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衛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威海衛海戰
威海衛之戰
中日甲午戰爭的一部分

威海衛之戰形勢圖
日期1895年1月20日-1895年2月12日
地點
結果 清軍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軍占領山東半島,威脅京畿地區。
參戰方
 清朝  大日本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清朝 李鴻章
清朝 丁汝昌 
清朝 劉步蟾 
大日本帝國 大山岩
大日本帝國 伊東祐亨
大日本帝國大寺安純英語Ōdera Yasuzumi 
兵力
約30,000人
大清淮軍
北洋水師
約25,000人
日本陸軍第2軍
聯合艦隊
傷亡與損失
傷亡超過4,000人
定遠靖遠來遠等艦沉沒
鎮遠濟遠平遠等艦被俘
陸軍:74人陣亡,214人受傷。[1]:73
海軍:軍官2人陣亡,4人受傷;水手27人陣亡,32人受傷。[2]

威海衛之戰(日語:威海衛の戦い),又稱威海衛海戰,是1895年日本帝國軍隊為了殲滅清朝北洋水師而進行的戰役。此戰為中日甲午戰爭之關鍵, 結果日軍攻占威海衛,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軍完全控制渤海灣,嚴重威脅京畿。

戰鬥序列[編輯]

日本[編輯]

陸軍[編輯]

第2軍[1]:52

聯合艦隊[編輯]

大清[編輯]

陸軍[編輯]

  • 劉公島、日島:1,500人
  • 威海衛西北砲台:3,000人
  • 威海衛東南砲台:3,000人

北洋水師[編輯]

戰役過程[編輯]

威海衛劉公島北洋水師提督衙門所在,被視為海軍根本。周邊築有炮台多座,甚為堅固。日軍攻占旅順之後,成立由約二萬五千人組成的山東作戰軍,即第二軍,由大山巖指揮。日軍先發動佯攻,於1895年1月18、19日砲擊威海衛以西的登州[3]

1895年1月19日,第二軍從大連乘船出發,由八重山號巡洋艦英語Japanese cruiser Yaeyama帶頭,聯合艦隊的本隊、第二分隊與第一魚雷艇中隊於20日抵達威海衛以東50公里的榮成灣龍鬚島,掩護運兵船上的日軍登陸,300名清軍以四門砲迎戰,但在八重山號砲擊後潰散,日軍順利登陸,之後兵分兩路,第6師團為右路,沿海前進,第2師團為左路,沿離海4英里的道路前進,包抄威海衛後路。聯合艦隊的第一游擊隊與第二、第三魚雷艇中隊則監視威海衛北洋水師的動靜。[1]:53-54[4]同日伊東祐亨修書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勸降,由英國的中國艦隊總司令埃德蒙·佛萊曼特英語Edmund Fremantle上將轉交,丁未作答覆。[5]日軍於1月30日分三路進攻,南岸炮台失守。2月1日,北岸炮台失守;守將戴宗騫退至劉公島上後自盡。2月2日,威海衛城陷落。自此,威海陸地盡失。[3]日軍少將大寺安純英語Ōdera Yasuzumi於此役被大砲擊斃,是日軍在甲午戰爭中軍階最高的陣亡者。[4]

《威海陷落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投降圖》右田年英日語右田年英畫 此圖為假想圖,實際上丁汝昌在鎮遠艦上自盡。

之後日軍對依託劉公島北洋水師進行水陸夾攻。日陸軍修復七門原南岸炮台的克虜伯炮,並對港內北洋軍艦轟擊。日海軍魚雷艇多次夜襲。2月5日,定遠中雷擱淺。提督旗移於靖遠。2月6日,來遠被擊沉。鎮遠戰前背傷以至不能出海。北洋水師已名存實亡。2月7日,日本海軍發動總攻,後北洋魚雷艇管帶王平率魚雷艇隊出逃,多被擊沉。2月9日,南岸炮彈命中靖遠;靖遠擱淺後被丁汝昌下令擊沉。清軍由於遭到水陸夾擊,援軍不至,表示不想繼續戰鬥。瑞乃爾(Theodore H. Schnell)、戴樂爾、克爾克(W. Kirk)醫生與牛昶昞、馬復恆兩位道台商量,同意投降是防止士兵譁變的最好方法。瑞乃爾與戴樂爾到旗艦上去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馬格祿英語John McClure (admiral),表示應該盡量戰鬥,但如果士兵不願作戰,投降是正當的。丁說:「我當然會救兵勇們的性命,我也認為你們建議的是唯一可行之途,但在我實行這一步驟前我必須得先死。」[6][7]2月11日,丁汝昌服鴉片自殺,至次日死亡。威海衛水陸營務處候選道牛昶眪把丁汝昌大印交給了美籍洋員浩威(George Howie),假借丁汝昌的名義投降,浩威親自起草降書。時任北洋艦隊最高軍官楊用霖以及北洋護軍統領張文宣先後自殺殉國,降書由廣丙艦管帶程璧光乘船交付日軍。2月14日,牛昶昞簽訂《威海降約》。北洋水師鎮遠濟遠平遠廣丙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等10艘艦船皆被編入日本海軍。僅練習艦康濟號薩鎮冰駕駛,載丁汝昌劉步蟾楊用霖張文宣等人靈柩返回煙臺。至此,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威海衛之戰結束。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An Epitome of the Chino-Japanese War, 1894-95. H. M. Stationery Office. 1896年 [2020-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0). 
  2. ^ Herbert Wringley Wilson. Port Arthur and Wei-hai-wei. Ironclads in action: a sketch of naval warfare from 1855 to 1895, with some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ttleship in England by H.W. Wilson. ASIN B00MXF8W3W. 
  3. ^ 3.0 3.1 S. C. M. Paine.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Perceptions, Power, and Prim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April 2005: 226–227. ISBN 978-0-521-61745-1. 
  4. ^ 4.0 4.1 威海衛之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劉公島管理委員會
  5. ^ S. Lone. Japan's First Modern War: Army and Society in the Conflict with China, 1894-5. Palgrave Macmillan UK. 30 August 1994: 166. ISBN 978-0-230-38975-5. (英文)
  6. ^ Theodore H. Schnell. The Siege of Wei-hai-wei [瑞乃爾關於威海衛投降的報告]. 《京津泰晤士報》. 張黎源譯. 1896年2月29日 [2019-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1). 
  7. ^ William Ferdinand Tyler. Pulling Strings in China. Constable & Company, Limited. 1929年: 77–79 [2019-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5)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