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经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0日 (日) 18:41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金陵刻经处

金陵刻经处正门,2012年2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
分类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时代
编号7-1701-5-094
认定时间2013年3月

金陵刻经处中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的策源地。同治五年(1866年)由杨仁山居士创办。杨居士在此讲学的40多年里,刻印流通佛教经典百万余册,印刷佛像十万余张,并且开创性地设立了“祇洹精舍”、“佛学研究会”等教育机构,来参学过的人士包括太虚法师歐陽竟無章太炎谢无量梅光羲等人。

1922年,欧阳竟无、吕澂在刻经处建立支那内学院,研究法相。来這裡学习过的人包括梁启超梁漱溟王恩洋熊十力汤用彤景昌极缪凤林黄忏华田光烈等。

1980年代,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推廣,刻经处逐渐复兴。刻经处较完整保存了中国雕版印刷、木刻水印、线装函套等传统工艺,是世界范围內汉文木刻佛经的出版中心,珍藏有各类经版130,000多片,以及各种大藏经。

金陵刻经处属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在江苏省南京市淮海路35号,虽邻近市中心,但庭院幽静,花草山石,古朴怡然,还有杨仁山居士舍利塔等。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