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歷史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0年6月18日) |
歷史系列條目 |
||||||||||||||||||||||
---|---|---|---|---|---|---|---|---|---|---|---|---|---|---|---|---|---|---|---|---|---|---|
黎巴嫩歷史 | ||||||||||||||||||||||
史前 | ||||||||||||||||||||||
古代 | ||||||||||||||||||||||
|
||||||||||||||||||||||
古典 | ||||||||||||||||||||||
|
||||||||||||||||||||||
中世紀 | ||||||||||||||||||||||
|
||||||||||||||||||||||
殖民時期 | ||||||||||||||||||||||
|
||||||||||||||||||||||
黎巴嫩共和國 (自1943年起) | ||||||||||||||||||||||
|
||||||||||||||||||||||
時間軸 | ||||||||||||||||||||||
黎巴嫩主題 | ||||||||||||||||||||||
黎巴嫩舊譯利巴嫩,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地區,早在2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現在黎巴嫩小店裡經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製品。腓尼基人是第一個環非洲航行的民族,發明了腓尼基文字。黎巴嫩過去曾經盛產香柏,這些參天巨樹都是鄰近國家的重要建築材料。這些有關黎巴嫩的零散記錄,都可以在舊約聖經裡看得到。後來,古羅馬占領了黎巴嫩,並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巴爾貝克神廟,該神廟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最大的羅馬古建築之一。
由於黎巴嫩扼守亞非歐戰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經占領過黎巴嫩。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羅馬、阿拉伯帝國統治。1517年被鄂圖曼帝國占領。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法國委任統治地。1941年6月英軍在自由法國部隊協助下占領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國部隊宣布結束對黎的委任統治。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擺脫法國委任統治宣布獨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國。1946年12月英、法軍全部撤離黎巴嫩。
史前
[編輯]在舊石器時代晚期, 黎巴嫩已經有先民聚居,當時的黎巴嫩地區打磨石器工藝比較先進.
古代近東
[編輯]最早的黎巴嫩史前文化是在Canaanite時期的Qaraoun文化。
古典
[編輯]隨著黎巴嫩沿岸的腓尼基人的力量逐漸衰落,此地於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帝國征服。
中世紀
[編輯]在7世紀期間,穆斯林阿拉伯人征服了敘利亞。
奧斯曼統治
[編輯]自13世紀起,鄂圖曼人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國際聯盟委任
[編輯]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鄂圖曼帝國的垮台,國際聯盟將構成今日黎巴嫩的五個省份委任法國直接管轄。鄂圖曼帝國轄下的阿拉伯語區最初是按照賽克斯-皮科協定進行行政劃分;然而最後是按照1920年聖雷莫會議中所決定的最終方案,1921年國際聯盟正式確立了託管地建立、疆界和組織,1922年生效。
當代
[編輯]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派爆發內戰。敘利亞自1976年10月起在黎巴嫩駐軍,並扶植國內的真主黨遊擊隊;而以色列亦控制過南黎巴嫩一段時期作報復。1989年10月,伊、基兩派議員達成「塔伊夫協議」,重新分配政治權力。1990年,黎內戰結束。2005年4月26日,敘利亞遵照聯合國決議,自黎巴嫩撤軍,結束29年的直接干預。2006年7月12日,以色列與黎真主黨爆發衝突,8月14日,以色列與黎真主黨接受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第1701號決議,雙方實現停火。2009年6月7日,黎巴嫩舉行第十四屆議會選舉,薩阿德·哈里里被任命為總理並於11月9日組成新一屆內閣。
內戰及內戰之後
[編輯]1975年,黎巴嫩爆發了一場持續了15年的內戰,嚴重破壞了黎巴嫩的經濟,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估計,有15萬人遇難,20萬人受傷,約90萬人(占戰前人口的五分之一)流離失所。1990年,各方簽署塔伊夫協議(Taif Agreement)結束內戰,但黎巴嫩的很多地方已經成為一片廢墟。
