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男国赔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男国赔案
陆民国赔案
其他名称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09年度重國字第3號民事判決(一審)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10年度重上國字第5號民事判決(二審)
案件背景国家赔偿中華民國國民
被告人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工處、承包商騏明實業有限公司
审理法院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一審)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二審)
宣判日期2021年7月9日(一審)
2023年2月15日(二審)
宣判结果國賠新臺幣463萬元
其他
调查机关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

陆男国赔案[1],又稱陆民国赔案[2],是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在2021年7月9日一审宣判[3][4]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在2023年2月15日二审维持原判的一起国家赔偿案件[3][5]

二审宣判后,引发中華民國臺灣)舆论关注[6][7]。案件判决与大陸地區人民是否属于中華民國國民[8][1]、是否屬於中華民國人民[8][1],以及《中華民國憲法》对中華民國的国家定位相关[3]

法律相关[编辑]

基于中华民国的主权主张大陆地区法律上仍是中华民国固有疆域。来自大陆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义为大陆地区人民。1981年施行的中華民國國家賠償法适用对象为「『中華民國』人民」。第十五條规定外國人之適用,“本法於外國人為被害人時,以依條約或其本國法令或慣例,中華民國人得在該國與該國人享受同等權利者為限,適用之。”

1993年8月5日,中華民國法務部法律決字第16337號函結論:所謂「中華民國人民」,參照「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二條第二款、第四款規定之意旨,大陸地區人民亦為中華民國人民,該條例及「國家賠償法」,並無禁止大陸地區人民請求國家賠償之規定,故大陸地區人民如在台灣地區因公務員執行公權力職務遭受不法侵害,或因公有公共設施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致其生命、身體或財產受有損害者,似應有「國家賠償法」之適用[9]

案情、审理[编辑]

2018年8月12日,时年38岁的大陆籍钱姓男子抵达台湾,开始骑自行车环岛。8月16日,高雄市大雨。晚间6时许,钱男骑经路竹區大功路段,停靠在「新達043號」路燈旁,遭遇电击。路过的陈姓父女给予救援。警消到场时,钱男已身亡[4][10]。相关检验结论,钱男为「電擊性休克死亡」。日后审理发现,事发地在案发前半年前有漏电意外,未维修。发现钱男的陈姓女子亦供称被路灯电到[8]

钱男父亲、母亲[7]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提诉,要求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工處賠償醫療、喪葬費、精神慰撫金、扶養費等共計新臺幣1,165萬元(約合人民币272.6萬元)[8][10]。案件由高雄地檢署偵查[8]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进行一审,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和承包商「騏明實業有限公司」辯稱,錢男為大陸地區人民,大陸地區並無設置管理欠缺的國家賠償責任,不適用中華民國國家賠償法,且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和電機技師公會並未認定是路燈漏電所造成,並無管理疏失之責。法院根据案情,審酌錢男為家中獨子,依據經濟狀況、撫養費、慰撫金及喪葬費等項目[4],於2021年7月9日作成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09年度重國字第3號民事判決[3]。判决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及承包商須賠償錢男父母共計新臺幣463萬多元(约合人民币108萬元)[4][5][10]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称事发后检测路灯未发现漏电,一审判决书内容有许多假设性结果,并无明确点出实际原因,已提上诉[10]。同时,原告、被告均对一审判赔金额有异议。上诉至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进行二审[5]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调查认定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工處管理路燈有瑕疵。法院合議庭審酌錢父在大陸每月有退休養老金、單位補充養老金及社會養老金,可維持生活[5]。2023年2月15日,法院作出二审判决,維持一審判決,高雄市政府應負國家賠償責任[3]。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工處應給付家屬,包括精神慰撫金、醫療費用、喪葬費計近新臺幣464萬元[5],目前該案在最高法院審理[11]

各方反应[编辑]

法官和当事人[编辑]

