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 |
本條目有内容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页面“Isaac Asimov”(原作者列于其历史记录页)。 |
艾萨克·阿西莫夫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的基礎條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Untitled
[编辑]机器人三定律可以在“机器人”条目中查到,怎么连接?
- Done. 可以連往机器人#机器人三定律。--石添小草 10:27 2004年4月22日 (UTC)
編輯原則
[编辑]- 我將維基英文轉譯過來,內容作重大修改,尚請原作者原諒。
- 依照葉李華的分法,將短篇的《Nightfall》譯為《夜歸》,長篇的《Nightfall》台灣譯名《夜幕低垂》,大陸譯名《日暮》。
- 《Pebble in the Sky》台灣譯名《蒼穹一粟》,大陸譯名《苍穹微石》
- 書名用雙引號《》,篇名用單引號〈〉。
- 原則上,我只對小說類的書名進行內部連結,其餘包括短篇篇名及非文學類的書名,採取英文名稱外部連結的方式。
- 基本上,小說類有中文版的我才用中文書名,否則保持英文原名;科普指南類中文譯名大概都八九不離十,所以就翻成中文比較易懂是什麼書;幽默小品我則保持英文原名。
--WiDE 03:19 2007年2月1日 (UTC)
大量的小字標籤並不會方便閱讀,而且有礙編輯的方便性,所以我把它刪去了。--RalfX(議) 18:46 2007年1月31日 (UTC)
+"因此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讓機械人分階段逐步撤出人類的世界。"---->{{spoiler}} ?---Hillgentleman | 書 10:52 2007年2月1日 (UTC)
- SRY, 忘了掛標示。--WiDE 10:57 2007年2月1日 (UTC)
翻譯問題
[编辑]這段評論我實在譯得極為心虛,腦袋打結,應有誤譯,懇請指教。
“ | 1940年,艾西莫夫脫下美國人的雄性象徵,現今依然如此;他的機器人是會唸台詞的錫罐人,有如史都貝克(Studebaker)公司的老爺車,現今依然如此;機器人童話依靠越來越不切實際的方式,來區分人工智慧的可用性,現今依然如此。艾西莫夫的宇宙,是好久以前的產物,它的造物主討厭曖昧混亂,所以沒有電腦就沒有一切,所以沒有錯綜複雜的社會,沒有基因工程,外星人,人口擁擠,平行宇宙,複製人,罪惡或性愛。他筆下的英雄(這裡指的是機·丹尼爾·奧利瓦,在《鋼穴》首次登場的機器人主角)不管資訊有無處理,使用起來都沒有壓力,跟今天的我們一樣簡單,他們不被艾西莫夫的未來風潮所淹沒,因為他們是如此深不可測,如此和平守序。 | ” |
In 1940, Asimov's humans were stripped-down masculine portraits of Americans from 1940, and they still are. His robots were tin cans with speedlines like an old Studebaker, and still are; the Robot tales depended on an increasingly unworkable distinction between movable and unmov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 and still do. In the Asimov universe, because it was conceived a long time ago, and because its author abhors confusion, there are no computers whose impact is worth noting, no social complexities, no genetic engineering, aliens, arcologies, multiverses, clones, sin or sex; his heroes (in this case R. Daneel Olivaw, whom we first met as the robot protagonist of The Caves of Steel and its sequels) feel no pressure of information, raw or cooked, as the simplest of us do today; they suffer no deformation from the winds of the Asimov future, because it is so deeply and strikingly orderly.
® WiDE 12:29 2007年2月1日 (UTC)
- stripped-down masculine portraits of Americans from 1940 ---> 簡約化的40年代美國男性典型(?)
- increasingly unworkable distinction between movable and unmov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 會動與不會動之人工智慧間 越來越不切實的差異(?)
- there are no computers whose impact is worth noting, no social complexities, no genetic engineering, aliens, arcologies, multiverses, clones, sin or sex --->没有舉足輕重之電腦,没有複雜社會。。。(?)
- feel no pressure of information, raw or cooked, ---> 未受(原始或已處理的)資訊壓力 (?)
