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聖公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圣公会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系列条目
普世聖公宗
Canterbury Cathedral - Portal Nave Cross-spire.jpeg
坎特伯雷座堂
组织

坎特伯雷大主教
贾斯汀·韦尔比
普世聖公宗主教長會議
蘭柏會議
普世圣公宗咨议会
主教教區
主教制

背景及历史

基督教 · 基督教教會
耶稣 · 基督 · 圣保罗
聖公宗历史
聖公宗高派
牛津运动
使徒繼承
聖職 · 大公会议
坎特伯里的圣奥思定 · 比德
中世纪座堂建築
亨利八世 · 英格兰宗教改革
托马斯·克兰麦
廢除修道院
英国国教会
爱德华六世 · 伊丽莎白一世
馬修·赫頓 · 理查·胡克
詹姆斯一世 ·钦定版圣经
查理一世 · 威廉·勞德
非效忠者分裂
女性神职人员
同性恋  · 溫莎報告

神学

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
基督教神學
教义 ·三十九教条
卡洛林神學家
芝加哥兰柏四纲领
聖禮 · 玛利亚 · 圣公会圣人

礼仪和崇拜

公祷书
早/晚禱崇拜
圣餐礼 · 教会年历
正典
说教书
聖公會派別
高派教会 · 低派教会
广派教会

圣公宗主题

合一運動 · 修道
祈祷 · 音乐 · 艺术

Anglican rose.PNG 聖公宗主題頁

聖公宗(英語:Episcopalianism),原作盎格魯宗[1] [2]Anglicanism,或譯安立甘宗[3]),源自英國英格蘭)的英格蘭國教會愛爾蘭教會及其於世界各地衍伸出來的教會之總稱。2011年時,全球聖公宗基督徒超過8500萬人。

「盎格魯宗」(Anglicanism)此一音譯詞,意譯是盎格魯式教會,形容制度、教會、禮儀傳統和神學思想,起源於亨利八世因離婚問題,與教宗鬧翻,為了妻子無子離婚再娶,憤然另創英格蘭國教——英格蘭教會,實行所謂英國宗教改革,並創立於16世紀,逐漸成為普世聖公宗。這個詞語亦可形容其他採用聖公宗的其他教會,他們因為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而成為普世聖公宗的一員。因一切教義、體制與舊教相差不大,因此聖公宗又被稱為「新教中的舊教[4]

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霍克休·拉蒂默等是聖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路德克爾文諾克斯慈運理衛斯理等神學家。

名稱解釋[编辑]

所謂普世聖公宗團契,是神使徒所傳的教會的一部分,是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的成員教會構成的一个教會,是既大公又經過改革的教會。

「盎格魯宗」,又譯為「安立甘宗」,就是英文“Anglican”(盎格魯的)的音译。普世华人基督徒使用“圣公会”为公用名称。但由于英文中Anglican一词与Angles一词词型较为相近,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民族名称而非宗派名称,因此在美国及苏格兰等的强调圣公会非英格兰民族特性的地区,使用名称“The Episcopal Church”称呼教会,用Episcopalian称呼聖公宗信徒。“Episcopal”意思为主教制的。1842年来华。早期名为“安立甘会”,1912年4月26日在上海改名为“中华圣公会”。普世華人、台灣、韓國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聖公會」為公用名稱。

歷史[编辑]

由英國輸出[编辑]

十七世紀時英国聖公會開始在美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南非等地創立教會。從十八世紀起,由一批聖公宗傳教士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聖公宗教會。英國聖公會派遣史丹頓牧師到香港成立聖公會,為聖公宗在華播教之始。

普世聖公宗團契[编辑]

獨立自主的成员教会有完全的权限管辖本教会内部事务,不受英格兰教会或者其他外国成员教会的干涉,並通过和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共融成为普世聖公宗教會的一部分。

按立聖品的制度[编辑]

聖公宗具有完整的使徒統緒,特别在按立神職人員的續承上。聖公會實行三品聖職主教監督)、祭司司鐸牧師)和執事會吏探題)。此制度是七件聖事之一──聖佚聖事

教会纲领和禮文書[编辑]

信仰及神學[编辑]

從天主教中分離出來後,聖公會領袖須確定在教義和信仰實踐上,與天主教和歐陸新教之間的異同。幾十年的形勢變化中,一系列關鍵性的教義文獻相繼出現,直至最後於1571年確認《三十九條信綱》。普世聖公宗內,不同成員教會對《三十九條信綱》的法律地位持不同觀點,例如美國聖公會1801年已刪除了關於英國王室至高無上的條文,現時該會神職人員和平信信徒亦毋須遵守信綱條文。雖然《三十九條信綱》現時對教會已不再具約束力,但條文內容及其教義已被納入《公禱書》裡。[5]

三重法碼[编辑]

  • 聖經、傳統、理性[6]作為聖公會的其中一個的信仰根基。

圣礼[编辑]

普世聖公宗只承認兩個聖禮聖餐禮聖洗禮,但普遍視堅振禮婚禮按立禮告解傅油禮為重要宗教禮儀。[7][8][9]

信條[编辑]

兰柏会议[编辑]

兰柏会议是全球普世圣公宗主教的一个定期会议。出席的主教需要得到邀请才可出席。

兰柏会议始于1867年。150年以来,在重大议题上,例如同性恋和按立女主教等,它主导着圣公宗思想。

普世聖公宗成员教会[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1. ^ 女王「最愛外孫」婚變與妻分居 下週對簿公堂清算財產
  2. ^ 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女王,和亲妹妹“抢王位”,名号你肯定也知道!. xw.qq.com. [202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3. ^ 基督教(新教)的宗派(一) - 路德宗、長老宗、安立甘宗. www.pcchong.net. [202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4. ^ 中時新聞網. 管浩鳴港聖公會二把手 活躍港政界 - 話題觀察. 中時新聞網. [202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1) (中文(臺灣)). 
  5.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Thirty-nine Articles (Church of Engla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status of the Thirty-nine Articles varies in the several churches of the Anglican Communion. Since 1865 Church of England clergy have had to declare only that the doctrine in the articles is 'agreeable to the Word of God.' In the Episcopal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the articles were revised in 1801 to remove references to royal supremacy, neither clergy nor laity is required formally to subscribe to them. In 1977 the articles were relegated to an appendix in the revised prayer book."
  6. ^ 范晉豪牧師普世聖公會人(20) 呼爾克(一):三重法碼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7-22. - 《教聲》第1740期 2009年7月12日 第四版
  7. ^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Articles of Relig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Church of England
  8. ^ Howe, J.W., Pascoe, S.C., Our Anglican Heritage: Can an Ancient Church be a Church of the Future?, p119, "The Anglican Church recognizes only two sacraments, baptism and the Lord's Supper. Both of these are seen as having been specifically ordained by God as symbolic of the gospel and as means by which faith is strenthenged"
  9.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nglican Commun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re are only two sacraments, baptism and the Eucharist, but the Communion honours confirmation, ordination, marriage, reconciliation of the penitent, and unction of the sick as important religious rites."

来源[编辑]

参閲[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