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理论: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老陳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老陳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4行: 第4行:
'''萬有理論'''({{lang|en|theory of everything}})指的是假定存在的一種具有總括性、一致性的物理理論框架,能夠解釋與結合宇宙的所有物理奧秘。<ref name="Weinberg2011">{{cite book|author=Steven Weinberg|title=Dreams of a Final Theory: The Scientist's Search for the Ultimate Laws of Nature|publisher=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isbn=978-0-307-78786-6}}</ref>{{rp|6}}經過幾個世紀不懈的努力,物理學者已發展出兩種理論框架,假若將這它們總合在一起,可以說最貌似萬有理論。這兩種理論框架是[[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場論]]。廣義相對論專注於用[[引力]]來明白宇宙的大尺寸與高質量現象,例如,恆星、星系、星系團等等。量子場論專注於用非引力來明白宇宙的小尺寸與低質量現象,例如,亞原子粒子、原子、分子等等。量子場論成功地給出[[標準模型]],按照[[大統一理論]]將[[弱力]]、[[強力]]與[[電磁力]]這三種非引力統合在一起。<ref name="Hawking2006">{{cite book|author=Stephen W. Hawking|title=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The Origin and Fate of the Universe|date=28 February 2006|publisher=Phoenix Books; Special Anniv|isbn=978-1-59777-508-3}}</ref>{{rp|122}}
'''萬有理論'''({{lang|en|theory of everything}})指的是假定存在的一種具有總括性、一致性的物理理論框架,能夠解釋與結合宇宙的所有物理奧秘。<ref name="Weinberg2011">{{cite book|author=Steven Weinberg|title=Dreams of a Final Theory: The Scientist's Search for the Ultimate Laws of Nature|publisher=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isbn=978-0-307-78786-6}}</ref>{{rp|6}}經過幾個世紀不懈的努力,物理學者已發展出兩種理論框架,假若將這它們總合在一起,可以說最貌似萬有理論。這兩種理論框架是[[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場論]]。廣義相對論專注於用[[引力]]來明白宇宙的大尺寸與高質量現象,例如,恆星、星系、星系團等等。量子場論專注於用非引力來明白宇宙的小尺寸與低質量現象,例如,亞原子粒子、原子、分子等等。量子場論成功地給出[[標準模型]],按照[[大統一理論]]將[[弱力]]、[[強力]]與[[電磁力]]這三種非引力統合在一起。<ref name="Hawking2006">{{cite book|author=Stephen W. Hawking|title=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The Origin and Fate of the Universe|date=28 February 2006|publisher=Phoenix Books; Special Anniv|isbn=978-1-59777-508-3}}</ref>{{rp|122}}


經過多年的研究,這兩種理論分別在適用範圍內的所有預測幾乎都已被實驗肯定。根據這些實驗結果,物理學者認為,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場論互不相容,除非將它們的當今表述加以修改,因為它們不可能都正確。由於這兩種理論的適用範圍迥然不同,對於大多數狀況,只需用到其中一種理論。這兩種理論的不相容之處在非常小尺寸與高質量範圍只是表觀論題,例如,在[[黑洞]]內部、在宇宙[[大爆炸]]開始後的立即片刻。為了解釋這衝突,透露更深層實在、將引力與其它三種作用力統合在一起的理論框架必需被找出,這樣才能和諧地使得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場論合併在一起,原則而言,成為能夠描述所有物理現象的單一理論。近期,在追逐這艱難目標的過程中,[[量子引力]]已成為積極研究領域。
經過多年的研究,這兩種理論分別在適用範圍內的所有預測幾乎都已被實驗肯定。根據這些實驗結果,物理學者發現,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場論互不相容,除非將它們的當今表述加以修改,因為它們不可能都正確。由於這兩種理論的適用範圍迥然不同,對於大多數狀況,只需用到其中一種理論。<ref name="Carlip">{{cite journal | last =Carlip | first =Steven
| title =Quantum Gravity: a Progress Report | journal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 volume =64 | issue =8 | date =2001 | url =http://arxiv.org/abs/gr-qc/0108040
| doi =10.1088/0034-4885/64/8/301}}</ref><ref name="Priest2010">{{cite book|author=Susanna Hornig Priest|title=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date=14 July 2010|publisher=SAGE Publications|isbn=978-1-4522-6578-0}}</ref>{{rp|842-844}}這兩種理論的不相容之處在非常小尺寸與高質量範圍成為表觀論題,例如,在[[黑洞]]內部、在宇宙[[大爆炸]]開始後的立即片刻。為了解釋這衝突,透露更深層實在、將引力與其它三種作用力統合在一起的理論框架必需被找出,這樣才能和諧地使得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場論合併在一起,原則而言,成為能夠描述所有物理現象的單一理論。近期,在追逐這艱難目標的過程中,[[量子引力]]已成為積極研究領域。


