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燦鴻 (2015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23.17.210.66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02:2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颱風燦鴻
Typhoon Chan-hom(英文)
7月10日,達到最高強度後不久的颱風燦鴻
7月10日,達到最高強度後不久的颱風燦鴻
路徑圖
颱風燦鴻的路徑圖
颱風燦鴻的路徑圖
概況
形成日期2015年6月30日
轉化日期2015年7月13日
消散日期2015年7月15日
最低氣壓935 hPa
瞬間最大陣風240 km/h
气旋能量指数23.61
影響
死傷人數1死2傷
影響地區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關島
 北马里亚纳群岛 臺灣
中国大陆 日本 韩国
 朝鲜
備註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此熱帶氣旋離開其責任範圍之後,沒有再更新其風速資料
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颱風燦鴻(英語:Typhoon Chan-hom,國際編號:15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92015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Falcon)為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号被命名的風暴。「昌鴻」(寮語ຈັນຫອມ)一名是由老撾提供,即檀香,一種半寄生性植物,它獨特的安撫作用可以使人清心、凝神、屏除雜念,是修生養性的輔助工具。[1][2]

發展過程

發展初期,偏西移動

2015年6月25日,一個低壓區科斯雷南方海面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中午12時給予擾動編號95W。晚上9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為「低」。[注 1]隨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27日凌晨5時半將該系統評級提升為「中」。[注 2]當時該系統在波納佩東南方並向西北偏北方向緩慢移動,環流廣闊。

受惠於良好的大氣環境,該系統在高海面溫度和低等程度的垂直風切變[注 3]下逐漸發展,螺旋形態若隱若現。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30日早上6時半對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該系統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注 4]日本氣象廳在同日早上8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出烈風警報,臺灣中央氣象局亦於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緊接著於晚上8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09W。同時,臺灣中央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晚上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編號1509[注 5],並命名為燦鴻。同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大韓民國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直至翌日(7月1日)凌晨2時才將燦鴻升格為熱帶風暴。

受到副熱帶高壓脊的引導下,燦鴻穩定持續向偏西方向移動並緩慢發展,該系統亦稍為增強,並逼近關島。日本氣象廳及大韓民國氣象廳在7月2日凌晨2時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其後,燦鴻受另一熱帶低氣壓94W的影響下,兩系統互相牽引,燦鴻出現一段短時間的西南偏西方向移動。日本氣象廳在下午2時所發佈的天氣圖上表示94W已逐漸併入燦鴻的廣闊雲系之中,系統持續增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分析出德沃夏克分析法「T指數」達到4,因而於晚上8時將該系統升格為颱風等級。日本氣象廳亦緊接於晚上11時將其升格為颱風,臺灣中央氣象局與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於翌日(3日)凌晨2時分別升格為中度颱風與颱風等級。

遭遇風切變,三系統互旋

7月3日,燦鴻上空的垂直風切變急劇增強,導致對流被迅速切離,其低層環流中心完全外露。日本氣象廳、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早上8時分別將燦鴻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及熱帶風暴,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亦於下午2時降格為強熱帶風暴。由於燦鴻的結構被垂直風切變進一步破壞,對流雲系持續減弱,日本氣象廳、南韓氣象廳及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於晚上8時將燦鴻進一步降格為熱帶風暴,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也同時將燦鴻降格為輕度颱風。

熱帶風暴燦鴻在7月5日橫過馬里亞納群島

較早前被認定已遭燦鴻吞併的熱帶低氣壓94W,被發現其殘餘低層環流中心仍然可見,且尚算完好,位處燦鴻的西南面;同時燦鴻北面的外圍雨帶脫離中心密集雲團,獨立發展成低壓區98W,結果造成三系統近距離互旋,產生輕微的「藤原效應」,燦鴻因而變得移動緩慢及不規則,甚至突然改向偏東北移動。

