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ronlee90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3日 (二) 11:34 →‎参见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魏京生
出生 (1950-05-20) 1950年5月20日74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居住地 美国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1][註 1]
职业作家民运人士
知名于西单民主墙提出及《第五个现代化:民主与其它》
父母魏梓林(父)
奖项1994年奥洛夫·帕尔梅纪念奖
1994年罗伯特·肯尼迪人权奖
1996年萨哈罗夫奖
1998年国家民主基金会民主奖

魏京生(1950年5月20日),生於中國北京,祖籍安徽金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反共主义者[來源請求]、民主主义者和社会活动者。曾在北京西单民主墙发表大字报——《第五個現代化》宣扬民主主义。后因反革命罪与阴谋颠覆政府罪入狱,并在狱中多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出狱后流亡美國。现任中国民主运动海外联席会议主席以及魏京生基金会主席。

1993年,与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分享美国格莱斯曼基金基金会国际活动家奖;1994年获瑞典奥洛夫·帕尔梅纪念奖;1994年获美国罗伯特·肯尼迪人权奖;1996年获欧洲议会萨哈罗夫思想自由奖;1998年获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民主奖。八九民运学生领袖王丹称呼他为“民主斗士”,中华民国前总统马英九称其为“民主先锋”。[2]

家庭背景

魏京生出生于中国北京的一个干部家庭,其父魏梓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任職。

生平

求學

小学就读于北京育鹏小学,六年级转到建工部子弟小学,中学就读于人民大学附中[3]。1966年文革爆发,魏京生参加了人大附中的红卫兵,屬於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并到各地串联,足跡到過新疆,開始對江青等人產生懷疑。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被取缔以後,參加一个红卫兵合唱团,其合唱团一度准备到广州然後集体逃亡香港,但因消息走漏而解散。后全国开始大搜捕,到父親老家安徽金寨勞動,看到大跃进時全村的人都饿死的廢墟,认为毛泽东是真正的刽子手,且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中的民主與专政是互相矛盾的[來源請求]

服兵役

1969年参军,1973年服役完毕。

早年工作

后回到北京,被分派到北京動物園当电工[4][5][6]

参与民主运动

1978年,一些人士在北京西单贴大字报,宣扬民主自由,后来被称为民主墙运动,魏京生是其中重要一员,12月5日凌晨[7]他署名贴出名为《第五个现代化:民主与其它》的大字报,认为自由民主比改善生活更重要,要求反省毛泽东的个人独裁和将政治民主化。他写道:“中国人民要现代化,首先必须实行民主,把中国的社会制度现代化。民主并不完全象列宁编造的那样,仅仅是社会发达的结果。它不仅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发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这个发达阶段以及更加发达的阶段中得以存在的条件”。[8]而后魏京生與杨光、路林和刘京生等人创办了《探索》杂志。

1979年3月25日,魏京生又贴出大字报《要民主还是要新的独裁》,他写道:“任何政治领导人作为个人都不应获得人民的无条件信任。假如他实行的是对人民有利的政策,他领导人民走的是通向和平繁荣的道路,我们就应当信任他,我们信任的是他的政策和他要走的道路。假如他实行的是损害人民利益的政策,他要走的是独裁和反人民的道路,人民就应当反对他。同样人民反对的是他损害人民利益和侵害人民正当权利的政策和反人民的道路。按照民主的原则,任何权威也必须在人民的反对面前低头。”他直言邓小平走的是独裁路线[9],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獨裁者。

逮捕判刑

1979年3月27日,魏京生被逮捕,并被指控“在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开始时,主动向外国人泄露国家军事机密,并撰写反动文章和主编反动刊物《探索》”,后以「反革命罪」被判刑15年。[10] 而他10月6日在法庭上的陈词,被朋友刘青等人偷录下来,并被转成文字发表,而他朋友刘青等人也因此被逮捕。经过五年的单独囚禁,魏京生后被转往唐山监狱和青海劳改农场。[4]在狱中,魏京生给邓小平写了不少信,后保存下来并结集出版。

1992年10月5日,魏京生给中共領導人邓小平发出《对西藏前途的看法》的信,阐述自己对西藏问题的看法[11]

获释與再度被捕

1993年9月14日在国际奥委会对北京悉尼竞争200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投票前,魏被释放[註 2]。1994年4月1日再度被捕,1995年12月1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公开审理魏京生案,以「阴谋颠覆政府罪」,一审依法判处魏京生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2]