万有理论用来指那些试图统合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成一体的理论。是在电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連成一体的电弱作用理论之後,再加入強相互作用連成一体的[[大統一理論]]基础之後,又加上引力作用連成一体的理論,对统合自然界基本力的进一步努力。目前被认为最有可能成功的萬有理论是[[M理论]]和[[超弦理论]]。
万有理论用来指那些试图统合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成一体的理论。是在电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連成一体的电弱作用理论之後,再加入強相互作用連成一体的[[大統一理論]]基础之後,又加上引力作用連成一体的理論,对统合自然界基本力的进一步努力。目前被认为最有可能成功的萬有理论是[[M理论]]和[[超弦理论]]。


==現代物理==
==現代物理==
===常見理論系列===
===常見理論系列===
萬有理論試圖統合大自然的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引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電磁力。由於弱相互作用能夠將[[基本粒子]]從這一種變換成另一種,萬有理論應該也會對於各種可能粒子給出深奧的瞭解。以下給出通常假定的理論路徑,每一次的統合步驟會導致更上一層樓級。
萬有理論試圖統合大自然的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引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電磁力。由於弱相互作用能夠將[[基本粒子]]從這一種變換成另一種,萬有理論應該也會對於各種可能粒子給出深奧的瞭解。以下給出通常假定的理論路徑,每一次的統合步驟會導致更上一層樓級。
{{familytree/start}}
{{familytree/start}}
第29行: 第32行:
電弱統合發生於大約100 GeV,大統一發生於大約10<sup>16</sup> GeV,與引力統合猜想應會發生於[[普朗克能量]],大約10<sup>19</sup> GeV。
電弱統合發生於大約100 GeV,大統一發生於大約10<sup>16</sup> GeV,與引力統合猜想應會發生於[[普朗克能量]],大約10<sup>19</sup> GeV。


至今為止,已有幾種[[大統一理論]]被提議來統合電磁力與核力。大統一意味著電核力的存在,猜想應會發生於大約10<sup>16</sup> GeV,遠超過任何地球的[[粒子加速器]]所能達到的能量。雖然,最簡單的大統一理論已被實驗排除,它的整體概念,特別是當與[[超對稱]]連結在一起時,仍舊是理論物理學術界的喜好。超對稱大統一理論似乎很有道理,這不僅是因為它們在理論方面的美感,而且因為它們自然地製備出大量[[暗物質]],還因為[[宇宙暴脹]]可能與大統一物理有關(雖然宇宙暴漲並不是大統一理論的必然結果)。但是,大統一理論明顯地不是終極答案;當今標準模型與所有提議的大統一理論都是量子場論,需要使用可能隱藏瑕疵的[[重整化]]方法來獲得有意義的答案。物理學者通常將這需求視為它們只是[[有效場論]]的標誌,它們遺漏了在非常高能量時才會出現的關鍵現象。
至今為止,已有幾種[[大統一理論]]被提議來統合電磁力與[[核力]]。大統一意味著[[大統一理論|電核力]]的存在,猜想應會發生於大約10<sup>16</sup> GeV,遠超過任何地球的[[粒子加速器]]所能達到的能量。雖然,最簡單的大統一理論已被實驗排除,它的整體概念,特別是當與[[超對稱]]連結在一起時,仍舊是理論物理學術界的喜好。超對稱大統一理論似乎很有道理,這不僅是因為它們在理論方面的美感,而且因為它們自然地製備出大量[[暗物質]],還因為[[宇宙暴脹]]可能與大統一物理有關(雖然宇宙暴漲並不是大統一理論的必然結果)。但是,大統一理論明顯地不是終極答案;當今標準模型與所有提議的大統一理論都是量子場論,需要使用可能隱藏瑕疵的[[重整化]]方法來獲得有意義的答案。物理學者通常將這需求視為它們只是[[有效場論]]的標誌,它們遺漏了在非常高能量時才會出現的關鍵現象。<ref name="Carlip"/>