吞併周圍系統,達到巔峰

7月4日,燦鴻真正吞併94W及98W後,其偏西北路徑才得以恢復,但移速仍較慢。經過兩日的衰弱期後,7月5日大氣環境逐漸改善,燦鴻重新整合並穩定發展,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於晚上8時再次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亦在7月6日凌晨2時再次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其升格為颱風等級。晚上9時45分,燦鴻進入香港天文台的責任範圍,香港天文台將其強度評級為強烈熱帶風暴。[5]日本氣象廳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亦於翌日(7日)凌晨2時再次將其升格為颱風等級,臺灣中央氣象局亦再次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7月7日,受副熱帶高壓脊的引導下,燦鴻加速至時速20公里,穩定向西北或西北偏西方向移動,行經琉球群島海域,且對流雲系持續發展,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逐步發展出一個大型風眼,由於昌鴻在海上逐漸吸收西南氣流的水氣,使得其環流雲系更加龐大,香港天文台在下午4時正將燦鴻升為颱風。當晚11時,燦鴻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的責任範圍,該部門將燦鴻評級為颱風,並命名為Falcon。7月9日下午2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下午11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翌日(10日)上午8時,香港天文台亦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但臺灣中央氣象局評級其近中心持續最大風速僅48米/秒,相當於中度颱風上限,而不將其評級為強烈颱風

轉向登陸浙江,進入黃海

7月11日上午10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將燦鴻降格為強颱風。下午4時40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表示燦鴻已於中國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朱家尖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5米/秒,二分鐘平均風速),這也使其成為1949年來7月登陸浙江的最強颱風。香港天文台在下午5時的定位亦顯示燦鴻已經登陸。登陸後,由於地形摩擦的影響,加之來自西南氣流的水汽供應被東面的另一個熱帶氣旋浪卡搶奪,燦鴻的結構遭到破壞,尤以西南側雲係為甚,強度亦出現下降的跡象。

7月11日夜間,燦鴻進入黃海,並轉為偏東北的路徑。下午8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降格為颱風。下午10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7月12日上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臺灣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9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上午10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下午5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登陸朝鮮,轉化及消散

7月12日下午11時50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表示燦鴻已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黃海南道甕津郡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二分鐘平均風速)。7月13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燦鴻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發出最後的警報。凌晨5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黃海南道銀泉郡境内的燦鴻降格為熱帶低壓,並對其停止編號。上午8時,臺灣中央氣象局直接將其降格為低壓區。同時,日本氣象廳認為燦鴻已經轉化為溫帶氣旋。7月15日,日本氣象廳認為系統已消散。

強度比較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事後發布最佳路徑,將其巔峰風速下調為每秒55米。

下表為颱風海高斯、美莎克、紅霞、白海豚、燦鴻、浪卡、蘇迪羅、天鵝、艾莎尼、杜鵑、巨爵及薔琵之強度比較:

熱帶氣旋 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 德沃夏克分析法
日本氣象廳 臺灣中央氣象局 香港天文台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T指數 CI值
薔琵 10分鐘平均:175km/h 10分鐘平均:175km/h 10分鐘平均:195km/h 2分鐘平均:200km/h 1分鐘平均:230km/h T7 CI6.5
巨爵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205km/h 2分鐘平均:200km/h 1分鐘平均:240km/h T7 CI6.5
杜鵑 10分鐘平均:20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210km/h 2分鐘平均:210km/h 1分鐘平均:240km/h T7 CI6.5
閃電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230km/h 2分鐘平均:235km/h 1分鐘平均:260km/h T7 CI7
天鵝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195km/h 2分鐘平均:200km/h 1分鐘平均:220km/h T6 CI6
蘇迪羅 10分鐘平均:215km/h 10分鐘平均:210km/h 10分鐘平均:240km/h 2分鐘平均:245km/h 1分鐘平均:285km/h T7.5 CI7.5
浪卡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200km/h 10分鐘平均:220km/h 2分鐘平均:225km/h 1分鐘平均:250km/h T7 CI6.5
燦鴻 10分鐘平均:165km/h 10分鐘平均:175km/h 10分鐘平均:195km/h 2分鐘平均:200km/h 1分鐘平均:220km/h T6 CI6
白海豚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205km/h 2分鐘平均:210km/h 1分鐘平均:260km/h T7 CI7
紅霞 10分鐘平均:20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220km/h 2分鐘平均:215km/h 1分鐘平均:260km/h T7 CI7
美莎克 10分鐘平均:195km/h 10分鐘平均:210km/h 10分鐘平均:230km/h 2分鐘平均:235km/h 1分鐘平均:280km/h T7 CI7
海高斯 10分鐘平均:165km/h 10分鐘平均:17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2分鐘平均:175km/h 1分鐘平均:240km/h T6 CI6