获欧洲议会“萨哈罗夫奖”

1996年12月10日,魏京生获得了由欧洲议会设立,由欧盟外交事务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颁发的萨哈罗夫奖[13]

流亡海外

魏京生於2009年6月3日在維吉尼亞州冒雨發表演講的片段。

美国总统克林顿於1998年6月25日访华前半年,經由當時人質外交的操作,1997年11月16日魏京生以健康原因获释,結束十八年囚禁,并被直接流放至美国[來源請求],在美国期间魏京生由哥伦比亚大学提供了办公室、公寓等设备以研究与中国相关的问题。

1998年,魏京生被推舉為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主席。

获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民主奖”

1998年與六四民运领袖王丹同獲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民主奖[14]

離開哥伦比亚大学

魏京生在美国期间,哥伦比亚大学提供他办公室、公寓等设备以研究与中国相关的问题,但由于他提出的设想有相當一部分不合時宜(如建议美国切斷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來源請求])、且在偏重形諸文字的英文學術界不能有所表述,哥伦比亚大学最终在2001年6月中止了对魏京生的財務支出。[15]

魏京生會施明德對談民主

2001年魏京生访问台湾,并且与台湾前立法委员施明德会晤,两人畅谈海峡两岸民主与人权的发展。并于台湾出版《永遠的主題:施明德與魏京生對談錄》一书。[16]

會見布什

布什会见魏京生等人,於2008年7月29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於2008年7月29日在白宫会见了五位来自中国的争取自由的活动人士。据白宫当天发布的新闻稿,这五位是吴弘达、魏京生、热比娅龚小夏傅希秋。布什总统表示,这次到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将給中国领导人,带去有关自由的信息[1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7月30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18]

呼籲立即釋放翁山蘇姬

2009年與歷年來其他萨哈罗夫獲獎者呼吁緬甸當局立即释放1990年萨哈罗夫奖获得者翁山蘇姬[13]

會見南希·佩洛西

美國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2009年出访中国前和魏京生探讨过这次访问[19]

對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奖的意見

2010年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奖后,批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的决定,称其他中国异议人士比刘晓波更应该获奖[20]

被邀出席《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講並被點名提及

邁克·蓬佩奧魏京生王丹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講後合照。

美國國務卿迈克·蓬佩奧於2020年7月23日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進行《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講。在當中,他呼籲自由世界團結起來和中國人一起改變中國的現況。[21][22]

魏京生王丹皆出席了演講並被點名提及。同樣被迈克·蓬佩奧邀請但因新冠病毒疫情而無法安排航班出席的羅冠聰亦有在講辭中被提及。

评价

魏京生與欧洲议会議員、意大利激进党领袖馬科‧巴聶拉握手致意,於2006年12月7日。

正面评价

由于魏京生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即領先風潮提出《第五个现代化:民主与其它》,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至今不敢面對的政治制度,后因其理念被中国政府以反革命煽动罪关押十八年左右而不改其志[23],获欧洲议会“萨哈罗夫奖”與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民主奖”,被推舉為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主席,並因其於文革後率先公開呼籲民主化並遭長期關押而被西方誉为“中国民主之父”和“中国的曼德拉[24]

畢業於黑龍江大學中文系,曾担任《深圳青年報》副總編輯,因冒犯中共當局而遭到封殺,先後為台灣自由時報》、《壹號人物》、《看》雜誌以及香港蘋果日報》、《開放雜誌》等專欄作家並曾任自由亞洲電台《新聞自由》專題節目特邀評論員曹長青在其2011年《從魏京生到劉曉波》一文中對魏京生的勇氣、智慧與做人的意志和尊嚴推崇備至。他認為魏京生當年在西單民主牆上貼出了“第五個現代化:民主及其他”直接與明確指出中共獨裁者;呼籲民眾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追求民主之路。該文在三十多年後的今天看來,完全不過時,顯示出他的智慧。曹長青認為當時魏京生在貼出“第五個現代化”之前,是做了被槍斃的準備。而且在法庭上,魏京生不怕得罪六四時動用解放軍鄧小平,為自己辯護,顯示出他的勇氣。魏京生在多年監獄中始終沒有屈服作自我批判,顯示他堅持了“做人的意志和尊嚴”[25][26]

1998年12月29日,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博士称赞魏京生为“民主先锋”。

1999年5月,美国纽约尼亚加拉大学,授予魏京生荣誉博士学位。

1999年2月3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参议院通过第525号决议表彰魏京生为中国民主运动所做出的贡献。

