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OTT服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OTT服務(英語: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又稱過頂服務過頂內容服務[1][2],是一種透過網際網路直接向觀眾提供的串流媒體服務[3]。OTT服務需要透過網際網路作資訊傳送,有別於需要申領執照的行業如有線電視廣播衛星電視等傳統媒體,在很多國家都不受法規規範[4]

與IPTV的分別[編輯]

IPTV透過寬頻網路傳輸影像與聲音,過去IPTV經營者需要自設網路傳送電視的聲畫數據,也要為收視一方提供機上盒以作解碼之用。

相對於IPTV,經營OTT的門檻較低,甚至有個別應用程式設有擷取視訊直播的功能,任何人都可以設立屬於自己的頻道;而收看OTT電視的方法也相對簡單,只要有連線任何運營商寬頻上網的環境,在電腦、手機、平板、智慧型電視等裝置安裝對應的應用程式即可收看。

過去,收看IPTV只能於固定時間單向從電視台接收聲音和畫面,隨後擁有了宛如DVD那樣的時移和回看功能;相反OTT的互動性較強,使用者可隨選視訊,於任何時間自由點播喜歡收看的節目,中途更可隨時暫停、向後回放或向前搜畫,不受制於節目表的播放時間。實際上,現在的IPTV就相當於定向IP的OTT服務。

國家規範[編輯]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經營OTT無需領有執照,但內容仍然受到著作權法的規限,不容未獲授權節目上架,並且也提供電視直播。而部分國家和地區,基於政治上的考量,也會對於OTT平台的內容加以規範和審查。

而在中國大陸,由於廣電總局本身規定境外公司不得在中國大陸境內提供視聽服務,使境外的OTT服務近乎沒有在中國大陸展開服務的可能,這導致中國大陸的OTT廣播服務幾乎由中國企業壟斷[5][6][7]。再者,廣電總局在節目或頻道的政治或意識形態方面加以規定和管理,不符合廣電總局規定,或者是投訴較多的的節目很容易被立即下架。但侵權節目(外國電影、綜藝節目、配上簡體中文字幕的動畫等)還是可以常見於中國的OTT平台上 [8][9][10][11]。由於中國的OTT是不得提供正規電視直播,且安卓電視系統又可以自由安裝應用,故一些家戶均是靠智慧型電視或第三方網路盒子安裝第三方軟體收看盜版連結的直播。即使中國移動電訊運營商也依然保留網際網路電視OTT服務,但依然會以「電視看點」的名義擦邊球提供直播。

知名OTT平台[編輯]

 英國[編輯]

 美國[編輯]

中國大陸[編輯]

 香港[編輯]

臺灣[編輯]

 新加坡[編輯]

 馬來西亞[編輯]

  • Astro Go
  • Astro Ultra Box

參考資料[編輯]

  1. ^ ITU-T D.262建议书(05/2019)过顶业务(OTT)协作框架. [202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中文). 
  2. ^ over-the-top content{=OTT} - 過頂[網路提供]內容.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中文). 
  3. ^ Jarvey, Natalie. Can CBS Change the Streaming Game With 'Star Trek: Discovery'?. The Holywood Reporter. 15 September 2017 [27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8). 
  4. ^ 廖晨媛. 「當付費型OTT電視時代來臨時,將衝擊台灣的是什麼?」. 公民新聞. 2016-05-28 [2018-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6) (中文(臺灣)). 
  5. ^ 林士清. 中國大陸發展VIE之結構利弊及政策動向. 北美智權報. [201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比如網際網路領域,辦理網際網路出版許可證、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等都要求內資企業 
  6. ^ 魏世軍. 深度解析境外视听节目引进、传播管理规定. 界面新聞. 文化產業評論. 2018-09-30 [201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7. ^ 耶丹.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对网络视频市场的影响. 人民網. 2008-05-05 [201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此前對於網路影片業務提供者,2004年7月6日發布的《網際網路等資訊網路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廣電總局39號令)規定了「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機構,不得從事資訊網路傳播視聽節目業務。」而56號令第七條、第八條進一步規定,要求「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且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 
  8. ^ 「爱奇艺涉嫌盗版 导流PPS被指一石二鸟」 [愛奇藝涉嫌盜版 將連結導向 PPS 被指一石二鳥]. 騰訊科技. 2014-03-21 [2018-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6) (中文(簡體)). 
  9. ^ 「優酷回應愛奇藝起訴:系用戶惡意上傳」 [優酷回應愛奇藝起訴:係使用者惡意上傳].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24 [2018-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6) (中文(繁體)). 
  10. ^ PingWest. 「迅雷、快播、AB 站,中國抓不完的盜版」. 科技新報. 2017-07-15 [2018-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6) (中文(臺灣)). 
  11. ^ 黃佩君. 「光說不練 中國愛奇藝侵台音樂版權2年」. 自由時報. 2017-09-05 [2018-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6)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