  • 二审后,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一庭長甯馨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若外國人民在台因公有公共設施設置管理缺失導致損失,依國家賠償法第15條「本法於外國人為被害人時,以依條約或其本國法令或慣例,中華民國人得在該國與該國人享受同等權利者為限,適用之」規定(即學理所稱「互惠原則」),因此需視被害人國家法律是否與台灣有互惠原則,決定是否適用國賠法。由於兩岸法律並無互惠原則,此案癥結點為中國大陆人民是否為中華民國人民。法官經函詢國賠法主管機關法務部以及陸委會,獲函覆中國大陸人民也是中華民國人民,適用國賠法,所以據此依法賠償[8]
  • 二审后,高雄市政府在2023年2月17日表示,對於發生這樣的意外深感遺憾,待收到判決書再研議。市府法制局告訴中央社記者,當初抗辯理由是钟男為中國大陸人民,不適用國家賠償法,因為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各自有一套法律系統運作,能否直接適用有疑義。不過,因《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情境特殊,法院若認定適用,尊重法院處理,後續由工務局養工處研議處置[8]。同一日,工務局養工處長林志東在高雄市議會說,「尊重法院的判決 等收到判決的內容,看一下檢討一下整個判決內容,是否要再上訴。」[6]
  • 二审后,民視新聞網相关报道中,錢男家屬委任律師鄭瑞崙表示,「大陸地區人民,也是中華民國大陸地區人民,而並非外國人。」[12][6]

中华民国政府机构[编辑]

  • 法务部
    • 中央社在二审后的相关报道称,法务部指出,民國82年第16337號函釋並無禁止大陸地區人民請求國賠,若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因公務員執行公權力,而遭受不法侵害,或因公共設施設置、管理有欠缺,致其生命、身體或財產受損害,似應有國賠法之適用。法務部解釋,現行國賠法第15條,採取相互保證的平等互惠原則,也就是必須依照條約或遭受損害的外國人本國法令,台灣人能在該國具有請求國賠之權利時,該外國人才可適用本法[13]
  • 陆委会
    • 2023年2月17日晚间,陆委会发新闻稿澄清,此前就該案函復高雄地院的內容從未指稱「中國大陸人民是中華民國國民,故適用國家賠償法。本會重申前函內容:國家賠償法對於中國大陸人民請求國家賠償,未有明文」[2][1]。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第三条等法条,「中華民國國民係『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之居住臺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或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14]
    • 高雄地院一审判决「八、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中提及「經大陸委員會以109年7月29日陸法字第1099906751號函覆本院:國家賠償法對於中國大陸地區人民是否適用,並無明文規定,但基於人權保障及人道理念,應適用國家賠償法等語」。2023年2月19日台灣制憲基金會新闻稿指,「國家賠償法對於中國大陸地區人民是否適用,並無明文規定」实是陆委会不願意說「中國人是外國人」[3]
  • 行政院
    • 2023年5月25日,行政院通令各部會,表示依國籍法定義,中國大陸人民不具中華民國國籍、非屬中華民國國民,不享有或負擔中華民國國民的權利義務,凡舊函釋與此牴觸者,應自即日起停止適用或不再援用。[15]但仍有律師指出行政院函釋僅是為了解釋法律,並不具法律效力。且依大法官釋字第137號、釋字第216號解釋,法官不受各機關所發布之行政命令(包含行政函釋)之拘束,對相關案件之判決不受行政函釋拘束[16][17]

其他[编辑]