影響

臺灣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特報: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颱風燦鴻 (2015年)在臺灣的位置
彭佳嶼 29 m/s
彭佳嶼
29 m/s
板橋 -
板橋
鞍部 15.6 m/s
鞍部
15.6 m/s
竹子湖 4.2 m/s
竹子湖
4.2 m/s
淡水 6.1 m/s
淡水
6.1 m/s
基隆 11.8 m/s
基隆
11.8 m/s
臺北 6.8 m/s
臺北
6.8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4.5 m/s
新竹
4.5 m/s
宜蘭 7 m/s
宜蘭
7 m/s
蘇澳 6.3 m/s
蘇澳
6.3 m/s
花蓮 7.8 m/s
花蓮
7.8 m/s
成功(新港) 6.6 m/s
成功(新港)
6.6 m/s
臺東 4.7 m/s
臺東
4.7 m/s
大武 7 m/s
大武
7 m/s
蘭嶼 22.6 m/s
蘭嶼
22.6 m/s
臺中 5.5 m/s
臺中
5.5 m/s
梧棲 14.3 m/s
梧棲
14.3 m/s
日月潭 5 m/s
日月潭
5 m/s
阿里山 4.1 m/s
阿里山
4.1 m/s
嘉義 7.6 m/s
嘉義
7.6 m/s
玉山 10.9 m/s
玉山
10.9 m/s
臺南 9.4 m/s
臺南
9.4 m/s
高雄 7.5 m/s
高雄
7.5 m/s
恆春 6.3 m/s
恆春
6.3 m/s
澎湖 6.7 m/s
澎湖
6.7 m/s
東吉島 13.9 m/s
東吉島
13.9 m/s
金門 8.9 m/s
金門
8.9 m/s
馬祖 9.3 m/s
馬祖
9.3 m/s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持續風力[6]。圖例:
無數據
測得5級風或以下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颱風燦鴻 (2015年)在臺灣的位置
彭佳嶼 37 m/s
彭佳嶼
37 m/s
板橋 -
板橋
鞍部 31 m/s
鞍部
31 m/s
竹子湖 21.4 m/s
竹子湖
21.4 m/s
淡水 19.4 m/s
淡水
19.4 m/s
基隆 25.4 m/s
基隆
25.4 m/s
臺北 19 m/s
臺北
19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13.9 m/s
新竹
13.9 m/s
宜蘭 17.9 m/s
宜蘭
17.9 m/s
蘇澳 18.5 m/s
蘇澳
18.5 m/s
花蓮 15.8 m/s
花蓮
15.8 m/s
成功(新港) 11.9 m/s
成功(新港)
11.9 m/s
臺東 13.9 m/s
臺東
13.9 m/s
大武 16.8 m/s
大武
16.8 m/s
蘭嶼 34.6 m/s
蘭嶼
34.6 m/s
臺中 14.7 m/s
臺中
14.7 m/s
梧棲 24.6 m/s
梧棲
24.6 m/s
日月潭 14.9 m/s
日月潭
14.9 m/s
阿里山 13.7 m/s
阿里山
13.7 m/s
嘉義 16 m/s
嘉義
16 m/s
玉山 19 m/s
玉山
19 m/s
臺南 19 m/s
臺南
19 m/s
高雄 15.8 m/s
高雄
15.8 m/s
恆春 17.6 m/s
恆春
17.6 m/s
澎湖 15.7 m/s
澎湖
15.7 m/s
東吉島 19.6 m/s
東吉島
19.6 m/s
金門 16.8 m/s
金門
16.8 m/s
馬祖 17 m/s
馬祖
17 m/s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陣風[6]。圖例:
無數據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7月9日上午5時半,當颱風中心位於臺北的東南東方約950公里之海面上,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解除先前強烈熱帶風暴蓮花海上颱風警報[注 6],在此同時,針對臺灣東北部海面及北部海面發布海上颱風警報[8]下午8時半,當颱風中心位於臺北的東方約640公里之海面上,針對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宜蘭縣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注 7][9]隨著颱風路徑偏北,中央氣象局於7月10日晚間8時30分將陸上警戒範圍縮至臺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

