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夏 (十六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07年—431年
423年的夏(圖中「HELIAN XIA」部分)
423年的夏(圖中「HELIAN XIA」部分)
首都長安
統萬城
上邽
平涼
宗教
佛教
政府君主制
大單于/ 
• 407年-425年
赫連勃勃
• 425年-428年
赫連昌
• 428年-431年
赫連定
歷史 
• 建立
407年
• 赫連勃勃稱帝
418年
• 統萬城被攻陷
427年6月11日
• 終結
431年
• 赫連定被處死
432年
貨幣大夏真興
前身
繼承
後秦
西秦
東晉
北魏

(407年—431年)又稱為大夏北夏[1]因為建立者赫連勃勃是匈奴鐵弗部人,故又稱胡夏赫連夏,是407年到431年存在於關中河套地區的一個國家,國都在大部分時間都位於統萬城(今陝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白城子村無定河北岸)。[2]夏是匈奴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在407年自稱大單于後所建。[3]418年,赫連勃勃在攻陷長安後稱帝。427年,北魏太武帝出兵攻陷統萬城並於428年俘虜夏國第二代君主赫連昌。赫連昌之弟赫連定隨後被擁立為君主並在430年滅亡西秦。但431年赫連定被吐谷渾俘虜,之後在432年被送往北魏處死。夏國共存在25年,歷經三代君主。[1]

夏國是五胡十六國中最晚建立的政權,其都城統萬城遺址是至今唯一保存基本完好的早期北方王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人歷史上留下的唯一都城遺址。[4]

疆域及行政區劃

[編輯]
統萬城遺址
大夏石馬,前腿處有「大夏真興六年歲在甲子夏」(424年)題記,是唯一一件有大夏紀年的文物,現藏西安碑林[5]

夏國最初占有大城(今內蒙古杭錦旗東南),之後於413年又修建統萬城作為首都。至417年後秦滅亡前,夏國占據河套隴東與陝西北部。

夏國的地方行政主要分為州、城(縣)兩級。[6]有史可考的有幽、朔、秦、北秦、雍、並、梁、豫、荊九州。[7]文獻記載最多的只有幽州。[8]

君主列表

[編輯]
鐵弗部 272年—391年
廟號 諡號 姓名 在世時間 在位時間 年號 與前任關係
元皇帝(武烈帝赫連勃勃追諡) 誥升爰 ?—309年
景皇帝(武烈帝赫連勃勃追諡) 烏路孤 ?—341年 誥升爰之子
宣皇帝(武烈帝赫連勃勃追諡) 劉務桓 ?—356年 烏路孤之子
太祖(武烈帝赫連勃勃追尊) 桓皇帝(武烈帝赫連勃勃追諡) 劉衛辰 ?—391年 劉務桓之子
夏 407年—431年
世祖 武烈皇帝 赫連勃勃 381年—425年 407年—425年 龍升:407年—413年
鳳翔:413年—418年
昌武:418年—419年
真興:419年—425年
劉衛辰的第三子
赫連昌(北魏太武帝降封為秦王) ?—434年 425年—428年 承光:425年—428年 赫連勃勃的第三子
赫連定 ?—432年 428年—431年 勝光:428年—431年 赫連昌之弟

世系圖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晉書·卷130》,出自房玄齡晉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93》,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崔鴻:《十六國春秋卷第六十六·夏錄一》
  2. ^ 葉驍軍著. 中国都城发展史.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8: 287. ISBN 7-224-00252-6. 
  3. ^ 房玄齡等:《晉書·載記·赫連勃勃》
  4. ^ 陳喜波. 统万城址中的匈奴文化探析. 榆林學院學報. 2008, 18 (5): 29–32. CNKI YLGD200805011. 
  5. ^ 大夏石马. 文博陝西. [2023-10-23]. 
  6. ^ 洪吉亮,《十六國疆域志·卷十六·夏》
  7. ^ 《晉書·地理志》:「置幽州牧於大城,又平劉義真於長安,遣子璝鎮焉,號曰南台。以朔州牧鎮三城,秦州刺史鎮杏城,雍州刺史鎮陰密,并州刺史鎮蒲阪,梁州牧鎮安定,北秦州刺史鎮武功,豫州牧鎮李閏,荊州刺史鎮陝,其州郡之名並不可知也。」
  8. ^ 一種觀點認為除幽州外其餘八州都是虛置的。見胡玉春. 大夏国史研究. 呼和浩特: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2016: 80–81. ISBN 978-7-5665-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