量子引力步驟涉及到解決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之間的分歧。至今為止,尚未出現任何可以廣被接受的量子引力理論,因此也尚未出現任何可以廣被接受的萬有理論。
量子引力步驟涉及到解決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之間的分歧。至今為止,尚未出現任何可以廣被接受的量子引力理論,因此也尚未出現任何可以廣被接受的萬有理論。


除了解釋圖表裏的作用力以外,萬有理論也可能解釋現代[[宇宙學]]提出的兩種候選作用力:[[宇宙暴脹|暴脹力]]與[[暗能量]]。更加地,宇宙學實驗建議[[暗物質]]存在,而且是由標準模型以外的基本粒子組成。但是,這些作用力與粒子的存在尚未被實驗驗證。
除了解釋圖表裏的作用力以外,萬有理論也可能解釋現代[[宇宙學]]提出的兩種候選作用力:[[宇宙暴脹|暴脹力]]與[[暗能量]]。更加地,宇宙學實驗建議[[暗物質]]存在,而且是由標準模型以外的基本粒子組成。但是,這些作用力與粒子的存在尚未被實驗驗證。

===弦理論與M理論===
自從1990年代以來,很多物理學者主張,11維[[M理論]]就是萬有理論。五種不同的超弦理論描述它的不同極限。最大超對稱11維[[超引力]]描述它的另外極限。但是,對於這論點,並沒有在學術界得到廣泛共識。

[[弦理論]]有一個很令人驚訝的性質,即它需要[[額外維]]來達成一致性。<ref name="Priest2010"/>{{rp|842-844}}在這方面,弦理論可以被視為建構在對於[[卡魯扎-克萊因理論]]的深刻瞭解之上。卡魯扎-克萊因理論將廣義相對論推廣至五維宇宙(其中有一維很微小,並且蜷作一團);從四維觀點來看,就好像廣義相對論與[[詹姆斯·馬克士威|馬克士威]]的[[電動力學]]。這使得統合[[規範場論|規範]]與引力的相互作用的點子更具有信服力,也使得額外維的概念更具有信服力,但是並沒有回覆詳細實驗要求。弦理論還有一個重要性質,即它具有[[超對稱性]],這性質與額外維是解決[[標準模型]]的{{link-en|等級差問題|hierarchy problem}}的兩個主要提議,等級差問題提出疑問,為什麼引力比其他種作用力更為微弱的很多?額外維解答設及到允許引力傳播至其它維度,而又限制其他種作用力於四維時空;使用明確的弦機制,這點子已被實現。<ref>{{cite journal |pmid=16196251 |year= 2005|title= The Beauty of Branes|journal= Scientific American|pages= 38|publisher= Scientific American|doi= 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05-38|url= http://randall.physics.harvard.edu/RandallCV/ScientificAm10-05.pdf|accessdate= August 13, 2012 |last1=Holloway |first1=M |volume=293 |issue=4|bibcode = 2005SciAm.293d..38H }}</ref>