在內戰期間,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利用黎巴嫩對以色列發動襲擊。以色列國防軍分別於1978年和1982年兩度入侵並占領黎巴嫩,第二次入侵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遭到驅逐。2000年之前以色列一直控制著黎巴嫩南部。由於真主黨不斷發動襲擊,而且輿論認為如果以軍撤出黎巴嫩,暴力事件將減少並消解,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決定撤軍。聯合國認為以色列部隊撤出藍色分界線符合聯合國安理會第425號決議,但邊境地區謝巴赫(Shebaa)農場的所屬權仍有爭議。真主黨宣稱它不會停止軍事行動直到這一地區獲得解放。
雪松革命
[編輯]2005年3月14日,多達100萬人示威遊行,要求結束敘利亞對黎巴嫩的占領。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Rafik Hariri)在貝魯特聖喬治灣附近的一起汽車爆炸襲擊中遇刺身亡。由於敘利亞在黎巴嫩開展廣泛的軍事和情報行動,而且哈里里與大馬士革就敘利亞支持修訂憲法以延長拉胡德(Lahoud)總統任期一事頗有嫌隙,親西方的3月14日聯盟領導者指控敘利亞是這起刺殺事件的主使。其他人(即3月8日聯盟和敘利亞官員)則宣稱這起刺殺事件可能是以色列的馬薩德(Mossad)所為,意在破壞黎巴嫩的穩定。
刺殺事件激起了一系列遊行示威,媒體稱之為「雪松革命」,示威者要求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並成立一個國際委員會來調查刺殺事件。聯合國安理會於2005年4月7日一致通過了1595號決議,呼籲對拉菲克·哈里里刺殺事件進行調查。初步調查結果「梅利斯(Mehlis)報告」於2005年10月20日正式公布,報告稱敘利亞和黎巴嫩政府高官均參與了這次刺殺事件。最終在西方的壓力下,敘利亞開始從黎巴嫩撤出1.5萬人的軍隊。2005年4月26日,所有敘利亞正規軍都已經撤離。哈里里刺殺事件之後,發生了一系列針對眾多黎巴嫩要人的刺殺事件。
2006年7月12日,為了轉移以軍的注意力,真主黨向以色列邊境城鎮發射了火箭彈,然後對在以色列邊境巡邏的兩輛悍馬裝甲車發射了反坦克飛彈。兩輛悍馬中共有7名以色列士兵,2人受傷,3人死亡,另外2人被綁架到黎巴嫩。在以軍以失敗告終的一次營救行動中,另有5名士兵死亡。在黎巴嫩,空襲造成其民用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包括貝魯特機場),此後,以軍地面部隊又進入了真主黨控制的地區。在至少962次襲擊中,以軍在黎巴嫩南部投放了460萬枚集束子彈藥,其中大部分是在戰爭結束前的最後3天中投放的,當時以軍知道和解即將達成。在黎巴嫩,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發射了3970枚火箭彈,大部分都是向城區發射的。長達一個月的衝突給以色列和黎巴嫩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以色列有近160人喪生,黎巴嫩有1000多人喪生。2006年8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發布了1701號決議,要求真主黨和以色列停火,衝突正式結束。被綁架的戈德瓦瑟(Goldwasser)和雷格夫(Regev)被關押了2年,期間沒有任何關於他們的消息。直到2008年7月16日,真主黨歸還了他們的遺體以換取活著的真主黨戰俘。
巴里德河衝突
[編輯]巴里德河(阿拉伯語為نهر البارد,意為寒冷的河流)是黎巴嫩北部的一個巴勒斯坦難民營,距的黎波里約16公里。大約3萬名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後代住在營地及周邊地區。巴里德河流過營地南部,營地因此得名。1949年12月紅十字會聯盟建立了這個營地,收留貝卡河谷和的黎波里郊區飽受嚴冬之苦的巴勒斯坦難民。根據1969年《開羅協議》,黎巴嫩軍隊不得進入任何巴勒斯坦營地。
2007年5月19日,周六深夜,黎巴嫩安全部隊包圍了一座建築物,據稱被控當天早些時候劫持銀行的法塔赫武裝分子藏身其中。2007年5月20日周日上午,黎巴嫩安全部隊對該建築物發起進攻,雙方開始了長達一天的交火。出於報復,法塔赫伊斯蘭組織成員襲擊了巴里德河營地的一個軍隊檢查站,殺死了數名熟睡中的士兵。黎巴嫩部隊則立即對營地進行了轟炸。
巴里德河營地成為了黎巴嫩軍隊與法塔赫交戰的中心。營地一方面被團團包圍,一方面又遭到嚴重轟炸。據聯合國難民救濟及工程局估計,雙方的戰鬥摧毀了營地中85%的住所使人們無法居住,還對基礎設施造成了嚴重破壞。多達4萬名營地居民被迫逃離,許多人向南逃到10公里外早已人滿為患的巴達維營地。
在這場黎巴嫩部隊與受蓋達組織影響的法塔赫之間的戰鬥中,至少有169名士兵、287名游擊隊員和47名平民喪生。該地區的重建基金很難到位,流離失所的難民生活艱辛。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巴勒斯坦紅新月會以及黎巴嫩紅十字會幫助疏散難民營中的人並為他們提供醫療用品和基本食物。
2008年內亂
[編輯]2007年10月拉胡德總統任期結束,反對派表示如果不能達成分權協議,就拒絕為繼任者投票,這使得黎巴嫩在一段時間內沒有總統。由於政府宣布真主黨的通信網絡為非法,2008年5月9日,真主黨和阿邁勒(Amal)部隊占領了貝魯特西部,發動了自1975-90年內戰以來最糟糕的內亂。據《每日之星》報道,這次暴力事件「險些使黎巴嫩再次捲入內戰」,而黎巴嫩政府則稱之為一場有預謀的政變。至少62人在衝突中死亡。
2008年5月21日,在阿拉伯聯盟的調解下,經過5天的談判,黎巴嫩主要各方在卡達簽訂了《多哈協議》,結束了戰鬥。根據協議,雙方都同意選舉前部隊領袖米歇爾·蘇萊曼(Michel Suleiman)為總統,並建立全國統一政府,反對黨擁有否決權,結束了長達18個月的政治僵局。協議標誌著反對黨的勝利,他們在組閣、真主黨通訊網絡以及機場安全主管方面贏得了對方讓步,增加了其政治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