7月10日晚間11時30分,隨著暴風圈遠離,當其移動至臺北的北北東方約340公里之海面上時,中央氣象局解除先前針對北部陸地所發布之陸上颱風警報。翌晨(11日)11時30分,當其移動至上海的南南東方約260公里之海面上時,再進一步解除海上颱風警報。雖然暴風圈遠離,但受其外圍環流所引進西南風的影響,部份地區仍有九至十級陣風出現及有豪雨,中央氣象局維持發佈豪雨特報及陸上強風特報。

統計

  1. 以下為7月9日0時起至12日0時出現較大雨量的地區及雨量[10]

新竹鳥嘴山413毫米、臺北竹子湖389毫米、新北福山301毫米、苗栗泰安272毫米、桃園復興215毫米。

排行 雨量(毫米) 測站名稱 測站代碼 所在鄉鎮
1 412.5 鳥嘴山 C1D40 新竹縣尖石鄉
2 388.5 竹子湖 4.67E+04 臺北市北投區(氣象站)
3 383.5 擎天 A1AD1 臺北市士林區(大地工程處)
4 363.0 湖田國小 A1A9S 臺北市北投區(水利處)
5 342.5 油坑 A1AD4 臺北市北投區(大地工程處)
6 341.5 竹湖 A1AD2 臺北市北投區(大地工程處)
7 326.5 菁山 A1AD0 臺北市士林區(大地工程處)
8 300.5 福山 C0A56 新北市烏來區
9 297.0 溪山 A1AC9 臺北市士林區(大地工程處)
10 292.5 大屯山 C0AC4 臺北市北投區

 日本

統計

日本氣象廳在沖繩及鹿兒島氣象測站風速紀錄
颱風燦鴻 (2015年)在琉球的位置
阿久根 6.2 m/s
阿久根
6.2 m/s
中甑 7.6 m/s
中甑
7.6 m/s
鹿兒島 10.2 m/s
鹿兒島
10.2 m/s
枕崎 11.5 m/s
枕崎
11.5 m/s
種子島 11.5 m/s
種子島
11.5 m/s
中種子 9 m/s
中種子
9 m/s
上中 4.8 m/s
上中
4.8 m/s
屋久島 9.2 m/s
屋久島
9.2 m/s
尾之間 9.9 m/s
尾之間
9.9 m/s
中之島 11.7 m/s
中之島
11.7 m/s
笠利 16.7 m/s
笠利
16.7 m/s
名瀬 8.8 m/s
名瀬
8.8 m/s
喜界島 13.6 m/s
喜界島
13.6 m/s
古仁屋 12.4 m/s
古仁屋
12.4 m/s
天城 17 m/s
天城
17 m/s
伊仙 15.1 m/s
伊仙
15.1 m/s
沖永良部 22.5 m/s
沖永良部
22.5 m/s
與論島 23.3 m/s
與論島
23.3 m/s
伊是名 20.1 m/s
伊是名
20.1 m/s
奧 21.4 m/s