弦理論的研究因在各種理論與實驗方面獲得的成果而得到很多鼓勵。在實驗方面,標準模型的粒子內涵,經過補充了[[翹翹板機制|微中子質量]]的理論,恰巧能夠用[[特殊正交群|SO(10)]]的旋量來表現,這是[[根系#不可約根系的性質|E8]]的子群,慣常地會出現於弦理論,例如{{link-en|雜化弦理論|heterotic string theory}}<ref>{{cite journal|arxiv=0806.3905|doi=10.1140/epjc/s10052-008-0740-1|title=From strings to the MSSM|year=2008|last1=Nilles|first1=Hans Peter|last2=Ramos-Sánchez|first2=Saúl|last3=Ratz|first3=Michael|last4=Vaudrevange|first4=Patrick K. S.|journal=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volume=59|issue=2|pages=249|bibcode = 2009EPJC...59..249N }}</ref>或(有時等價地){{link-en|F-理論|F-theory}}。<ref>{{cite journal|doi=10.1088/1126-6708/2009/01/058|arxiv=0802.3391|title=GUTs and exceptional branes in F-theory — I|year=2009|last1=Beasley|first1=Chris|last2=Heckman|first2=Jonathan J|last3=Vafa|first3=Cumrun|journal=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volume=2009|pages=058|bibcode = 2009JHEP...01..058B }}</ref><ref>Donagi, Ron and Wijnholt, Martijn (2008) [http://arxiv.org/abs/0802.2969v3 Model Building with F-Theory]</ref>弦理論可以解釋為甚麼費米子會有三世代,也可以解釋幾個夸克世代之間的[[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陣|混合率]]。<ref>Heckman, Jonathan J. and Vafa, Cumrun (2008) [http://arxiv.org/abs/0811.2417v3 Flavor Hierarchy From F-theory]</ref>在理論方面,弦理論已開始處理量子引力的某些關鍵問題,例如,解決{{link-en|黑洞信息悖論|Black hole information paradox}}、數算正確的[[黑洞熱力學|黑洞熵]]。<ref>{{cite journal|doi=10.1016/0370-2693(96)00345-0|arxiv=hep-th/9601029|title=Microscopic origin of the Bekenstein-Hawking entropy|year=1996|last1=Strominger|first1=Andrew|last2=Vafa|first2=Cumrun|journal=Physics Letters B|volume=379|pages=99|bibcode = 1996PhLB..379...99S }}</ref><ref>Horowitz, Gary (1996) [http://arxiv.org/abs/grqc/9604051 The Origin of Black Hole Entropy in String Theory]</ref>

1990年代後期,物理學者注意到,在這方面的努力有一個重大障礙,即有非常多可能的四維宇宙。額外維有很微小,並且蜷作一團的額外維可以被緊緻化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一個估計得到10<sup>500</sup>&nbsp;種方式),每一種會對粒子或作用力給出不同的性質。這一系列模型知名為{{link-en|弦理論園景|string theory landscape}}。<ref name="Emam2011">{{cite book|author=Moataz H. Emam|title=Are We There Yet? The Search for a Theory of Everything||date=1 January 2011|publisher=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s|isbn=978-1-60805-214-1}}</ref>{{rp|ii}}<ref name="Impey2012">{{cite book|author=Chris Impey|title=How It Began: A Time-Traveler's Guide to the Universe|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IjEz8Tq-EdIC|date=26 March 2012|publisher=W. W. Norton|isbn=978-0-393-08002-5}}</ref>{{rp|347}}

有些學者主張,這些理論可能方式都會被附諸實現於大量個宇宙,但是只有少數幾個宇宙能夠適合智慧生命,因此宇宙的基本常數其實應是[[人擇原理]]的後果,而不是從理論推導出的數值。這種論述引起很多學者的批評;他們認為,弦理論無法給出有用的(原創的、可証偽的、可檢證的)預測,應該被視為一種[[偽科學]]。<ref>{{cite book|last=Smolin|first=Lee|title=The Trouble With Physics: The Rise of String Theory, the Fall of a Science, and What Comes Next|year=2006|publisher=Houghton Mifflin|isbn=978-0-618-55105-7}}</ref><ref name="Priest2010"/>{{rp|842-844}}但也有些學者對於這批評表示不同意。儘管如此,在理論物理學裏,弦理論仍舊是非常熱門的研究論題。<ref>{{cite journal|author=Duff, M. J.|arxiv=1112.0788|doi=10.1007/s10701-011-9618-4|title=String and M-Theory: Answering the Critics|year=2011|journal=Foundations of Physics|volume=43|pages=182|bibcode = 2013FoPh...43..182D }}</ref>