  • 二审后,中央社相关报道中,未具名的“法界人士”指,現行國家賠償法第15條規定外國人為被害人時,以依條約或其本國法令或慣例,中華民國人得在該國與該國人享受同等權利者為限,才能適用。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雖然將兩岸分為「台灣地區」、「大陸地區」,但並非將「大陸地區人民」定義為「外國人」,所以官方認為「大陸地區人民」適用國賠法[13]
  • 2023年2月17日,民进党籍、立法委员王定宇臉書發文:「頭殼破空了嗎?」「這個法官的判決,難道台灣選總統,要發選票給中國人嗎?難道普發6,000元,也要算上10多億中國人嗎?難道義務役兵單也要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嗎?護照要不要順便發一發?」「該名法官自己意識形態作祟,還敢推給陸委會,這個案子不僅要上訴,法官法更該評議這個法官。」[18]
  • 2023年2月18日,民视新闻报道:
    • 民进党籍、高雄市議員陳致中表示,「如果照這個理論的話,我們再來可能行政院普發6,000元,是不是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我們2024年要選總統了,是不是也要把選票寄給他們,或者是說納稅,台灣人有納稅,所以我們有國賠相關的責任機制,中國人有納稅給台灣政府嗎。」[6]
    • 基進黨籍、高雄市議員張博洋說,「我想用30年前的函釋,來解釋現在發生的這個案件,不只是過時,在主觀的感受上甚至是現實的狀況上,都非常地說不過去,但是如果說要像法務部的解釋,要用兩公約的方式,來重新針對國賠法的內容,來做一個討論的話,我想這個部分大家還比較接受。」[6]
  • 2023年2月19日,台灣制憲基金會发布新闻稿称,這是一件極其荒謬的判決,强调「問題的根源在憲法」。「此案也不是法律解釋的技術性問題,不能用『僅僅是《國家賠償法》的適用範圍問題』掩蓋過去。這不是《國家賠償法》單一法律的問題,而是一般性的問題。」[3]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記者:廖士鋒. 陸男國賠案 陸委會:未指中國大陸人民為中華民國國民. 聯合新聞網,聯合報. 2023-02-17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9) (繁体中文). 
  2. ^ 2.0 2.1 撰稿編輯:李自立. 陸民國賠案 陸委會:未稱中國大陸人民為中華民國國民. 中央广播电台网站,新聞引據:中央社. 2023-02-17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繁体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李彥謀. 中國人是我國國民?台灣制憲基金會:明確國家邊界才能確保國家安全. 紘威新聞網. 2023-02-19 [202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1) (繁体中文). 
  4. ^ 4.0 4.1 4.2 4.3 石秀華. 獨》高雄路燈電死人不只一樁 3年前陸男遭電死家屬跨海提千萬國賠. 中時新聞網. 2021-09-06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9) (繁体中文). 
  5. ^ 5.0 5.1 5.2 5.3 5.4 記者:林保光. 陸籍男遭路燈電死 法官判國賠463萬:大陸人也是中華民國人民. 聯合新聞網. 2023-02-17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繁体中文). 
  6. ^ 6.0 6.1 6.2 6.3 6.4 蘇晟維、謝耀德. 中國男在台遭路燈電死判「國賠」 高雄市養工處決定提上訴. 民視新聞網. 2023-02-18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9) (繁体中文). 
  7. ^ 7.0 7.1 陳怡穎. 陸男來台遭電死!法院認定「屬中華民國國民」國賠463萬 陸委會回應. Yahoo奇摩新闻. 2023-02-18 [202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9) (繁体中文).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記者:洪學廣、蔡孟妤. 孫承武 , 编. 中國男子遭路燈電死判國賠463萬 法院:中國人民也是中華民國人民. 中央社. 2023-02-17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1) (繁体中文). 
  9. ^ 行政函釋》(82)法律決字第 16337 號. 中華民國法務部網站,資料來源:國家賠償法令解釋彙編 (82年12月版) 第 31-32 頁.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3) (繁体中文). 
  10. ^ 10.0 10.1 10.2 10.3 记者:康博浩. 魏少璞 , 编. 大陆男子在高雄路灯下触电身亡,当地市政府工务局、承包商被判赔463万新台币. 环球网. 2021-09-07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9) (简体中文). 
  11. ^ 司法院裁判書查詢
  12. ^ 蘇晟維、謝耀德. 中國男單車環島遭路燈電死 判「國賠」464萬惹議. Yahoo 奇摩,来源:民視新聞網. 2023-02-18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9) (繁体中文). 
  13. ^ 13.0 13.1 記者:謝幸恩、林長順. 方沛清 , 编. 中國男子獲判國賠 法務部:國賠法修正後一體適用. 中央社. 2023-02-17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6) (繁体中文). 
  14. ^ 陸委會特予澄清 前函復高雄地院內容並未指稱中國大陸人民為中華民國國民.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網站. 2023-02-17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繁体中文). 
  15. ^ 「大陸地區人民亦為中華民國人民」 政院通令:即起停止適用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3-05-25 [2023-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6) (中文). 
  16. ^ 停用「大陸人民亦為國民」函釋 律師:重點應促修法 - 政治. 聯合新聞網 . 2023-05-26 [2023-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1) (中文(臺灣)). 
  17. ^ 行政函釋之性質與拘束力. 國試論壇 . 2023-08-09 [202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08-09) (中文(臺灣)). 
  18. ^ 記者:高逸帆. 法官判中國人獲「國賠」463萬元!王定宇:頭殼破空了嗎?. 三立新聞網. 2023-02-18 [202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7) (繁体中文).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