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督,是基利斯督基利士督的省稱,来自希腊文Χριστός”(拉丁转写Christos[1](一说译自英文Christ[2]),是亚伯拉罕诸教中的术语,原意是“受膏者”[註 1],也等同于希伯来文中的“מָשׂ֧חׇה‎”(彌賽亞,意为「受膏者」)。在《聖經》中基督是“拿撒勒耶稣”之专有名稱,即“耶穌基督”(Jesus Christ)。

基督一词常被误认为是耶稣的姓,因为《聖經》中曾多次提到「耶稣基督」。相信耶稣基督的人被称作基督徒,因为他们相信並清楚知道耶稣是他们的救世主,也是《旧约》中所预言的弥赛亚。大部分犹太教徒反对这一观点,并仍然等待着弥赛亚的到来,而所有基督徒现正在等待基督耶穌的再临,从而验证弥赛亚预言餘下的内容。

基督教神學集中研究耶稣的身位、生活和工作等,又被称为基督学。

各宗教觀點[编辑]

犹太教中的基督[编辑]

根據希伯來人信仰傳統,被(其他人用油)膏立是一種特別宗教儀式,意思指被選立的人,例如:祭司君王先知是神所選定的。在某些场合下一些器具也被油膏抹,用以预备宗教仪式。受膏的重要性,是因为设立圣职(代表会众到神面前赎罪)的需要,而得以强调。例如:「受膏的祭司要取些公牛的血带到会幕」(《利未记》)。在《希伯来圣经》之中,称为“弥赛亚”的多人不是神,无神性含义。犹太教与基督教弥赛亚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分歧。

基督教中的基督[编辑]

彌賽亞是《舊約聖經》中受膏者的意思,希臘文譯作基督。《舊約》時代的猶太人之中,只有三種職份才可以受膏,分別是君王先知和祭司。不論在《舊約》或《新約》,只有耶穌同時兼備這三個身份,正因為耶穌是君王[3],是先知[4],也是祭司[5],所以耶穌就是真正的受膏者,也就是希臘文中基督的意思,故用來指代耶穌。

在《新約聖經》中,基督是指等候已久而來臨的救世主聖靈鴿子般降下,且有聲音被施洗約翰聽見,見證耶穌就是基督、就是舊約所有 神的子民素來所盼望的那位——彌賽亞。耶穌多次給他的門徒證明自己就是基督,並且在他受審時三次聲稱他就是基督

伊斯兰教中的基督[编辑]

伊斯兰教穆斯林稱耶穌基督為耶稣(爾撒),他是基督,即彌賽亞,更是一位早於穆罕默德阿拉使者,儘管穆斯林相信耶稣是聖母瑪利亞所生,但他们不相信爾撒上帝之子,他们也不相信耶稣死于十字架復活,而是直接被安拉升上天堂了。

伊斯兰传统《聖訓》叙述爾撒会在世界末日时,由天國降临俗世:恢复正义、摧毁各種異端叛教者與假弥赛亚(敌基督)以及伊斯兰教的敌人。

注释[编辑]

  1. ^ 中東地區膚髮易乾裂,古代的以色列國王即位時必須將油倒在國王的頭上,滋潤膚髮,象徵這是神用來拯救以色列人的王,後來轉變成救世主之意

参考文献[编辑]

  1. ^ 汉语大词典 2. : 1112. 
  2. ^ 黄河清. 近现代汉语辞源. 上海辞书. 2020: 728. ISBN 978-7-5326-5403-1. 
  3. ^ 馬太福音》2章2節
  4. ^ 約翰福音》6章14節
  5. ^ 希伯來書》9章11節

延伸阅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