===圈量子引力論===
{{Main|圈量子引力論}}
[[File:Spin network.svg|right|thumb|200px|在{{link-en|自旋網路|spin network}}裏,每一個「節點」代表一個空間顆粒,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連節線段稱為「鏈接」,代表隔離空間顆粒的基本表面。伴隨著每個鏈接的數字是基本表面面積的量子數。此圖並沒有展示出空間顆粒的量子數。幾個節點與相互連結的鏈接共同形成迴圈。]]
圈量子引力將廣義相對論對於時空的概念引入量子場論,因此,它能夠精緻地用數學表述出量子時空,並且對於實際物理問題,例如,[[黑洞]][[熱力學]]、[[大爆炸]]的[[奇異點]]物理等等給出解答。<ref name=Rovelli2003>{{cite journal | last =Rovelli
| first =Carlo | title =Loop quantum gravity | journal =Physics World | date =Nov, 2003
| url =http://igpg.gravity.psu.edu/people/Ashtekar/articles/rovelli03.pdf | accessdate =11-28-2014 }}</ref>

圈量子引力論預測,在[[普朗克尺度]],空間呈顆粒結構。對於[[電磁場]]案例,代表電磁頻率的[[算符]]具有離散線譜,因此每個頻率的能量被[[量子化]],其量子是[[光子]]。對於[[引力場]]案例,代表微觀空間區域體積的算符具有離散線譜,因此每個微觀空間區域的體積都被量子化,其量子是基本空間顆粒,稱為「節點」。在空間顆粒與空間顆粒之間的隔離表面也具有量子性質,會被量子化成為「鏈接」。這些節點與鏈接形成了{{link-en|自旋網路|spin network}}。在普朗克尺度,由於空間的顆粒結構性質,[[量子場論]]的[[紫外線]]無窮大能量被截止,因此擺脫了在量子場論裏時常會碰到的無窮大困擾。<ref name=Rovelli2003/>

按照圈量子引力論,時空是一系列隨著時間流異而改變的空間,每一個節點形成一條「邊線」,每個鏈接形成一個「界面」,這歷史可以用自旋網路來描述,稱為{{link-en|自旋泡沫|spin foam}},是由很多界線與曲面所組成。自旋泡沫表現出時空的歷史。<ref name=Rovelli2003/>

有些學者聲稱,圈量子引力或許可以複製一些貌似標準模型的特性。至今為止,只有第一代費米子能夠被建模,{{link-en|李·斯莫林|Lee Smolin}}研究團隊用時空穗帶為砌塊組成[[先子]]來完成這模型。可是,它們並沒有給出[[拉格朗日量]]來描述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也尚未證明出這些粒子是費米子,更還未實現標準模型的規範群或相互作用。這模型詮釋電荷與色荷為拓撲量;電荷是單獨線帶所載有的扭曲的數量與手性,色荷是這種扭曲的變版。<ref>{{cite journal | title= Quantum gravity and the standard model | last= Bilson-Thompson | first=Sundance O. |coauthors= Markopoulou, Fotini; Smolin, Lee | doi= 10.1088/0264-9381/24/16/002 | year= 2007 | journal= 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 | volume= 24 | issue= 16 | pages= 3975–3994| arxiv=hep-th/0603022 | bibcode=2007CQGra..24.3975B}}</ref>斯莫林的原創論文建議,更高代費米子可以被更複雜的穗帶,但他們並沒有給出明確建模方法。

===近期發展===
目前,尚未有任何包括標準模型與廣義相對論的候選萬有理論。例如,沒有候選理論能夠給出精密結構常數或電子質量。粒子物理學者期望,正在進行的實驗,例如,探索新粒子與暗物質,所得到的結果能夠對萬有理論給出更多點子。


== 参考 ==
== 参考 ==

2014年11月29日 (六) 04:50的版本

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指的是假定存在的一種具有總括性、一致性的物理理論框架,能夠解釋與結合宇宙的所有物理奧秘。[1]:6經過幾個世紀不懈的努力,物理學者已發展出兩種理論框架,假若將這它們總合在一起,可以說最貌似萬有理論。這兩種理論框架是廣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廣義相對論專注於用引力來明白宇宙的大尺寸與高質量現象,例如,恆星、星系、星系團等等。量子場論專注於用非引力來明白宇宙的小尺寸與低質量現象,例如,亞原子粒子、原子、分子等等。量子場論成功地給出標準模型,按照大統一理論弱力強力電磁力這三種非引力統合在一起。[2]:122