21.4 m/s
粟國 21.3 m/s
粟國
21.3 m/s
名護 19.2 m/s
名護
19.2 m/s
北原 30.9 m/s
北原
30.9 m/s
久米島 24.4 m/s
久米島
24.4 m/s
宮城島 30.3 m/s
宮城島
30.3 m/s
渡嘉敷 28.9 m/s
渡嘉敷
28.9 m/s
那霸 -
那霸
慶良間 29.9 m/s
慶良間
29.9 m/s
安次嶺 19.9 m/s
安次嶺
19.9 m/s
糸數 33 m/s
糸數
33 m/s
北大東 18.1 m/s
北大東
18.1 m/s
南大東島 17.1 m/s
南大東島
17.1 m/s
舊東 16.9 m/s
舊東
16.9 m/s
下地 26.4 m/s
下地
26.4 m/s
宮古島 23 m/s
宮古島
23 m/s
鏡原 24.2 m/s
鏡原
24.2 m/s
仲筋 19.5 m/s
仲筋
19.5 m/s
伊原間 18.9 m/s
伊原間
18.9 m/s
所野 17.4 m/s
所野
17.4 m/s
與那國島 18.1 m/s
與那國島
18.1 m/s
西表島 18.8 m/s
西表島
18.8 m/s
石垣島 20 m/s
石垣島
20 m/s
盛山 18.1 m/s
盛山
18.1 m/s
大原 14.5 m/s
大原
14.5 m/s
波照間 13.4 m/s
波照間
13.4 m/s
志多阿原 16.3 m/s
志多阿原
16.3 m/s
日本氣象廳沖繩鹿兒島氣象測站測得最大持續風速[11]。圖例:
備註:伊是名氣象測站紀錄不全
颱風燦鴻 (2015年)在琉球的位置
阿久根 15.1 m/s
阿久根
15.1 m/s
中甑 18.8 m/s
中甑
18.8 m/s
鹿兒島 14.8 m/s
鹿兒島
14.8 m/s
枕崎 20.4 m/s
枕崎
20.4 m/s
種子島 18.5 m/s
種子島
18.5 m/s
中種子 13.9 m/s
中種子
13.9 m/s
上中 11.8 m/s
上中
11.8 m/s
屋久島 15.4 m/s
屋久島
15.4 m/s
尾之間 18.2 m/s
尾之間
18.2 m/s
中之島 21 m/s
中之島
21 m/s
笠利 23.1 m/s
笠利
23.1 m/s
名瀬 20.7 m/s
名瀬
20.7 m/s
喜界島 21.6 m/s
喜界島
21.6 m/s
古仁屋 27.2 m/s
古仁屋
27.2 m/s
天城 29.8 m/s
天城
29.8 m/s
伊仙 26.3 m/s
伊仙
26.3 m/s
沖永良部 32.4 m/s
沖永良部
32.4 m/s
與論島 31.9 m/s
與論島
31.9 m/s
伊是名 30.4 m/s
伊是名
30.4 m/s
奧 39.1 m/s

