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宗教
福州的宗教呈現多元化趨勢,主要宗教有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等;其中以佛教、道教信徒最多。受傳統儒家思想影響,福州人祭祀祖先和地主非常普遍,許多家庭中設有祖先和地主牌位。
福州佛教歷史
[編輯]佛教在三國吳、晉之際傳入福州,南朝時期大為發展,唐代福州則出現了百丈懷海、黃蘗希運這樣的高僧。宋元之際,福州佛教更盛。福州佛教在明末一度衰落,但清代又復興,1654年,隱元禪師東渡日本,開創日本佛教黃檗宗。福州重要的佛教寺廟包括鼓山湧泉寺、西郊西禪寺、金雞山地藏寺、瑞峰林陽寺、閩侯雪峰崇聖寺、福清黃檗山萬福寺等。[1]
重要佛教寺院
[編輯]- 鼓樓:怡山西禪寺[註 1]、北禪寺、三界寺、開元寺、法海寺
- 台江:海潮寺、荷澤寺
- 倉山:清涼寺
- 馬尾:鼓山湧泉寺[註 1]、
- 晉安:金雞山地藏寺[註 1]、瑞峰林陽寺[註 1]、象峰崇福寺、瑞雲寺
- 長樂:龍泉寺、雲山寺、文殊寺、銀峰寺、屏山寺、西興寺、竹林寺、晦翁寺、長者寺、清涼寺
- 閩侯:雪峰崇聖寺[註 1]、五仙寺、金仲閣、法雲寺、三益寺
- 福清:黃檗山萬福寺[註 1]、瑞岩寺、吉水寺、資福寺、香燈寺、柳圃寺、福山寺、靈石寺、西澗寺
- 連江:蓮峰寺,白雲寺、玉華寺、下庵、上庵、靜室、中岩、後岩、觀音閣、一真堂、青芝寺、淨光寺、保福寺、九龍寺、青峰寺、寶林寺
- 羅源:開善寺、龍華寺、瑞雲寺、光化寺、鳳山寺、金粟寺、聖水寺、碧雲寺、仙茅寺,水陸寺、白馬寺、枝南寺、萬壽寺、翠峰寺
- 永泰:方廣寺、下際寺、重光寺、仙佛寺、姬岩寺、鳳凰寺、暗亭寺、高蓋山寺
- 平潭:金峰禪寺、觀音堂
- 閩清:白岩寺
道教
[編輯]福州道教歷史
[編輯]福州的道教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的秦漢時代。漢武帝時何氏九仙在福州於山修煉,後從福清石竹山到仙遊九鯉湖。[2]東漢末年侯官的董奉既是道人,又是名醫。五代閩國時期,閩王王延鈞、王昶崇信道教,福州道教大為興盛,這一時期,閩王王延鈞封陳靖姑為「臨水夫人」,賜宮女36人為弟子,建門第於臨水,後加封為「崇福臨水夫人」,靖姑逝世後,又加封為「順天聖母順懿元君、惠忱慈量天尊」,陳靖姑成為閩東一帶最重要的道教女神之一,而福州則成為閭山派的中心,閭山派的另外一支則尊奉法主真君為祖師。明清以來,新建道觀漸少,清乾隆四年(1739年)朝廷下令禁止道教之後,道教急劇衰落。但福州的道教通過滲透到民間宗教中去,仍在民間流行。福州市道教協會位於於山九仙觀。媽祖、臨水夫人是福州最重要的道教神祇,其餘如包括白馬尊王(射鱔尊王)、五福王爺、水部尚書、齊天大聖、丹霞大聖、董真人、[[裴真人]]、馬天君、照天君、懿德夫人、開閩聖王、威武尊王、武夷真君等等,都是福州知名的神祇。[1]
重要道觀
[編輯]- 鼓樓:福建都城隍廟、於山九仙觀、道山觀、照天宮、裴仙宮
- 台江:幫洲廣慧庵
- 倉山:龍沄嶺望北台真武殿
- 晉安:東郊東嶽廟
- 閩侯:青圃村洪恩靈濟宮位
- 永泰:高蓋山名山室道院
- 福清:福清石竹山九仙閣
福州新教歷史