經過多年的研究,這兩種理論分別在適用範圍內的所有預測幾乎都已被實驗肯定。根據這些實驗結果,物理學者發現,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場論互不相容,除非將它們的當今表述加以修改,因為它們不可能都正確。由於這兩種理論的適用範圍迥然不同,對於大多數狀況,只需用到其中一種理論。[3][4]:842-844這兩種理論的不相容之處在非常小尺寸與高質量範圍成為表觀論題,例如,在黑洞內部、在宇宙大爆炸開始後的立即片刻。為了解釋這衝突,透露更深層實在、將引力與其它三種作用力統合在一起的理論框架必需被找出,這樣才能和諧地使得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場論合併在一起,原則而言,成為能夠描述所有物理現象的單一理論。近期,在追逐這艱難目標的過程中,量子引力已成為積極研究領域。

万有理论用来指那些试图统合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成一体的理论。是在电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連成一体的电弱作用理论之後,再加入強相互作用連成一体的大統一理論基础之後,又加上引力作用連成一体的理論,对统合自然界基本力的进一步努力。目前被认为最有可能成功的萬有理论是M理论超弦理论

現代物理

常見理論系列

萬有理論試圖統合大自然的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引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電磁力。由於弱相互作用能夠將基本粒子從這一種變換成另一種,萬有理論應該也會對於各種可能粒子給出深奧的瞭解。以下給出通常假定的理論路徑,每一次的統合步驟會導致更上一層樓級。

 
 
 
 
萬有理論
 
 
 
 
 
 
 
 
 
 
 
 
 
 
量子引力
 
 
 
 
 
 
 
 
 
 
 
引力
 
 
 
 
電核力(大統一理論
 
 
 
 
 
 
 
 
 
 
 
 
 
 
 
 
 
 
宇宙學標準模型
 
 
 
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
 
 
 
 
 
 
 
 
 
 
 
 
 
 
 
 
強相互作用
SU(3)
 
 
 
 
 
電弱相互作用
SU(2) x U(1)Y
 
 
 
 
 
 
 
 
 
 
 
 
 
 
 
 
 
 
 
 
 
 
 
 
 
 
 
 
 
弱相互作用
 
 
 
 
電磁學
U(1)EM
 
 
 
 
 
 
 
 
 
 
 
 
 
 
 
 
 
 
 
 
 
 
 
 
 
 
 
 
 
 
 
 
 
 
 
 
 
電學
 
 
 
 
磁學
 
 
 
 

電弱統合發生於大約100 GeV,大統一發生於大約1016 GeV,與引力統合猜想應會發生於普朗克能量,大約1019 GeV。

至今為止,已有幾種大統一理論被提議來統合電磁力與核力。大統一意味著電核力的存在,猜想應會發生於大約1016 GeV,遠超過任何地球的粒子加速器所能達到的能量。雖然,最簡單的大統一理論已被實驗排除,它的整體概念,特別是當與超對稱連結在一起時,仍舊是理論物理學術界的喜好。超對稱大統一理論似乎很有道理,這不僅是因為它們在理論方面的美感,而且因為它們自然地製備出大量暗物質,還因為宇宙暴脹可能與大統一物理有關(雖然宇宙暴漲並不是大統一理論的必然結果)。但是,大統一理論明顯地不是終極答案;當今標準模型與所有提議的大統一理論都是量子場論,需要使用可能隱藏瑕疵的重整化方法來獲得有意義的答案。物理學者通常將這需求視為它們只是有效場論的標誌,它們遺漏了在非常高能量時才會出現的關鍵現象。[3]

量子引力步驟涉及到解決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之間的分歧。至今為止,尚未出現任何可以廣被接受的量子引力理論,因此也尚未出現任何可以廣被接受的萬有理論。

除了解釋圖表裏的作用力以外,萬有理論也可能解釋現代宇宙學提出的兩種候選作用力:暴脹力暗能量。更加地,宇宙學實驗建議暗物質存在,而且是由標準模型以外的基本粒子組成。但是,這些作用力與粒子的存在尚未被實驗驗證。

弦理論與M理論

自從1990年代以來,很多物理學者主張,11維M理論就是萬有理論。五種不同的超弦理論描述它的不同極限。最大超對稱11維超引力描述它的另外極限。但是,對於這論點,並沒有在學術界得到廣泛共識。

