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白锈菌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锈菌属
荠菜白锈病菌英语Albugo candida寄生于荠菜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色藻界 Chromista
门: 卵菌门 Oomycota
纲: 霜霉纲 Peronosporea
目: 白锈菌目 Albuginales
科: 白锈菌科 Albuginaceae
属: 白锈菌属 Albugo
(Pers.) Roussel, 1806
物种[1]

见正文

异名
  • Albugo (Pers.) Roussel ex Gray
  • Cystopus Lév.

白锈菌属学名Albugo)也称白锈属,是卵菌纲中会寄生于植物的一个属。虽不属于真菌,但许多研究、讨论仍将其视为真菌学的范畴。本属的分类尚不完全,但已知很多种类是植物病原菌。白锈病菌是目前白锈菌科英语Albuginaceae中三个属的其中之一,而种的分类目前还在变动。

本属物种会造成植物地上部组织的白锈或白斑病变,虽然它影响许多种植物,但在造成破坏性感染的方面仅限于几种农作物,包括:甜菜抱子甘蓝包心菜大白菜花椰菜芥蓝菜水芹莴苣芥末欧洲防风草萝卜辣根芥菜籽红薯水田芥空心菜[2]

下属物种[编辑]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3]

归入本属的物种:

生长型态[编辑]

本属物种有特化不分枝的短杆状孢子囊梗(sporangiophores),孢子囊梗之孢子在不同时间成熟,孢子囊会脱落。孢子形成方式为顶生(percurrent proliferation),即从菌丝(孢子囊梗)顶端不断“挤”出孢子,孢子成串,越下面的孢子越年轻。

菌丝不具隔膜英语septa。有性繁殖由单一的雌配子囊(oospore)和雄配子囊(antheridium)接触,雄配子囊仅将细胞和注入雌配子囊。

宿主和病征[编辑]

白锈病菌造成叶的上表皮萎黄与汁液分泌,并在下表皮相应的位置长出分散、形似白色脓疱的孢子囊堆。白锈菌科的种类会使植物宿主的枝条和花变形。最常见的宿主种类是十字花科以及常见的农业杂草。[2]

White rust symptoms on a sunflower leaf.
在向日葵叶片上的白锈病症

疾病生态[编辑]

白锈病菌行绝对寄生英语Obligate parasite,需要活的宿主才能生长和繁殖。其生活史具有许多阶段,可产生有性孢子(卵孢子英语Oospore)与无性孢子(孢子囊孢子)。

厚壁的卵孢子是主要的休眠/度冬结构,但若植物组织未被冬天的低温破坏,菌丝体仍可存活。春天时,卵孢子萌发长出孢子囊梗上,并在其上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在叶中大量产生,紧密挤压叶的组织而压破、突出表皮,并借由风力将孢子传播出去。孢子释放后,可长出发芽管英语germ tube直接萌发,或是萌发长出双鞭毛的游动孢子英语Zoospore。这些游动孢子藉著水游动到适合的地方,鞭毛脱落、透过附著器(appressorium)黏附植物表面,并产生发芽管,穿透气孔侵入植物组织,继续下一轮的生长和繁殖。

环境[编辑]

白锈病的好发季节是秋天及春天。白锈病菌偏好在凉爽、潮湿的环境传播,形成新一轮的感染,而鲜少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传播。白锈病菌对温度十分敏感,理想的温度范围是摄氏13-25度。当温度偏离此区间太多的时候,发芽和感染的可能性会变得相当低。[2]

细雨或持续灌溉是造成病害发展的理想时期。叶面需要保持湿润2-3小时才能确保病原菌的传染。白锈病菌遍布全世界,而且拥有多型态的孢子,使其能存活在极端环境。[2]

总结[编辑]

由白锈病菌这种类似真菌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植物白锈病菌,不能和松疱锈病英语Cronartium ribicola菊花白锈病英语Chrysanthemum white rust以及任一种其他真菌锈病英语Rust (fungus)混淆,以上疾病也都是植物疾病,却是完全不同的病原体造成,也有不同病征。典型的白锈病病征包括叶面的表面产生黄色病变,叶背则有白色脓疱。此病原菌借由风、水或昆虫传播。防治方法包括有种植抗病品种、培养正确灌溉习惯、轮作、卫生以及化学药剂控制。白锈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疾病,若没有加以控制会造成严重的农作损失。

参考资料[编辑]

  1. ^ Albugo (HTML). NCBI taxonomy. Bethesda, MD: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5 Sept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5) (英语). 
  2. ^ 2.0 2.1 2.2 2.3 "White Rusts of Vegetab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RPD No. 960, Univ. of Illinois Extension, uiuc.edu, September 1990.
  3. ^ Albugo (Pers.) Roussel, 1806. GBIF. [2022-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