[編輯]基督教新教在1847年由美國基督教公理會(美部會)和美以美會傳入福州,聖公會亦接踵而至。1856年,衛理公會在東亞地區的首座教堂真神堂誕生於福州茶亭街。從晚清至民國,新教教會在福州創辦了許多新式學校和醫院,對福州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推動作用。新教還發展了羅馬化的福州話文字,即平話字,並在教會學校中加以推廣。新教在福州的傳播過程中也產生了黃乃裳、倪柝聲這樣頗有影響的教徒。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各新教教會也受到了三自運動巨大的衝擊,有些持異議的教徒遭受到迫害,家庭教會的活動形式則在後來興盛起來。[3][1]
重要教堂
[編輯]- 鼓樓:花巷堂、觀巷堂、洪山堂、大根堂、城守前堂
- 台江:蒼霞堂、鋪前堂
- 倉山:中洲基督教堂、天安堂、上渡堂、小嶺堂、施埔堂、馬廠街堂、浦下堂、臚廈堂、城門堂、義序堂
- 馬尾:馬尾堂、閩安堂、和平堂、康莊堂、快安堂、琅岐堂、海嶼堂
- 晉安:鼓山堂、鼓嶺堂、東門堂、福興堂、嶺頭堂
- 長樂:城關堂
- 閩侯:甘蔗堂、南通堂
- 福清:福華堂、西大堂
- 羅源:城關堂
- 閩清:城關堂
- 連江:城關堂
- 平潭:城關堂
福州天主教歷史
[編輯]1624年底,艾儒略來福州傳播天主教。1625年,福州歷史上第一座天主教堂三山堂建於宮巷。早期,耶穌會和多明我會同時在福州地區傳教。禮儀之爭發生後,耶穌會退出福州,僅留多明我會活動。1720年清廷下令禁止天主教,福州的天主教活動轉入地下。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天主教恢復活動,1848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在福州南門兜澳尾巷建堂。大批福州疍民也在清末皈依天主教,並藉此得以上岸定居。1949年以前,教會神職人員以西班牙人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推行三自運動,福州的外籍神職人員被驅逐,有異議的本地神職人員遭到逮捕,教會遂分裂成地上教會和地下教會,這種局面維持至今。[4][5]根據官方統計數字,1994年天主教友人數突破20萬人,其中長樂區約8萬人,鼓樓區、台江區、倉山區、馬尾區、晉安區、平潭縣和福清市共約3-4萬人。[1]
重要教堂
[編輯]- 鼓樓:西門天主堂、洪山橋天主堂
- 台江:蒼霞洲天主堂
- 倉山:泛船浦天主堂、上渡天主堂、灣邊天主堂
- 馬尾:營盤頂天主堂
- 長樂:城關天主堂、金峰天主堂、鶴上天主堂、古槐龍田天主堂、金峰潭頭天主堂
- 連江:城關天主堂
- 羅源:鳳山岐陽天主堂
- 閩侯:南嶼南江天主堂、南嶼南溪天主堂、上街百祿村天主堂、上街曉星天主堂、竹岐洋里天主堂、白沙天主堂
- 永泰:城關天主堂、蒿口鎮天主堂、塘前鄉天主堂
- 閩清:城關天主堂、坂東天主堂
- 福清:城關利橋天主堂、龍田天主堂、江陰天主堂、漁溪天主堂、高山天主堂、江鏡天主堂
福州伊斯蘭教歷史
[編輯]歷史上,福州的伊斯蘭教活動一直很少。628年,福州出現了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清真寺。此後,福州伊斯蘭教長期衰落,直到1474年即明朝成化十年,市舶司由泉州遷至福州,穆斯林來福州者漸多,伊斯蘭教才在福州稍微復甦,福州清真寺亦重建於此時。清代,福州伊斯蘭教是靠外省來閩任職的穆斯林官員捐資修寺、修墓、辦經堂教育來維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福州穆斯林多是來自外省。[1]
清真寺
[編輯]- 福州清真寺(八一七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