弦理論有一個很令人驚訝的性質,即它需要額外維來達成一致性。[4]:842-844在這方面,弦理論可以被視為建構在對於卡魯扎-克萊因理論的深刻瞭解之上。卡魯扎-克萊因理論將廣義相對論推廣至五維宇宙(其中有一維很微小,並且蜷作一團);從四維觀點來看,就好像廣義相對論與馬克士威電動力學。這使得統合規範與引力的相互作用的點子更具有信服力,也使得額外維的概念更具有信服力,但是並沒有回覆詳細實驗要求。弦理論還有一個重要性質,即它具有超對稱性,這性質與額外維是解決標準模型等級差問題英语hierarchy problem的兩個主要提議,等級差問題提出疑問,為什麼引力比其他種作用力更為微弱的很多?額外維解答設及到允許引力傳播至其它維度,而又限制其他種作用力於四維時空;使用明確的弦機制,這點子已被實現。[5]

弦理論的研究因在各種理論與實驗方面獲得的成果而得到很多鼓勵。在實驗方面,標準模型的粒子內涵,經過補充了微中子質量的理論,恰巧能夠用SO(10)的旋量來表現,這是E8的子群,慣常地會出現於弦理論,例如雜化弦理論英语heterotic string theory[6]或(有時等價地)F-理論[7][8]弦理論可以解釋為甚麼費米子會有三世代,也可以解釋幾個夸克世代之間的混合率[9]在理論方面,弦理論已開始處理量子引力的某些關鍵問題,例如,解決黑洞信息悖論、數算正確的黑洞熵[10][11]

1990年代後期,物理學者注意到,在這方面的努力有一個重大障礙,即有非常多可能的四維宇宙。額外維有很微小,並且蜷作一團的額外維可以被緊緻化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一個估計得到10500 種方式),每一種會對粒子或作用力給出不同的性質。這一系列模型知名為弦理論園景[12]:ii[13]:347

有些學者主張,這些理論可能方式都會被附諸實現於大量個宇宙,但是只有少數幾個宇宙能夠適合智慧生命,因此宇宙的基本常數其實應是人擇原理的後果,而不是從理論推導出的數值。這種論述引起很多學者的批評;他們認為,弦理論無法給出有用的(原創的、可証偽的、可檢證的)預測,應該被視為一種偽科學[14][4]:842-844但也有些學者對於這批評表示不同意。儘管如此,在理論物理學裏,弦理論仍舊是非常熱門的研究論題。[15]

圈量子引力論

自旋網路裏,每一個「節點」代表一個空間顆粒,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連節線段稱為「鏈接」,代表隔離空間顆粒的基本表面。伴隨著每個鏈接的數字是基本表面面積的量子數。此圖並沒有展示出空間顆粒的量子數。幾個節點與相互連結的鏈接共同形成迴圈。

圈量子引力將廣義相對論對於時空的概念引入量子場論,因此,它能夠精緻地用數學表述出量子時空,並且對於實際物理問題,例如,黑洞熱力學大爆炸奇異點物理等等給出解答。[16]

圈量子引力論預測,在普朗克尺度,空間呈顆粒結構。對於電磁場案例,代表電磁頻率的算符具有離散線譜,因此每個頻率的能量被量子化,其量子是光子。對於引力場案例,代表微觀空間區域體積的算符具有離散線譜,因此每個微觀空間區域的體積都被量子化,其量子是基本空間顆粒,稱為「節點」。在空間顆粒與空間顆粒之間的隔離表面也具有量子性質,會被量子化成為「鏈接」。這些節點與鏈接形成了自旋網路。在普朗克尺度,由於空間的顆粒結構性質,量子場論紫外線無窮大能量被截止,因此擺脫了在量子場論裏時常會碰到的無窮大困擾。[16]

按照圈量子引力論,時空是一系列隨著時間流異而改變的空間,每一個節點形成一條「邊線」,每個鏈接形成一個「界面」,這歷史可以用自旋網路來描述,稱為自旋泡沫,是由很多界線與曲面所組成。自旋泡沫表現出時空的歷史。[16]

有些學者聲稱,圈量子引力或許可以複製一些貌似標準模型的特性。至今為止,只有第一代費米子能夠被建模,李·斯莫林研究團隊用時空穗帶為砌塊組成先子來完成這模型。可是,它們並沒有給出拉格朗日量來描述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也尚未證明出這些粒子是費米子,更還未實現標準模型的規範群或相互作用。這模型詮釋電荷與色荷為拓撲量;電荷是單獨線帶所載有的扭曲的數量與手性,色荷是這種扭曲的變版。[17]斯莫林的原創論文建議,更高代費米子可以被更複雜的穗帶,但他們並沒有給出明確建模方法。