39.1 m/s
粟國 32.4 m/s
粟國
32.4 m/s
名護 33.7 m/s
名護
33.7 m/s
北原 44.8 m/s
北原
44.8 m/s
久米島 36.9 m/s
久米島
36.9 m/s
宮城島 43.2 m/s
宮城島
43.2 m/s
渡嘉敷 43.4 m/s
渡嘉敷
43.4 m/s
那霸 -
那霸
慶良間 42.7 m/s
慶良間
42.7 m/s
安次嶺 34 m/s
安次嶺
34 m/s
糸數 49.9 m/s
糸數
49.9 m/s
北大東 25.7 m/s
北大東
25.7 m/s
南大東島 28.6 m/s
南大東島
28.6 m/s
舊東 26.2 m/s
舊東
26.2 m/s
下地 32.4 m/s
下地
32.4 m/s
宮古島 33 m/s
宮古島
33 m/s
鏡原 32.9 m/s
鏡原
32.9 m/s
仲筋 26.7 m/s
仲筋
26.7 m/s
伊原間 35.7 m/s
伊原間
35.7 m/s
所野 24.2 m/s
所野
24.2 m/s
與那國島 27.5 m/s
與那國島
27.5 m/s
西表島 26.5 m/s
西表島
26.5 m/s
石垣島 30.3 m/s
石垣島
30.3 m/s
盛山 27.3 m/s
盛山
27.3 m/s
大原 25.6 m/s
大原
25.6 m/s
波照間 23.2 m/s
波照間
23.2 m/s
志多阿原 23.1 m/s
志多阿原
23.1 m/s
日本氣象廳沖繩鹿兒島氣象測站測得最大瞬間風速[11]。圖例:
備註:伊是名氣象測站紀錄不全
以下為6月2日至7月14日出現較大雨量的地區及雨量紀錄[12]
排行 都道府縣 市町村 測站名稱 降水量(mm)
1 宮崎縣 蝦野市 蝦野(エビノ) 2097.5
2 鹿兒島縣 鹿屋市 吉ケ別府(ヨシガベップ) 2026.5
3 鹿兒島縣 鹿兒島市 喜入(キイレ) 1745.5
4 鹿兒島縣 鹿屋市 輝北(キホク) 1720
5 鹿兒島縣 鹿兒島市 鹿兒島(カゴシマ) 1699.5
6 鹿兒島縣 肝属郡肝付町 肝付前田(キモツキマエダ) 1682.5
鹿兒島縣 枕崎市 枕崎(マクラザキ) 1682.5
8 鹿兒島縣 肝属郡肝付町 内之浦(ウチノウラ) 1679.5
9 鹿兒島縣 鹿屋市 鹿屋(カノヤ) 1670.5
10 鹿兒島縣 指宿市 指宿(イブスキ) 1652
11 鹿兒島縣 霧島市 牧之原(マキノハラ) 1645.5
12 鹿兒島縣 肝属郡錦江町 田代(タシロ) 1641
13 鹿兒島縣 鹿兒島郡十島村 中之島(ナカノシマ) 1620.5
14 宮崎縣 日南市 深瀬(フカセ) 1581
15 鹿兒島縣 肝属郡南大隅町 佐多(サタ) 1568.5
16 鹿兒島縣 薩摩郡薩摩町 紫尾山(シビサン) 1562.5
17 鹿兒島縣 南薩摩市 加世田(カセダ) 1544
18 鹿兒島縣 西之表市 種子島(タネガシマ) 1504
19 鹿兒島縣 薩摩川内市 八重山(ヤエヤマ) 1502.5
20 鹿兒島縣 曾於市 大隅(オオスミ) 1485
以下為6月2日至7月14日期間出現較大風力的地區及風力[12]
排行 都道府縣 市町村 測站名稱 持續風速(m/s) 風向 日期 時間
1 沖繩縣 南城市 糸数(イトカズ) 33.0 7月10日 1時28分