负面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在1979年《首都群众坚决拥护法院对反革命犯魏京生的判决——广大群众指出:对魏犯制裁,伸张了正义,打击了邪气,保卫了四化建设,完全符合人民愿望》的报道中对魏京生进行了批判:

管理处人事科干部程沛说:“魏京生被捕前曾倒卖木材、多次骗取和涂改病假条,偷窃单位介绍信,受过留团察看一年的处分。管理处领导对他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和耐心帮助,但是,他越走越远,最后走上了背叛祖国和人民的反革命道路。“老工人杨庆奎称:“魏京生被捕前在其单位经常是“民主、自由”挂在嘴边,实际上经常旷工,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脑子裡根本没有什么组织纪律,没有法制观念,没有四项基本原则,又不接受批评教育,他走上犯罪道路是必然的。他出卖国家军事情报,恶毒诽谤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进行反革命煽动,与人民为敌,法庭的判决是完全公正合理的。共青团北京市委干部李卫东说:“反革命分子魏京生是青年的败类[27]。”

獲獎

  1. 1986年2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倡导中国民主的进步杰出(第一奖);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
  2. 1993年,加利福尼亚州马利布;国际活动家奖(第一奖,与纳尔逊·曼德拉分享);Gleitsman基金会
  3. 199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人权卫士;美西中国政治难民协会
  4. 1994年,美国纽约州纽约市;陈氏新闻文化基金会奖;陈氏新闻文化基金会
  5. 1994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洛夫·帕尔梅纪念奖 (国际谅解和共同安全);帕尔梅纪念基金
  6. 1994年1月18日,美国华盛顿特区;最勇敢的华人奖;大华盛顿地区民主在中国的网络(GWNDC)
  7. 1994年11月,美国华盛顿特区罗伯特·肯尼迪人权奖;罗伯特肯尼迪纪念
  8. 1996年10月24日,法国斯特拉斯堡萨哈罗夫奖 思想自由欧洲议会
  9. 1997年,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金苹果奖;纽约州参议院[28]
  10. 199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自由撰写奖;美西国际笔会中心
  11. 199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弗雷德里克G.梅尔彻图书奖“的勇气独自站立:从监狱的信件和魏京生等著作”;统一世界主义协会
  12. 1998年1月,美国华盛顿特区,George Meany 人权奖;(AFL - CIO)
  13. 1998年2月25日,人权奖;民主中国联盟
  14. 1998年5月12日,美国华盛顿特区;1998年国际人权奖;国际人权法小组
  15. 1998年7月,美国华盛顿特区;民主奖;国家民主基金会
  16. 1998年12月23日,中华民国台北;中国民主先锋;世界自由民主聯盟,中华民国总部
  17. 1998年12月23日;人权斗士奖;中国人权协会
  18. 1998年12月29日,台湾台北;民主的先驱;台北市市长马英九
  19. 1999年,中华民国台北;大陆民主运动的支持小组獎;大陆民主运动的支持小组
  20. 1999年3月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公众咨询和国际公民教育;塔夫茨大学表彰魏京生“以刚强的精神与风节为人权而战的丰碑性的战士”
  21. 1999年10月12日,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傑出和优异獎;Bernard Sunshine,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联合会会长
  22. 2000年5月20日,美国纽约州纽约市;道德和意义(第一奖);魏京生在追求人权和民主的勇气;道德和意义基金會
  23. 2000年9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站起来反对暴力和执拗”;国家自由博物馆
  24. 2001年7月1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认证赞赏魏京生为他的贡献NATPA;2001年北美台湾教授协会周年大会
  25. 2001年11月,美国华盛顿特区;杜鲁门里根的自由奖;共产主义的受害者纪念基金会
  26. 2003年3月9日,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民主的倡导者奖;民主与和平全球联盟
  27. 2006年9月23日,意大利锡耶纳;Stefano Bellaveglia 奖(第一);自由基金會
  28.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美国笔会中心奖;美国笔会