近期發展

目前,尚未有任何包括標準模型與廣義相對論的候選萬有理論。例如,沒有候選理論能夠給出精密結構常數或電子質量。粒子物理學者期望,正在進行的實驗,例如,探索新粒子與暗物質,所得到的結果能夠對萬有理論給出更多點子。

参考

外部链结

  1. ^ Steven Weinberg. Dreams of a Final Theory: The Scientist's Search for the Ultimate Laws of Nature.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ISBN 978-0-307-78786-6. 
  2. ^ Stephen W. Hawking.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The Origin and Fate of the Universe. Phoenix Books; Special Anniv. 28 February 2006. ISBN 978-1-59777-508-3. 
  3. ^ 3.0 3.1 Carlip, Steven. Quantum Gravity: a Progress Report.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2001, 64 (8). doi:10.1088/0034-4885/64/8/301. 
  4. ^ 4.0 4.1 4.2 Susanna Hornig Priest.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AGE Publications. 14 July 2010. ISBN 978-1-4522-6578-0. 
  5. ^ Holloway, M. The Beauty of Branes (PDF). Scientific American (Scientific American). 2005, 293 (4): 38 [August 13, 2012]. Bibcode:2005SciAm.293d..38H. PMID 16196251.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05-38. 
  6. ^ Nilles, Hans Peter; Ramos-Sánchez, Saúl; Ratz, Michael; Vaudrevange, Patrick K. S. From strings to the MSSM.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 2008, 59 (2): 249. Bibcode:2009EPJC...59..249N. arXiv:0806.3905可免费查阅. doi:10.1140/epjc/s10052-008-0740-1. 
  7. ^ Beasley, Chris; Heckman, Jonathan J; Vafa, Cumrun. GUTs and exceptional branes in F-theory — I.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2009, 2009: 058. Bibcode:2009JHEP...01..058B. arXiv:0802.3391可免费查阅. doi:10.1088/1126-6708/2009/01/058. 
  8. ^ Donagi, Ron and Wijnholt, Martijn (2008) Model Building with F-Theory
  9. ^ Heckman, Jonathan J. and Vafa, Cumrun (2008) Flavor Hierarchy From F-theory
  10. ^ Strominger, Andrew; Vafa, Cumrun. Microscopic origin of the Bekenstein-Hawking entropy. Physics Letters B. 1996, 379: 99. Bibcode:1996PhLB..379...99S. arXiv:hep-th/9601029可免费查阅. doi:10.1016/0370-2693(96)00345-0. 
  11. ^ Horowitz, Gary (1996) The Origin of Black Hole Entropy in String Theory
  12. ^ Moataz H. Emam. Are We There Yet? The Search for a Theory of Everything. 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s. 1 January 2011. ISBN 978-1-60805-214-1. 
  13. ^ Chris Impey. How It Began: A Time-Traveler's Guide to the Universe. W. W. Norton. 26 March 2012. ISBN 978-0-393-08002-5. 
  14. ^ Smolin, Lee. The Trouble With Physics: The Rise of String Theory, the Fall of a Science, and What Comes Next. Houghton Mifflin. 2006. ISBN 978-0-618-55105-7. 
  15. ^ Duff, M. J. String and M-Theory: Answering the Critics. Foundations of Physics. 2011, 43: 182. Bibcode:2013FoPh...43..182D. arXiv:1112.0788可免费查阅. doi:10.1007/s10701-011-9618-4. 
  16. ^ 16.0 16.1 16.2 Rovelli, Carlo. Loop quantum gravity (PDF). Physics World. Nov, 2003 [11-28-2014]. 
  17. ^ Bilson-Thompson, Sundance O.; Markopoulou, Fotini; Smolin, Lee. Quantum gravity and the standard model. 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 2007, 24 (16): 3975–3994. Bibcode:2007CQGra..24.3975B. arXiv:hep-th/0603022可免费查阅. doi:10.1088/0264-9381/24/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