2 沖繩縣 島尻郡久米島町 北原(キタハラ) 30.9 東南東 7月10日 8時46分
3 沖繩縣 宇流麻市 宮城島(ミヤギジマ) 30.3 東南東 7月10日 3時47分
4 沖繩縣 島尻郡座間味村 慶良間(ケラマ) 29.9 7月10日 3時11分
5 沖繩縣 島尻郡渡嘉敷村 渡嘉敷(トカシキ) 28.9 南東 7月10日 7時32分
6 沖繩縣 那覇市 那覇(ナハ) 27.0 7月10日 1時36分
7 沖繩縣 宮古島市 下地(シモジ) 26.4 南西 7月10日 12時16分
8 沖繩縣 島尻郡久米島町 久米島(クメジマ) 24.4 東南東 7月10日 6時54分
9 沖繩縣 宮古島市 鏡原(カガミハラ) 24.2 南南西 7月10日 16時29分
10 鹿兒島縣 大島郡与論町 与論島(ヨロンジマ) 23.3 東南東 7月10日 11時55分
11 沖繩縣 宮古島市 宮古島(ミヤコジマ) 23.0 南西 7月10日 11時36分
12 鹿兒島縣 大島郡和泊町 沖永良部(オキノエラブ) 22.5 東南東 7月10日 2時11分
13 沖繩縣 国頭郡国頭村 奥(オク) 21.4 7月10日 3時21分
14 沖繩縣 島尻郡粟国村 粟国(アグニ) 21.3 7月10日 2時22分
15 沖繩縣 島尻郡伊是名村 伊是名(イゼナ) 20.1 7月10日 0時10分
16 沖繩縣 石垣市 石垣島(イシガキジマ) 20.0 西南西 7月10日 14時30分
17 沖繩縣 那覇市 安次嶺(アシミネ) 19.9 南東 7月10日 8時37分
排行 都道府縣 市町村 測站名稱 瞬間風速(m/s) 風向 日期 時間
1 沖繩縣 南城市 糸数(イトカズ) 49.9 7月10日 1時5分
2 沖繩縣 島尻郡久米島町 北原(キタハラ) 44.8 南東 7月10日 7時53分
3 沖繩縣 島尻郡渡嘉敷村 渡嘉敷(トカシキ) 43.4 南東 7月10日 10時8分
4 沖繩縣 宇流麻市 宮城島(ミヤギジマ) 43.2 7月10日 1時29分
5 沖繩縣 島尻郡座間味村 慶良間(ケラマ) 42.7 7月10日 3時3分
6 沖繩縣 那覇市 那覇(ナハ) 41.2 南東 7月10日 5時55分
7 沖繩縣 国頭郡国頭村 奥(オク) 39.1 7月10日 3時18分
8 沖繩縣 島尻郡久米島町 久米島(クメジマ) 36.9 南東 7月10日 9時41分
9 沖繩縣 石垣市 伊原間(イバルマ) 35.7 西北西 7月10日 11時20分
10 沖繩縣 那覇市 安次嶺(アシミネ) 34.0 7月10日 2時16分
11 沖繩縣 名護市 名護(ナゴ) 33.7 7月10日 1時15分
12 沖繩縣 宮古島市 宮古島(ミヤコジマ) 33.0 南西 7月10日 11時32分
13 沖繩縣 宮古島市 鏡原(カガミハラ) 32.9 南南西 7月10日 15時30分
14 鹿兒島縣 大島郡和泊町 沖永良部(オキノエラブ) 32.4 東南東 7月10日 3時16分
15 沖繩縣 島尻郡粟国村 粟国(アグニ) 32.4 東南東 7月10日 5時24分
16 沖繩縣 宮古島市 下地(シモジ) 32.4 西南西 7月10日 9時53分
17 鹿兒島縣 大島郡与論町 与論島(ヨロンジマ) 31.9 東南東 7月10日 11時48分
18 沖繩縣 島尻郡伊是名村 伊是名(イゼナ) 30.9 7月9日 20時11分