- they suffer no deformation from the winds of the Asimov future, because it is so deeply and strikingly orderly.-->他們不為其未來催勢所壓迫,因為它(Asimov's universe)如此深刻地有序/它的秩序如此深刻(?)---Hillgentleman | 書 08:35 2007年2月3日 (UTC)
- 但 Daniel 在最後(Foundation and Earth, 1986) 也受資訊壓力。---Hillgentleman | 書 08:35 2007年2月3日 (UTC)
- The End of Eternity 就有多重宇宙。--Hillgentleman | 書 08:35 2007年2月3日 (UTC)
呵呵,回頭來看這段譯文,自覺翻得蠻蠢的,我先把條目裡的內容改成原文了。
這段評論發表於1985年,隔年Daniel才開始有資訊壓力。(笑)
我在英文維基有看到Hillgentleman兄的討論,您也是艾氏書迷吧。--WiDE 14:11 2007年2月3日 (UTC)
參考Hillgentleman的提示(感謝、感謝),修改譯文如下。
“ | 1940年的時候,艾西莫夫筆下的人類是1940年代的美國男性約化典型,現在還是沒變;他的機器人是會唸台詞的錫罐人,有如史都貝克(Studebaker)公司的老爺車,現在還是沒變;機器人童話越來越不切實際,人工智慧只有會不會動的差別,到現在還是沒變。因為艾西莫夫的宇宙是過時的產物,因為作者討厭混亂曖昧,所以沒有舉足輕重的電腦,沒有錯綜複雜的社會,沒有基因工程,外星人,生態建築,多重宇宙,複製人,罪惡或性愛。
他筆下的英雄(這裡指的是機·丹尼爾·奧利瓦,在《鋼穴》首次登場的機器人主角),資訊不管有無處理,對它來說都毫無壓力,就跟今日的我們一樣舉重若輕。 |
” |
最後一行「they suffer no deformation from the winds of the Asimov future, because it is so deeply and strikingly orderly.」我不是很理解,"they"是指Daniel還是艾氏的陳舊風格?
PS. 「資訊壓力」一段我也不是很懂呢,什麼資訊那麼重要,評論非得提出來罵呀。
--WiDE 14:40 2007年2月3日 (UTC)
- they = 阿西莫夫宇宙與其中人物?
- 資訊壓力 ~ 資訊爆炸? 可試找上文下理參攷。---Hillgentleman | 書 02:06 2007年2月4日 (UTC)
- 我以為阿西莫夫風格 timeless (無時間性(?))而非陳舊。有很多現代發現、發展他不可能預知,他的預見中有錯,有可行而未實現者;但(我覺得)其印證越來越多。Psychohistory -->經濟學、量子場論應用於金融。。。; Foundation + Encyclopaedia Galectica ----> ?--Hillgentleman | 書 02:14 2007年2月4日 (UTC)
- 尤如科學、數學理論,阿西莫夫會從少數 (改變世界的技術) 假設出發,並假設人性依舊,導出其社會結果;小說中人物情節則為其載體,所以越簡單越好。--Hillgentleman | 書 02:21 2007年2月4日 (UTC)
- 我不知道何謂Studebaker, 惟: His robots were( tin cans with (speedlines like an old Studebaker))。
- 我未閱機械人故事,但似乎其中 機械人與 電腦 之角色分別大,而現今社會我們已不再如此分。
- conceived a long time ago--->「很久以前寫/創」? 「過時」不合--Hillgentleman | 書 02:28 2007年2月4日 (UTC)
最後整理修改如下:
“ | 1940年的時候,艾西莫夫筆下的人類是1940年代的美國男性約化典型,現在還是沒變;他的機器人是錫罐改裝、會唸台詞的史都貝克(Studebaker)老爺車,現在還是沒變;機器人童話越來越不切實際,人工智慧只有會不會動的差別,到現在還是沒變。因為艾西莫夫的宇宙是許久以前的產物,因為作者討厭混亂曖昧,所以沒有舉足輕重的電腦,沒有錯綜複雜的社會,沒有基因工程,外星人,生態建築,多重宇宙,複製人,罪惡或性愛。他筆下的英雄(這裡指的是機·丹尼爾·奧利瓦,在《鋼穴》首次登場的機器人主角),資訊不管有無處理,對它來說都毫無壓力,就跟今日的我們一樣舉重若輕。他筆下的產物,不為未來催勢所壓迫,因為這片宇宙如此深刻有序。 | ” |
在艾氏之前我的科幻視野一直停留在倪匡小說,「心理史學」是我覺得最神奇的一項創見。僅從中國五千年歷史,就可以隱約摸索出一條脈絡,帝王必以《資治通鑑》為借鏡,何況小說裡有萬年歷史,兆億生民可供統計數據,「心理史學」,如假似真,令人拜服。
翻譯艾氏條目是我最近花費最大心力的活動,用了八個工作天翻譯,兩天校對編刪,約一萬一千字,期間連睡覺都夢到在編條目,竟然還瘦了兩公斤,真沒想到搞翻譯還能兼瘦身(笑)。因弟才力有限,仍未臻完美,最怕的還是錯譯文章,誤人名聲,還請協助指正。
--WiDE 19:54 2007年2月6日 (UTC)
查和合本、新標點和合本、新譯本、現代中文譯本,還有三種較古老的版本(光緒19年福州美華書局活板文理聖經、光緒34年上海大美國聖經會官話串珠聖經、宣統3年聖經公會的文理聖經),都是把Satan譯作「撒但」而非「撒旦」。Xtctjames
回退說明
[编辑]很抱歉回退Nisrok君第二次的修正,理由如下:
- Robert A. Heinlein台灣慣稱「海萊因」,但大陸稱「海因萊因」「海因萊茵」,並非筆誤。
