極刷細胞:有一個樹突,末端形成刷狀。小腦顆粒層中可見。[5]

神經膠質細胞

[編輯]

神經膠質細胞為神經元提供重要的支持功能。它們比神經元小,因其功能不同而在結構上有所不同。[4][6]

  • 小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行使免疫功能的細胞。是最小的神經膠質細胞。[7]
  • 星形膠質細胞:位於中樞神經系統中,有許多突起。在大腦中最為豐富的細胞類型,是維持中樞神經系統正常機能所必需的細胞。[8]是最大的神經膠質細胞。[2]
  • 少突膠質細胞:突起較少,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形成細胞,可以加快動作電位沿軸突傳導的速度。[5]
  • NG2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的發育前體。[6]
  • 施萬細胞:構成周圍神經系統中神經纖維的髓鞘。[5]
  • 衛星細胞:在神經節中包裹神經元胞體。[9]
  • 小腸膠質細胞:可見於腸黏膜內。[10]
綠色箭頭所示為神經元胞體發出的樹突

神經組織分類

[編輯]

周圍神經系統

[編輯]
  • 神經節:由胞體、樹突和衛星細胞組成。
  • 神經:由有髓和無髓神經纖維組成,周圍有施萬細胞。[11]

中樞神經系統

[編輯]
  • 灰質:由胞體、樹突、無髓神經纖維、星形膠質細胞、衛星細胞、小膠質細胞和極少量的有髓神經纖維組成。
  • 白質:由有髓神經纖維、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組成。[12]

神經纖維

[編輯]

由三層結締組織包裹。神經外膜為包裹於神經表面的薄層結締組織。神經纖維束表面有數層扁平的上皮樣細胞,形成神經束膜。其在神經纖維的保護和支持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助於防止大分子物質從神經外膜進入神經束。神經纖維束內每條神經纖維表面的薄層結締組織稱為神經內膜[12][2]

功能

[編輯]
右側的有髓神經纖維傳導信號的速度快於左側的無髓神經纖維

神經組織的功能是通過在組織間傳導電信號,形成神經系統[13]中樞神經系統中,包含突觸的灰質在信息處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包含有髓神經纖維的白質可以連接並傳導中樞神經系統灰質區之間的神經衝動。[14]周圍神經系統中,包含胞體和樹突的神經節可作為神經組織衝動的中繼。此處的神經組織含有有髓神經纖維,傳導動作電位。[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高, 英茂. 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和纲要.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6: 46–51. 
  2. ^ 2.0 2.1 2.2 李, 繼承; 曾, 園山.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57. ISBN 9787117266383. 
  3. ^ Byrne, John; Roberts, James. From Molecules to Networks.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2004: 1. 
  4. ^ 4.0 4.1 Swenson, Rand. Review of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Neuroscience.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2015-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3). 
  5. ^ 5.0 5.1 5.2 5.3 Waymire, Jack. Organization of Cell Types. Neuroscience Online.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School. [2015-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9). 
  6. ^ 6.0 6.1 Verkhratsky, Alexi; Butt, Arthur. Glial Physiology and Pathaphysiology (PDF) First. Chinchester, UK: John Wiley & Sons. 2013: 76 [2015-01-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04). 
  7. ^ Brodal, Per.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Four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03-01: 19 [2015-01-27]. ISBN 97801997010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8. ^ Sofroniew, Michael; Vinters, Harry. Astrocytes: biology and pathology. Acta Neuropathol. 2009, 119 (1): 7–35. PMC 2799634可免費查閱. PMID 20012068. doi:10.1007/s00401-009-0619-8. 
  9. ^ M, Hanani. Satellite glial cells in sympathetic and parasympathetic ganglia: in search of function. Brain Research Reviews. 2010, 64 (2): 304–27. PMID 20441777. S2CID 11833205. doi:10.1016/j.brainresrev.2010.04.009. 
  10. ^ Gershon, Michael; Rothman, Taube. Enteric Glia. Glia. 1991, 4 (2): 195–204. PMID 1827778. S2CID 25988353. doi:10.1002/glia.440040211. 
  11. ^ Hof, Patrick R.; Kidd, Grahame; Defelipe, Javier; De Vellis, Jean; Gama Sosa, Miguel A.; Elder, Gregory A.; Trapp, Bruce D. Cellular Components of Nervous Tissue (PDF). RMC faculty (Randolph-Macon College). 2013: 41–59 [2015-01-20]. ISBN 9780123858702. S2CID 14442865. doi:10.1016/b978-0-12-385870-2.00003-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8-01). 
  12. ^ 12.0 12.1 12.2 Neurons and Support Cells. SIU Med.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015-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13. ^ Nervous Tissue. Sidwell School. [2015-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2). 
  14. ^ Robertson, Sally. What is Grey Matter. News Medical. AZo Network. 2010-11 [2015-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