中国大陆

當地發出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7月11日,登陸中國數小時前的颱風燦鴻

隨著燦鴻逼近華東沿岸,以及另一熱帶氣旋-颱風蓮花靠近中國東南部沿岸並增強,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於9日早上10時對兩熱帶氣旋同時發佈颱風橙色預警信號,取代較早前為對蓮花發佈的颱風黃色預警信號。翌日6時發佈颱風红色預警信號。

上海

當地發出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隨著燦鴻逼近,上海市氣象台於10日早上9時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並於同日下午5時發佈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浙江

當地發出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随着台风逐渐靠近浙江,浙江省气象台于2015年7月9日17时发布强台风警报[13]。浙江省于7月9日13时启动防汛防台三级应急响应,两万余艘渔船回港避风[14][15]

山東

當地發出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隨著燦鴻逼近,山東省氣象台於11日下午4時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江蘇

當地發出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隨著燦鴻逼近,江蘇省氣象台於7月10日下午4時55分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福建

當地發出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隨著燦鴻逼近,福建省氣象台於7月9日傍晚6時半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熱帶氣旋信號使用紀錄

中国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國家氣象中心 颱風預警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2015.07.09 10.00-2015.07.10 06.00
    2015.07.12 06.00-10:00(同時對颱風蓮花發出)
下一熱帶氣旋
強颱風海鷗 超強颱風蘇迪羅
超強颱風威馬遜 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2015.07.10 06.00-2015.07.12 06.00
強颱風彩虹
颱風蓮花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2015.07.12 10.00-18:00
超強颱風蘇迪羅
颱風蓮花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2015.07.12 18.00-2015.07.13 06.00
超強颱風蘇迪羅

臺灣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
上一熱帶氣旋 海上颱風警報
    2015.07.09 05:30-2015.07.11 11:30
下一熱帶氣旋
輕度颱風蓮花 強烈颱風蘇迪勒
輕度颱風蓮花 陸上颱風警報
    2015.07.09 20:30-2015.07.10 23:30
強烈颱風蘇迪勒

釋義

  1. ^ 當有2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某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低」。除非環境異常優良,否則該系統在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甚微。[3]
  2. ^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中」。一般而言,即使發展機會增大,系統過了24小時之後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才較高;但如果環境良好,系統亦可以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3]
  3. ^ 「垂直風切變」是指比較一垂直高度中的風速及風向差。[4]
  4. ^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此時該系統於24小時之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極高,若氣象因素特別有利,該系統更可於6小時內增強為熱帶低氣壓[3]
  5. ^ 前二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末二碼(2015),末二位代表昌鴻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9個升格為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6. ^ 臺灣中央氣象局研判颱風的七級風(每小時52公里以上)暴風範圍可能侵襲臺澎金馬地區100公里內海域之前24小時,應即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將可能受侵襲之各海域列入警戒區域,以後每隔三小時發布一張警報單,必要時得加發之。[7]
  7. ^ 臺灣中央氣象局研判颱風的七級風(每小時52公里以上)暴風範圍可能侵襲臺澎金馬陸地之前18小時,應即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並與「海上颱風警報」同時發布,將可能受侵襲之處列入警戒區域,以後每隔三小時發布一張警報單,必要時得加發之。[7]

參考資料

  1.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5-06-30]. 
  2. ^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5-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3. ^ 3.0 3.1 3.2 Digital Typhoon. 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1-07-13 [2015-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日語)
  4.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風字:風切變. [2015-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 (繁體中文)
  5.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56號 - 本港天氣預報. 2015-07-06. 
  6. ^ 6.0 6.1 颱風資料庫.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7. ^ 7.0 7.1 全國法規資料庫. 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 6-7-2012 [2015-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3).  (繁體中文)
  8.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單:2015年第9號 海上颱風警報(第1報). 2015-07-09. 
  9.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單:2015年第9號 陸上颱風警報(第1報). 2015-07-09. 
  10. ^ 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單. [2015-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3). 
  11. ^ 11.0 11.1 風の状況. 国土交通省気象庁. 
  12. ^ 12.0 12.1 梅雨前線及び平成27年台風第9号・第11号・第12号による6月2日から7月26日にかけての大雨等 (PDF). 日本氣象廳. [2016-07-13]. 
  13. ^ 中国天气网. 浙江省气象台今(9日)17时发布强台风警报. [2015-07-09]. 
  14. ^ 凤凰网. “灿鸿”即将来袭,浙江省严阵以待防汛防台. [2015-07-09]. 
  15. ^ 新浪网. “灿鸿”直扑浙江 浙江2万余艘渔船到港避台风. [2015-07-09]. 

參見

同期出現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

外部連結