- 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台灣慣稱「克拉克」,由於此一慣稱遍及所有台灣出版品(至今鮮見有稱全名之刊物),稱全名恐令台灣使用者混淆(但皆已留內部連結以供詳查)。
- 蓋婭跟蓋亞非為同物,蓋婭乃艾氏虛構之行星,蓋亞假說乃現世所有之假說,此蓋婭非彼蓋亞,如您讀《基地邊緣》,則知葉李華也刻意用女部「婭」以示區別。—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WiDE(對話|貢獻)加入。
- 我並沒有將Robert A. Heinlein的繁簡轉換視為筆誤,而是在開頭名稱第一次出現處加上A標籤,使之後凡出現其名稱處皆會自動轉換。故我將第二次出現-{zh-hant:海萊因;zh-hans:罗伯特·海因莱因;}-刪除是因為前面做的處理也會將此詞一併轉換。
- 改為全名是因為原先的克拉克會連到紐西蘭總理Helen Clark。那我想改為-{[[亞瑟·查理斯·克拉克|克拉克]]}-好了。
- 之前有讀過《基地邊緣》,僅看到稱呼行星的「蓋婭」一詞,又之前不曾聽說過「蓋亞假說」,是故誤以為「亞」為筆誤,抱歉。
- 除您提出的這三點外,我有將Kurt Vonnegut、Arthur C. Clarke的繁簡轉換加上A標籤,並刪除後面已不需要的標籤。
- 我將-{zh-hant:蒼穹一粟;zh-hans:蒼穹微石}-簡中改為苍穹微石,是由於有時繁簡轉換系統異常時,標籤內的字形不會轉換,使閱讀簡中者看到蒼而非苍。
除3.外(再次致歉),我不了解在下所做的編輯有何不恰當到需回退的地步。沒有其他看法的話,我會將以上幾點,最起碼克拉克連結的部份再編輯至條目中。--Nisrok 03:48 2007年2月7日 (UTC)
- 蓋婭固為小說中行星,惟 Planet Gaia為 Gaia hypothesis之一呈現。----Hillgentleman | 書 | 2007年02月07日( 三 ), 04:02:16.
- YES, 唯中國字好處就在能異字同音,照原文,應該一貫以「蓋亞」譯,但是分成「蓋婭」與「蓋亞」就細膩得多了。老實說,我讀到騾的部份之後還有點不能適應,怎麼科幻小說好像變奇幻小說了呢。--WiDE 04:17 2007年2月7日 (UTC)
優良條目評選
[编辑]- 譯自英文維基特色條目,經兩次校對,提出候選,以期改進。WiDE 寫於世界時間 10:44 2007年2月18日 (UTC)
- (+)支持--出木杉|東京都月見台 12:34 2007年2月18日 (UTC)
- (+)支持--Iflwlou 13:24 2007年2月18日 (UTC)
- (!)意見——希望把一些书名翻译成汉语。--Quarty 06:56 2007年2月20日 (UTC)
- 我在討論頁列有書名翻譯的原則,由於艾氏寫的書太多,又大多是短篇小品,所以如果沒有約定俗成的譯名,我傾向保持英文原名,並連結到英文維基,中文世界有出中文版的部份,跟譯出來絕對不會誤導讀者的部份,我才使用中文。艾氏還有很多笑話集,我曾試著直譯成中文,結果因為「太好笑」(笑),所以想一想又刪去了。WiDE 寫於世界時間 08:22 2007年2月20日 (UTC)
- (+)支持--約翰哈博克 07:57 2007年2月20日 (UTC)
- (+)支持--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1:24 2007年2月21日 (UTC)
- (+)支持--by--阿佳暫時不囉唆! 22:45 2007年2月21日 (UTC)
- (+)支持--dbslikacheung 08:45 2007年2月25日 (UTC)
參考資料?
[编辑]五萬多字節的條目只有十個腳註,參考資料也沒能詳盡列出,質量似乎不能算是優良。--Mr.Xen(留言) 2012年6月25日 (一) 09:02 (UTC)
优良条目重审
[编辑]艾萨克·阿西莫夫(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人文和社会學者 - 文學家,提名人:7(留言) 2014年11月23日 (日) 03:58 (UTC)
- 投票期:2014年11月23日 (日) 03:58 (UTC) 至 2014年11月30日 (日) 03:58 (UTC)
- 此条目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故提交重审,理据:全文基本无来源,大量采用:en:跨语言链接。—7(留言) 2014年11月23日 (日) 03:58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基本无来源。--Fxqf(留言) 2014年11月23日 (日) 08:30 (UTC)
- :0支持,2反对,撤消。--14.209.182.156(留言) 2014年11月30日 (日) 06:04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艾萨克·阿西莫夫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moviepoopshoot.com/bottom/56.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212180512/http://www.moviepoopshoot.com/bottom/56.html
- 修正 http://homepage.mac.com/jhjenkins/Asimov/NonAsimov/White.html 的格式与用法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