荣誉公民及荣誉成员奖

  1. 1999年2月3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参议院通过第525号决议表彰魏京生
  2. 美国劳联产联;国际电工、机械、家具工会授予魏京生“荣誉会员”
  3. 1997年,美国参议院;为魏京生举行贵宾接待会
  4. 1999年法国里昂授予魏京生“里昂市荣誉公民”
  5.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授予魏京生“卡尔加里市荣誉公民”
  6. 国际自由工会联盟 授予魏京生“荣誉会员”
  7. 中華民國立法院为魏京生举行贵宾接待会
  8. 1999年5月,美国尼亚加拉大学授予魏京生先生“荣誉博士学位”
  9. 世界自由民主联盟邀请魏京生为总参谋
  10. 法国奥尔良市授予魏京生“奥尔良市荣誉公民”
  11.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授予魏京生“纽约市荣誉公民”
  12. 2000年,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授予魏京生“迈阿密市荣誉公民”
  13. 国际电工兄弟会授予魏京生“荣誉会员”
  14. 美国华盛顿全球权利邀请魏京生为顾问
  15. 美国加州马利布市格莱斯曼基金会邀请魏京生为荣誉委员会成员[28]

著作

  • 《肯定自由・肯定民主》,[台北]联合报社,1979年[29]
  • 《北京之春诗文选:《民主墙》往何去处》,[香港]平鳴出版社,1980年[30]
  • 《狱中书信集》,[台北]时报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1]

参见

注释

  1. ^ 198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无剥夺中国国籍的条款,仅有因取得外国国籍而丧失中国国籍的条款(第九条)。
  2. ^ 北京悉尼竞争200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1993年9月23日,悉尼胜出。

参考文献

  1. ^ 中国人权活动家的美国之路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4-17.
  2. ^ {{lang|ja|中国民主化運動声援隊----民運人士}}. [2016-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5). 
  3. ^ 探索 - 魏京生:革命年代
  4. ^ 4.0 4.1 关于魏京生
  5. ^ 魏京生. 我的自传-魏京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0). 
  6. ^ 魏京生访谈录. 华夏文摘. 1989-01-20. 
  7. ^ 自由亚洲电台. 魏京生访谈(上):华人海外民运现状及转型 | 观点. YouTube. 2018-08-15. [2019-01-06].
  8. ^ 《 第五个现代化》,刊登于1979年1月8日《探索》杂志第一期
  9. ^ 要民主还是要新的独裁
  10. ^ 正义网. 魏京生反革命煽动案. 2008-11-28 [2011-07-13]. 
  11. ^ 对西藏前途的看法
  12. ^ 12月13日:魏京生被判期有期徒刑14年. 国际在线. 2004-12-07 [2011-07-13]. 
  13. ^ 13.0 13.1 Sakharov Network calls for immediate release of Aung San Suu Kyi, Sakharov Prize laureate 1990.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5 May 2009 [23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十月 2012). 
  14. ^ 1998 Democracy Award honors Heroes of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in China.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1). 
  15. ^ 金羊网. 魏京生被取消哥伦比亚大学赞助. 2000-11-20 [2011-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8). 
  16. ^ 魏京生會施明德對談民主
  17. ^ 魏京生直言布什:去北京奥运是个错误. 大纪元. 2007-07-30. 
  18. ^ 布什赴北京前会见魏京生等民主人士 中国强烈不满. 新华网. 2008-07-30. [永久失效連結]
  19. ^ Wall Street News 2009-06-10
  20. ^ 刘晓波获奖 海外异议人士反应不一
  21. ^ Pompeo, Michael R. Communist China and the Free World's Future. state.gov.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0-07-23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22. ^ Choi, Matthew. Pompeo: U.S. engagement with China has failed. Politico. 2020-07-23 [2020-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23. ^ 魏京生. weijingsheng.org. 2011 [last update] [13 July 2011]. 
  24. ^ 魏京生日本被扣押 海关承认收到指示. epochtimes.com(大纪元). 2008 [last update] [13 July 2011]. 
  25. ^ 曹長青. 從魏京生到劉曉波. 2011-03-02. [永久失效連結]
  26. ^ 性別人權協會:新聞. gsrat.net. [2017-03-08]. 
  27. ^ 首都群众坚决拥护法院对反革命犯魏京生的判决. 新华社. 1979-10-18. [永久失效連結]
  28. ^ 28.0 28.1 魏京生基金会新闻与文章发布号:A312-W166. 魏京生基金会. 2007年11月22日. 
  29. ^ 肯定自由・肯定民主.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brar. 2014年. 
  30. ^ 北京之春詩文選 : 《民主牆》往何處去.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brar. 2014年. 
  31. ^ 魏京生獄中書信集.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brar. 2014年.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